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4 01:13:48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络
庄子《达生》篇。孔子有一次到了吕梁这个地方。看到一个水流湍急的深潭。
这个深潭是‘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
这个地方由于水流的速度,太湍急了,太凶险了。鱼鳖在这个地方都不可以久留,然而孔子看到了一个男子在这水里面时隐时现,在这里面浮游。孔子一开始认为这个人一定是想不开在这里自杀的,投河自杀的人。
于是命令他的弟子们一起跟着这个水流的方向奔跑,想把这个人拉上岸,救他一命。
跑了几百步,发现这个人自己上岸了,然后甩了甩长发,一边走一边唱歌。非常的逍遥自在。
孔子就凑上去问,说我一开始以为你是鬼,我再仔细看,原来你是个人,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在这个如此的凶险的水里面,如何如此自若?这个吕梁丈人就告诉孔子说我是: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随着水流,自然的上下而不敢有私焉。我没有任何自己自以为是的那种技巧。跟着水流自然的沉浮就可以了。
孔子就进一步的问,什么叫做:“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呢”?他说:“我生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这就叫始乎故。我生于水而安于水,我从小就在这水边长大的,从小就是司空见惯的,这叫长乎性。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会游泳了,因为我的父辈,我的祖辈,我村里的人,我身边的人都会在这游泳,所以我就自然而然的就会游泳了,我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这深水里潜泳了。叫成乎命”。
所以他解释的这个命就是耳濡目染,从小相信自己的父辈,相信自己的祖辈,相信自己身边的人,他们都是在水里面嬉戏长大的,都是在这凶险的水里面沉沉浮浮,都是在这水里面畅游自若的,所以他没有任何的恐惧感。他自然而然就会了,这就是你相信什么,你就能够得到什么,他相信他的父辈,相信他的祖辈,相信他身边的人,所以他自然也能够做到这样,也就是说,他接通了他父辈、祖辈这种命脉,继承了父辈祖辈的这种水性,这就是命。
庄子在《德充符》篇说:“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九军。将为名而能自要者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的大道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一个将领,当一个将士受到上级上司的这种奖赏或者允诺的话。这个上司告诉他,只要你敢杀入乱军之中,我就会把你的父母妻儿,把你的家人安排的非常妥当,非常好,这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然后这个将士,他就没有这种生死的恐惧了,没有后顾之忧了,将士一人,雄入九军,他就敢冲入刀光剑影的沙场之中。‘将为名而能自要者犹若是’,就是为了这种名利。为了这种荣誉。都能够做到如此,何况大道呢?何况你如果听从大道的号令呢?如果听从天地的号令呢?
这就是表达的一种命。你相信什么,你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和奖赏。
庄子《逍遥游》篇庄子明确的告诉我们,人是可以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所以如果我们只相信神农尝百谷,那么你会不停的吃下去,如果你真的相信庄子,那么我们人人都可以定期清空我们的肠胃。这就是庄子要表达的所谓的命,也就是所谓的道脉。
你如何接通这个道脉,这个很重要,如果你认为庄子这是孟浪之言。那么你一定体会不到这种妙道之行的,这是古人的一种智慧。
其实在《红楼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贾府里面凡是遇到头疼脑热的,都是净饿三两顿。
当我们能够愿意去定期清空肠胃的时候,我们的身体的强大的自愈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庄子在《大宗师》篇又进一步的说:“善始善终,善妖善老,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一化之所待乎”?
我们的传统观念就是养儿防老,能够善始善终。这是因为你对子女的信任,所以他能够把你安排的很好,对自己子女的信任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回报,并大道的存在呢。
大道有情有信,可传而不可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找到心中的这个大圣。你一定会得到心中的这个圣人的护佑,一定能够得到他力量的加持。
每个人都要找到心中的这个圣人,然后追随他,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他一直都在你的身边。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善吾生者,善吾死也”。
大道既然能够安排好我生前的一切,他也一定能够安排好我死后的一切。只有我们找到心中的大圣,找到这个‘一’,找到了这个道,归于道,我们才没有这种生死的恐惧。
庄子在《列御库》篇把这种命还分为大命和小命,你只有找到心中的大圣,找到了这个道,这叫大命。如果你急功近利,只是为了某种的名誉名利,那叫小命。他说:“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只有通达这种大道,通达这种大命,才能够随顺。才能够顺利而追求这种眼前的利益,眼前的名利,这叫小命,这种小命一旦拉大了时空,它一定是千疮百孔的。
庄子《天地》篇:‘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这个‘一之所起’。就是天下万物同本同宗、同根同源的大命的源头。只有我们‘性修返德,德至于同初’,这就是回到了大命的根本。这就回到了真正的命运的根部。这才是真正的‘复归其根’。这样才真正做到你是命运的主人。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善念”“善言”“善事”,一个“善”的闪光点都是善良,全部都是善良的。因为当你做一件善事的时候,是通过你的思维,然后进入你的行为,才会展现出来的。当你做善事的时候,实际上你的脑子已经是善良的了,是这个概念。所以“一善解百灾”,善大说不定解千灾呢,如果小的善解十个灾呢,都是这样。比方说,你看见一个人掉在河里了,你去救他,那么你把他救上来救了一命了,是不是这个善可以解百灾啊?说不定解千灾呢
人家讲别人不好,自己不讲别人不好,一次一善。
人家传播别人不好,你去劝他,一次五善。
对父母亲一天尊敬不顶撞,一日算一善。
工作一天非常努力,一善。
尊敬长辈、尊敬领导一天,一善。
放生,一命一善,小命十命为一善(小的生命十条命为一善),大命(比如狗、牛)为十善(一条大鱼一善,一条黑鱼一善)
把死掉的小动物埋葬,一条命五善;如果是小的,比如麻雀,五条命一善。
安慰有烦恼忧愁的人,一次一善。
用米饭喂小鸟、蚂蚁、小虫子等,两次一善。
见到伪经劝人不要学,为一善。
为君王、亲友、父母、知识诵经一卷,二善;念佛号千声,二善;礼佛百拜,为别人拜是二善,为自己拜是一善。
讲大乘佛经,五个人浏览,一善。
借人财物,如期而还,不过期限,一善。
把各位善贤大德向善的话语发给大家看,十善。
见善必行,一次一善;知错必改,一次一善。
向老板上司说别人的优点,向别人推荐其他有能力的人,一个人才十善。
看到别人骂善人,劝他不要这样做,五善。
别人骂你,你不骂他,一次一善;别人伤害你,你不伤害别人,一次一善。
自己承担过错,或者把功劳推给别人,一次二善。
宣扬他人的善行,一次一善。
煮死一条鱼,削禄二十善。
怨天尤人一次,削禄三善。
这里的“善”是指的善业还是功德呢?
实际上“十个善业”才能成为“一个功德”,所以你要十天对爸爸妈妈好,跟爸爸妈妈不吵架,你才会有一个功德。你想想看,功德多不容易,功德非常难的。
问:俗话说“一善解百灾”,一善有多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一级浮屠”为几善呢?
答:七级浮屠,一般地,救人一命比喻胜造七级宝塔、七层塔,七层宝塔就是功德塔。实际上就是说,今天如果能够救人家一命的人,你已经拥有功德宝塔了,但并不是说以一层一层来算的,“七层”为一个单位,七层宝塔。一般地,你去看小的那种宝塔也是七层为一个单位的
问:这种救人一命的“七层宝塔”能等于多少“善”来换算吗?
答:“七层宝塔”一般就是我们所讲的,你要救人家一命,或者这个人要死掉了,你把他救活了。比方说这个人已经不想活了,自杀了,通过佛法你把他救活了,这个完全是“全善”了。
善良,你如果发心不正,人家说有善但是没德。善德,善德,有善无德。一个人快要冻死了,喝醉酒的女人在马路上躺着,你把她救活了、弄醒了,这是一善,但是你又做了一些不如理不如法的动作,那么你就是缺德,所以叫“有善无德”。
问:如果度一个人学佛修心,这个人从此命运改变,这也叫全善了,可以这样理解吗?
答:那当然了。全善其实就是圆融,是福德圆融。这个人一边有福,一边有道德,有道德的人不停地去布施,布施了又会有福,有福了再有道德,再布施,实际上这就叫圆融。明白了吗?(明白了。全善的话也可以称作为功德,这样理解可以吗?)对了,如果你全善就可以成为功德了。因为你没有一点私心,无我了,无人相了,你不是针对某一个人了。比方说今天普罗大众这么辛苦,你在度他们,你讲得非常简单,你没有一点点贡高我慢,没有看不起他们,你说你是不是全善?(是的)如果你看见普罗大众佛法都不懂,他来问你,你来救他,但是你又对他不屑一顾,那你说这算全善吗?这算有功德吗?(不算。他这算功德有漏,是吗?)对。
问:那参与设佛台算几善呢?
答:参与设佛台至少二善到五善,很厉害的,你是帮他捡起慧命了
问:您开示“为君王、亲友、父母、知识等诵经一卷,一次是二善”,一卷可以是大悲咒和礼佛大忏悔文。请问师父,我们现在念的心经等其他小咒也算一卷吗?
答:那当然了。这个卷是怎么来的?过去古时候还没有纸,都是写在竹签上的,所以把它卷起来就叫“一卷”。一卷、两卷就这么来的。古时候,这个藏经阁里边全是这种,拉开了之后全是竹子啊(明白了)大悲咒一卷,卷起来的(明白。师父,给我们的父母送一张佛教经典组合算几善呢?)那很厉害了,至少五善到十善!
问:“煮一次活鱼,削二十善”,而念一遍礼佛大忏悔文有二善,是否可以理解为煮一次活鱼的业障可以通过念10遍礼佛大忏悔文来消呢?
答:其实这个比例应该是恰当的。因为你杀了一个生命了,杀了一个生命至少10遍。所以我平时都叫你们念比方说17遍、5遍、10遍,一个小的就是5遍,一个大的至少13遍、17遍,再大一点就是21遍了(还有一个大的是108遍,那就是造了大的业了,是这样吗?)这是对父母亲、对师父不尊敬,人家说欺师灭祖,这是大的问题了。一般如果你心中存有对师父、对父母亲非常恶的心念,那么就108遍。只是不当心地犯戒,那几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