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6 06:33:55作者:痴人痴梦来源:网友投稿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我们总是喜欢用“蹒跚起步”来形容宝宝的迈出的第一步。更多的人,则喜欢用“会走路了吗?”作为知道宝宝已经1岁左右后的第一句问话。
妈妈会用很多镜头,记录宝宝的第一次迈步,因为这是宝宝成长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对于宝宝来讲,他对于自己能够“独立行走”也是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因此,宝宝的第一次起步,往往还会带有“助跑”的感觉,放佛他刚刚站起来就想要健步如飞。
好可爱,是不是?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过早的学走路可能会导致“八字脚”】但是,如果妈妈急于求成,过早地来锻炼孩子站立、走路,其实对宝宝的骨骼发育反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育儿专家也表示:孩子学走路并非越早越好,并且每个孩子学会的时间不一样,并非所有孩子都一样。孩子学走路需要在孩子学会独自站起、蹲下、爬行等技能之后,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宝宝出生时骨骼处在发育时期,没有完全钙化,包围在骨骼外的是一圈软骨。如果一岁以内就学走路,由于站立不稳,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腿骨骼承重力,导致孩子下半身腿部压力,很容易将双腿向内或向外用力,导致腿部软骨发育不平衡。久之,还会影响骨骼发育,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即常见的O型腿(内八字脚)和X型腿(外八字脚)。
“X型腿(外八字脚)”多见于学走路的小儿,而“O型腿(内八字脚)”则多见于已经会走路的小儿。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及时补钙是预防“八字脚”的关键】为防止发生“八字脚”,首先要防止小儿发生“缺钙”。
爸爸妈妈们给宝宝补钙,有食补和药补两种方式。
1、食补
开始学走路的宝宝,即便还没有断奶,也需要在辅食上格外注意添加一些钙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虾皮及海产类、豆制品、肉类、禽类或者含钙量高的蔬菜。
但给宝宝做补钙餐时需要注意宝宝的年龄,不要给宝宝吃他现在消化不了的东西。
2、药补
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选择合适的补钙剂;也可通过多晒太阳和适当服用浓缩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来预防。
3、想要给宝宝高效补钙,还要注意这些影响钙吸收的元素。
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影响吸收。
例如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另外,吃饭时补钙,也只能吸收20%左右。
倘若胃里面塞满太多东西,补钙效果就不太好。因此补钙要与吃饭时间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还有,不要过量补钙。
凡事“欲速则不达”,如果摄入的钙量大大超过以上的标准,可能会导致宝宝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不适当的养育方式也会导致“八字脚”】不适当的养育方式也是导致“八字脚”发生的因素。
1、打“蜡烛包”
老年人总是爱把宝宝的胳膊、腿拉直,然后紧紧地用小被子包住,据说,这样能防止宝宝长大出现罗圈腿。
但是,过紧地包住宝宝,除却影响宝宝肺的发育和呼吸、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外,由于四肢活动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
2、过早使用“学步车”
使用学步车的宝宝,看似很安全,不容易摔倒。
但是由于学步车的特性,宝宝在里面很多时候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形成趾外翻,甚至扁平足。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所以很多“过来人”才会说,养育宝宝无小事,事无巨细都要提前想到、意识到才好。有时候也许仅仅是妈妈的一个习惯使然,有时候也许不过是一时的疏忽,但是活泼好动的宝宝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行我素我高兴就好,在他的眼里哪里有什么危险意识?
比如我家的小宝,昨天我就是一转头去倒杯水的功夫,他居然就爬到了沙发顶端,还高唱“我睡不着,我脑壳儿有点晕……”兴奋的完全忘乎所以。看他站在高处颤巍巍的样子,却是把我吓得小心肝儿一颤一颤,好半天缓不过劲儿来。
唉,这就是宝宝的天性使然啊!因此照顾宝宝的人,一定是要提着十二万分的精力才好。
回归到正题,万一宝宝已经形成“八字脚”,妈妈也莫要太过于紧张。你的情绪才是真正能够影响到宝宝的主要因素。
首先要和医生沟通,积极检查、治疗宝宝是否有“缺钙”等原发疾病;同时对“外八字脚”可采用按摩锻炼大腿内侧肌群、对“内八字脚”可采用按摩锻炼大腿外侧肌群等进行矫正,也可收到一定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