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30 00:05:12作者:心若向阳来源:网络
自2020年初新冠病毒(COVID-19)爆发以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5亿。尽管疫苗接种率在过去一年中显著提高,但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回顾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的主要发展、新的变种毒株和各国应对措施。
1. 2022年全球疫情概况
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58亿,死亡人数超过500万。疫苗接种方面,全球已接种超过100亿剂疫苗,覆盖率逐渐提高。尽管如此,疫情仍在持续,部分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有所回升。
2. 新冠病毒变种情况
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现了多种新冠病毒变种。其中,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毒株对疫情产生了较大影响。德尔塔变种导致了全球部分地区疫情加剧,而奥密克戎变种则在短时间内传播至全球,部分地区的感染病例激增。目前,各国正努力研发针对奥密克戎变种的疫苗和药物。
3. 全球各国应对措施
面对持续肆虐的疫情,全球各国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部分国家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政策,限制人员流动,以遏制病毒传播。此外,各国还加强了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提高疫苗接种率。在疫苗研发方面,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以加速新疫苗的开发和上市。
4. 展望
尽管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但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希望。未来,各国应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手段,努力控制疫情。同时,全球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疫情应对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种。
5. 未来趋势与挑战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未来全球疫情的发展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与趋势:
5.1 疫苗公平分配:尽管全球疫苗接种率逐渐提高,但仍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疫苗接种率较低。为确保全球公平分配疫苗,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提高疫苗生产能力,并制定相应政策,确保疫苗流向最需要的地区。
5.2 变异病毒应对:面对持续变异的新冠病毒,全球应加强对新变种毒株的监测和研究,以便更快地研发针对性疫苗和药物。此外,各国应加强对疫情的预警机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5.3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未来,各国需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卫生防疫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爆发。这包括加强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完善疾病防控机制等。
5.4 经济复苏与疫情防控:在全球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各国应在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加强疫情防控,防止疫情扩散;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经济复苏,减轻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5 国际合作与沟通:在疫情持续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与沟通至关重要。各国应加强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医疗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此外,各国应加强民间沟通,增进理解与信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
总之,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报告为我们展示了当前全球疫情的现状、变异毒株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未来,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努力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6. 科技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科技创新和应用值得关注:
6.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疫情监测、预测和防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病毒基因测序、疫苗研发、药物筛选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6.2 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全球范围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到新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工作中。新冠病毒疫苗已取得重大进展,部分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接种。未来,新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将继续加速,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6.3 远程医疗与数字医疗:在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和数字医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等技术为疫情期间的医疗服务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未来,远程医疗和数字医疗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6.4 个人防护设备和防护技术:为提高防疫效果,各国研发了多种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此外,一些新的防护技术,如空气净化器、抗菌材料等,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5 病毒研究与基因组学:病毒研究与基因组学的发展为新冠病毒的识别、传播机制和治疗手段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未来,病毒研究与基因组学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总之,科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全球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疫情挑战,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
5月2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何艳春在中国(温州)创投大会上的致辞中表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积极支持企业股权融资、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等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何艳春指出,虽然受新冠疫情叠加内外部形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行业出现暂时性困难,但从中长期看,私募基金积极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下一步基金业协会将在的坚强领导下,将从夯实基金法治基础、深化登记备案改革、防范重点领域风险、优化发展生态环境等四大方面,努力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何艳春会长演讲要点如下:
2、注册制改革以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上市前股权创投基金渗透率分别为90%、60%、99%。
3、百亿以上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273家,合计管理规模达到6.78万亿元,占比48.5%。
4、去年以来,注销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2634家,新增938家,出大于进的格局逐步形成,行业生态逐步净化并持续向好。
5、创新创业企业离不开股权创投基金的大力支持和长期陪伴。
6、从中长期看,私募基金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之间相互支撑的纽带关系将更加牢固,积极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7、在打击“乱私募”、出清“伪私募”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对非法集资、保本保底、变相自融、利益输送、侵占挪用,以及违规运作的涉“系”集团化等风险的日常监测和从严纠治。
股权创投基金规模14万亿元
居全球第二
何艳春在致辞中表示,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小众行业”发展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融资的重要力量和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影响力日益提升,并且正逐步由弱到强、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加速迈进。
他指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积极支持企业股权融资、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及加快区域产业、科技与金融良性循环,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在演讲中,何艳春重点总结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六大发展成绩:
一是行业规模体量平稳增长,居全球前列。截至去年底,股权创投基金规模14万亿元,占私募基金总规模的69%,居全球第二;二是促进股权资本形成,有效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加大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业投资,有效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四是“投早、投小、投新、投科技”活跃,有效提升经济活力、韧性和后劲;五是部分头部机构脱颖而出,专业能力日益提升;六是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发展基础逐步夯实。
何艳春指出,创新创业企业是实体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但它们在技术、产品、管理和财务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获得外部资本的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批既“专”又“强”的股权创投基金,创新的企业也离不开股权创投基金的大力支持和长期陪伴。
私募基金积极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四大方面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叠加内外部形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在上升,行业出现了资金募集难、投后压力大、退出预期不稳定等暂时性困难。
但何艳春认为,从中长期看,私募基金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之间相互支撑的纽带关系将更加牢固,积极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一是资金更加专业化、长期化;二是优质可投资标的持续成长;三是退出机制更加灵活。
何艳春表示,基金业协会将在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努力从四方面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夯实基金法治基础。二是持续深化登记备案改革。三是切实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四是不断优化发展生态环境。
以下为演讲全文:
发挥创投作用推动创新发展
——在中国(温州)创投大会上的致辞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何艳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大会。温州是总书记殷殷嘱托“续写创新史”的城市,也是“四千精神”的发轫地,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市委市政府将“温州精神”融入创投行业,并举办创投大会,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我谨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表示衷心的祝贺!借此机会,我谈几点看法,跟大家作个交流。
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小众行业”发展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融资的重要力量和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影响力日益提升,并且正逐步由弱到强、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加速迈进。在积极支持企业股权融资、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及加快区域产业、科技与金融良性循环,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行业规模体量平稳增长,居全球前列。截至去年底,股权创投基金14万亿元,占私募基金总规模的69%,居全球第二。
二是促进股权资本形成,有效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行业累计投资各类股权项目19.49万个,形成股权资本金11.39万亿元。去年,股权投资本金新增1.29万亿元,相当于同期IPO的2.2倍、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4%。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业投资,有效支持国家重大战略。近年来,股权创投基金投资半导体、计算机应用、原材料、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与服务等新经济代表领域规模占比连续提升,去年新增投资项目1.6万个,投资本金6253亿元,占全年股权投资增量的48%,较2019年提升22个百分点。注册制改革以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上市前股权创投基金渗透率分别为90%、60%、99%。
四是“投早、投小、投新、投科技”活跃,有效提升经济活力、韧性和后劲。去年,新增投资中小企业项目本金约4800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36.6%;新增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本金约5800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44.6%;新增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本金约1450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11%;与2019年相比,占比分别提升9.8、20.5、6.6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底,股权创投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项目数量和金额分别占比达46.8%和32%。近三年,创投基金陪伴企业4年以上的比例由39%增至53%。
五是部分头部机构脱颖而出,专业能力日益提升。百亿以上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273家,合计管理规模达到6.78万亿元,占比48.5%。经营质量不断提高,运营稳定性日益增强。
六是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法治建设进展明显,规则制度加快健全。实施私募基金“十不得”底线规定,发布私募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公示材料清单、业务指南、核查要点、示范案例。各类“伪私募”“乱私募”得到有效清理,存量风险持续收敛,异常经营机构、“僵尸机构”有序出清。去年以来,注销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2634家,新增938家,出大于进的格局逐步形成,行业生态逐步净化并持续向好。
创新创业企业是实体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但它们在技术、产品、管理和财务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获得外部资本的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直接融资活跃的现代金融体系,也需要一批既“专”又“强”的股权创投基金。
股权创投基金具有发现和识别潜在价值、提供和引导直接融资、优化和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等功能,通过信息对称、权责相当、义利均衡、损益匹配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可以源源不断向创新创业企业“输血供氧”,并通过提供战略管理、资源嫁接、专业融合、市场开拓等增值服务和赋能支持,帮助企业突破市场边界,调动生产要素向更具前景、更有活力的领域迁移、聚集。
可以说,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要成为引领全球的创新大国,走在科技革命的最前列,离不开企业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而创新的企业又离不开股权创投基金的大力支持和长期陪伴。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叠加内外部形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在上升,行业出现了资金募集难、投后压力大、退出预期不稳定等暂时性困难。但从中长期看,私募基金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之间相互支撑的纽带关系将更加牢固,积极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一是资金更加专业化、长期化。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潜力很大,全社会可投资产不断增长。随着资管净值化转型加快,社保年金等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公益慈善资金等中长期资金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增强,股权创投基金将获得更加长期、多元的资金来源。
二是优质可投资标的持续成长。创新驱动发展催生出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为股权创投基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标的选择,创造大量的投资机会。
三是退出机制更加灵活。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拓宽基金退出渠道,试点基金实物分配、发展S基金和区域市场,也将提供更加便捷、更为丰富的退出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股权创投基金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切实用好贴近科技前沿、核心技术、创新企业的优势,有效发挥更大作用。基金业协会将在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努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夯实基金法治基础。在组织行业对现行基金法实施十周年效果进一步评估的基础上,推动修订法律、出台私募基金条例、完善私募纠纷裁判规则、明确私募领域刑事罪名适用政策。不断健全行业规则,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有机衔接的自律体系。
二是持续深化登记备案改革。根据私募基金投资管理“智本”而非“资本”、更加强调专业能力和诚信水准、并非“全民”可办、不能泛化等特点,立足穿透式、法治化、透明度、差异性的目标,按照标准清晰、公开透明、预期稳定、扶优限劣、简约高效的原则,重点围绕强化机构治理的稳定性、人员配备的专业性、履职能力的持续性和过往记录的合规性,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改进行业服务,并加强私募地方综合研判与协会登记备案有序衔接。
三是切实防范重点领域风险。针对少数机构公众化的“私募不私”偏离本性、借贷化的“投资不投”背离本业、通道化的“管理不管”脱离本源、实体化的“基金不基”游离本质等乱象,坚持“零容忍”原则,在打击“乱私募”、出清“伪私募”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对非法集资、保本保底、变相自融、利益输送、侵占挪用,以及违规运作的涉“系”集团化等风险的日常监测和从严纠治。
四是不断优化发展生态环境。推动健全基金托管、服务外包和份额登记、估值、转让等制度,加快电子合同落地,加强信息披露和数据治理,夯实行业运营基础设施;推动完善商事登记、清算注销等机制,大力发展契约型基金;推动健全中长期资金支持创投相关政策,出台符合股权投资特点的税收中性制度和投早、投小、投新、投科技的税收激励机制;加强以信义义务为核心的行业文化建设,涵养“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引导行业做精主业、做深专业,珍惜声誉,勇担社会责任。
温州是一片创新发展的热土,正着力打造创新的“温州模式”,抢占科技产业革命新赛道,今天的会议又一次发出了创新发展的最强音。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温州发展大战略,服务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共同推动股权创投基金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