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7 02:30:08作者:伸手挽明月来源:互联网
这套欧洲游学必备小教程5分钟带您了解欧洲历史,尽量简化复杂度,提纲挈领介绍欧洲方方面面必备知识,助你明明白白完成游学之旅,真真正正学有所得。
达芬奇的旷世奇作《最后的晚餐》,相信每个人都看过,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关于这幅壁画的内容和背景。这幅画是达·芬奇在1499年前后创作的,它并不像其他作品那样珍藏在博物馆中,而是绘制在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教堂,也就是德尔格契修道院餐厅的正面墙壁上。就是这样一幅画在不起眼的教堂中的壁画,竟成为了学术界最喜爱解读的画作之一。
最后的晚餐
多灾多难的名作达·芬奇用时四年,才完成这幅画作,这幅画也可谓是“多灾多难”。在壁画完成不久,因为要在食堂与厨房中间开一扇门,教堂的人就把画中耶酥及他的三个门徒的脚截去了。1499路易威登入侵米兰,他竟然想从墙上把它割下来带走,还好没有成功,但是壁画已经被毁得不轻了。
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教堂
后来拿破仑进攻意大利,将这座小教堂用作马棚。粗鲁的士兵们根本不懂得爱惜这幅画作,用石头砸门徒的头取乐,又对这幅名画造成巨大的破坏。二战期间食堂又遭到了轰炸,还好这幅画又幸存了下来。然而达芬奇当时使用牛奶和蛋清调制的色彩完成了这幅壁画,非常不利于保存,导致这幅画在创作完成后不久就开始脱落。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清晰版本都是临摹本,卢浮宫里也有一个临摹版。
卢浮宫的版本
什么是最后的晚餐大家都是知道这幅画名字叫做《最后的晚餐》,但它究竟指的是哪顿晚餐?
最后的晚餐发生在预备犹太人逾越节的晚上,它是犹太人的重要节日。逾越节是为了纪念神在埃及将犹太人从击杀头生儿的死亡灾难中拯救出来。从画中就能看出这顿晚餐吃得不是很开心,这也是被捕和受难之前同门徒的最后一次聚会。
犹大出卖耶稣
这幅画中描绘了一个紧张的场景。在餐桌上,耶稣突然告诉他的门徒,你们其中的一个已经背叛出卖了我。但耶稣并没说背叛者是谁,门徒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出卖了耶稣。因此,一桌各人形态不一,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的晚餐绝不仅仅指的是达芬奇的这幅作品,许许多多的的艺术家都创作过最后的晚餐,而达芬奇的这幅壁画算是其中最出名的画作。
那么《最后的晚餐》中,还有什么我们没注意到的有趣之处呢?
必备的酒和面包毕竟,最后的晚餐是一顿饭,每种食物都有特殊的含义。在最后的晚餐的许多图像中都发现了葡萄酒和面包,因为酒和面包在中世纪徒眼中是圣体圣事的起源。
鱼和羊肉除了红酒和面包,在最后的晚餐插图中最常见的食物是鱼和羊肉。鱼是的常见符号,希腊语“耶稣,上帝的儿子,救主”的首字母拼写为“ ichthus”,意为鱼。至于羊肉,根据《约翰福音》的记载,犹太法律规定在逾越节期间应献出一只羔羊,这只羔羊也可能是对牺牲的典故。
C位耶稣最后的晚餐中,画家会使用各种方法来突出耶稣的特殊地位。人们通常将他描绘成比12个使徒大一些,并且一个特殊的细节可能会挑出他,例如特别发光的光环。他通常也坐在桌子的中央。在某些艺术品中,背景可能会强调他的较高地位。
叛徒犹大画家还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识别出卖耶稣的使徒犹大。有些是通过在犹大和其他成员之间拉开距离来突显他的背叛。例如,犹大经常被描绘在桌子前,独自一人站立,坐在折叠椅上或跪着。有时,犹大看上去移开桌子,面容有些担心,或者微微转身,好像他想逃脱一样。而在上图中,恶魔进入了犹大的嘴。因此,基本上如果画中其中一位门徒正在做某种奇怪的事情,通常可以放心地假设他是犹大。
昏昏欲睡的人在很多描绘最后的晚餐的作品中,大家会开始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桌上有人昏昏欲睡?其实这只是福音传教士圣约翰朝耶稣倾斜,这是福音书中提到的一段经文,约翰,也就是耶稣最喜欢的使徒,被描述为“靠着耶稣的怀抱”。
而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趴在桌子上仿佛睡觉的状态是指在进食时倚靠左臂并仰卧的传统,这是古代罗马人的一种习俗。
椒盐脆饼?椒盐脆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字面包,是欧美常见的一种小吃。令人惊奇的是它最早居然是出现在《最后的晚餐》中。据说椒盐卷饼制作得像孩子在祈祷中折叠的双臂,因此象征着永生。
游学小课堂,5分钟带你了解世界。
朝鲜战争,是继“二战”以后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局部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以破坏我后方补给线为整个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障交通是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
交通,铁路运输以运量大、效率高等优势为各种运输手段中的骨干。铁路抢修是以铁道兵团为主力和骨干,铁道工程总队、朝鲜铁道部队联合组成的一支队伍。
这支保障铁路军运的队伍,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多大作用?
周恩来总理在抗美援朝后勤工作会议上指出:“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朝鲜战争打胜仗,一半功劳归前方浴血奋战的同志,另一半功劳归负责维护交通、保证供给的同志,他们也是在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天天在拼搏啊!”
这是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人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道部队的评价。
而对手——美国为首的联合是怎样看待铁道部队的呢?
朝鲜战争,敌人集中空军70%左右的兵力,对铁路交通狂轰滥炸,出动飞机58967架次,投弹达19万余枚(即在通车的铁路线上平均每7米落弹一枚)。累计破坏桥梁1607座次,线路 15564处次,给水165处次,通信线路2952条公里,隧道89座次。铁道兵团与铁道工程总队、朝鲜铁道部队和空军、高炮、后勤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计抢修、抢建、复旧正桥2294座次,延长129公里;便线便桥128公里;线路14691处次,延长 1003公里;隧道122座次;车站3648座次,延长161公里;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并新建铁路213公里,取得了反轰炸和抗洪斗争的胜利,完成了抢修、抢建铁路任务。铁路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美军第八集集团军军长范弗里特及空军发言人在汉城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铁道部队的评价,“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的供应,然而,人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送到前线,创造了人间奇迹。”同时,美空军发言人也说:“在绕过破坏了的铁路和公路桥梁方面,表现了不可思议的技巧和决心,我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顽强的铁路修筑者。”
战争双方,对手的评价最为客观、公允、权威。
最近,我收藏到一份资料,是美军参战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总结朝鲜战争破坏铁路交通的战略、方式、方法以及经验教训。这些文章发表于朝鲜战争结束后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铁道兵科学研究院从俄文书籍翻译。论文5篇,约10万字。结论:美军战术灵活,智慧勇敢,但“无法从空中切断交通运输线”。即我们常说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下面是该书的首篇《新安州和岭美的大桥》,由“空军大学季刊评论编辑部”撰写。文中指称“北朝鲜人”,即是以铁道兵团为主力的铁道抢修队伍。
文章摘录如下——
朝鲜战争开始时,大宁江上只有一座铁路桥和公路桥(位于岭美以南),清川江上也只有一座铁路桥和公路桥(位于新安州以北)。这两条河流相隔很近,差不多是平行的。由于经常从空中对这一敏感的目标进行突击,在1952年前就出现了十一座桥梁,像两只大手的手指伸在河床上。敌人沿西海岸运输线南运的供应物资中的大部分都要从这些桥梁上通过。
为了中断敌人的运输,联合国空军对上述桥梁进行了频繁的轰炸,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是这样做的。但北朝鲜人却頑强地修通了这些桥梁,并用来输送各种供应物资。敌人采取这样作法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从滿洲境内的供应基地通向战线的路线中,以通过这几座桥梁的路线为最短。由于沒有足够数量的钢轨用来修建另外的干线,敌人被迫从次要铁路线上拆除钢轨,修复这条主要路线。两条河流间的那一段宽6.4公里的陆地构成了全组桥梁的一个炸不坏的中间墩,从而加大了全组桥梁的横向尺寸。
在整个战争期间,新安州和岭美的桥梁遭到了联合国空军的定期轰炸而受到破坏,敌人由于无力防止破坏,就采取了唯一能够作到的反击措施。敌人企图把目标的尺寸和灵活性加大到足以能够受到轰炸还能通车的程度,敌人很快就把铁路桥和公路桥增加到十一座之多,而目的则只要求有一座桥能通车就行。敌人在该地集中了最大数量的高炮部队,企图使联合无法接近目标。
北朝鲜目标不多的这一情况,明显地表明,当我们的陆军不能利用从中封锁战斗区域而获得的优势时,当敌人仍能自由地使用其大部分军事力量进行修复工程时,必须对之进行反复的破坏。在连续破坏的条件下,北朝鲜人在修复新安州、岭美大桥上所表现出的顽强性和坚定性向联合国空军指挥员们说明了,这些目标对敌人的陆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北朝鲜铁路和公路上,很早以来白天就不通车了。敌人的列车和载重汽车白天待避在隧道或供他伪装建筑物里,夜间再沿着千疮百孔的铁路、公路和桥梁行进。修复工程完成得很仓促,质量低劣因而不能适应于大规模的运输,夜间一台机车只挂一辆或至多两辆车皮在铁路上慢慢地爬行。修通了的铁路、干线公路和桥梁并不保险,经常发生塌方和脫轨。但交通线路的修复速度却很高,相当于空军的破坏速度。采取短距离的畜驮、车载、人背方法运送供应物资,使敌人有效地通过了封锁区。为了使一部分供应物资能继续运来,敌人被迫付出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从战争的目的(在有利的条件下达成停战协议)来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由于空军的突击,敌人的陆军不能进行进攻战役了。从战线到鸭綠江的整个敌人的纵深地区不断地受到空中突击,这些突击破坏了敌人的供应,从而使它的陆军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敌人企图发动攻势的可能性被彻底地粉碎了。
从空中包围新安州、岭美的主要目的:对这组防御得很坚强的桥梁施以强大的突击,使敌人在长时期内不能利用它们。为了进行有效的和长期的空中包围,不仅要封闭新安州、岭美走廊,而且还要使该地域南北的交通线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清川江南北120公里地域内的铁路线路、编组站、公路和桥梁便成了进行冲击的第二类目标。
完成基本地域的包围之后,这种瘫瘓性质的冲击仍能继续进行。采用大量空军来完全中断敌人公路和铁路在清川江上的运输,不仅说明了联合国空军的潜能,而且使敌人从滿洲经过清川江和大宁江桥的经常的和紧张的物资供应(运输)成了问题。立体包围除了直接的军事和心理效果之外,在清川江造成的堵塞将把军用列车拦阻在各编组站和铁路沿线,从而能在长期内给空中突击提供诱人的目标。
1953年1月8日夜间,从冲绳岛和日本起飞的18架B-29式轰炸机穿过密集的高射炮火力,使用雷达描確器把170吨炸弹投向新安州、岭美地域的大桥、高射炮阵地和铁路编组站。过了不到12个小时,第五航空集团军的300余架歼击轰炸机在俯冲中把282吨爆破炸弹投向 8座主要铁路桥梁和公路桥梁及保卫上述桥梁的27处高射炮阵地。
以这两次袭击开始了对新安州—岭美走廊的集中的五天空中袭击(1953年1月10日 1月15日)。在其后的四天里,美国远东空军所属夜航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和歼击机对3.2x6.4公里的桥梁地域进行不间断的协同的昼夜轰击。为了使这一地域经常处于受空袭的状态,
由200架至400架歼击轰炸机组成的大机群像波浪式的进行袭击。每分钟有8架歼击轰炸机冲向目标,换句话来讲,每15秒钟有2架歼击轰炸机展开,进入战斗航向,投弹。这是威力的显示,它向敌人宣告:高射炮部队制止不了空中袭击。
夜间B.36式轰炸机跟歼击轰炸机配合活动。轰炸高射炮阵地,在整个地域投定时炸弹和杀伤防空部队的蝶雷。
B26式和B29式轰炸机日夜不停地进行轰炸。大量的F-86式歼击机(白天)和F-44式(夜间)歼击机护送进行冲击的飞机,使它们不致受到北朝鲜喷气式飞机的袭击。联合采取了高袭击、低密袭击,白天袭击、夜间袭击等活动方式,从而完全从中控制了这个地域,摧毁了高射炮阵地、探照灯及一切活动目标或在集中袭击中沒有受到破坏的目标。
第五航空集团军的歼击轰炸机,除对桥梁区域展开主要的空中攻势外,还沿清川江南北铁路线寻找可以袭击的目标,破坏铁路线路、公路和桥梁。中型和轻型轰炸机在夜间袭击中把清川江南北的许多编组站夷为平地。B29式轰炸机群摧毁了龟城铁路和公路枢纽和熙川的清川江桥以及新安州以南的迂回线路。这些袭击包括了新安州——岭美长方形内之运输线南北80——120公里的地城,袭击的目的,是想使通向这一地城的线路处于瘫痪状态,从面达到空中包围的更大效果。
在此为期五天的庞大战役中,共出动飞机2292架次(不包侦察、抢救和运输物资的飞机架次),占美国远东空军战斗力的百分之五十四。第五航空集团军出动1243架大,其中出动歼击轰炸机116架次。
这次空中攻势,如果把空中运输、救援工作和侦察飞行也包括在内,出动飞机的总架次超过4000架次。一个飞行员报告称:“桥梁看起来,好像被一个巨人用手抓起,拧成了八字形面包……如果有什么东西保存了下米,那可是奇迹了。”
結果,在为期十一天的袭击中,联合控制了桥梁区域,使敌人无法使用。通过这一地域的全部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都被迫停止了。元月十八日,袭击结束后的第三天,通过照片侦察发现新安州、岭美地区的修复工程又开始了,敌人正在岭美地域修建新桥(B65)。不到四十八小时,桥梁基础和桥头路基已作好。
元月十九日,在两组桥梁区展开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
元月二十日,各桥仍未通车。
元月一日,冲击开始后的第十一天,侦察出该地域已经小规模通车。
北朝鲜人以其特有的速度回到了放弃了的地域。元月十八日,袭击后的第三天,敌人就开始积极地清理现场,修复“走廊”地带的桥梁和线路。敌人的工程营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进行着修复工程。从元月二十一目夜间拍摄的照片上发现:岭美附近的B-64N和B61S铁路桥梁和新安州附近的B74铁路桥已经可以行车。虽然是临时的,但却是可靠的。但两座桥之问的铁路线路是否修复到足以保证通车的应有程度,却值得怀疑。
从北向南修建新迂回铁路干线,可能是敌人对这次空中攻势的最有趣的反应。不久北朝鲜人就理解了空中包围——空中打击的决定性形式——的意图和作用。敌人纠集了数以千计的土兵和老百姓组成的工程营。敌人的修建进度是空前的,以每天1.6公里的速度修成了长达 100公里新迂回铁路线。新线从龟城开始,穿过山区到达清川江边的价川,然后奔向殷山。有两条遙遙相对的主要铁路线同这条新线接通,而上述两条铁路线又把滿洲和战线后方梯队联结了起来。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