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6 23:42:15作者:误到人间来源:网友整理
夫妻本就是靠着对彼此的感情,维持夫妻关系的地基。当感情的地基不稳,婚姻关系也就岌岌可危。
夫妻缘尽前,多半是感情冷淡的时候。这时候,大都会出现这些征兆。
一:不喜欢回家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心栖息停靠的小筑。夫妻关系中,真爱彼此,都会对对方充满了爱,对家充满了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 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 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自我实现”。
一个人对家有归属感,自然就产生责任感。不喜欢回家的人,多半缺乏家庭归属感和责任感。
小朱和老公小李,青年结婚,到了中年,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两个人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言不合就开始争吵。
似乎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小李慢慢地开始晚归。即使回到家里,主卧的房间还有声响,小李也选择在客厅耗时间,直到主卧熄灯,才蹑手蹑脚地爬上床。
小朱其实对这一切并不是一无所知,可同样对婚姻充满懈怠的她,也就选择了视而不见。
当家成了只是提供床的宾馆,那夫妻的缘分,或许早已被一天天的晚归冲淡。
婚姻关系中,当一方渐渐地不喜欢回家,另一方也期待着对方不回家时,无疑是夫妻双方,齐心协力加速婚姻这座城堡的崩塌。
二:分房睡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古往今来,世人对于夫妻的看法,都是应该同床共枕。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总有夫妻选择了分房睡。
在短视频平台上,并不少见,年轻夫妻为了让妻子更好地照顾孩子,丈夫下班回家能更好休息,于是选择了分房睡。
可分房睡时间一久,就再难寻回同床共枕时的那份亲密。许多夫妻,即使孩子渐渐长大,仍是习惯分房睡。
夫妻同床共枕时,并不一定要那份最深处的交流,熄灯后的夫妻夜话,反而能拉进彼此的距离。因为,在那个时刻,正是人最柔软的时候。
如果夫妻选择分房睡,那么就少了这一份睡前的精神交流,久而久之关系难免疏远。
身边有一对夫妻,年轻时为了孩子,选择分房睡。后来,孩子大了,两人却习惯了独自睡去的自由,也就都没有提起取消分房睡的事。
听他们说起,夏天时,双方对空调温度的需求都不同,温度调低了,一人冷,温度调高了,另一人热。所以选择分房睡,更能拥有一个好睡眠。
分房睡多年后,他们在婚姻中,仿佛不是夫妻,而是战友。一起赚钱养家,一起赡养父母,共同养育子女。可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之间似乎少了某种爱的联系。
儿子高考后就各奔东西,是他们对这段婚姻相同的看法。其实,他们的婚姻在外人看来,幸福美满,也不存在第三者。
令他们夫妻缘尽的或许就是分房睡而产生的距离感,夫妻亲密度不够,自然而然就会疏离,疏离就是缘尽的征兆。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曝光效应。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日久生情的可能性,所以夫妻要加强感情基础,就要多花时间相处。然而,分房睡,就是增加夫妻感情的绊脚石。
三:缺少沟通
沟通是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有效沟通能够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朋友小张和妻子小何,是对条件悬殊的夫妻。小张有着高学历高收入,却是其貌不扬。小何容颜姣好,身材凹凸有致,学历却拿不出手。
两个人结婚不久,婚姻就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征兆。当小张和妻子,高谈阔论谈时事论文学时,妻子却只是连连打哈欠。
妻子终日只关心护肤品和漂亮衣服,小张对比一窍不通,自然也不能制造共同话题。
后来,小张和小何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回到家里只是在饭桌上碰头,吃完饭就各忙各的。
渐渐地,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突然有一天,小何开始坐下来,和小张谈天说地,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那天晚上,他们的感情好像被人投了一把火把,一下子就变得热火朝天。
其实,是小何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岌岌可危,于是试着去接触小张的喜好,希望能达成有效沟通,促进夫妻感情。
后来,小张也会试着去挽留护肤品成分,给妻子准备护肤品礼物,陪妻子逛街挑选衣服。
小张夫妇的双向奔赴,终于及时挽回了婚姻。夫妻间沟通的桥梁,其实很容易搭建。只要一方肯先伸出手,另一方扭捏几下便也会伸出手相握。可往往是,夫妻双方都在僵持,最后因为僵持输了婚姻。
婚姻的路那么长,或许并不会一帆风顺。即使荆棘丛生,也要想尽办法磨炼自己手上的刀刃,一路披斩棘,让婚姻这条路一直通到终点。
夫妻缘尽时,多半有以上三个征兆。身处婚姻,当婚姻走到尽头,我们并不会一无所知。或者说,夫妻缘尽,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对伴侣的纵容所致。
谨慎对待婚姻,用心经营婚姻,我们才能享受到婚姻带给我们的甜蜜。
不管发现婚姻出现多大的问题,只要有想补救的心,就要竭尽全力去补救。这样,即使在真的与婚姻失之交臂时,我们也能做无怨无悔。把身处的这段婚姻,当成往后余生感情既定的栖息地,把伴侣当成捆绑一生的那个人,那样更有利于婚姻的长久。
《毒舌律师》海报。
由江志强监制,吴炜伦执导,黄子华、谢君豪、妮、廖子妤、王敏德领衔主演,林保怡特别出演的电影《毒舌律师》正在热映,该片此前在中国香港创造诸多纪录:中国香港春节档票房冠军、影史港产片票房冠军、中国香港影史亚洲电影票房冠军……更是成为香港影史上首部票房破亿港产片。影片在内地2月24日上映后票房获得8000万元,豆瓣评分7.6,这个成绩对于一部主打法律题材的港片来说已经实属不易。映后也有很多影评对电影进行了解读,有称这部电影是《九品芝麻官2023版》,看着律师智斗权贵很燃;也有一些观众表达疑惑,不知片中涉及的一些案件是否在现实中有发生?是否在关照现实?主人公为何没有感情线?他又为何取名叫“林凉水”……面对这些疑问,导演吴炜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一一解答。而对于评论中有关该片为何在内地上映时面临“水土不服”以及看不懂片中法律桥段的问题,也请到票房专家发表看法。
拍摄初衷
受律政影片《因父之名》影响,要拍“讲良心”的片
对于拍片初衷,导演吴炜伦说自己受了吉姆·谢里丹执导的电影《因父之名》(1993年上映,讲述一位女律师为蒙冤父子平反的故事)的影响,很多年前他就想拍一部律政题材的电影,他要借助作品告诉观众,“做人要凭良心,虽说讲良心的路很难,比没良心的路更难,但坚持公义,最终老天都会帮忙的。”
导演吴炜伦在《毒舌律师》路演现场与观众交流。
吴炜伦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导演专业,自编自导的《毒舌律师》算是他回归“初心”的第一部作品,这个机会,已经让他等了20余年。在这之前,他曾担任《千机变》《杀破狼》《证人》《线人》等题材各异影片的编剧,并颇有口碑。“很早以前,在学校的前辈就问我‘你如果做导演’,想拍什么戏,我说了几部以后,他们就告诉我‘从这些来看,你没有选择了。你要做导演拍的戏,要等人生经验、社会经验、工作经验够了才行’,这句话一直影响我,后来我就做了编剧,借别人的作品令自己得到练习,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有故事想讲了,准备好了才做了导演。”对于《毒舌律师》的成功,吴炜伦坦言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事实上,电影上映之前他也有自己的担忧:“现在多了短视频和平台,我一直担心现在的观众到底有没有耐性,好好坐在影院里,看一部两个小时、从头到尾都是对白的戏,现在看来,观众真的很敬畏电影,他们都坚持下来了(大笑)。”
【专访】这部放不下感情线,未来想拍江湖片
创作:讲不通的部分都剪掉了
新京报:《毒舌律师》剧情中涉及大量现实,在创作上是否很有难度,片中的案件是参考了真实事件还是来源于自己构想?
吴炜伦:这部戏创作确实很难,我想真实、全面呈现香港整个司法界的运作,幸运的是找到了很多香港资深的大律师做法律顾问,他们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真实并有趣的人物和案件,为我们在创作上减轻了很多负担。《毒舌律师》的剧情大部分是我们自己创作,有些也融入了不同的人物和案情。比如香港有不少虐待儿童案,只不过我们将虐待儿童案的背景放到一个大家族里,这样真实感就比较强烈。
新京报:片中的“钟家”几乎达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是想通过这个特殊对象凸显你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吗?
吴炜伦:在我看来每一个富裕的社会都有这种(不公平)状况出现,尤其是贫富悬殊很大的地方一定会有这种状况。但毕竟是拍电影,所以戏剧性会强一点,因此营造出打压方和被打压方中间的巨大差距,于是选择设计了香港一个大家族做戏剧性冲突背景。
《毒舌律师》剧照。 钟家名媛(白衣者)通过权势请来众多律师来法庭现场助阵。
新京报:写剧本时有没有遇到瓶颈?是如何克服的?
吴炜伦:剧本差不多写了一年。编剧会遇到瓶颈太正常不过,这么多年,我写每个剧本都会遇到写不出来的时候(笑)。这次创作也很艰难,现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是讲不通的地方都已经剪掉了(笑),在每次剪辑后我们都会咨询很多人的意见,大家都觉得不清楚的,或者有理解落差上的问题都可以反映给我们,我们尽量剪辑、再补拍,所以现在这个版本是问题最少的了。
新京报:黄子华在片中饰演的大律师角色为什么叫“林凉水”,有人觉得这个名字很搞笑。你在设计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用意?
吴炜伦:写这么多年剧本,我最害怕的就是想角色名字。因为好难,既要有特色,也要让观众容易记忆,好难。以前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很多重要的角色你到现在都会记得他们的名字,但近年的戏,大多都没有记忆点,如果能想到一个贴合角色的名字是很不容易的,也需要靠运气的。至于林凉水,我觉得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但又不是高高在上的,于是我就拼合了很久的名字。后来我发现“水”这个字挺少人用,并且“水哥”这样的称呼挺草根的,再加上“凉”,似乎就是寓意他在世态炎凉下的郁郁不得志。
拍摄:发脾气这个工具不能用得太多
新京报:这次拍戏,你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都知道这是在疫情时期的创作,此次拍摄遇到了哪些困难?
吴炜伦:疫情没什么影响,但遗憾一定有。我每天都在想“如果一天有28个小时该多好”,因为拍摄时间太紧迫了。拍法庭戏,不是所有位置都能打到光,白天阳光照进法庭,这是最重要的镜头,所以我们每天必须和太阳竞赛,因此演员们凌晨四五点就要化妆,剧组早上六点就开工,拍到下午四点,天就暗了,就拍不了了。
新京报:你第一次当导演会觉得累吗?面对紧迫的拍摄环境,你是“易怒”型的吗?看起来你不像会发脾气的人。
吴炜伦:你哪里觉得我不会发脾气了(笑)?我也发过,只不过我认为在片场不可以乱发脾气,发脾气是个工具,但这个工具不能用得太多。确实有时候需要发一发脾气,才能让拍摄顺畅一点,或者提一提大家的精气神,但如果你每天发脾气,这个工具就没用了,因为你总是发脾气,大家就当你唱歌一样(笑)。但我很幸运,这次每个岗位都做得很好,也有这班好演员,大多数时间想发脾气都没机会,只需要安心地坐在监视器前看他们表演就好。
新京报:你为什么选择黄子华和谢君豪作为片中的律师对手?是看中他们的台词功力吗?
吴炜伦:法庭戏需要演员记住大量台词,这些台词都是专业用语,不可以随意发挥,调动顺序,每一句话该怎么说都是策略,在真实法庭上可能你讲错两个字就会被对方抓住把柄。演员必须要彻底明白台词,才能有自信地演绎,所以一开始我就打算找舞台剧演员,他们会有控制类似场合的经验。比如黄子华、谢君豪都有很深厚的舞台剧表演经验,这两个角色交给他们很放心。
希望:导演没必要解释那么多,解读交给观众
新京报:很多观众好奇的是,片中法庭上的搭档女律师方家军似乎喜欢林凉水,但为什么片中没有设置感情线?
吴炜伦:最初第一稿剧本是有感情线的(笑),但不是林凉水和方家军,最初我创作中,林凉水是有前妻的,他的前妻也是一位律师,但比他赚的钱多很多,两人性格不合就离婚了,后来篇幅太长,放不下了(笑)。
《毒舌律师》剧照。方家军(图左)和林凉水在法庭上相互配合。
新京报:这部精彩的电影上映后可能会有很多解读。
导演:现在的观众很聪明,我放了一些暗示也好、借喻也罢,我究竟想说什么?这个空间应该留给观众自己发挥,没必要让导演解释那么多。尤其观众也很喜欢挖掘电影小细节,想着这些情节代表什么,这个解读机会应该是留给观众的。
新京报:受疫情影响,电影行业也一度低迷过,也有很多人唱衰港片,这次拍摄会不会让你重拾信心?
吴炜伦:反而我认为现在香港拍电影更容易了。我虽然是新导演,但我不是年轻导演,我发现近年有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就出来拍电影,他们只有20出头,但做得不错。换做是我们二十几岁时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多机会,所以我非常看好这个前景,疫情也过去了,希望经济能复苏,让大家有更多机会拍电影。
新京报:你之后还想尝试拍摄什么类型的电影?以后的作品会和黄子华继续合作吗?
吴炜伦:我是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江湖片长大的,未来特别想拍个江湖片。如今太久都没有这个类型的电影了,我非常希望有机会,也当然有可能和子华继续合作。但如果涉及动作戏的话,他可能会拒绝了(黄子华已经63岁),我还需要花很多工夫去说服他。(笑)
《毒舌律师》剧照。 黄子华饰演林凉水。
专家谈“水土不服”
律政片在香港远比内地有市场
但也有一些观众在评论中表示,《毒舌律师》表面上看着律师们“斗嘴”很过瘾,对于片中体现的中国香港的法庭制度和细节等桥段,却基本看不懂。这样一部香港票房“大片”为何在内地没有取得同样的成绩?为何会“水土不服”?对于这些不方便导演回答的疑问,新京报记者请教了票房专家解惑。
在票房专家周先生看来,《毒舌律师》在香港能打破多项纪录,而在内地上映,遭遇一些“水土不服”,其实有迹可循。
首先这是部讲法庭律政戏的影视作品,在香港先天就有市场,这一点从无论是TVB的《壹号皇庭》《法外风云》《律政新人王》,还是《法内情》《一级指控》甚至是搞笑喜剧《审死官》《九品芝麻官》等,在当地都相当有播放热度。反之,对于内地来说,涉及法庭戏的影视作品很少,自然缺乏群众基础。而对于香港的一些司法制度和法规条例等术语,内地观众看片时更加会一头雾水,这些理解上的距离势必会影响观感。
其次在香港《毒舌律师》是作为春节档影片上映,这个档期不但没有好莱坞最新大片出来竞争排片,再加上因为疫情原因导致香港这几年春节档一直萧条,该片一上映等于彻底迎合了观众的看片热情,而影片口碑确实不错,令影片票房一路长线飘红。其实《毒舌律师》从内地上映首日至截稿时,排片率其实很高,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但没想到春节档影片《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口碑高导致长尾效应,至今仍是很多观众看片首选,加上久违的漫威最新大片《蚁人3》抢夺市场,难免分流了《毒舌律师》的票房和关注度。
另外该片主演黄子华的老港“招牌”不容小觑,他十几年来独创的单口相声“栋笃笑”在香港经久不衰,早已为他积累出不凡的人缘和眼缘。2022年他主演的影片《还是觉得你最好》在香港获得超过七千万元的票房,目前位居香港本地影片票房第三名,他已经从曾经的票房毒药进化为票房灵药。而对于大量内地观众来说,由于不熟悉粤语,难以理解黄子华“栋笃笑”的精髓,自然就不会特意去影院为他捧场。
推荐到全国百老汇院线观看粤语原声版《毒舌律师》。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