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6 10:05:39作者:一夜奈良山来源:网友上传
因为被男邻居半夜翻墙入室偷窥,女子不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因受惊产生精神问题,患上恐怖性焦虑障碍;男子偷配钥匙,潜入女同事家中在床头和卫生间偷安摄像头,其间还多次潜入为摄像头充电,偷录的视频达300余条;主人一家四口住在一栋4层小楼里,平时只在一到三层活动,殊不知在四层有一名陌生男子“寄居”了9个月,不仅购买了电饭煲和菜刀用来做饭,夜里还游走在各个房间翻箱倒柜……
当电影《寄生虫》的种种情节照进现实,人们越来越为住宅安全问题感到担忧。随着对住宅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非法侵入住宅行为的容忍度也在不断降低。
住宅作为普通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护锁,往往能给予人们最后的“安全感”。那么,当这道防护锁被打破时,人们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法律又该如何惩处非法侵入行为?
住宅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护锁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更加注重住宅安全、住宅安宁。”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检察官纪丙学告诉记者,我国法律对住宅保护予以了全面规定。
纪丙学介绍,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民法典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刑法也规定了非法侵入住宅罪,以保护公民的住宅安全与安宁。此外,罪、抢劫罪中关于入户、入户抢劫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住宅安全的特殊保护。
“非法侵入住宅行为,不仅侵害公民住宅安宁权,还可能侵犯人身法益,并直接导致被害人‘安全需要’的危机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给被害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和财物的损失。”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检察院检察官李冬冬向记者表示,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独自居住的女性比例不断上升。如果住宅安宁权无法保护,不仅可能导致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或更为严重的恶性案件发生,侵害行为往往也对被害人的心理造成极大恫吓,其精神上的伤害短期内无法恢复。
比如李冬冬办理过一起案件,王军与被害人张婷婷原系情人关系,双方感情破裂后,张婷婷为断绝与王军的关系,自行租房并更换联系方式。王军多次在嘉兴市区各个单身公寓寻找张婷婷。
2021年4月14日下午,王军在某地发现张婷婷的快递包裹,得知其住址。敲门无果后,王军通过路边墙上的开锁小广告,联系开锁人员打开张婷婷的房门进入室内。张婷婷回来后,双方发生争执,王军殴打张婷婷致其轻微伤。
2021年11月15日,南湖区检察院以王军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提起公诉,后王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不过,住宅安宁权作为一项重要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未受到足够重视。”李冬冬表示,该案中,女性被害人除了住宅安宁受到侵犯之外,有时为了躲避侵害者甚至四处搬家,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不能因为此类案件没有直接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结果就简单认为没有必要起诉。检察机关应当综合考虑全案,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对于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从严打击、依法起诉,彰显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沉睡条款逐渐“苏醒”
“所谓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未经法定机关批准或者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我国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江苏新天伦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晓莉告诉记者,司法实践中,侵入他人住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往往是其他犯罪的手段行为,比如闯入他人住宅,在这种情况下,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罪也有一定难度。因此,该罪名也一度被称为刑法中“沉睡的条款”。
“长期以来,因为传统社会生活习俗和熟人社会的因素,人们对住宅安宁问题一直不太‘在意’。而随着城镇化推进,住宅私密化、邻里陌生化成为趋势,住宅安全、安宁受到更多关注,以往司法实践中适用较少的非法侵入住宅罪逐渐‘苏醒’,强化了对住宅权益的保护。”纪丙学表示。
2020年7月5日23时许,尹飞欲偷窥其邻居郭秀红,遂从自家房顶到郭秀红屋顶后通过梯子进入郭秀红院子,在尹飞欲进入东偏房卧室时被郭秀红发现,遂原路逃离。
案发后郭秀红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并因受惊产生精神问题,经医院诊断为恐怖性焦虑障碍。经鉴定,郭秀红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与非法侵入住宅案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该案发生后被害人精神上受到严重刺激,需持续服药,同时因为尹飞是其邻居,感觉他随时都可能再次侵宅,家里有任何异响都令其惊恐不已,因此不敢回家、难以入睡。”山东省肥城市检察院检察官郑秀娟表示,留守妇女自我保护能力弱,居住安宁感相对脆弱,因此其住宅安宁一旦被打破将难以恢复。
当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行为导致被害人有家不敢回,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时,已严重侵害了被害人住宅安宁,应当予以追诉。经肥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2021年10月,肥城市法院以尹飞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
又如四川省万源市曾发生一起现实版《寄生虫》案件。张文峰2019年8月在被害人朱丽丽家中实施后,发现朱丽丽家庭成员主要活动在一至三楼,四楼使用相对较少,于是便在四楼持续秘密非法居住了九个月,并置办了菜刀、电饭煲等生活用品。
白天,张文峰在四楼睡觉休息;晚上,其如幽灵一样在各个房间翻箱倒柜。双方就这样“共同居住”了九个月之久。非法居住期间,被告人张文峰又在朱丽丽家中实施两次,盗得人民币2800元。
“我们审查后发现,张文峰不仅涉嫌罪而且还可能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侵入住宅行为往往容易引发新的犯罪,本案中张文峰秘密在朱丽丽家中居住九个月期间,还陆续朱丽丽家中财物,所以对非法侵入住宅行为进行单独的法律评价具有必要性。”承办该案的万源市检察院检察官熊伟向记者表示。
2020年9月2日,万源市检察院以张文峰涉嫌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向万源市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决张文峰犯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元;犯非法侵入住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元。
在熊伟看来,非法侵入住宅行为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治安处罚,只有严重侵害住宅安宁的,才应当处以刑罚。如何将非法侵入住宅罪这一沉睡的条款“唤醒”,需要准确界定非法侵入住宅行为的罪与非罪,结合行为的危险性、行为后果、特殊群体的保护等因素,进行多维考量、精准认定,做到准确入罪、罪当其罚,切实保护公民住宅安宁。
认定罪名有哪些难点
近年来,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方式也有变化,从以往较常见的持凶器强行进入,到现在安装偷拍设备等新型手段,该罪名的认定也存在一定难度。
“实践中,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罪名认定和刑事追诉标准存在认识模糊。”纪丙学告诉记者,比如,“住宅”的界定,一般是指供人生活居住与外界相对独立、封闭的场所。宿舍、酒店房间能否认定为“住宅”,非法侵入上述场所能否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再如,行为方式上,非法侵入是否仅指物理介入,如犯罪嫌疑人进入被害人住宅,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被害人家中自行安装的摄像头,侵害了被害人住宅安宁、隐私的行为,是否属于非法侵入住宅。
在纪丙学看来,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刑事追诉标准是什么,目前也还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另外,非法侵入住宅罪与其他罪名的关系问题也待进一步明确。实践中,非法侵入住宅往往以侵害住宅内的财产、身体、生命或者其他人格利益为目的,如非法侵害住宅后实施、、抢劫、杀人等犯罪,一般按照行为人旨在实施的主要罪行定罪量刑。如果行为人以实施其他犯罪为目的侵入住宅后但未实施上述犯罪,如入户但一无所获的,能否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罪等。应该说,上述问题均需要进一步研究。
“具体到办案中,嫌疑人是否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有一定分歧。”熊伟向记者表示,比如在上文提到的现实版《寄生虫》案中,当时公安机关认为,入户与非法侵入住宅是牵连关系或竞合关系,应当仅评价为罪。
非法侵入住宅罪要求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住宅主人要求其退出仍拒不退出的行为,张文峰不符合强行闯入他人住宅的要求。我们则认为,张文峰在被害人家中居住九个月之久,其间多次秘密进出他人住宅,其主观上并不是每一次都以为目的进入住宅,根据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以为目的进入他人住宅的不宜认定为罪。
其次,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中的“强行闯入”可以是明目张胆闯入,也应当包括秘密强行闯入,只要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自己没有正当理由进入他人住宅即可。
最后,张文峰在他人家中购买菜刀、电饭煲等生活用品,显然是将他人住宅当作自己住宅使用,符合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罪要件。
“经检察机关派员主动到公安机关沟通协调,向其出具《继续侦查提纲》,在审查起诉阶段又出具了《调取证据材料通知书》,完善犯罪事实证据链。最终,在案证据及指控事实,法院全部予以采纳,并认定张文峰构成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熊伟表示。
另外,非法侵入的方式也产生一定变化,给罪名认定带来挑战。比如浙江省温岭市曾发生一起偷拍案件,2021年5月初至10月,徐旭因爱慕同学郑茹,利用其家同型号的挂锁配套钥匙多次擅自进入其家中,放置摄像头拍摄郑茹的起居生活,并将偷拍到的郑茹裸露画面视频存放在手机中。
2021年10月22日清晨6时许,徐旭再次进入郑茹家中放置摄像头,惊醒熟睡的郑茹后被当场发现并案发。后温岭市检察院以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对其提起公诉,徐旭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本案中徐旭既有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又有非法使用偷拍设备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罪还是以同时牵连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存有争议。”温岭市检察院检察官表示,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指技术侦查工作中使用的重要工具,是否属于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应予以鉴定认定;且该罪需“造成严重后果”,即造成他人自杀、精神失常、引起杀人、伤害等犯罪发生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后果。
此案中徐旭使用摄像头系一般容易在生活中获取的器材,所涉录像至案发时仅用于观看,尚未外传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该罪。徐旭侵入住宅与使用摄像头偷拍系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关系,择一重罪,亦应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罪,偷拍行为可作为酌情从重处罚情节。
“因此,在办理非法侵入住宅案件时,不仅要从侵入时间、次数、时长等各方面考量侵入住宅行为对公民的住宅安全、心理安全造成的冲击,更要分析侵入住宅的原因目的,对于侵入住宅后还实施了偷拍、偷录等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并可能会对公民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造成损害的案件,要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发挥刑法震慑作用,体现司法导向。”检察官表示。
住宅遭非法入侵可以实行防卫
当住宅被非法侵入,当安全的最后一道底线被突破时,我们是否能奋起反抗呢?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均给出相同的答案——公民的住宅安全属于公民人身权的范畴,受到法律保护,公民享有住宅和个人生活不受侵扰和破坏的权利,对于非法闯入住宅并对公民进行故意伤害的行为,可以进行防卫。
为使自身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且未超过必要限度的,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例如,魏刚与胡梅二人原系夫妻关系,2009年左右,魏刚离家外出打工后再无音讯,其间胡梅到法院申请宣告魏刚失踪并与其离婚,后与蔡坤结婚。
2021年魏刚回到重庆奉节,认为蔡坤破坏自己的家庭、霸占自己的房屋补偿款,产生了报复蔡坤的想法。2021年9月30日10时许,魏刚购买一把铁锤后非法闯入胡梅家中,持铁锤多次击打正在房屋客厅内吃饭的蔡坤头面部,蔡坤为抢夺铁锤与魏刚发生扭打。
在此过程中胡梅为制止魏刚伤害蔡坤,持扁担击打了魏刚的胸腹部及四肢。后蔡坤抢过铁锤,魏刚继续与蔡坤扭打并欲夺回铁锤。蔡坤为制止魏刚的行为,持铁锤击打了魏刚头面部、四肢等部位。在魏刚求饶说不打了之后,蔡坤遂停止了扭打。双方打架造成蔡坤、魏刚轻伤二级。
2022年1月24日,重庆市奉节县检察院以魏刚涉嫌故意伤害罪向奉节县法院提起公诉,同时认定蔡坤、胡梅的行为系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022年3月14日,法院以魏刚犯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
“在本案中,魏刚出于报复心理,事先准备凶器非法侵入住宅并持凶器殴打蔡坤,不法侵害正在发生,蔡坤、胡梅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使自身及家人免受损伤而采取反击行为,且在魏刚求饶说不打了之后即立刻停止。二人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一款的规定,且未超过必要的限度,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办案检察官表示。
早在2020年,最高检曾发布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其中,河北省辛集市耿某华正当防卫不批捕案就是一起对非法入侵住宅暴力强拆的防卫案件。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在对典型案例作解答时表示,在正当防卫的认定中,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实施暴力、侵财犯罪更为严重地破坏了防卫人的安全感,加剧了现实危险的紧迫性,也更赋予了防卫人防卫行为的正当性。
同时,通过发布正当防卫典型案例可以彰显法律对于住宅安全的保护,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推动形成公民住宅权不可侵犯、受法律严格保护的社会共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多位接受采访的检察官也表示,公民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司法应当引导、鼓励公民勇于自我救济,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
面对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实施暴力的行为,防卫人为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检察机关办理案件时应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力量对比、所处环境等因素,并进行全面分析,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办案理念。
守牢最后的“安全底线”
“公民住宅的安全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的保障。司法机关应牢固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和保护意识,对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案件,及时立案,积极侦查,依法审判,用实际判例来教育民众,让公民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亦是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关键所在。”
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徐冬向记者表示,住宅是公民居住安全、生活安宁的“最后一道防线”,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威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但侵犯了他人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也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自由,必须依法打击。检察机关应通过此类案件的办理,回应民生关切,传递检察关怀。
“比如我们在办理王军非法侵入住宅案时,发现开锁行业管理缺失、快递行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等多方面社会治理问题。”李冬冬介绍,虽然本案发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开锁人员违反行业规定操作,但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缺失、开锁技术传授过于随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检察机关经深入调查,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加强对开锁行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教育,严格遵守开锁时有第三方在场等规定。公安机关已对辖区内开锁从业人员进行了排查清理,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开锁从业备案管理。
郑秀娟也表示,为避免类似尹飞非法侵入住宅案件再次发生,判决生效后,肥城市检察院打破办案局限,延伸检察职能,促进诉源治理,结合办案能动开展心理疏导,组织了“筑牢安全防线,守护住宅安宁”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解决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住宅安全、安宁保护的新需求,依法从严惩处非法侵入住宅犯罪,以及关涉住宅安全、安宁的犯罪,切实维护公民私人空间安全。”纪丙学表示,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以“软暴力”手段非法进入或者滞留他人住宅的,属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同时符合其他构成要件的,应当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好民法典、刑法有关规定,切实保护公民住宅安全与安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选编发布保护住宅安全典型案例,发挥指导办案和教育警示、法治宣传作用。(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12月上期)
(《方圆》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亚)
新华社重庆2月18日电 题:让水更清鱼欢畅——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记
新华社记者张桂林、周文冲、林碧锋
“这两年江里的鱼多了、大了,过去难得一见的鱼种,也经常能监测到。”长江重庆江津段护鱼员刘鸿站在船尾,望着烟波浩渺的长江,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
长江上游是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的卵苗孕育所和种质资源基因库。但一段时期里,受污水乱排、过度捕捞、挖砂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珍稀、特有鱼类一度面临生存危机。近几年来,随着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推进,长江上游水域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鱼类资源总量加快恢复,越来越多珍稀、特有鱼类再现江里。
水渐清河渐畅,又见珍稀鱼类身影
“在去年开展的专项监测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捕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岩原鲤。可前几年,一年都打不上来一条。”从2005年起,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维志及其科研团队,一直在跟踪监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
对比一条科研渔船一天的渔获量,是科研团队调查鱼类资源变化的重要手段。姚维志说,自2016年长江大保护开启以来,长江上游鱼类资源总量明显恢复,种群结构得到改善,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也有所增加。去年,科研团队还在长江丁家沱鱼类产卵场发现33尾长江鲟。
工作人员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鱼洞生态观测点记录监测情况(2022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在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也频现珍稀、特有鱼类的身影。走进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鱼洞生态观测点,“天天水清,年年有鱼”的标语格外醒目,工作人员姚明昌忙着记录监测情况。2022年初,鱼洞生态观测点监测到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宽唇华缨鱼、贝氏高原鳅4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畅游产卵。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副局长贾仕鹏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监测到鱼的种类,从2020年的36种恢复到目前的42种。其中,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等指示性物种及优势种种群的年龄日趋优化,性成熟年龄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增加;监测渔获物中对环境压力敏感的中大型鱼类数量及占比大幅增加,“这说明,赤水河云南段的鱼类生物多样性恢复呈现出良好趋势”。
珍稀、特有鱼类的回归,离不开长江上游沿江各地对鱼类生境的保护修复。2020年以来,昭通市全面拆除了赤水河云南段的17座小水电站的水坝,恢复了河流连通性,鱼儿洄游通道更加顺畅。
对珍稀鱼类产卵场威胁较大的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也被纳入整治重点。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王维说,近几年,保护区重庆段常态化开展清船、清网、清江、清岸等工作,及时遏制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等违法违规苗头,持续保持整治成果。
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治理和修复,如今,长江上游逐渐呈现出一片鸟飞鱼跃、岸绿景美的景象。
禁渔护鱼,鱼儿有了安全的家
鸿鹄护鱼志愿队队长刘鸿(右)带领队员在长江重庆江津段巡护(2022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在长江边长大的刘鸿,如今又回到了长江上。不过,他的身份已经由“打鱼人”、古建筑维修商变为“护鱼人”。
2023年2月7日,鸿鹄护鱼志愿队队员在长江重庆江津段巡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2014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刘鸿组建了鸿鹄护鱼志愿队,带领几十名渔民和志愿者,在家乡重庆江津的长江沿线义务巡查,协助执法部门制止非法捕鱼行为。“护鱼志愿队成立前那几年,不法分子电鱼猖獗,渔民经常一天捕不到几斤鱼。”刘鸿说。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开展禁渔巡逻行动(2020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发
过度捕捞曾是危及长江鱼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为此,早在2017年赤水河流域就率先开启禁渔模式。2020年1月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一年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上游地区监管部门大力整治偷捕行为,沿江渔民纷纷退捕上岸,珍稀鱼类有了更加安全的家园。
在长江重庆江津段,鸿鹄护鱼志愿队的退捕渔民发挥熟悉鱼情、驾船技术娴熟的优势,负责水域巡护和夜间巡护,当地监管部门则在江岸安装了25台视频监控设备,基本实现“人防技防同步”。在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由长江航运公安、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自然保护区联合设立警务室、执法站和巡护站,进行常态化联合监管,电鱼、偷捕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在赤水河主要干支流,禁渔护鱼也实现了网格化管理。
这是重庆中坝岛风光(2020年1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长江入渝第一岛中坝岛的不少居民世代以打鱼为生。如今,岛上渔民全部完成退捕转产。退捕渔民赵良露在岛上种植甘蔗,还做起运输生意,年收入近6万元。去年5月,中坝岛还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渝司法协作生态保护基地。跨省联合治理机制,让昔日偷捕严重的交界水域,成为珍稀鱼类的“避风港”。
沿江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法治观念也不断提高。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站长申睿说,“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管护站着力强化禁渔禁捕宣传,联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在赤水河两岸14个乡镇发放“十年禁捕”告知书、张贴禁渔通告等宣传资料20万余份。42岁的镇雄县花朗乡仓上村村民马帮辉说,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保护赤水河,现在禁渔护鱼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育鱼增殖,让更多珍稀鱼类新生
尽管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目前长江上游一些珍稀、特有鱼类现存种群数量仍然有限,部分鱼类仅靠自然繁衍很难实现种群延续和扩大。对此,沿江政府部门联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开展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同时持续加大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力度,助力它们实现新生。
这是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2022年2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市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功实现胭脂鱼的人工繁殖,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已建成胭脂鱼国家级原种场。10年来,这个研究所累计向三峡库区投放珍稀鱼苗7000多万尾。目前,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储备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亲本100多条,正在加强攻关,进一步提升长江鲟人工繁殖能力水平,助力其种群恢复。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增殖放流活动在云南省水富市举行(2021年4月23日摄)。新华社发
“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鱼类资源的群体数量,改善鱼类种群结构,同时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贾仕鹏介绍,自2019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成立以来,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区增殖放流计划,投放长江鲟、胭脂鱼、金沙鲈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鱼苗30.89万尾,投放中华倒刺鲃、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等鱼苗96.97万尾。
这是2023年2月7日在长江重庆江津段岸边拍摄的人工鱼巢。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在鱼类产卵期,沿江各地还通过建设人工鱼巢,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等场所,助力鱼类资源恢复。2021年、2022年,管理部门分别在云南水富市向家坝库区邵女坪段建设人工鱼巢6000平方米和7000平方米。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人工鱼巢实际产卵量在1.5亿粒以上,2022年产卵量在1.7亿粒以上,产卵量及出膜率上升,有效改善野生鱼类种群结构和数量。今年,水富市已开始实施第三批人工鱼巢搭建。
经过持续清水、护鱼和育鱼,部分珍稀鱼类种群的恢复逐渐迎来曙光。在长江重庆江津三抛河江段,过去被挖砂采石破坏的河岸,通过近几年的休养生息,自然修复成效明显。“随着生态环境好转和水文条件改善,今后这里有可能成为长江鲟等珍稀鱼类的野外产卵场,我们将持续观察,做好准备,等待繁殖群体的归来。”姚维志说。
海报设计: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