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看相

宰相风水大全(张宰相风水)

发布时间:2024-03-25 18:58:37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友整理

宰相风水大全(张宰相风水)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张姓63位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各王朝的最高行政长官。自秦汉至明清有1463人,担任过宰相,其中李(90)、王(88)、张(63)、萧(60)、刘(51)、陈(35)、杨(33)、赵(31)、崔(31)、高(28)等姓宰相排在前十位,张氏家族的63个宰相,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功绩值得纪念,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值得借鉴。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君十年(前328)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秦武王即位,他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汉历算家,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主四方文书,汉初,任代、赵相,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有功,封北平侯。迁为计相,以列侯主持郡国上计。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卒谥文侯。

张禹(?-前5),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初元年间,因其通晓并教授太子《论语》升为光禄大夫、东平内史。成帝即位,封为关内侯,官给事中、领尚书事。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安昌侯。专治《论语》,兼治《易》,改编今文本《论语》,合《齐论》、《鲁论》为一书,史称《张侯论》,在位六年,以老病归。卒谥节侯。

王莽新朝时期,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人三公为宰相。张姓宰相1人。

张邯(?-23年),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东汉初依西汉之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人三公为宰相。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不久又改司马为太尉,形成太尉、司徒、司马三公为制。建安年间,曹操罢三公制,设丞相一人为宰相。东汉历时196年,有宰相53人。张姓宰相13人。

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字伯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历仕西汉、新朝,东汉初以太中大夫屯田南阳,封武始侯。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由太仆任大司空。在位十年,效法曹参,无为而治,选取名儒参政,修建阳渠,引洛水通漕运,多有成就。中元元年(56)卒于相位,谥号节侯。儿子张奋曾任和帝宰相。

张酺(?-104),字孟侯,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以通晓经学、精于《尚书》入仕,官到东郡东郡太守,封同义男。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100)年罢相。十六(104)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明帝时封侍祠侯,历官中郎将,将作大匠、校尉、卫尉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拜为相,在位四年,政重礼乐,廉洁清白。九年(97)以病免相,十三年(101)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字伯达,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任太尉。延平元处(106)改任太傅。永初元年(107)封安乡侯,再任太尉,至五年(110)以阴阳不和免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字伯达,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历任颍阳太守、尚书、校尉、议郎。安帝永初元年(107)拜相,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字叔明,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随大将军邓骘入仕,历官尚书仆射、彭城相、廷尉等。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以阴阳不和免相。元嘉元年(132)再任廷尉,虽为儒家,但对法家刑法多有研究,办案公平无错。

张歆,字敬让,东汉河内(今河南步骘一带)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由大司农任司徒。元年(151)免相。

张颢,字智明,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任太尉。同年以星象有变免相。

张济,字元江,东汉汝南细阳人,汉和帝宰相,张酉酺曾孙。灵帝光和元年(179)拜相,任司空。中平元年(184)以病免相。卒赠车骑将军、关内侯,封子张根为蔡阳乡侯。

张温(?-191),字伯慎,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任司空,次年任车骑将军,讨平北宫伯玉于美阳。三年(186)再次拜相任太尉,四年以农民起义而免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字公威,东汉河内人,汉木桓帝宰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五月拜相,任太尉,次年二月以病免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张酉[甫]曾孙,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任司空,至建安元年(196)免相,在位四年。

三国时,魏虽置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但不与朝政,职由司尚书录、尚书令、尚书仆射分任。魏产国46年,有24位相,蜀汉初设丞相,后以尚书令为宰相,共立国43年,有8人担任过宰相。东吴有三公而不以为相,立丞相(间分左右)为宰相,其立国59年,有11人任此职,三国仅东吴有1位张姓相。

张悌(?-286),字臣先,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历官屯骑校尉、军师。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晋设丞相、相国及八公(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等,但不领事,中书监、中书令充任。两晋共历156年,有40余人任过此职,张姓有1位宰相。

张华(232-300),字茂先,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泰康三年(286),任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抚降纳叛,怀柔各族,保境安民。永熙元年(290)任太傅。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永康元年(300),被赵王司马伦陷害。太安二年(303)平反,诏复原职追封广武侯。著有《博物志》。后人辑其文为《张司空集》。

唐代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长官名称多有变化,尚书省有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相等,中书省有中书令、右相等;门下省有侍中、纳言、左相等主要称呼。同时皇帝又选一些低品位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参政,使之成为宰相。唐代共290年,有推动73人,张姓宰相17人。

张行成(587-653),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卒于相位。终年67岁,谥号定,生为两朝推动,死则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享受哀荣。

张文灌(605-678),字稚圭,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贞观初年明经及第,历官并州参军、员外郎、云阳县令等,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12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仪凤三年(678)卒于相位。赠幽州都督,谥号懿。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与刘讷言等共注《汉书》。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曾任司农少卿、文昌右丞等。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灌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替其外甥李峤为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中宗时,复工部兼修国史,任哀都留守。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以工部同中书门下三品。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为绛州刺史,后累封平原郡公卒。

张柬之,字孟将,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当太学生时,祭酒令德芬期为“王佐”之材。后中进士,任清凉丞。永昌元年(689)七十余岁,召为贤良,千余人对策,取第一。授监察御史,历凤阁舍人,合州、蜀州刺史,荆州大都府长史。武则天长安四年(704),以秋官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为宰相。次年发动,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不久封汉阳郡王免相,为政深厚有谋,刚正直爽,能断大事。后被主席诬告,流放泷州。忧愤而死,终年82岁。景云元年(710)平反,憎中书令,谥号文贞。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武则天当政时,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长史、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朔方军总管,作战英勇,威振大漠。唐中宗复辟,于景龙二年(708)春任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封韩国公。景云元年(710)免相。开元初,以兵部尚书加光禄大夫致仕,次年病死,赠太子少傅。其行为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伏”,与李靖、郭元振齐名,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字道济、说之。唐洛阳(今属河南)人。武则天永昌元年(689),选贤良方正第一,授太子校书郎,曾以得罪皇帝流放钦州。中宗复辟,历兵部员外郎,工、兵二部侍郎等。睿宗即位,升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以与萧至忠不合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以平定太平公主叛普立功,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被姚崇诬陷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历任河北道、岳州、荆州、幽州等地地方长官。唐玄宗开元九年(721),以军功第三次拜相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改中书公,加集贤院学士。在位五年,整顿军备,与吐蕃和好,裁减冗弱之兵20万还农,多有政绩,且以善作诗深得玄宗宠幸,当朝大臣无人可比。开元十四年(726),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十八年(730)卒于尚书右丞相任上。赠太师,谥号文贞。有《张燕公集》。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以通五经举为平乡尉。历官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中书舍人,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等。唐玄宗时任天兵军绥护使,安置臣服的突厥族九姓有功,于开元八年(720)拜相,后加银青光禄大夫,改任中书令。以议政不合,开元十一年(723)免相,历任幽州、台州、定州刺史,户部、工部尚书,封河东候。卒谥恭肃。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进士出身,历官校书郎。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会、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等,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副宰相。因受到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的排挤,四年后被罢相,改任尚书左丞相、荆州长史等。有《曲江集》传世。

张镐(?-764),字从周,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天宝中历官左拾遗、侍御史。肃宗至德二年(757)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兼河南节度使,都督淮南诸军事,主持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东西两京,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南阳郡公。其间发现史思明叛乱之迹,但肃宗听信与史思明勾结的宦官谗言,以“不切事机”罢免宰相。后来,史思明果然叛变。代宗即位,以为抚州刺史、洪州观察使,封平原郡公。广德二年(764)卒于江南西道观察使任上。

张镒,字季权、公度,苏州人。玄宗时以父荫任左卫兵曹参军、元帅帅府判官、殿中付款御史。代宗朝,累官至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任中书付款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修国史。以刚正不为同僚所容,次年免相改任凤翔右节度使。因与吐蕃结盟以改善关系,为叛将李梦琳所杀。诏赠太子太傅。

张延赏(727-787),唐玄宗宰相张嘉贞之子,年仅两风,父亲即病逝,自幼“博涉经史,通吏治”,经父荫入仕,玄宗赐名延赏。肃宗朝官至殿中付款御史。代宗时历任河南君,哀都留守,淮南、荆南、剑南、川西节度使,扬州刺史,吏部尚书等。为政简约,“治行第一”。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以与同僚不和罢相。三年,再次拜相,支持德宗和好吐蕃的政策,并罢免全国冗官1500人,引起反对。同年卒于相位,谥成肃。

张弘靖(760-824),字元理,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以父荫入仕,德宗时历官监察御史、户部付款郎、河中节度使。肃宗元和九年(814)拜为宰相,兼刑部尚书,封高平县侯。在位三年,治狱公平。元和十一年(816),因张宴案与肃宗意见不和免相。历太原节度使,吏部尚书,卢龙节度使,吉州、抚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卒于太子师任上。

张浚(?-902),字禹川,河间(今属河北)人。性通脱,通经史,曾隐居金凤山学纵横家方术,口才很好,喜欢高谈阔论。曾任太常博士、度支员外郎等。黄巢起义后,他在汉阴帮助县令李康保境安民。广明六年(880)当攻入首都长安后,他被逃到汉阴的僖宗取用为谏议大夫,游说大将王敬修引兵勤王。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为政主张以强兵安天下,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宦官专权、节度使割据,力主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割据势力,与权臣李克用矛盾日深,受到排挤,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弃使。后来朱全忠想废唐自立,害怕张浚反对,遂于天复二年(902)派人将张氏一家一百余人全部杀害。

张文蔚(?-908),字右华,河间(今属河北)人,进士出生身。唐昭宗时任翰林院学士、兵部侍郎。天复四年(904)初,昭宗被朱全忠至洛阳时,拜为宰相。挺身罅内部倾轧,极力维持残局。天佑四年(907),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他亦随之被任命为后梁宰相,制订各种制度。后梁开平二年(908)卒于相位。

五代各个王朝,均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共历53年,其中梁、唐、晋、汉、周分别有13、16、6、6、9人任过宰相。张姓梁2人,后唐1 人。

张文蔚,后梁太祖朝廷宰相两年,见唐举世张文蔚。

张策(?-912),字少逸,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人。年少好学而通经史。初仕唐朝,官至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朱温(即朱全忠)建立后梁,历任工部、礼部侍郎。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郎。同年以病辞相,改刑部尚书致仕。著有《典议》、《制词歌诗》等。

张延朗(?-936),汴州开封(今属河南)人。初仕后梁,担任租庸使,管理赋税。后唐明宗朝,任忠武军节度使,长兴元年(930),任三司使,掌管全国钱粮。清泰元年(934)拜相,兼吏部尚书,次年,因病改任三司使。为政工于心计,主张财粮之权归中央,制止石敬瑭等分方官自留储备。三年(936)十一月,石敬塘攻入京城,延朗被杀害。

辽代设南、北宰相府总理军国大政,各设人,其中实权在北府宰相。南北府宰相通常由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但任。辽圣宗后,始有个别汉族官员跻身其列。辽代历210年,有宰相81人,张姓仅2人。

张孝杰,辽建州永霸(今辽宁朝阳西南)人。家贫好学,重熙二十四年(1055)进士。靖害年间,官至枢密直学士,咸壅二年(1066)参政事同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为相八年,伙同太子耶律乙章陷害忠良。太康六年(1080)免相贬为武定军节度使。大安年间病死家乡。乾统初年(1101)被开棺扬尸,以平民愤。

张琳(?-1122),辽沈州(今沈阳)人。少有大志,道宗寿隆末秘书中戏。天祚帝即位,官户部使,乾统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保大二年(1122),天祚帝为金兵所败,从京中出走云中,留张琳与李处温辅佐魏国王耶律淳守南京。受李处温胁近迎立耶律淳为帝,封太师平章军国事,但无实权。同年忧郁而死。

宋代初年,依唐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职,后来分领三馆,首相为昭文馆大学士,次相监修国史,再次为集贤殿大学士。元丰年间改官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并以尚书左右丞相代替参知政事为副相。北宋末曾以太宰、少宰代替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乾道八年(1172)改依汉制,以左右丞相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两宋共320年,有宰相33人,张姓宰相6人。

张齐贤(943-1014),字师亮,北宋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迁居洛阳。太平兴国进士,历衡州通判、江南西路转运使。淳化二年(991)拜相,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993)罢相。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1000),以冬至朝会酒后失仪罢相,次年,任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后历任兵部、吏部尚书,太常卿分司西京,知青州等,以司空致仕。卒赠司徒,谥号文定。著有《洛阳缙绅旧闻记》等。

张知白(?-1028),字用晦,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择进士,历知剑州、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司京哀转运使等。知审官院,工部尚书等。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参知政事,因议政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病辞职。仁宗皇帝即位,进为尚书右丞。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发兵对抗契丹。为相奉公无私,虽为显贵,但清俭如寒士。三年后卒于相位,赠太傅、中书令,谥号文正。

张士逊(964-1049),字顺之,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淳化进士,历官射洪、襄阳、邵武等县县令,为政“宽厚”,深得民心。荐为监察御史,累迁太子詹事,兼知审刑院、判史馆等。天圣六年(1028)拜相,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间事。次年,为曹利用开脱罪责被罢相,改刑部尚书,出知江宁府。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出判许州、知河南府。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位,封郢国公。康定元年(1040)罢相,以太傅、邓国公致仕。九年后病逝,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懿。

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治平进士,知南川县。徽宗即位,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崇宁元年(1102)历尚右丞、左丞。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政。政和元年(1111),因与技郭天信往来,罢知河南府,时蔡京复为宰相,贬之为崇信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太学生为之请愿鸣冤,蔡京害怕,令其自便。不久官复原职。宣和三年(1122)病逝。绍兴中追赐谥号文忠。著有《宗禅辩》等。

张邦昌(1081-1127),字子能,宋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进士出身,钦宗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州。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平定苗刘之变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劳川陕,以保哀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七年(1137)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二十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隆兴元年(110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罢相,忧郁而死。以抗鑫复国大志未酬,无脸见祖宗于地下,遗命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

金代熙宗天会十三年(1135)前用女真旧官制,此后改用辽宋官制,以领三省事、丞相(有左右之分)、平章政事为宰相。领三省事为首相,由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兼领。丞相与平章政事主持国政,成为事实上的首席宰相。领三省事废置时,亦以尚书令为首相。金代120年,有42人出任首相,张姓1人。

张浩(?-1163),字浩然,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曾祖高霸仕辽,始改姓张。金太祖时,任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赐进士及第,任秘书郎。天眷二年(1139)任大理卿,详定朝廷内外礼仪程式,后历户、工、礼三部侍郎,升为尚书,行六部事。海陵五即位,任参知政事,进尚书右丞。天德三年(1151)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及皇宫。贞观元年(1153)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因功拜为左丞相。正隆三年(1158)又主持营建汴京(今河南开封),拜太傅、尚书令,进封秦国公。六年(1161),海陵王南下攻宋,留守主持尚书省事。大定二年(1102),入见金世宗,又拜为宰相,任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次年,自请以病辞职,卒谥文康。

明代初年以中书省左右丞相为宰相。洪武十三年(1380)起罢国书省,废丞相制,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十五年(1382)仿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哀阁等殿阁大学士,任皇帝顾问或秘书,明成祖时命翰大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遂发展成“内阁”。到世宗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才真正位列六部尚书之上,成为真正的宰相。内阁大学士为宰相集团,首席大学士称首辅或元辅,为首席宰相,主持国政。明代277年,有宰相17人,张姓9人。

张璁(1475-1539),字秉用,后改名孚敬,改字茂恭,号罗峰,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次年世宗即位,议“大礼”,意见与世宗合,升为南京刑部主事,历官给事中、翰林院学士、兵部侍郎。嘉靖六年(1527),以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次年,升为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嘉靖八年(1529),为内阁首辅,成为宰相。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但性情狠愎,报复不断。十四年(1535),以病辞职。四年后逝世,赠太师,谥号文忠。著有《谕对录》、《奏对录》、《张文忠集》等。

张璧(?-1545),字崇象,明石首(今属湖北)人。正德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以尚书兼哀阁大学士,次年加太子太保。不久病逝,谥号文简。性情雅直,不近流俗,爱好文学,著有《阳峰家藏集》。

张治(?-1550),字文邦,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授编修,历官吏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次年,加太子太保。为相慷慨有志,奖进士类,明习典章,究辨时务及治乱光衰之故,想有所作为而不得志,不久病逝。赐祭葬,谥号文隐,隆庆年间改谥文肃。有《龙湖文集》。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因而又称作张江陵。12岁中秀才,16岁考取举人,人称“神童”。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仅23岁即成进士,隆庆元年(1567),任右侍郎,进入内阁。隆庆六年(1572)元月穆宗逝世,年刚十岁的太子登基做皇帝,史称神宗,他接任内阁首辅,成为中央行政首脑。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取得了重大成就。

张四维(1526-1585),字子维,号凤磬,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隆庆年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万里得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官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三年(1575),为内阁首居正引荐,以尚书兼哀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辅助改革,累进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对派人士,以迎合时议,收拾人心。次年,以父丧离职。卒谥文毅,有《条麓堂集》。

张位,字明成,号洪阳,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编修,参加撰写《世宗实录》。万历元年(1573)以救吴中行等,忏张居正,出任徐州同知。十一年(1583)复为国子监祭酒、右侍郎。十九年(1591)任吏部侍郎兼哀阁大学士,次年入阁,参预机务。力荐杨镐主持朝鲜抗务,并以镇压甘肃农民起义之功,加封太子太保,迁吏部尚书、文渊阁及武英殿大学士。为相果敢善断,但弄权,终被弹劾。二十六年(1598)因杨镐兵败朝鲜,削职闲住。后以主谋撰写“妖书”除名为农。天启年间,平反复官。卒谥文端。有《问奇集》、《词林典故》、《闲云馆集钞》、《丛桂山房汇稿》、《老子注解》、《警心类编》等。

张瑞图(1576-1641),字长公,号二水,明晋江(今属福建)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礼部侍郎。天启六年(1626),以尚书、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因阿奉宦官魏忠贤,累升文渊阁、武英殿、中极殿大学士,晋左柱国、吏部尚书。崇祯元年(1628)为言官弹劾罢相。后入逆案,赎身为民。遂转攻书画,长于山水,尤工书法,与刑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时称刑张米董。有《白毫庵集》。

张至发(?-1642),字圣鹄,号宪松,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官玉男、遵化知县,主事,河南按察御史等,以厌恶党争称病辞职。天启元年(1621)起为大理寺丞。三年(1623),又以终养归。崇祯五年(1632),再起为顺天府丞,进光禄卿,厘正积弊。八年(1635),以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等。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时明王朝经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击,已近灭亡,为政维持则已,无大作为。次年,因他人牵连罢相归家。十四年(1641)诏用,坚辞不就。翌年病逝,赠少保。

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进士出身,由庶吉士任检讨。崇祯初年,官历礼部侍郎,十二年(1639),以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十年(1642)退休,后降清。

清代初年,以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三院大学士三人共为宰相。顺治十五年(1658)改赊三院为赊阁最高行政机关,分置中和、保和、文华、武英四殿及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三年后复内三院制。康熙九年(1670)再改内阁制。康熙十六年(1677)起,南书房行走瓜分部分内阁相权。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三年后改称军机处,自此军机大臣成为真正持宰相。军机大臣三至六人不等,以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及京堂等以并官充任。清代历时275年,有宰相219人,张姓7人。

张瑞,山东掖县人。明末进士,选庶吉士。李自成攻入北京,降归大顺,清兵入官,继降清。顺治初任弘文院栓讨,历升为侍郎。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张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为内阁学士、充筵讲官,后历刑部、户部尚书等,二十九年(1690)升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皇帝征噶尔丹叛乱,参预机密,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三十七年(1698),以母丧辞归。四十年(1701)再召入阁。为相勤于政事,廉洁谨慎,远避权贵,为康熙皇帝所倚重。曾奉监治黄河。五十年(1711)卒于相位。谥文贞。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又安梦敦,号乐圃、圃翁。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初年进士,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十六年(1677)设南书房,首中入选,一时制诰多出其手。二十八年(1689)迁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历充《国史》、《一统志》、《渊鉴类涵》、《政治典训》等书总裁官。三十八年(1699)拜相,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尚书。为相恭敬谨慎,忠诤直谏,知无不言,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1701)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谥文端。有《聪训斋语》、《恒产锁言》、《张文端集》等。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任宰相。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一字宽宇,清四川遂宁人。康熙初年(1662)进士,历任郎中,苏州、兖州知府等。随索额图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三十九年(1700)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逢湾取直,助黄刷沙,多有成效。后任刑部尚书,两江总督等。曾奉命赴陕西输贪污案,康熙之为“天下廉吏”。又曾往陕西赈济旱灾,敲诈勒索,时人称其患更甚于旱灾。世宗即位,加太子太傅。雍正元年(1723)拜相,任武英殿大学士。时黄河决口,再往治理。三年(1725)卒于相位,谥文端。有《张文端公全集》。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授栓讨,官至刑部右侍郎。雍正初年,历官礼部户部尚书。四年(1726)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宰相,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设置军机房,奉命制订所有的规章制度,深得皇帝倚重,朝廷曾赐帑金万两修建桐城张氏家祠,赐内府秘书五十余种及各种财宝等。雍正皇帝死时还下遗诏,廷玉日后配享太庙。他因此成为代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乾隆皇帝即位,仍任宰相,处理军国大事,特许免去早朝,晋为三等伯爵。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在任期间任《明史》总裁官,完成全书。乾隆十四年(1749)冬,以老病免相退休,至二十四年(1754)病死,终年83岁,谥文和,配享太庙。廷玉从政,慎刑恤民,“公正无私,奉职恪恭”,但过于谨慎,无大作为。有《传经堂集》。

张之万(1811-1897),字子青,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咸丰二年(1852)任河南学政,以条陈防剿太平天事宜,升内阁学士。同治年间,历官礼部、工部侍郎,河南、江苏巡抚,江南、闽浙总督等,镇压捻军起义,主持漕运。光绪初,历兵、刑二部尚书。光绪十年(1884)以刑部尚书任军机大臣,又充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十五年(1889)加体仁阁大学士,后转东阁大学士。为相随和,安静无事,为相十年,无甚成就。二十年(1894)免相。三年后病逝,赠太傅,谥文达。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自号无竞居士、广雅,别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洋务派首领。同治二年(18693)中进士,踏入仕途,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乡试主考官、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代理两江总督,官至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成为宰相。在其46年有官宦生涯中,他凭着“大中至正”之心,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详见《晚清名臣张之洞》)。宣统元年(1901)八月二十一日,在“国运尽矣”的哀叹声中离开人间,享年73岁。谥文襄,赠太保。受吊之日,各国驻京公使都祭灵致哀。次年,湖北、江宁(今江苏)省城,各建专祠,岁时祭祀,以志纪念。

一风水大师对着破败坟地说了三个绝,多年后,突然涌现出30位宰相

在唐朝时候,成就了一大批风水先生,例如袁天罡、李白杨以及王维等人。而丘延翰也是知名的风水先生之一。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游山玩水,每到一处景点都会研究该风景的主要特点,并且通过分析天象等来研究该处风景的主要价值。加上他本身就聪明好学,久而久之就有看风水的本领。

但是县官想要选择一块墓地埋葬自己的爷爷,但是丘延翰认为不可,他对于县官说,此处风景虽然好,但是埋葬闲人必当产生灾祸。县官认为该处风景非常好,并且要寻找当地的风水先生看出,认为将仙人埋葬与此,必将大富大贵,于是不听从丘延翰的劝告。

结果半年之后,县官在查看民情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落石,县官当场殉职。自此丘延翰声名鹊起,很多人找丘延翰看风水。虽然丘延翰非常的聪明,但是他没有像方仲永那样,基于自身的优秀条件,而放弃了后天的努力,而是在后天通过努力的学习,而使自己更进一步。因而,他看风水的眼光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得到乡亲们的信任与好感。

但是丘延翰随着年纪增大,他不再满足为家乡人看风水了,开始追求更为广阔的空间。丘延翰家庭与其他封建家庭不一样,基于他家都比较开放,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在他家是比较淡泊的,但是父母仍然担心年级轻轻他在外面会有什么风险,但是在丘延翰坚持之下,父母还是同意他的想法。丘延翰浏览祖国大好河山,在这一过程中,受到非常好的启示,因此在风水理念方面取得非常大的进步。

虽然浏览河山花费比较大,况且在古代人的意识中穷家富路。而且丘延翰家境非常好,能够支持他长知识。在浏览河山的过程中,丘延翰总是被奇山异水,他乡风俗风光所吸引,丘延翰也就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于是当发现哪里有独特的风景,他定然会学习一番。

关于丘延翰游学的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传说。例如,一次在泰山地区,与一位当地非常有名的老山水先生谈论天文地理的知识。丘延翰都对答如流,而且还说出许多老人闻所未闻的奇闻异事。即使老山水先生也对于丘延翰由衷地佩服,认为他必将成大器。从此以后,丘延翰名声大噪。

到了晚年时期,丘延翰几乎对山水研究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此很多达官贵人邀请他看风水。在唐朝的河东裴氏是赫赫有名的家族,也是中国最为顶级的家族。他们邀请丘延翰选择墓地,在古代墓地是非常讲究的,宁可把别墅拆了,也要选择一处好墓地。因为选择好墓地就会荫泽后世。

而丘延翰也非常敬重裴氏家族的人品,于是裴氏家族将看墓地风水的任务交给他,丘延翰是非常感动。他欣然接受了裴氏的请求,为此他到各地为裴氏家选择墓地。

在扈境东面看到一片不起眼的坟地,丘延翰感叹道,绝绝绝。但是裴氏家人很茫然地看着他问: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丘延翰对裴氏家人说,没什么问题,只是这片风水宝地,可以庇佑裴氏后人封王拜相。裴氏家族当然非常高兴了,于是选择这片地作为墓地。果不其然,裴氏家族从此以后长盛不衰,出了几十名宰相与将军。封侯、女子成为贵妃的更是不计其数。

当然裴氏家族的成功,更重要的还是良好的家风。裴氏家训是我国最为著名的家训,其对于子孙要求是非常的严格,规定子孙什么时候练武,什么时候读书,待人要厚道,对自己要严格等,基于这种优良的家风,促使裴氏子孙一个比一个优秀,这是应验丘延翰风水预言的重要原因。

当然丘延翰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风水方面也有非常高的造诣,这是诸多名人相信他的重要原因,如果丘延翰只是信口雌黄,那么别人就不会相信他。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知,无论是裴氏家族的成功,还是丘延翰的成功,都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在任何一领域,只要肯钻研,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而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只要能在一个行业里打拼到底,最终都会成为“大家”。

更多精彩
  • 最难看的是什么(最难看的星座)最难看的是什么(最难看的星座)
    这三大星座长得好看,一开口却傻乎乎十二星座相对应的汽车,看看你适合哪款吧卫柏理:十二星座颜值最高到最丑的星座排名这三大星座长得好看,一开口却傻乎乎白羊座众所
    2024-03-25
  • 买房看风水要注意的关键五点(买房看风水)买房看风水要注意的关键五点(买房看风水)
    买房选位置,若具备这4点可称得上风水宝地,财运越来越旺盛买房子的注意事项和选楼层风水买房选位置,若具备这4点可称得上风水宝地,财运越来越旺盛在买房子的时候,大家
    2024-03-25
  • 2022年属蛇运势完整版(2022属相蛇的运势)2022年属蛇运势完整版(2022属相蛇的运势)
    2022年2月生肖蛇运势:告别水逆,财源滚滚,人生上上签!新的一年 属蛇人 财富连连 好运旺旺 事业蒸蒸日上 福星高照2022年2月生肖蛇运势:告别水逆,财源滚滚,人生上上签!对
    2024-03-25
  • 梦见自己在飞是什么征兆(梦见梦见自己在天上飞)梦见自己在飞是什么征兆(梦见梦见自己在天上飞)
    梦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神秘的窗口,可以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我们内在的状态。梦见自己在飞,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古老的梦境,被认为是一种神秘
    2024-03-25
  • 窗户看海(窗外见海风水)窗户看海(窗外见海风水)
    广东湛江“城市中心”看海,走“绝美”观海廊,六看点,摄影天堂摄影记疫|四月窗外的上海,我在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大白”广东湛江“城市中心”看海,走“绝美”观海廊,六看
    2024-03-25
  • 手相女人看左手还是右手(手相女)手相女人看左手还是右手(手相女)
    女子明路的八大手相女子富贵的九大手纹女子明路的八大手相女子富贵的九大手纹女子明路的八大手相女子富贵的九大手纹女人命苦的八大手相女子富贵的九大手纹  
    2024-03-25
  • 来电铃声大全设置铃声(来电铃声大全)来电铃声大全设置铃声(来电铃声大全)
    26首超好听的m4r格式iPhone铃声打包下载 无需制作直接导入使用26首超好听的m4r格式iPhone铃声打包下载 无需制作直接导入使用前不久为果粉朋友带来了一期“100
    2024-03-25
  • 乌龙起名(乌龙茶为什么起名叫quot乌龙quot)乌龙起名(乌龙茶为什么起名叫quot乌龙quot)
    乌龙茶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国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备受欢迎。但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乌龙茶会被命名为“乌龙”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释。乌龙茶起名为“乌龙”的由来可以追
    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