发布时间:2023-11-06 07:59:12作者:孤独是毒来源:网友整理
节日在生活当中是值得关注的时节,特定的历史节日在民间流传的说法也不尽相同,寒食节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寒食节与清明是相近的,在寒食节当天也有祭祀的仪式,寒食节流传的历史价值是文化的底蕴与精华。
时间在清明左右
关注寒食节的人们就会发现每年寒食节的时间都是不同的,大致就在清明左右,2022年具体是在4月4号。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寒食节的吃食
寒食节最明显的节日特点就是饮食方面,根据传统的习惯来看,这天是禁烟火的,所以吃的食物都是冷的。这天的食品包括冷粥,冷面条,冷浆,绿米和糯米等,寒食包括面条,蛇兔,枣蛋糕,大麦,神类食品等,饮料包括春季葡萄酒,新茶和清澈的春季甜水。有数十种,其中大多数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为食蛇的兔子。俗话说“食蛇兔一定要富裕”,这就是希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别忘了提倡奉节俭。
可以进行插柳
到了寒食节的时候风俗活动是很多的,人们可以外出踏青放风筝等,插柳也是其中的特色之一。柳树是寒食节的象征,最初的目的是想念捷之对清晰度的追求。早在南北朝的《荆楚隋史记》中,就有安徽,苏州的《荆楚隋史记》的记载。柳树枝。民间有句俗话:“清明时期(寒食)不戴柳树,红脸变成白头”。因此,在寒食节期间插入柳树的习俗已从寒食插入柳树演变而来。为今天的人们植树。
近日,网络上关于2022年的“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的文章很多,但大多都是介绍三节的习俗,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三节相连”,“三节相连”有什么说法?今天我也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今年“清明节”与“上巳节”、“寒食节”三节相连的问题。
一、上巳、寒食、清明三节来历有三种说法:
(一)、来源于“巫术活动”
大自然有一种草叫“兰草”,兰草有一种特别的香气,所以在古代被当作一种“灵草”,把兰草熬成汤用来沐浴可以辟邪。所以,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要进行斋戒,用“兰汤”沐浴就是斋戒的内容之一,而这项活动在每年的三月三日,由女巫组织领导。
(二)、来源于“生殖崇拜”,所以应该是中国人真正的“情人节”
繁衍后代是人类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古代时,人们对生殖非常崇拜,而阳春三月又是万物复苏生命繁衍的最佳季节,于是,古人在每年三月三日要在水边举办祓禊祭祀活动,具体内容就是用兰草熬的汤沐浴,洗濯污垢,消除不祥。
而古代的妇女特别是未婚女子不许到公共场所去,不许到有男人的地方去,而三月三的祓禊活动女子可以参加,后来就演变为男女相见、男欢女爱、女子祈孕的节日。所以有人说,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
(三)、为了纪念轩辕黄帝
相传,农历三月三日是黄帝轩辕的诞生日,而中原地区也流传着一句老话“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所以,有人认为,“上巳节”的来源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
“寒食节”的来历
据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大臣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介子推始终跟随他不离不弃,并且在重耳快要饿死的时候,“割股啖君”,从自己大腿上割肉给重耳吃。后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明君,欲以高官厚禄回报介子推保驾之恩。但介子推不受,并带着病重老母躲进深山。
重耳为了找到介子推,便以放火烧山逼介子推现身,但介子推依然没有现身,当他们找到介子推时,他和她的母亲已经被烧死了。
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介子推的家乡就是现在的山西介休。
寒食节的习俗,开始是纪念介子推,后演变为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的时间经过两次改革。改革前,清明节前两日是寒食节,改革后,清明节前一日是寒食节。也就是说,寒食节的时间也是固定的,清明节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和“上巳节”、“寒食节”最大的区别是“清明节”是三节中唯一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节日。
它主要来源于上古时代人们的信仰和春祭礼俗。有两个内容,一是扫墓祭祖,二是踏青游玩。
清明祭祖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清明前10日后8日,二是前10日后10日。还有一个说法,“上巳节”是鬼节,今年上巳节在清明前二日,所以不宜扫墓,最好在清明节后10日祭扫。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多少科学道理,只是人们的一种看法。
清明节的公历时间也是固定的,每年的四月五号或四号。
二、为什么三节只剩下一节“清明节”?很多年轻人只知道“清明节”,而不知道“上巳节”和“寒食节”。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地方基本上不过“上巳节”和“寒食节”,而所有地方都过“清明节”,就连日历上都只标“清明节”而不标注“上巳节”和“寒食节”。为什么呢?
因为“上巳节”主要是一种巫术活动,后来基本上成了广西壮族的节日;而“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但介子推的行为几乎就是愚忠和极端教条,所以,也没有多少人会过寒食节。
但清明节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祭拜祖先的节日,所以,谁也不会忘记。
三、“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说法?2022年,“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就是一种巧合,并没有多少说法。
因为,从农历来说,上巳节是固定的,农历3月初3,寒食节不固定,很难和其余两节相连,清明节的农历时间也不固定,所以,也很难和其它两节相连。
2021年,寒食节是农历2月22日,清明节是2月23日,相连,但上巳节还是农历3月3日,所以三节不连。
再看2023年,寒食节是农历2月14日,清明节是农历2月15日,而上巳节还是3月3日。
最后看2022年,寒食节是农历3月初4,清明节是农历3月初5,而上巳节是农历3月初3。三节相连。
就是说,“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取决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农历时间,只要这两个节日在农历3月初4或初5,那就肯定会三节相连。
其实,“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主要是“上巳节”的农历时间不是固定的,所以,大多数年份,三节不会相连。
总之,2022年,“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主要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农历时间正好是3月初4和初5,所以形成三节相连的情况,其实和往年一样,并没有其它什么说法。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四季#
前言
2022年,清明三节相连,两大鬼节相交,看看有哪些讲究和说法
老话说:“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看来天气是越来越暖和,阳光明媚,百花齐放,许多人已经脱了棉衣,换上春装。可是你知道吗?这天是上巳节!而且紧接着还有寒衣节和清明节。我是畅谈民俗点滴,一起畅谈“三节”民俗。
1、三月初三:上巳节
过去,人们把三月的上巳节,又称为:三月三、女儿节、 春浴日,甚至还有的叫中国情人节,是过去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上巳节的由来吗?在过去,采取“干支”纪日法,“巳”:指的是地支为巳的日子。“上巳”:指的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也就是上巳节。但由于不便于记忆和把握,后来,干脆把上巳节定在三月初三 ,这样就方便到了 。
据记载,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可见,上巳节与重阳节并重,而且传统活动一样,只不过一个春季,一个是秋季。此时,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还有的踏春游玩、曲水流觞、登高望远,更有“祓除畔浴”活动,就是水边沐浴,祛除疾病,祈求幸福安康。
2、三月初四:寒食节
过了三月初三上巳节,就到了三月初四,这天正好是清明节前一天,在过去,人们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 也叫禁烟节、禁火节、冷节、百五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家不难看出,这一天,人们要禁止烟火,不能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凉饭。据说,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与大臣介子推的故事,也就是“割股啖君”的传说。
在寒食节这天,也有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比如祭祀祖先,扫墓踏青,还有一些荡秋千、踢蹴鞠等民俗活动。随着时光飞逝,寒食节慢慢地淡出人们视线,融入到清明节之中。
3、三月初五:清明节。
清明节,大家比较熟悉了,过完寒食节,就迎来了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或者祭祖节。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它把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有机融为一体,体现了“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并与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成为我国当前四大传统佳节。
清明节,最传统习俗是扫墓祭祖,流传至今。这天人们祭祀祖先,慎终追远,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弘扬孝道亲情。当然,人们在扫墓祭祖同时,也是踏青游玩,亲近自然,享受春天美好时光的节日。
结束语
今年清明是不是“三节”相连?从上巳节、寒食节到清明节,而且还是两大鬼节相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尤其是孝道文化。
你们哪里“三节”有什么习俗?欢迎交流分享!
#春日生活打卡季#今天是2022年的4月4日,星期一。壬寅年(虎年)三月初四,中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又名冷节、禁烟节、百五节等,为每年清明前的一、二天,在绵延两千余年的岁月里,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寒食节的这一天里,民间主要有祭扫、拜祖、禁烟火、吃寒食等习俗。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这个节日似乎有所忽略和遗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虽然知道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但却很少有人会知道关于寒食节的来历、风俗及节日特色。
下面,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
相传,寒食节是沿袭了远古时代的改火旧习。因其每年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为了不引起火灾,古人就在这个时候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进行全部熄灭。
在无火的这段时间内,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来维持生活,而熟食无火加热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还有一种说法,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位忠臣义士,在其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后来把这种饮食习惯扩展到了全国各地,随即形成了“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风俗:
禁烟冷食:寒食节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禁烟节”,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被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从而形成了后期的寒食习俗。
扫墓祭祖:早在南北朝到唐朝之前,在寒食节当天扫墓祭祖被称为“野祭”,后来得到官方认同并倡导,随后便形成了寒食节扫墓祭祖的习俗。
踏青插柳:踏青,兴盛于唐宋时期,柳为寒食节的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的清明之意。至今,寒食节期间仍保留着踏青插柳的习俗。
关于寒食节的特色:
寒食节又名“一百五”,这是因为寒食节是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又因为吃寒食的独特饮食习惯,使其成为了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以饮食习惯来命名的节日。
在寒食节期间所进行的各种风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以扫墓祭祖为主题的活动,不仅蕴含着忠孝廉洁的理念,也成为了一个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形式。
当然了,由于地域上的差异和文化间的不同,许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我们当地,每逢寒食节期间还有着荡秋千、碰鸡蛋的习俗。
时至今日,对于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节日,肯定有其继续流传下去的价值和意义。寒食节,不仅不应该被人们遗忘,而且还得需要我们继续去传承和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