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9 06:28:16作者:一夜奈良山来源:网友整理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2月5日,大年初五到。对于不少上班族来说,此时春节假期已经进入了后半段,可以休闲玩耍的时间已然不多了。但是在民间习俗中,这一日可是十分重要。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此日,要“破五”,迎财神,送穷,开市……人们用丰富的民俗活动来辞旧迎新,希望送走旧日贫穷困苦,寄托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心愿。
《五路财神图》清 任伯年
据古籍《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日谓之‘破五’。”《清裨类钞》也写道:“正月初五日为破五。”而“破五”的核心,就在于“破”之一字。因在传统概念中,过年是有很多禁忌的,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而过了大年初五,这些过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松。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传统的过年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所以初五为禁忌解除日,也称之为“送年”。
在古时,格外重视正月初五的,莫过于商户了。在旧俗中,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清人顾铁卿所著《清嘉录》中引的这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的正是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
民俗专家刘孝昌
据民俗专家刘孝昌描述,旧时的成都商户,也会在正月初五这一日举行隆重的民俗活动。“初四晚上,初五拂晓之时,成都家家户户又忙起来,特别是做生意的人家,无论大小买卖都盼着兴旺,盼着来年生意兴隆,凌晨时又点燃了鞭炮,同时把自家的门打开,有钱人家的大门、二门、过厅直到主人的正房门,一直拉通全开,点燃香烛迎财神到家。此外,成都人在这天拂晓之前还兴吃露头酒。”
刘孝昌还讲到,正月初五这天早晨成都大街小巷的店铺商家,刚鸡鸣不久,不到五更时,全家男丁必须都站在门口等候财神的到来。且旧时财神太多,财神有正、偏、准财神,又有文武财神之分,还有增幅相公。“如赵公明为正财神、范蠡为文财神、关公为武财神。真是不知道该接哪个财神到家才好,的确有点为难。此刻店铺老板各自在家门口,早早地忙着再点燃一串大红火炮,把铺面打开开张做生意,这个叫破五。成都人通常说,过完大年才开张做生意,这指的是大户人家的大生意而不是一般的小生意。”
清 财宝天王鎏金铜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初五还有送穷的习俗,旧时人们会在除夕或正月初五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而成都有首竹枝词云:“牛日拾来鹅卵石,福贫都作送穷言。富家未必藏穷鬼,莫把钱神送出门。”“这说的是说有钱人家还不忘发财,跟到穷人一起闹也送穷,不要把钱神爷也送走了,十分带有讽刺意义。”刘孝昌解释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报料QQ:】
2月9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破五节”,这天民间有送穷、迎财神以及开市贸易的习俗。
壹点号“说古谈今”2月7日曾介绍过,正月初四这天也有接五路财神的说法,有的读者或许会问了,怎么正月初四刚接了财神,正月初五又要接财神?按照民间的说法,初四和初五迎接的财神其实并不完全是一码事。
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这天接的是五路财神。过去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迎接五路财神,一般从正月初四日下午三点就开始准备工作,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
正月初四刚迎接了财神并恭恭敬敬地把财神送走,为何第二天(正月初五)又要迎接财神,干脆正月初四请来财神把他留下不就得了?关于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民间流传的比较多的说法是,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所以正月初五也要迎接财神,为财神祝贺生日。
那么,迎接的财神是哪位神仙呢?
财神爷在中国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王亥(中)、比干(东)、柴荣(南)、关公(西)、赵公明(北)。还有其它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范蠡(东南)、刘海蟾(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为“四面八方一个中”的九路财神阵容。
而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职责都与财有关。
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会主持公道;买卖求财,可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
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
除了赵公明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婺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在中国民间所指甚多,如:比干、范蠡、财帛星君、增福相公李诡祖、福禄寿三星中的禄星等。文财神多见于民间雕塑和木版年画,大多是锦衣玉带、冠冕朝靴,脸色白净,面带笑容,适合新春喜庆,堂室张挂。
文财神
文财神或是生前巨富,或是升仙后奉命管理人间财帛、人世爵位。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武财神关羽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武财神是关羽、柴荣和赵公明。
按照民间流传的说法,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那么,这天究竟是哪位财神的生日,是赵公明的生日,还是关羽的生日,或者是比干、范蠡、柴荣的生日?这事还真难以说清,毕竟,这些财神都是来自民间传说,而且还有好多位,并且说法不一,大家也大可不必较真,只当了解一些民俗知识好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康鹏 根据新华网、百度百科、日历网等综合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下载齐鲁壹点客户端,关注本壹点号——说古谈今,就能查阅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时间看到更新。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元日》,几乎是古时候过年流程的重现。除夕到初一燃放爆竹辞旧迎新、饮屠苏酒。朝阳初现,人们将绘制着神荼、郁垒神像的旧桃符换成新的(贴春联的雏形)。
春节的年俗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节日氛围仍一脉相承。朝起早、夜眠迟,这样热闹吉祥的跨年气氛古今贯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既有对逝去旧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记得小时候,孩子们年三十困得不行,还挣扎着不肯睡去,激动地偎着大人“守岁”到凌晨,听了家家户户齐发的炮仗响,这才余兴未消地钻进被窝。
“守岁”这个习俗据说源自南北朝时期,彼时称为“照虚耗”,点灯将房屋各处照得通亮,喻示把旧年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寄望着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一夜不息的爆竹烟花声,有一种令人愉悦的、热气腾腾的喧闹。初一大早,小孩们就睡意全无,大人们天不亮就放了“开门炮”,一家赛着一家早,代表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初一起早,是不成文的约定成俗。我家乡的习俗,起床前都不作兴说话,先吃一口提前放在枕边的糕,寓意“开口糕(高)”。小孩子特别喜欢这种不厌其烦的仪式感,有一种被重视的、特别的参与感。
拜年习俗正月初一是农历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作为一年里最重要的的一天,必须得铆足精神开个好头。这么金贵的时日,咱们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怎么会允许自己睡到日上三竿?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的热闹景象
旧时严格的守岁(熬年)是一宿不睡的,天不明家家户户都穿戴整齐,出门互相拜年了。天不亮出门拜年可不是信口胡诌,比如孔子第64代孙孔尚任的《甲午元旦》里就有写道: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从守岁、燃爆竹、换桃符、拜年都有呈现,是清人过年时的立体画卷。
时间再往前推,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就有记载北宋汴京时拜年的景象:
“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备注:1913年才将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本意为春节的元旦改为公历一月一日。
现在大城市出于环保禁止燃放烟花,守岁也全无必要了。但是在乡间,年夜饭断断续续吃到十二点,要放迎新的烟花爆竹,夜半还要惦记鸡鸣第一声时,最早放开门炮,早间张罗全家人的早饭,这一夜,也睡得极少的。
像我小时候,早上兴奋得根本睡不着,迫不及待穿了新衣服,先向爸妈拜年讨压岁钱,然后再去爷爷奶奶家拜年。一路上认识的、不认识的大人小孩,都互相道贺“新年好”,这种和睦美好的气氛,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出年”。
乡间旧时还有初一大早小孩出去“跑年”的习俗,几个孩子相约成伴,挨家挨户去祝贺新年,嘴甜的娃儿会大叫“新年好”,乡民们乐于等着小孩上门拜年,也是好彩头,会给每个小孩分发糖果糕点。一早上跑年回来,每个孩子的袋子都装得满满的。大概只有在物质不那么充裕的年代里,孩子们才能体会到这种“丰收”的乐趣了。
从过年到“出年”,都有哪些年俗和忌讳?过年期间,小孩的胆子都格外大一些。因为大人们都忌讳着,生气了不好发作,只好说道:“等出了年再收拾你”。
一、大年初一到哪一天才算出年呢?
严格来说,正月里都是年。但是人们总要投入生产、迎接春耕啊,所以各地区出年都有个心照不宣的提前。
像南方就有谚语“年过初三四,各人打主意”,意思到了初五,就不能这么吃喝玩乐歇着了,所以“初五”就是“小年”,要吃汤圆,意喻团团圆圆,初五也被叫做“破五”,不少过年的讲究这天可以破除,年就算结束的差不离了。
多数地区是以正月十五为“出年”的,这天也叫元宵节(旧时也称元夕),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尽了元宵节的盛大繁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幅宋时元宵节游人如织的美景画卷,如电影慢镜头般有了梦幻的动态美感。
元宵节早在西汉时就存在,唐以前,元宵节被称作“正月十五”或“正月望”。唐后期才定名为“元宵节”。这天无论庙堂市井,都齐齐庆贺,燃灯放焰,猜灯谜、游灯会、吃汤圆。这是一年开头第一个月圆之夜,既代表团圆也预示分离,所以比较重视,节日气氛不亚于大年初一。
现在各地电视台都有筹备专门的“元宵晚会”,和年三十的春晚同样隆重。过了元宵节,大家都收拾精神,投入到新一年的生产工作中去,正月十五闹元宵,将春节尾声的欢庆气氛推向最后的高潮。
二、初一到十五的年俗和禁忌
鲁迅曾有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从春节的年俗活动里,可以看到道教信仰的深远影响。
比如大年初一放爆竹、拜年、接神(灶王爷);初二祭财神;初五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初八礼拜顺星(本命星宿神);初九玉皇圣诞;十三祭虫王爷(刘猛将军);十四迎紫姑(厕神);十五上元天官圣诞……这些都是道教的神仙形象。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头,所以传统的习俗里禁忌特别多,记得小时候,妈妈会将家里的刀、剪用红纸封起来,老话俗语便说“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再有不能泼水、扫地、倒垃圾,会将一年的财气扫出去,这天的饭菜也不另做,吃年三十的“隔年饭”,预示年年有余。
大年初二,民谚有“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是外嫁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俗称“迎婿日”,带的礼必须要成双。现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还留存“祭财神”的习俗,初二清晨上供品敬祭财神像。这天饭菜也很丰盛,是“开年饭”,寓意新年顺利红火。
初四也叫扫穷日,初一到初三都不作兴扫地倒垃圾,这天就可以大扫除清理,因为初五就要干干净净“迎财神”,清理完污秽,才能将五路财神爷请进门。过了正月初五,诸多不作兴的禁忌就可以破除,所以初五也叫做“破五”。
正月初六“送穷神”,也叫“赶五穷”。五穷即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天亮时分,人们就开始放鞭炮,因为送神(穷神)要早,放鞭炮有个从里往外放的讲究,热闹地送走“五穷”,这一年就六六大顺了。各地习俗不同,但是扫除屋室尘秽,迎财纳祥的愿景是一样的。
年初七是“人日节”,据说是女娲在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定在正月初七纪念庆祝。有地方吃春卷的、也有吃面条的习俗。这天也叫七煞日,不宜远行,所以老话有说“七不出、八不归”。
初八礼拜顺星,八通音“发”,是商户开门营业的好日子,寓意这年四季发财;初九玉皇圣诞,在潮州、闽南地区还沿袭“拜天公”的习俗。
十三祭虫王爷,南宋的抗金将领刘錡,治理虫害有功,宋理宗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正月十三是“虫王爷”刘猛生辰,人们在这天祭拜他,保佑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农业不再作为经济主体,拜虫王爷的风俗也慢慢消失了。从这天开始,进入元宵节彩灯的扎制准备。
十四迎紫姑,虽然是厕神,但《荆楚岁时记》里记载,人们迎紫姑是:“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养蚕植桑多为女性主导,所以迎紫姑是妇女们的活动,在厕所间、猪栏扎草人迎而祀之。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除了年初一外,目前最为重视的年俗活动。各地方的习俗也很相似,南吃汤圆北吃元宵,逛灯会、猜灯谜、放烟花。2008年6月,元宵节被确立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有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所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天官节。
所有的年俗传统中,都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现在我们对年俗的传承,不应该拘泥于形式,片面否定价值,而应视其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和现象,是烘托节日氛围的仪式感。
保持对这种仪式感的敬畏,既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可,也让人与人之间在文化共性上同根溯源,增加了由“小家”至“大家”的凝聚力。
写在最后过了元宵节,就相当于“出年”了,过年期间要讲吉祥话、遵守的诸多禁忌就可以放下了。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热热闹闹的春节后,人们经过短暂的修身养息,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抖擞精神蓄势而发。
春节就像周转我们中国人终而复始的传承的那个站台,让一年的辛苦有了迫切的归处,让亲人的挂念有了守望的终点。一年一度的团聚,承载了中华民族四千余年的喜乐平安。
春节期间,所有辞旧迎新的繁冗年俗,既有咱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刻在骨血里的传承,更浸透了中华儿女对“家”深厚的情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汹涌的春运返乡人潮里,是我们对团圆的心结。
年夜饭、贴春联、压岁钱、大拜年、祭众神、闹元宵的背后,是亲情热烈的相聚,是对未来美好淳朴的寄望。正是在浓浓的年味里,我们理解了“家”的存在,更明白了“国”的意义……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