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01:37:17作者:浮生若梦来源:网络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新华社记者
在中国带领亿万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漫漫征程中,新时代十年绘就浓墨重彩的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前夕,新华社记者采访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大家从十个维度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品质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总书记强调,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正值耕耘时节,神州大地正播撒高质量发展的新“种子”——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农民将收获的水稻装车(2022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发(张春雷 摄)
广东将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山东强调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吉林计划今年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300多家;重庆提出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发展……
“现代化的中国,必然是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必然是高品质的中国。努力做到稳增长与提质量并重,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不断筑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夯实民族复兴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委员说。
最近,一名居住美国的博主在社交媒体感叹:十几年前家里的“中国制造”大多是衣服鞋帽,而现在是无人机和智能电视等。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个体感受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发展由“量”向“质”的嬗变。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到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同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代表说。
新征程上,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现代化建设的新篇——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排名中提升到第12位,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增长极加快崛起……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个个关键处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空间。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委员说,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心所向,是时代所需,是大势所趋!
创新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总书记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最近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既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片中的量子计算机、外骨骼机器人等许多科技产品,都是基于现有技术进行合理想象的产物。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感慨,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让“科幻”离我们更近。
天宫、蛟龙、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浩瀚太空,中国空间站已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每年将发射2艘载人飞船、1至2艘货运飞船。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预计2027年前后完成首飞;2030年左右实施“觅音计划”,探测太阳系外是否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预计2045年进出空间和空间运输的方式将出现颠覆性变革……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开展舱外操作的画面(2023年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芳 摄
“逐梦太空的成就,见证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奋进足迹,也折射出创新中国的澎湃动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委员说,科技赋能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河北省雄安新区容西片区安置房(2022年8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在承载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雄安,现实中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同时,“云上雄安”也在同步拔节生长;
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科研人员围绕6G关键技术集中攻关,不久前创下了6G传输速率全球最高纪录;
高铁列车从湖南省首条智慧高速——湖南平江(湘赣界)至益阳高速公路上方驶过(2022年1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远程医疗、智慧物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无人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产业规模已破万亿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是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距离现在不过十余载。
新征程上,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把握人才第一资源,一系列举措已经或即将铺开——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全方位为科研人员松绑,拓展科研管理“绿色通道”;《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出炉……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30年来专注于铁路钢轨研发的攀钢集团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邹明代表说,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把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转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活力中国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展望新征程时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报告强调“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游客在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戴家新村的百家宴上品尝特色美食,感受新农村“舌尖上的幸福”(2023年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受益于河长制推行,村口的绿水青山换新颜;进博会、消博会举办,餐桌上有了更多进口美食;将更多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普通人身边具体而细微的变化,彰显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95后”产业工人邹彬代表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
“数据二十条”发布,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迈出重要一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改革向深度挺进,激活资本、数据等要素,正打开经济活力“新阀门”。
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医联体胸外科病房手术室,北京协和医院与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团队协作开展胸腔镜手术(2021年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型城镇化建设敲定“十四五”施工图,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有“温度”,社会有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改革广度继续拓展,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7亿户。
“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事关当前经济,更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度壁垒,把‘两个毫不动摇’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表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龚六堂委员表示,无论从供给侧来看,还是从需求侧来讲,我国都具有显著而独特的优势条件。只要不断将改革推向深入,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就一定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的活力和动力。
畅通中国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是畅通中国。
俯瞰神州大地,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
集装箱货轮通过正在吊装钢箱梁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2023年2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2023年1月,伶仃洋,串联珠江东西两岸的世界级跨海工程——深中通道,完成最后一节海底隧道沉管主体浇筑。由32节海底沉管组成的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
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将于明年建成通车。深圳与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减为约20分钟。
不只南海之滨跨海通道建设繁忙。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马不停蹄——华北平原,高速公路加快成网;雪域高原,川藏铁路不断延伸……
到202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能力利用率显著提高,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6万公里左右;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主骨架全面建成,为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奠定基础。
届时,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将基本实现。“怒江大峡谷沿岸多个县目前已建成美丽公路。我们交通人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建成交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云南交投集团怒江美丽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健代表说。
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在天津港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作业(2023年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我们的交通工具会更聪明。长期致力于交通研究的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委员说,我国铁路在智能建造等方面走在前列,也在服务智慧出行、智慧平台建设领域加快探索。到2035年我国的智能列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技术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的快递包裹将跑得更快。“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将基本实现。
今日神州,前所未有的“四横三纵”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正在勾勒;建成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装机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特大型电网;5G网络加快规模化部署,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
畅通中国,四通八达,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美丽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十四届全国政协新设置了“环境资源界”这一界别,这是全国政协界别30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来自中国气象局的张兴赢委员正是其中一员。
“此次界别调整是应时之举、应有之义。”张兴赢委员说,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一道必答题。
1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中国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上的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闫科任 摄)
2022年底,金沙江下游,总装机规模列世界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连珠成串”,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宁夏宝丰农光一体光伏电站(2021年10月18日摄)。新华社发
中国传统“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正在改变。祖国西北部,成千上万块光伏板逐日追光;辽阔海面上,大风车耸立于碧海蓝天间化风为电……
改变的,不只是能源。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6.5%,重污染天数比率首次下降到1%以内,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两年前,云南一群亚洲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吸引全球网民在线“围观”,让世界看到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曾经“濒危”的大熊猫降为“易危”等级,“吉祥鸟”朱鹮初步摆脱灭绝的紧迫风险,“微笑天使”长江江豚追逐嬉戏……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是一名“老”委员了。他说,随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越来越强,他正在关注如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等,瞄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课题。
展望未来,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的家园必定愈发美丽可爱。
人们享受更多蓝天白云、清水绿岸、田园风光。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人们的生产、生活将更加绿色、更可持续。“十四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加和谐。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到2035年,将基本建成全世界保护规模最大、保护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惠及面最广的国家公园体系。
美丽中国的画卷,正在我们手中描绘。
共富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泉益村,河长(右)在巡查河道(2021年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23年初,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一组数据引人关注:
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37下降到2022年的1.9。十年间,全国的这一数字从2.88下降到2.45。
“城乡居民收入比倍差越小,城乡贫富差距越小。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微差别,见证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变化。”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委员说。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不只是“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今天的中国已站上新的起点: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10年间翻番。
迈向共富中国,一个更美好的图景正在不断展现——
收入再上新台阶。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更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收入得到提升;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
人的发展更全面。到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提高到11.3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将提升至95%;到2035年,养老、健康服务产业进一步扩大,更多数字化、智能化图书馆、博物馆将丰富人们生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总书记强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用大篇幅部署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多乡村发展有望迎来新模样。
“我眼中的未来乡村,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也和谐。乡村处处是美景,还可以‘点绿成金’。”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说,这也是余村努力的方向。
距余村200多公里的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先富起来的“小下姜”正带领周边20多个村子组成的“大下姜”一起努力,共同奔向美好生活。
圆梦共同富裕,需要每个人的勤劳付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你我勠力同心,一起拼搏,共富中国一定能早日实现!
文明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近日,传承中华文明的两项工程,迎来“关键时刻”:
——北京西北五环外,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破土动工,预计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成为集文物展示、修复、保存和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实施,首次明确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具体范围边界,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委员说,故宫北院的建设将“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重大文化工程既守护中华文脉,传承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将镌刻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
今日中国,传承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良渚、殷墟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丰硕;
观众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厅内参观(2022年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等重大文化工程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
从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召开到“时代楷模”不断涌现,文明之光点亮群众生活,引领时代风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理论相结合,必将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推动中华文化实现更加繁荣的发展。
新征程上文化建设步履坚实。“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各艺术门类创作活跃,精品迭出,逐步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中国人将享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文保机构与多国开展古迹保护修复合作;中国原创电影日益受到外国观众欢迎……中华文明不断走向世界,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安全中国
总书记一再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设置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将是一个安全的中国。
粮稳天下安。2022年,面对疫情、灾情等多重挑战,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一系列“硬指标”,要求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代表表示,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增产难度大,保障粮食安全要切实落实“两藏”战略。
藏粮于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
藏粮于技。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聚焦提高单产,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能源被喻为工业的粮食。中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委员说,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要更加重视。
向高处攀登——海拔4600米,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火热建设;
在海南陵水海域拍摄的“深海一号”大气田(2021年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向深海进军——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向5000米的海底挺进;
向自立自强迈进——广东惠州,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核电机组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
一项项重大工程项目不断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为现代化建设加“油”、打“气”、充“电”。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国持续推进锻长板补短板、稳定工业生产、优化产业布局等工作。
安全,更是每个人实打实的感受。
我国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群众安全感提升至98.62%;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
拥有长期安全稳定发展环境的中国,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推进现代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开放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满载日用百货的X815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023年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累计开行1410列——2023年首月,被称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实现“加速跑”,实现连续33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能。
让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让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即将迎来10周年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鲜明标识。
在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委员看来,“一带一路”倡议让全球更广阔地区间实现互联互通,造福了更多国家人民,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将让世界受益匪浅。
今日之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
1分钟,价值约8000万元的货物在中国与世界间吞吐;
1小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约1.12亿元;
1天,价值约33.77亿元的外商投资流入中国……
今日之中国,以更开放胸怀拥抱世界——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正式实施,外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向世界展示开放诚意;
打造消博会、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矩阵”,与世界分享共赢机遇;
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多个大洲,深度融入国际市场……
未来的中国,也是世界的中国。
扩大更多优质产品进口;更多中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向外资敞开大门;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破解世界难题中将听到更多中国声音和智慧……
观众在第五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集装箱植物工厂的模型(2022年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高水平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代表说,上海举办进博会的外溢效应证明,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既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开启众多全新可能性,也将为世界提供新理念、新思维和新目标。”英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说。
奋斗中国
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开年以来,从南到北的春耕备耕忙,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快递物流加速“奔跑”……各行各业“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工作应有的样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我们既要稳增长,又要推进绿色转型。我们在一些优势产业领先,但在关系安全发展的一些领域还有短板亟待补齐。这些挑战必须通过接续奋斗解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探索奋斗中实现赶超。
从青年人的样子,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样子。
“嫦娥”探月、“天问”探火……逐梦九天的背后,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托举“神舟”、牵引“玉兔”、驾驶“祝融”,心有苍穹,目尽星河;
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杨倩、苏翊鸣、吴易昺……越来越多“95后”“00后”走上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年轻人的奋斗模样……
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洒奋斗,将个人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也必将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如期实现!
2023年即将启幕。这次盛会将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开局之年的具体奋斗目标。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记者熊争艳、王希、于佳欣、高敬、王雨萧)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8月4日,星期三,农历六月二十六。北京多云,31℃到24℃。以下是内容提要:
特别策划《领航新征程》4日推出《把握发展主动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各地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激发磅礴奋进力量;
系列报道《中流奋楫 稳中求进》4日推出《新能源汽车激活发展新动能》;
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通知:从今年起,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再添三金四银,女子800米名列第五创造历史;
各地各部门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民航局、铁路部门推出免费退票措施;
以下是详细内容:
【领航新征程】把握发展主动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领航新征程》4日推出:《把握发展主动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7月下旬,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正式发布。作为我国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张负面清单,它的开放程度超过了入世承诺,也高于目前已经生效的主要自贸协定相应领域的开放水平。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出台这一负面清单,对于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王受文: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海南的做为下一步更大范围的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也为我们国家参与或者影响国际经贸规则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总书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创新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总体提升。其中,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快速增长,对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2月,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着眼于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近年来,贵州以“大数据+”推动“万企融合”。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胡建华表示,下一步,贵州将持续推动大数据赋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胡建华:我们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数字经济万亿培增,推进数字技术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今年期间,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立足自身资源,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拥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有机牧场,也是全国草地畜牧业的示范点。
祁连县有机畜牧业办公室工作人员秦玉峰:通过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草原生态奖补和有机畜牧业建设,促进了我们祁连县特色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新挑战、新起点、新征程,在中国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日前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计划》提出了包括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等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各地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 激发磅礴奋进力量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连日来,各地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这几天,在安徽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施工现场,100多名工人正在对“皖江奋斗号”盾构机主机加紧组装。这一隧道是目前长江上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党员干群组成突击队,带头奋战。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东升: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打造成安徽省精品工程,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山东省东营市60辆便民服务直通车近日驶上街头,蔬菜、水果全部从原产地采购。
东营区祥河小区居民李芳:自打有了这个小车,头天线上订货,第二天正好在门口,下班顺路正好就捎着了,特别方便。
东营区社区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帆: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居民的需求,将更多的直通车开进那些居民购物、买菜不方便的小区,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在江西南昌红谷滩区行政审批中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专窗,叫做“办不成事专窗”。成立以来,已解决企业在行政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问题13件,也督促、改进了政府的审批服务和效能。
江西南昌红谷滩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汪海燕:我们会把所有疑难杂症的问题进行再研判、再研究,如果能够现场完善,我们现场让它办成,确实办不成的我们研究一套方案,我们自己会去跟内部的这些部门来协商。从实际的这些例子中来寻求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新时代优秀县委书记风采】陈林松:听党指挥是高质量发展的传家宝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郭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辽宁省凌海市委书记陈林松将听党指挥作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传家宝,发挥凌海拥有空港和海港的优势,推动凌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在曾是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的凌海市翠岩镇牤牛屯村,陈林松正在为当地的“红色民宿”出谋划策。
陈林松: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游客到这里来感受到的是红色文化、田园风貌,享受到的是城市的生活配套。
产业兴,人民富。陈松林抢抓东北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在凌海打造石油仓储交易基地。5月以来,总投资近100亿元的中国北方能源基地落地凌海开工建设。
陈林松:上完之后预计石油仓储能力能达到1000万吨,成为环渤海北部地区第二大石油仓储城市。
人才发展是关键,陈林松实施“红色薪火计划”,以三级导师传帮带的形式,在12项重点工作100个重点岗位历练培养年轻干部。
凌海市翠岩镇党委组织干事马晓晓:补齐了我们身上一些短板,更激励了我们干事创业的。
“向海发展、以港兴市”,陈林松一直在摹画着发展的未来蓝图。
陈林松:不断释放凌海港口城市、石油城市、卫星城市、旅游城市的优势,把的决策在凌海项目化、具体化、行动化。听党指挥就是今天凌海高质量发展的传家宝。
【中流奋楫 稳中求进】新能源汽车激活发展新动能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增长均为2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增长94.4%和92.3%。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中国之声系列报道《中流奋楫 稳中求进》4日推出:《新能源汽车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山东济南经十西路的济西新能源汽车市场,记者走进其中一家4S店看到,四五百平方米的展厅里只有一辆展车,店里也看不到顾客,销售顾问郭庆成说,这种表面的冷清反映的却是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爆。
郭庆成:这车已经卖空了,今年3月份的订单到现在还没有交完,不敢卖了,我们比客户还着急。很多市民都是来了交上定金,就等车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20万辆,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24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我们的产品的质量,电池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都有所提升,我们的充电设施,充电的方便性不断加强,也使得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更有信心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也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指引。
陈士华:现在从节能环保,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国家实际上对各个行业都在促进,都在引导。汽车行业现在做的最主要的就是向新能源汽车来转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还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强劲。
在江西南昌经开区,一家客车公司的生产车间里,7台氢燃料客车即将发往韩国釜山完成订单交付。该公司销售总监李晗说,预计今年仅出口金额就将超过3亿元。
李晗:氢能源车能源方面更加清洁,另外加氢比我们充电会节省更多的时间,更有利于运营商来管控它的车辆调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新能源汽车对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等各方面有更复杂、更高的要求,将推动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汽车的新能源化带来的环保改善、能源节约也能够更好促进消费,拉动国内市场的大循环。
浙江首个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开工 以“安全、零碳”提供破解南方供暖难题新思路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浙江首个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近日落地,为我国南方供暖提供“安全、零碳”的解决方案。
秦山核电与浙江海盐县政府合作的重要民生保障项目——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近日在浙江海盐开工,这是中核集团首个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
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邹正宇:这个项目将利用秦山核电基地机组冬季反应堆剩余的1%-2%热功率,在不影响机组原有发电量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为海盐县居民及公建设施提供安全、零碳的核能供暖。
秦山核电基地是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根据规划,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整体项目目标是到2025年,核能供暖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
教育部等九部门: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教育部等九部门8月3日发布关于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从2021年起,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须与培养学校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到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优师计划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再添三金四银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东京奥运会开幕后第十一天,中国代表团再添三金四银。
在跳水男子单人三米跳板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思埸以总成绩558.75分获得冠军,另一名中国选手王宗源摘得银牌。此前,谢思埸和王宗源已经联手拿下了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跳板的冠军。
谢思埸:大家的冲击还是很大的,不是随随便便你就可以走到奥运的舞台上,然后登到最高领奖台。
体操赛场,两名“00后”小将管晨辰和唐茜靖在女子平衡木项目中,同样为中国队包揽冠亚军。
管晨辰:到了决赛之后会比资格赛更紧张一点,第一个动作做成了之后,让我的自信心得到了加强。
在体操男子双杠决赛中,中国选手邹敬园凭16.233的高分拿下冠军,另一位中国选手尤浩获得第四。
其他赛事,中国组合刘浩/郑鹏飞在皮划艇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比赛中,夺得银牌。中国皮划艇队时隔十三年再一次站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
在3日晚进行的女子链球决赛中,王铮凭借第六投的77米03获得银牌。王春雨在女子800米决赛中,以1分57秒00的成绩排名第五,刷新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出现在奥运会女子800米决赛的赛场上。
8月4日,东京奥运会进入到开幕后的第十二个比赛日,共将产生17枚金牌,中国队将参加田径、篮球、乒乓球、摔跤等多个项目的比赛。
各地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精准扩大排查范围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各地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精准扩大排查范围。
江苏省8月3日通报,在江苏此轮新冠肺炎疫情中,南京感染人员主要为机场相关人员,扬州主要为麻将馆暴露人员,淮安主要为旅行团成员。
江苏全面暂停所有进出南京、扬州的国内航班及出租汽车、网约车业务。从3日起,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始组织开展全面消杀工作。
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尚建荣:江苏全省45371家棋牌室、麻将馆已全部暂停营业,已审批的准备于8月份举办的19场大型活动已全部取消或者延期。
8月3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预计两天内完成,郑州也调整市内封控区范围以及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调整后,封控区范围约为28平方公里。湖北武汉3日迅速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从3日起,在湖南张家界境内的居民、游客等所有人员不得离开张家界。北京市全面升级进京管控等级,铁路、民航和公路检查站严格查验。
铁路部门对郑州、南京等23个地区车站出发旅客采取了限制进京的防控措施。
民航局升级航班防控措施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郭淼 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民航局8月3日表示,针对新冠病毒境外输入风险,将执行严格的航班熔断政策。
民航局日前重申防控技术指南中国际国内航班服务保障人员不得混流的规定,并再次升级国内航班和机场运行防控措施,要求国内航班保障人员按照每周2次的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入境口岸直接从事国际旅客、进口货物和航空器相关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每隔一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此外,民航局3日下发通知,明确旅客在8月4日零时前已购买乘机日期在8月4日至31日的国内机票,自4日零时起至航班起飞前可以免费退票。铁路部门也宣布,办理4日零时前已购各次列车有效车票退票时,均不收取退票手续费。
南海热带低压继续向闽粤沿海靠近 当地全力做好防御工作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陈庚 杨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海热带低压继续向闽粤沿海靠近,福建、广东全力做好防御工作。
中央气象台8月3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3日下午5时位于闽粤交界西南方向约425公里的南海北部近海海面上,预计该低压中心有可能发展为台风,并将于5日傍晚到夜间在广东东部到福建南部一带沿海登陆;也有可能穿过台湾海峡,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
厦门市气象局副局长李棠华:到6日这段时间,会对整个福建的中南部沿海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假如是在汕头附近沿海登陆,再穿过福建省,会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的情况。
福建省气象台3日上午发布台风Ⅳ级预警,提醒在热带低压影响海域航行或作业的船只及时回港避风;沿海养殖设施需提前加固,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也于3日18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广东省相关部门已要求全省海上作业渔船全都回港避风,近岸渔排养殖人员全都上岸避险,海上风电施工等作业平台人员全都撤离,对受影响的跨海航线要及时采取封航措施。
外国网民呼吁对美国德特里克堡进行溯源调查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邢斯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俄罗斯媒体日前梳理了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线,指出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关闭并不是一个巧合。类似的质疑声音也出现在美国媒体上。大量网民要求美国开放德特里克堡,让世卫组织进行调查。
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新冠病毒2019年12月初就已在美国出现。再往前追溯,自2019年7月起,美国威斯康星州等多州暴发“电子烟肺炎”,由于患者肺部出现白化现象,也被称为“白肺病”。截至2020年2月,全美报告了2807例电子烟导致的“肺损伤”住院或死亡病例。其中一些病例症状与X光影像报告,与新冠肺炎症状几乎没有差别,且致病原因未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首席医疗记者桑杰·古普塔指出,美国2007年开始售卖电子烟,但此前从未出现过类似的神秘肺病案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同一时间,2019年7月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突然关闭。当月,靠近实验室的两家养老院出现不明原因导致肺炎的呼吸道疾病。美国疾控中心对外宣称,突然关闭实验室的原因是没有“完善的系统”来净化废水,并以“国家安全原因”为由,拒绝公布有关其决定的信息。
2020年3月,网友在白宫网站上请愿,要求美国政府公布关闭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真正原因,澄清该实验室是否是新冠病毒的研究单位,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泄漏等问题,然而,美国选择了默不作声。
菲律宾知名政治评论员赫尔曼·劳雷尔表示,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在2019年8月因安全问题被关闭,随后美国出现了神秘“电子烟肺炎”,“这些足以让世卫组织对其发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