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8 23:17:28作者:牛奶煮萝莉来源:网络
数字本来是很抽象的,它给人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诗歌却是形象思维的,它给人一种情感的寄托。数字入诗,别有一番情趣。数字诗犹如一枝奇葩,在我国古代诗苑中格外的引人注目。
《背盐工人挽联》流一头汗,磨两脚茧,饿三餐饭,
为四处难,养五口人,爬六县山,
恨七沟八滩九道水,
九九归一,小寒得一吊钱;
烧九棚炭,背八包盐,放七次排,
遭六回险,算五个命,发四季烦,
挂三儿两老一堂客,
一一积九,大年哭九声天。
这副数字挽联是清末一位潦倒一生的老秀才,为当地两个惨死的背盐工人撰写的,读来感人肺腑。
《一轮明月满乾坤》【明】吴承恩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本诗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它是一首数字诗,意义无非是当时唐僧师徒所看到的景象:夜深人静。
《归田琐记 (节选)》【清】梁章钜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
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
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
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
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此十字令摘自《归田琐记》,刻画的是过去的当官时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而后“荣归故里”“赋闲在家”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值得玩味。
《苏东坡对联》【宋】苏轼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
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
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
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
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相传此副对联为宋代苏东坡赴京赶考时所作,情真意切,信手拈来。
《李元调赋诗两首》【清】李元调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月儿十九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
五更四点鸡三唱,二月怀抱一枕眠。
四川才子李元调曾调往两江任主考官。苏杭之地是出才子的地方,当时有六才子很负盛名。他们眼高天下,目中无人,怀疑这位四川来的主考大人是否确有真才实学。二月十九日夜,李元调与他们同游西湖,六才子请李元调赋诗,咏两江事物,并需将数字从一到十化入诗中。李元调一笑,道:“以数字入诗,不过文字游戏耳,何难之有!”于是随口吟诵出第一首诗。
大乔小乔是三国时吴国的美女,无疑是两江人物,而且诗中数字齐全,依序而列,无可挑剔。六才子叫好之余,仍不甘休,又要这位李大人将数字从十到一再化出一首即景诗来。李元调满饮一杯美酒,高声吟出第二首诗。这诗虽属戏,但句句是眼前实情实景,又暗含对六才子的揶揄。六才子这才傻了眼,从心里服了这位嬉笑怒骂皆可成诗的主考大人。
《山村咏怀》【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
《怨郎诗》【汉】卓文君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
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两地书》)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读韩毓海《重读:从1893到1949》
作者:河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 鲁浩
总书记在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如果说“读懂”是我们深入学习党史、军史、新中国史的一个窗口,那“重读”折射的就是一种写作立场与态度。无疑,韩毓海先生的《重读:从1893到1949》一书不仅写出了一部学术专著的新视野、新意蕴,也写出了一部经典力作的新境界、新气象。
《重读从1893到1949》一书,作者所说的重读,已不仅是指阅读次数的多少,而是用思想和灵魂再读,用热血和再读,用初心和使命再读,更是建立在对主席这段光辉历史上的脉格重构、体例重塑、故事重析与史实重现。对于对中国的贡献,该书是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来考量的;对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该书是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视角来评价的;对于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的作用,该书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的。正如作者在本书前言中所写的那样,我们今天重读,必须有总书记所倡导的那种宽阔的胸怀、远大的历史视野和包纳四宇的思想风范。
“重读”别有新意,作者站在前人研究的基座之上,选取伟人一生最为瑰伟壮观的“黄金时段”(1893年到1949年)来“重读”,超越历史叙事学的狭窄范畴,登高望远,“重读”出了伟人在人类历史天平上的思想分量、精神分量、文化分量。该书在重读中读出了一位具有中国视野、世界视野的,一位“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一位从人类历史发展大视野积极思考中国现实问题的,一位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回应现实关切,“不断面对和发现宇宙和人生之‘奇境’”的。
“重读”另辟蹊径,从“生活”读出了“思想”。许多有关生活实录的书籍,偏重于“生活”的书写,着重于伟人生活情趣的呈现,笔墨处处饱蘸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在细致入微处显现伟人伟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伟大,颇有人间烟火气。但是,这些著作生活叙事色彩浓郁,精神文化视野的审视不足。韩毓海“重读”,着力呈现的人生大格局、生命大情感、精神大关怀。“讲述了他为受苦人洒下的滚滚热泪,他对于压迫、不义和的强烈义愤,他对于江山和人民的诗人的多情。”韩毓海在“重读”中,不但要读出人格中的大真大诚,还要读出他“与每一个站起来的中国人血肉相连”的大情大义大愤大爱。他打通“已读”与“重读”的界限,在“已读”中读出了一位人民至上、高呼“人民万岁”的,一位“将精神和身体之能力发挥到极致”,“以天地为舞台,以国家社会组织为凭借”的。
“重读”独出机杼,从“传奇”中读出了“真情”。同样,一些揭秘式的“伟人传奇”,“领袖故事”类书籍,曾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颇受读者欢迎。但是,这些“传奇故事”的本身就是对历史事实的文学演绎,重在人物书写的独特性、故事性,书写的重心在于“是什么”,呈现的是“事实”而不是“真情”,属于逻辑学意义上的“事实判断”,而疏于理论的思辨性、历史深度开掘性的价值判断。韩毓海“重读”,跳出“传奇”的窠臼,绕开“故事”的藩篱,通书贯穿着面对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中国问题”,如何进行睿智深远的理论探讨以及真诚无畏的社会实践,书写的重点在于“为什么”。如,“心中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为何不认同《物种起源》?”“是什么把从一个温和的改良派推向了革命派?”“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韩毓海以“伟大也要人懂”的视角,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以“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学人情怀,箭穿靶心,“回答”精准有力、掷地有声。“马克思与最大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他认为二者都“是以批判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理想的”,可谓直指鹄的。“如何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这个真理?”他回答是因为“从血光、火光、刀光和泪光中站立起来,他因此认识了一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可谓发人深省,一语中的。
视野决定境界,“重读”就是对“历史”的“重温”。无疑,研究现当代中国历史,是一个绕不开的巨大历史存在,可以说,我们一直就活在这位伟人巨大的思想影响中。研究更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常研常新的历史性课题。重读书,不仅是作者本人一个人要读,应该是所有信仰马列主义以及思想的追随者都应该读的。重读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建立在已读的基础上,再次阅读,二是在多读的基础上,重新构思书写。经典必须只有重读、多读、常读,才能从中咀嚼出经典的传奇与奥妙,真理的芳香与甘甜。重读,不仅是在读这个人,或他经历的历史岁月,更是在读我们的党史、军史、新中国史,因为从来都早已和我们党、我们军队、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融为了一体,成为了一面精神旗帜,一个信仰图腾。重读,不仅是作者如椽巨笔下举千钧而自若的神来之笔,走进了个人的性格世界、情感世界,更是在品读感悟的思想光辉、人格魅力、旷世才学,正如该书在推荐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下了很大功夫的学术著作,首先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事实上,学术与政治从来分不开,有什么样的历史观、政治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术观、学术著作。如果说学术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真理,而及其中国人的政治,就是为了真理而不屈斗争,为了人民而奋斗牺牲;而该书所聚焦的主线,就是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以前赴后继的牺牲,创造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所未有的、人类历史上所罕见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新世界,这不仅是以开国领袖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中国革命的伟大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既是我们党政治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注脚,也是我们置身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坚定“四个自信”的源头活水。
视野决定高度,“重读”是对“时代”的“重构”。近年来,书市上很受读者青睐的还有“史料钩沉”类书籍,这些史料汇编式的关于的著作,是对时代的历史书写,内容详实,探幽发微,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但是,伟人之大,就在于他既属于他生活的时代,又超越他生活的时代,始终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研究不仅仅是史料的爬梳与定格,而应是时代背景意义上的“重构”。时代需要我们“重构”出满足我们时代文化价值诉求的,“重构”出满足我们时代文化伦理期待的。韩毓海“重读”,就是要用这些史料“丈量”出专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认知高度的。史料作为一座文化富矿,还需要对这些史料进行更高一层的学理提炼。史料的价值分量,不在史料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史料开掘的程度,正如人类面对石头,先是打制、磨制成简单的石器,再提炼出铜、铁,直至一步步提炼出当今铀、硒等稀有元素,人类认知步步推进、层层加深。韩毓海从史料中精心提炼出思想的“浓缩铀”,在聚变与裂变式的解析中释放巨大的学术能量。他从属蛇谈起,饶有情趣地解读出不是“天才”而是“地才”;从毛母虔诚的信佛中,解析出产生“众生平等,卑贱者最聪明,劳动者是最高贵的人”思想的文化渊源;从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分析出“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武德”;从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认为这“是鲜血铸成的经典”,等等,他点石成金般地从这些普通史料中提炼出了含金量极大的学术论断。
视野决定气象,“重读”就是对“文化”的“重解”。书肆里关于的“文化解读”、“经世致用”类书籍很是常见。这些散溢着芳香文化气息的品鉴类书籍,显现出伟人政治生涯的间隙所展现出的别样的文化审美情趣以及博大赤诚的文化生命情怀。但是,这些文化层面的专题解读,还远远不能够展现完整立体的大视野中的。韩毓海“重读”,荟萃百家研究之长,纵览古今中外民族兴衰成败之史实,冲破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所形成深厚层级,凌云健笔,不拘格套,书写出了一方研究的灿烂风景,把对“文化”的解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湘江评论》时代起,他()开始创造出对现代汉语影响巨大的‘毛文体’”。韩毓海首次提出“毛文体”概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首提,而在于他从“毛文体”中首次解读出了身上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文化情怀与人民情怀的融通。他的诗词文章,不是附庸风雅的酬唱,而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展示,“喜欢读鲁迅的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毕生都是一个深邃的思考者,而这首诗,确实能够代表毕生的心境。”全书文化史料丰富而不生硬拼接,似乎在信手拈来的征引中,百炼出灿灿学术晶体;在淙淙流水般的融会贯通中,精到的分析俯拾皆是。
珍视我们前人的奋斗,尊重我们自己的历史,重温其伟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点燃我们奋斗的,更能开启我们前进的智慧。2016年2月,总书记就学习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他还特别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同志就说过,必须“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撰写的《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的许多调查研究名篇对我国社会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是社会科学的经典之作。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前进,重读,正是从同志这位历史伟人身上汲取智慧与前行的力量。
万水千山行遍,一颗初心无改。诚如书中所言,今天的我们,或许对同志波澜壮阔的奋斗生涯并不缺乏了解,甚至对于思想的基本内容也不乏了解,但我们所缺乏的,乃是像那样对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那巨人式的总结、洞察、剖析与超越。同时,热爱与景仰,并不等于读懂了他。一生博览群书,手不释卷,他不仅是马克思的优秀读者,也是无数人类经典的创造者,今天的我们,来阅读这本书,既是通往人类经典殿堂的桥梁,也是充分吸收伟人思想与知识精华的纽带。
八字预测,也叫四柱预测,是中国传统预测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根据人出生的时间,换算成相对应的天干和地支。比如今年2019年出生的,换算成天干地支就是己亥年,同理,月,日,时也是一样,这样下来,一共就有了八个字,所以叫八字预测。当然,也可以把年当成一柱,月当成一柱,这样就有了四个柱子,所以又叫四柱预测。
八字预测的重点,是要掌握天干地支之间生克制化,刑冲合害的复杂关系,然后基于此,做出对过去或未来事件发展吉凶的判定。那么如何定义事件的吉凶呢?标准不一,于是八字预测就分出了各种流派,如旺衰派,平衡派,用神派,盲派(这个目前比较火),传统派等等。其实什么派无非都是个噱头,记得我师傅说过,你只要精研古代命理五大神书,啥派不用学,你就是顶级高手。
最早先,我为了学八字,也是各种培训班都参加过,各种派都学过,到最后,还是回归到了研究命理的本质,重新打开尘封多年的古代典籍,再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学易之路,都是泪啊。
天干地支的组合一共有60个,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两两组合共有60。记得当初我第一次接触八字时,我就觉得奇怪,怎么会有60个?10*12不是有120种组合吗?为了找到甲丑,书都快翻烂了,后来才明白,人家这个组合是阳对阳,阴对阴的组合,天干1.3.5.7.9为阳,2.4.6.8.10为阴。同理,地支也是一样。甲木为天干第一位,所以为阳,子水为地支第一位,也为阳,所以甲可以和子配成甲子,但丑是地支第二位,为阴,不能相配,所以也就没有甲丑这一柱,唉,这个脑子,我也是服了我自己。
要想学习八字预测,首先你要学会排八字,如果你不想学,直接用手机排也可以。其实我们也经常这样,但这其中的道理你要知道。
首先,年的分界线不是公历的元月1号,也不是阴历的大年初一,而是农历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比如你出生在公历2019年1月30号,如果排八字的话,你就是戊戌,也就是2018年的天干地支,因为你没有到立春,所以还是上一年的人。2019年立春的时间是公历2月4日11时14分14秒,也就是说,公历2019年2月4日11时14分14秒之前,你就是上一年出生的人,14秒之后,你就是2019年出生的人。
月份的分界线同样不是公历的每月1号,也不是阴历的每月初一。也是按24节气来分的。主要
用的是24节气中的节,如立春,惊蛰,而雨水,春分基本不用,所以只要记住12个节就可以了。12个节在公历上也有规律,一般比公历要推迟一个月,然后就是上半年基本是4,5,6号,下半年基本是7,8号。比如立夏是阴历四月,那么阳历就是5月,因为5月在上半年,所以大约是阳历的5月4,5,6号左右。再比如立秋是阴历七月,那么阳历推迟一个月就是8月,8月是下半年,所以立秋大约就是阳历8月7,8号左右。
这样记的好处就是,很多的求测者是不习惯记阴历的,所以你预测出了未来的结果,用阳历的方式告诉对方,对方可能更容易记住。
日子的分界线是0点,比如你出生在阳历2019年6月1号23点59分59秒,那么你就是6月1号的人,查干支是己巳,所以你是己土命人。但如果你出生在2019年6月1号晚上的0点0分0秒,因为到了0点,所以你实际上是6月2号的人,查干支是庚午,所以你是庚金命人。
最后就是时辰,每2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如下: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子时,因为这个子时分了一个夜子时和早子时,早子时是0点-1点,夜子时是23点-0点。这二个子时的排法是不一样的。
先说早子时,这个目前没有争论,比如你出生在公历2019年7月20日0点30分,查干支7月20日是戊午日,子时是壬子时,这个没有问题。但如果你出生在公历2019年7月19日23点30分,因为没有过0点,所以按19号的日子查干支是丁巳日,23点30分属于子时,丁巳日应该标配的子时是庚子,但因为是夜子时,所以要按第二天的干干来排,第二天也就是20号的天干是戊,所以应该配壬子时。
过去还有一种排法是按23点0分0秒,作为一天的分界线,理由是子时是一天的开始,23点已经进入子时,所以要按第二天的排,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出生在公历2019年7月19日23点30分,日子查干支就应该排成戊午而非丁巳日,以上两种关于夜子时四柱的排法,在命理学界争论了非常长的时间,但随着这几年八字技术的全面泄密,以及众多易学爱好者,命理名家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检验,基本认同第一种方法,即以当日的日柱为准,推时干时以第二天的日干为准来推算。
最后要说的就是时辰校对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和你当地的时间有个时差在里面,具体差多少,用手机现在都可以查出来。对于时辰校对,网上也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 ,各地基本都以当地的时间做为作息时间,所以人会受到当地时间的约束,所以算命要以当地时间为准,而现在由于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你的工作,生活,休息都受到北京时间的约束,所以就用北京时间,不用进行校对。另外一种说法则是,你出生的那一刻,所秉受天地之气和周围环境的五行之气影响,所以还是要用出生地的时间来进行计算。
这二种方法,目前没有什么结论,但在实际预测中,我们往往会根据命主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时辰进行校对,这样校对出来的时间,是最准确的,但也是最难的,需要你有极高的八字预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