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4 04:21:57作者:痴人痴梦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她是著名艺术家刘海粟的年少初恋,因封建年代的悲哀而守身一生。
她是“乱针绣”创始人,钻研中西艺术,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刺绣针法。
她在晚年再见年少的“九哥”,说不出再多话语,满眼只有唏嘘的泪光。
她就是杨守玉,一位时代的奇女子。
图 | 杨守玉女士针绣像
01 ——“九哥”与“祥妹”1896年,杨守玉和刘海粟在江苏常州相隔三个多月先后出生,两人的情缘源于此,缘断亦于此。
杨守玉少时不叫守玉,原名杨韫,字瘦玉,乳名祥云,后来才将瘦玉改为守玉,这改名之事对于她来说别有一番滋味,也令将来的杨家后人慨叹许久。
在当时,杨刘两家皆是常州武进县的书香世家,更有渊源的是杨母是刘父的亲姐姐,杨家在局前街顾家弄的大院,刘家在青云坊,两家相距不远,杨守玉儿时常常跟随母亲去舅舅家,自然就认识了刘海粟。
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无论学画还是嬉戏,做什么都喜欢在一起,感情也是渐渐加深。
刘海粟在家中排行第九,杨守玉总是叫他为“九哥”,而刘海粟便由杨守玉的乳名祥云,称其为“祥妹”。
因见两人都喜欢画院中事物,两家的大人们便聘请了一位先生教他们画画,小时候的刘海粟顽皮的很,在画画上非常有想象力,经常肆意“乱画”,先生让他们两人描绘烽先生的花鸟图,他画完后干脆在落款提笔“乱涂”二字。
杨守玉对于刘海粟故作洒脱的绘画也是忍俊不禁,认真地问了后者原因,刘海粟告诉她,“如果描得太工整,就呆板了,压制了自己的想象力,我觉得画画就要画自己心里想的和喜欢的东西,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大画家”。后来的刘海粟,果真成为了闻名中外的大画家。
对于刘海粟那股不拘一束的创新风格,杨守玉心里暗自爱慕,也认可“九哥”的率性而为,敢于突破。
图 | 刘海粟
1909年,西洋美术已传入中国内地,刘海粟在朱湘的传习所里第一次接触到西洋画,西洋画的线条色彩与中国画截然不同,顿时让刘海粟心生澎湃,认为以西洋风格描绘中国事物也许是一番新的天地,于是决定潜心钻研。
1910年,刘海粟踌躇满志地回到武进,向家中提出大胆的想法——开办自己的传习所,哪怕家里人反对也无法阻止他继续传习西洋美术。
杨守玉得知后,为了支持她的“九哥”,第一个到传习所报名,就此杨守玉通过刘海粟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洋画,这些西洋画中的素描,写生和油画带给了杨守玉极大的视觉冲击,渐渐萌生了启蒙的种子,同时也为她后来中西结合的“乱针绣”的出世掀开了开场帷幕。
杨守玉对西洋画十分有兴趣,勤奋好学的她学有小成,其风格写生传神,临画逼真。在传习所里,两人不仅学到了西洋美术,而且在朝夕相处中心意暗许,情投意合,同时孕育了杨守玉创作中西结合作品的灵魂。
对于两个人的两情相悦,都被两家人看在眼里,他们也希望杨守玉和刘海粟可以结为连理,那两家就是亲上加亲了。
其实在他们两人十四岁的时候,刘父就曾向刘海粟询问定亲的事情,刘海粟以为家中人是知道自己心意的,自己也曾被姐姐问过对“祥妹”的喜欢,他坦诚回答了,于是刘海粟并没有反对,而是就此应允。
杨守玉得知定亲之事后,也是向自己从小跟着学刺绣的表姐询问,当时聊得让杨守玉羞涩不已,欢喜得睡不着觉,两人都以为这件婚事就这么订了。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意外。
图 | 刘海粟与家人
02 ——封建社会的可悲在快要下聘书时,刘海粟才知道,他要迎娶的是丹阳林家钱庄的千金林佳,只因算命先生说的“八字不合”,女方的才气会压制男方,男方无成名就,得出的结果是两人不适合婚配。
当时听闻下聘书的对象是林家千金,刘海粟双手抱头,难以接受,杨守玉更是如遭雷击,脸色惨白,夜不能寐。
1912年,刘父以死相逼,一封书信将跑到上海学画的刘海粟召回家,强行逼迫他完婚,只不过刘海粟却没有就此屈服,当晚的他并没有入洞房,自己在书房睡了一夜。
那晚,杨守玉独自在绣楼哭了整晚,哭花了脸,心冷如冰。
见此,杨母无法忍受这种羞辱,随即带着杨守玉离开了武进,前往丹阳任教。不久,刘海粟以岳父邀约的借口,追到了丹阳,然而杨守玉内心跨不过那道坎,并不愿意打扰刘海粟的婚后生活,便躲到了上海。
刘海粟得知后,并没有死心,依然追着她跑到了上海,他知道“祥妹”对自己的心意是从未变过的。
不过,之后的杨守玉又再次回到了常州武进,报考女子师范学校图工班,决定学习绘绣,正是在这里她遇到毕生恩师——著名国画大师,教育家吕凤子。
图 | 老师吕凤子
也就是在这里,她对人生婚姻彻底死心了。
那时武进女子师范学校的女校长任孟洁见杨守玉聪慧好学,温柔大方,在班里学生中成绩突出,不仅对她多有赏识,越看越满意,而且还有另一番意思。
于是,任校长来到杨家大院,为犬子提亲,听着任校长的诚恳说辞,杨母几乎想当场应允,但考虑杨守玉受过情伤,怕会对这桩婚事不同意。
杨守玉知道母亲的心意,为了让她开心,几番思索后决定应下这门订婚。
在准备商量婚期的日子,杨守玉慢慢恢复了当时的少女天真,生活逐渐乐观起来。
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给了她又一次天雷轰顶般打击,这一次将她对婚姻有所期盼的心彻底粉碎了。
两家原先商定的婚期在请先生算过后,那天竟是任校长夫君的忌日,本该是喜日,却撞上了忌日,婚事成丧事,在那个封建年代是非常不吉利的。得知此事后,杨韫为了不让两家为难,选择退出婚事,此时她已经没有再订婚的打算了,决定靠自己撑起未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从杨瘦玉改名为杨守玉,立志要守身如玉,不仅是对婚姻无所期盼,更深的是想为内心深处的“九哥”守玉一生。
也许是封建社会的可悲造就了这位传奇人物的诞生。
03——潜心艺术,“神针”出世1915年,杨守玉从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其恩师吕凤子邀请她到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担任绘画课兼缝绣科的教学老师。
在学校,杨守玉一边教导传统刺绣技法,一边潜心研究中国古今刺绣和中外画法。
那时候,她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敦煌,见到敦煌石室中的唐绣时,杨守玉了解到唐绣以仿画绣为主,顿时受到了启发。
回到正则学校后,她思索数天,认为绣应该不同于画,要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应该令刺绣之针法极其变、尽其用。
杨守玉觉得若要突破瓶颈,需从西洋美术入手,多少个日夜,她反复研究曾经接触过的西洋画,其写生的风格,素描的衬影、油画的色彩,夸张的表达形式等等都给了杨守玉极大的灵感。
“乱针绣”法的出场逐渐地拉开最后的序幕。
1919年春,杨守玉研究新型绘绣终于有所收获,她把西方的绘画色彩和素描的衬影法融贯于刺绣,让西洋画和绘绣的特色相互结合,针法与笔法相通于彼此,突破了双方工艺的隔阂。
当时创作出来的一些中西结合的初期刺绣作品还引起不小轰动。
图 | 杨守玉针绣作品
那时的刘海粟还是上海美专的副校长,在西洋画方面的造诣已是不俗,便着手开办了专门的人体写生课,向外界展示出人体写生的素描作品,并称“此为人体美为美中之至美”。
此言一出,引起社会媒体的震惊,一时间遭到各界人士的抨击,被骂作中国的“艺术叛徒”和“教育界的蟊贼”。
杨守玉原本在钻研更精深的刺绣工艺,听闻他受到不实讨伐,当即在媒体报纸上为她声援。她用自己独特的“乱绣针”绣法绣出两幅女性作品——《少女与鹅》和《出浴》,富有色彩,强烈表达画的情感,向人们展示着艺术之美,这两幅刺绣在江苏省展出,引起了各界的热议。
著名油画家何孔徳先生是这样评价的,“具备了色彩丰富,描画生动,线条流畅,自由奔放等诸多成为一幅好画的因素,达到很高的水平”。
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也曾对杨守玉的作品评价道“千针万线,绣出气象万千”。
对于杨守玉声援刘海粟,后人也是多有探讨,不乏感叹和惋惜两人年少的错过。
“有一种力量不一定要日日陪伴,也许遥遥相望,在生命与爱的回望中,各自往艺术的最高峰攀登,艺术寄托了最深情的永恒,这就是爱与生命的力量吧”——青果名人堂《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一针一线绣人生》
图 | 1931年初,刘海粟偕夫人张韵士及好友傅雷等
1928年,杨守玉创作出了《小女孩》,并在学校展览后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她的恩师吕凤子更是极为赞美,并且督促她不断完善“乱针绣”,使它成为一套完整针法。
1931年,正则女子职业学校举办专门的美术展览,杨守玉的《美女与鹅》、《老人像》、《女孩》、《木排》、《匡庐短瀑》、《泰山黑龙潭》六幅由初期到成熟的绣品,再次引起轰动,还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的嘉奖。
1937年,杨守玉受邀参加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展,因其作品前无古人的绣法和独特全新的艺术风格,被评为此次大赛一等奖。
在后来建国之后,杨守玉的一些巅峰作品还被当作国礼送到国外,例如《罗斯福像》,《斯大林像》等等,此外还有《难民》、《男孩》等作品,被藏在世界各地艺术馆,接受着世人惊叹的目光。
1958年,杨守玉推动常州工美研究所的成立并收了弟子陈亚先,此时,常州与苏州、丹阳成为继承乱针绣艺术的三大创作基地。
那时刘海粟也肯定过她的成就,曾写信给郭沫若,推荐杨守玉的乱绣针,信上这样说,“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使画与绣法融为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见者莫不誉为‘神针’”。
04——晚年唏嘘,人终归去弹指一挥间,七十载如一瞬。
1980年10月,刘海粟衣锦还乡,回到了常州武进,那时他的名气已经大到国内外,在众人簇拥下回到了刘家,而他主动去寻访杨守玉。
在杨家老宅,杨守玉怀旧地居住在此,里面墙上挂着一幅经历过岁月磨洗的黑白人像,正是少年时温柔贤淑的杨守玉。
在杨老听闻刘海粟前来拜访,内心既兴奋又担忧,她怕自己面对故人时失态,最后这第一次寻访以她的闭门不见告终。
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两人还是在常州的“近园”二楼的客厅见面了。
当时的相见情景引无数人为之一叹。
相见时,打扮细致的杨守玉和刘海粟在门口同时愣住了脚步,举目相对,却是相视无言,两人再一次相隔如此近的距离,目光相接却连通了七十载的光阴和回忆。
杨守玉从失神中醒了过来,缓缓说:"九哥,我们都老了!"此话一出,扣动了两人沧桑的面容,心灵仿佛在此刻相互打开大门,彼此相通。
刘海粟双眼含着泪光,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背,叹"祥妹,你我几十年不见面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图 | 阔别70年,刘海粟和杨守玉于1980年在常州最后一次见面
70年岁月,当初的“九哥”成了中国现代艺术大师,“祥妹”则铸造了中国刺绣历史上的高峰,感情上,这些年的风雨无法让两人内心深处的爱的火星熄灭,事业上,刘海粟成就了杨守玉,杨守玉成就了刘海粟。
前者一生经历四段婚姻,后者终身未嫁,两人感情轨迹不同,内心对彼此的爱意却始终不变。
1981年2月12日,杨守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守身一生的她创造无数丰碑,最终归去。
图 | 杨守玉(左)与陈亚先
文 | 浪客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朱湘
朱湘的一生,可敬、可笑、可怜、可悲。
作为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诗人,朱湘的才华不容质疑,那迥然常人的、古怪的清高也不容后人置喙。
他那夺命的清高源于何处呢?
许是幼时家中显赫,不缺黄白,养成了他骄纵恣意的作风;或是本人天资卓越,年少成名,堆出了他高傲自满的性格。
又大概是幼年失恃、少年失怙、中年失意,寄人篱下中滋生出了不为人知的自卑和敏感,需要用一个看似无暇的遮羞布来掩盖不堪。
可最终,这些皆可称得上是“优势”的立足之本,加上家庭、婚姻、现实的相互倾轧,都成了这位诗人身饲江鱼的理由。
诗人自古以来极端者甚多,古有屈原以身证道,诗人自杀率更是历史最高峰。
但是在事业绝境,爱妻嫌恶,爱子饿死这种情况下自绝的诗人,朱湘也算头一份。
朱湘与妻子刘霓君
敬才华那时候的朱湘确实是有资格清高的。
朱湘父亲是钦点翰林,曾任学台、盐运使、按察使等官职,即使在风雨飘零、社会灰暗的清末明初,也当得起是“位高权重”四个字。
即使最后告老还乡,也是荣归故里之行。
朱湘生母早亡,又是家中幼子,父亲和兄姐都爱护极了这个小弟。
事事顺心,日日如意的朱湘,享受着最上等优质的学习、生活、享乐资源,也确实很是争气。
1915年,孝期刚满一年的朱湘11岁,考上了江苏师范附属读高小,4年的时间,他2年从高小到南京工校预科,再2年,成功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那年的朱湘,只15岁而已。
时期清华园
虽远未弱冠,但朱湘入学短短数月,便成为了清华园中鼎鼎有名的才子。
众人将后期名震诗坛的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与朱湘并称为“清华四子”。
朱湘爱诗,是个实打实的文人,尤其爱刚刚破土出苗的“新诗”。
诗人多感性之辈,朱湘更是其中佼佼者。
这位还未成长起来的新秀写诗偏爱清丽之言,讲究的是韵律格调,遣词造句必定要优美细腻。
这样的风格与新诗流派——新月诗派的风格极其契合。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梁秋实等人,当时皆成名已久。
闻一多
这也是后来一部分人颇为不屑地用“小喽喽”来形容朱湘在文学界地位的原因。
实际上,正因为年轻,朱湘在新月诗派的阵营中,相当一部分时间里,是被当做未来文坛巨匠预备役培养的存在。
这归功于朱湘对诗的痴迷。
在钻研学术上,朱湘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当他一门心思的醉心于新诗中时,其成就也绝不会比同期任何人差。
“博士学位任何人经过努力都可拿到,但诗非朱湘不能写。”
朱湘
只看朱湘将博士学位和写诗对比,其爱诗之情可见一斑。
同时,这位文学大家高端的凡尔赛发言,也并非自满之语。
朱湘岂非是学位能获得的轻易,只要他想,语言、考绩、工作方面,哪一项他都能完成的出类拔萃。
1923年,因与校方产生矛盾,朱湘在外“流浪”两年半之久,可归校之后,他不仅已经家业有成,甚至课业依旧远胜曾经的同学们。
史密斯教授是朱湘课上的英文老师,在清华授课,目之所及皆是天才学子,于是这位外籍教授布置的课业更加严苛多变。
那是1926年的秋天,朱湘在朋友的游走说服之下再次回到清华复学后不久。
朱湘好友饶孟侃
一次课上,史密斯教授布置了自行完成一篇英译汉的随堂课业,直言自己严于学术,不易过审。
朱湘闻言轻蔑一笑,利落提笔挥墨,洋洋洒洒、准确流畅的翻译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咬菜根》。
史密斯教授惊讶于这位学生的语言天分,当即表示以后的课程朱湘大可不必来上,只大考之时交篇文章便可。
朱湘欣然应允,看着周围同学艳羡的眼光,不免有些得意。
少年意气风发,于乱世中凭借年少羸弱之躯稳稳立足,朱湘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
只是,天才如朱湘也不免沾染了些文人的坏毛病。
收录朱湘在清华时期所作的诗歌《夏天》
笑处世朱湘的清高逐渐染上古怪。
或许是年轻叛逆,朱湘虽然在学识上颇有天分,但为人处世着实有些难掩的幼稚。
坚持的不像坚持,倔强的不像倔强,钻起牛角尖来,像是直奔着玉石俱焚去的。
在清华读书时,学校斋务处有个吃早餐点名制。
放到如今来说,斋务处就是类似于教务处、学生会这样的组织。
大多数学生对这类组织和规定都厌恶的紧,但是确实是个无伤大雅的小事,在意的人也不多。
19世纪清华学子合照
但是朱湘却将此规定厌恶到了心坎里。
他打定主意违反规定,常常故意迟到旷到,整整被记满了27次名字,附赠了三次大过,毫无疑问的被勒令退学。
这在全校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朱湘的“奇人”之名更为远扬。
因违反点名规定被勒令退学的,在清华大学的校史上,朱湘是头一名,知道这件事的人大多啧啧称奇。
朱湘却不以为然,在万众瞩目中挺起腰板,迈着依旧孤傲的步子走出了清华的大门。
朱湘
“清华的生活是非人的,人生是奋斗,而清华只是钻分数;人生是变换,而清华只有单调;人生是热辣辣的,而清华是隔靴搔痒。”
这是朱湘在离开清华之后,对好友顾毓琇批判的清华二三缺点。
他对清华的不满,甚至到了说出“一定会不择手段的劝仇人将儿子送进清华,这才是害人”这种话。
不知真相的人,怕是以为他和清华有着什么血海深仇。
不过,清华爱才,加上朱湘好友孙大雨的极力挽回,也为了争取留美的机会,最终对清华不满至极的朱湘,在两年后还是归校了。
朱湘好友 著名翻译家孙大雨
但是在另一边,他就没那么幸运了。
朱湘虽在文学上追求婉转细腻之美,但现实生活中,着实是个太过狭隘毒舌之人,尤其涉及到他的学识上时。
闻一多算是第一个受害者。
朱湘爱写诗,但不妨碍他用七千字的《评闻君一多的诗》将顶头上司的作品批判的一无是处。
气急的闻一多写信给朱湘好友梁秋实:“朱湘目下和我们大翻脸”,还用“疯狗”一词形容朱湘。
闻一多先生
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只因为在报刊发表时,闻一多将他的诗排在了角落,朱湘便笃定这是一场不体面的嫉妒之举。
毕竟他对自己的才华自信至极,否则也不会凭借一腔热血扎根新式文学中去。
一门心思以为受了迫害的朱湘甚至开始无差别攻击,评价徐志摩“是一个假诗人,不过凭藉学阀的积势以及读众的浅陋在那里招摇”。
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瞧徐志摩那张尖嘴,就不像是作诗的人”。
徐志摩
那时闻一多、徐志摩等人虽将其引为好友,但实际上众人成名已久,是当时的名流大家,年岁也大他许多,也当得起朱湘一句前辈。
只是这番操作下来,朱湘算是彻底得罪透了一系列的顶级文人。
后期朱湘穷困潦倒,有心想与闻等人修复关系,但最终闻一多也没有过于理睬。
只是当时,朱湘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不然后期也不会发生内涵鲁迅、讽刺苏雪林、怒舍学位证的事件了。
他心中或有尊师尊长之念,但都比不过他那过命的自尊心。
如此明显的缺点,总会有付出代价的时候。
评价朱湘“中国济慈”的鲁迅先生
怜境遇清高已成了奢侈品,朱湘拼了命还要硬撑着。
朱湘是有些大男子主义的,尽管在护妻事迹之下被掩盖得很好。
被清华除名前,刘霓君是来找过他的。
值得一说的是,霓君这个名号也是朱湘给妻子取得,因为他觉得妻子名中的“采云”二字不好听。
刘霓君和朱湘是长辈们给订的娃娃亲,那时的刘家也是个显赫门户,刘霓君也并非那些娇弱造作的娇娇小姐。
第一次见面,是朱湘的大哥带着刘霓君来的。
刘霓君
朱湘为人清高,本就看不上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未婚妻,见其贸然出现,大怒:
“哪有这样的荒唐的姑娘,还未过门便私自前来见未婚夫,太过没有女子品格!”
这一番话让满心欢喜的刘霓君愣住了。
她并非娇弱之人,早在拜读了朱湘的诗作之后就喜欢上了这位才子,想起这是自己未来的丈夫,更是喜不自胜。
家中兄弟甚多,长辈无力保她安稳之后,她在家中的地位也摇摇欲坠,这才想着来投奔未婚夫,却没想到是这番场景。
朱湘雕像
不过刘霓君也是个倔强的性子,见此景象,也不再多留,先在此处安身立命为主。
她身无长技,百般辛苦下找了个洗衣房的工作,本也是个千金小姐的身子,却日日做着下人的活计养着自己。
只是在赶走刘霓君后,朱湘也很快被清华除名。
偶然,朱湘听说自己的未婚妻也和自己同城,他以为这位“荒唐”的未婚妻还在纠缠自己,便愤而出发,想着要和她说个清楚。
狭小昏暗的洗衣房里,女子衣衫破旧但依旧努力保持着整洁,全身上下,唯有那双眼睛还亮晶晶的看着他。
朱湘和朱霓君理所当然的从了父母的媒妁之言。
朱湘爱妻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
《海外寄霓君》是新文学史上的四大情书之一,而此书便出自朱湘之手。
其间收录家书90件,是朱湘在海外留学期间所写。
信中起笔永远都是“霓君,我的爱妻”,信中内容则多为琐碎闲事,其中提的最多的,是“钱”。
朱湘海外留学虽有奖金,但那时他与妻子已有了一子一女,家中开支全凭借他的奖金补助。
后因朱湘留学的大学歧视华人,他数次转学,最后甚至直接退学,连博士学位证都不要了。
幸好他的才华还在,归国后,安徽大学花了三百大洋请朱湘做了英文文学系的主任。
时期安徽大学
三百大洋,对当时的教授们来说,是平均值,而对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
拿到这笔钱,朱湘不仅可以养家,甚至还能随意的做一些文人的风雅乐事。
可好景不长,安徽大学很快开始拖延放薪,原因是政府钱财的阻碍。
朱湘又犯了病,常因一点小事和学校起大冲突,只因学校决定将“英文文学系”改成“英文学系”,他便故技重施,愤而辞职。
描绘朱湘画作
只是这次,他再无退路了。
那时的刘霓君刚刚生下二人的第三子,本是甜蜜的时候,却因为家中连奶粉钱都挤不出来而陷入危机。
小孩子哪有吃苦的本事,家里没钱,朱湘又辞职,找工作,各方都知道他那古怪又清高的性子,谁也不愿意招惹这样一个烦。
刘霓君托人给朱湘在厂中给朱湘找了份体力活,却因朱湘不愿受制于他人,又嫌弃工作低贱,坚决不愿上班。
全家都靠着刘霓君做刺绣那点微薄的工资维生。
可这又怎么够呢。
就这样拖着拖着,孩子在七天七夜里越来越微弱的哭声中,因营养不良,夭折了。
朱湘携妻子儿女
悲半生朱湘跳江了。
听说在马上要开进南京的客轮上,这位年轻人毅然决然的跨上栏杆,跳进了深不见底的江中。
听说诗人跳江的时候手里拿着两本诗一瓶酒,书一本是海涅的,一本是他自己的。
听说众人慌张营救,却换来了感激目光、苦涩一笑、江流掩盖。
幼子的惨死并非源头,却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世纪客轮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儿子夭折后,刘霓君终究盖不住那滔天的怒火和怨气。
她控诉丈夫的清高,死要面子活受罪。
她不满丈夫的行事,作为男人只会到处借钱乞讨。
她不理解丈夫的高傲,一贫如洗还在挑剔苛求。
朱湘爱妻子,这些话仿佛在往他心上插刀子,鲜血累累,痛不欲生,只想自我了断。
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一死了之,一了百了。
朱湘
只是一位诗人的自绝,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不熟的人拿他的死做逼迫政府的工具。
余伟文评价朱湘自杀:“完全是受社会的逼迫”、“正是现代社会不能尊重文人的表现”。
熟悉的人评价他的个性太过。
梁实秋说:“朱先生的脾气似乎太孤高了一点,太怪僻了一点,所以和社会不能调谐”。
有心之人看出了本质。
曾被朱湘讽刺“女子讨薪,经费会下来的快些”的苏雪林写了段长文感慨:
“生命于我们虽然宝贵,比起艺术却又不值什么,不过谁能力殉艺术,像诗人朱湘这样呢?”
女兵诗人谢冰莹则直接多了。
朱湘自杀“是为穷”!
屡次对朱湘伸出援手的苏雪林
朱湘为何自杀?一直也没有个准确答案,不过众人也不太关注。
这位诗人投江自杀之时,只有29岁,他是有才情的,只是再没机会施展了。
比起同期的闻一多、徐志摩、梁秋实等人,朱湘的知名度实在差得太多。
就连曾和他同为“清华四子”的其他三位,在后期也成为了鼎鼎有名的文界名流。
世人即使偶尔看到朱湘的故事,大多也会叱几声“迂腐”、“清高”、“孤僻”,褒义之词甚少。
他留给世人的,只有几本诗集。
或许,在《石门集》中,能窥见几分朱湘内心的不甘、绝望和忧郁。
《石门集》
就连那个曾被世人视为好命女子的刘霓君,也在万念俱灰之下出家为尼,死后甚至连个像样的棺木都买不起。
唯一可说的是刘霓君在对儿子的教育上,唯有一点不容抗辩——不可学文。
朱湘疯狂热爱的诗词文学,给一个女子和家庭,带来了什么呢?
或许“清高”二字,从一开始便写在了名为“朱湘”的方盘上。
最下面铺了一层华丽又美味的才华,外面附上了一层孤独,点缀用上了血红的心酸,最后套上悲壮,系上死亡。
本该是美味的甜点,入口硬是变成了又苦又硌,石子儿般的口感。
朱湘与其妻子、表弟合照
若是终生富贵无忧,若是平日百人供养千人奉承,若是世间无他不顺心之事,朱湘定能成为出淤泥而不染的文学鬼才。
但若是他稍微圆滑市侩些,若是能平易近人些,若是有责任能吃苦些,家庭事业生活,哪个他能过的不如意。
一位生于乱世的诗人,自戕不因为投笔从戎,不值得被迫害、不算是忧心家国,很是荒诞。
因生活所迫,性格难容,家庭不睦,战场失意而亡,而着实可笑、可怜、可悲。
朱湘(1904-1933),新月派成员,出版的诗集有《夏天》(1925)、《草莽集》(1927)、《石门集》(1934)、《永言集》(1936)等。译作有《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番石榴集》(1936)。
葬我
葬我在荷花池内,
耳边有水蚓拖声,
在绿荷叶的灯上
萤火虫时暗时明——
葬我在马缨花下,
永做芬芳的梦——
葬我在泰山之巅,
风声呜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
昭君出塞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趁着如今人马不喧哗,
只听得啼声得得,
我想凭着切肤的指甲
弹出心里的嗟呀。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这儿没有青草发新芽,
也没有花枝低桠;
在敕勒川前,燕支山下,
只有冰树结琼花。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我不敢瞧落日照平沙,
雁飞过暮云之下,
不能为我传达一句话
到烟霭外的人家。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记得当初被选入京华,
常对着南天悲咤,
那知道如今去朝远嫁,
望昭阳又是天涯。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你瞧太阳落下了平沙,
夜风在荒野上发,
与一片马嘶声相应答,
远方响动了胡笳。
摇篮歌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
一阵阵温风拂上人身,
你瞧日光它移的多慢,
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宝宝,
蜜蜂飞的真轻。
天上瞧不见一颗星星,
地上瞧不见一盏红灯;
什么声音也都听不到,
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
睡呀,宝宝,
蚯蚓都停了声。
一片片白云天空上行,
像是些小船飘过湖心,
一刻儿起,一刻儿又沉,
摇着船舱里安卧的人:
睡呀,宝宝,
你去跟那些云。
不怕它北风树枝上鸣,
放下窗子来关起房门;
不怕它结冰十分寒冷,
炭火生在那白铜的盆:
睡呀,宝宝,
挨着炭火的温。
残灰
炭火发出微红的光芒,
一个老人独坐在盆旁,
这堆将要熄灭的灰烬,
在他的胸里引起悲伤──
火灰一刻暗,
火灰一刻亮,
火灰暗亮着红光。
童年之内,是在这盆旁,
靠在妈妈的怀抱中央,
栗子在盆上哔吧的响,
一个,一个,她剥给儿尝──
妈那里去了?
热泪满眼眶,
盆中颤摇着红光。
到青年时,也是这盆旁,
一双人影并映上高墙,
火光的红晕与今一样,
照见他同心爱的女郎──
竟此分手了,
她在天那方,
如今也对着火光?
到中年时,也是这盆旁,
白天里面辛苦了一场,
眼巴巴的望到了晚上,
才能暖着火嗑口黄汤──
妻子不在了
儿女自家忙,
泪流瞧不见火光
如今老了,还是这盆旁,
一个人伴影住在空房,
他趁着残火没有全暗,
挑起炭火来想慰凄凉──
火终归熄了,
屋外一声梆,
这是起更的辰光。
雨景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春夜春梦时窗前的淅沥;
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
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
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
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
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
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
并且从云气中,不知哪里,
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啼。
来源:《中国现代诗歌大全》
作者:张惊墨
(天才诗人朱湘)
(一)清华四子之一被鲁迅誉为“中国济慈”的天才诗人朱湘,在1933年12月5日,孤身一人站在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上,最后一次朗诵了海涅的诗,随后纵身跃入大海,自杀身亡,年仅二十九岁。
诗人多落魄,朱湘这短短的一生都在为生计困扰,他早年以写诗卖文为生,却还是难以维持生计,朱湘性格孤傲偏执,文人的清高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既出来讨生活却无法放下身段和高傲的心,最终满怀着对世界的愤懑和失望而死。就如他的同窗梁实秋所言:“ 朱先生的脾气似乎太孤高了一点,太怪癖了一点,所以和社会不能调谐。”
1919年,朱湘考入清华学校,在校期间,他的才华已经充分的显露了出来,他与饶孟侃、孙大雨和杨世恩并称为\"清华四子\",在当时就是清华校园的名人了。
朱湘的才能不可忽视,但他的性格也一样让人难以忽略。朱湘情绪不稳的一个原因,来源于他有寄人篱下之感的童年,朱湘父母早逝,抚养他的大哥性格又很暴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心中自然闷闷不平。
(以下为一组旗袍图片)
(二)抵触旧式包办婚姻,被清华开除1923年,一个女人出现在朱湘的世界里,那就是刘霓君,朱湘父亲生前指腹为婚替他定下的一场婚姻。这杨毫无感情基础的一场旧式包办婚姻,在身为知识分子的朱湘看来,自然是不赞同了,他开始有了赴美留学的计划。
也就是在这时,朱湘被清华学校开除了,原因是清华校规规定,早餐时必须点名,而朱湘为抵制这个制度故意迟到长达27次,在记满了三次大过后,终于被开除了。因为这种事被清华开除的还是第一次,这事也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离开清华园的朱湘,孤身来到上海,开始写诗,在这年,他大哥又一次带着刘霓君来找他,此时的刘霓君父亲去世,家产被兄长所占,只能只身一人出来工作赚钱。没想到一向孤傲的朱湘却生了同情心,于是在1924年,朱湘回到北京,与刘霓君结了婚。
1925年,朱湘回到清华园,此时他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先是诗集《夏天》问世,提高了知名度,不久后又出版了诗集《草莽集》,一举轰动文坛。
1927年9月,朱湘终于赴美留学了,可原本极度自信的朱湘却遭到了致命打击,当时的西方人对中国人普遍的歧视让高傲又敏感的朱湘极度不适。
他频频转学,生活经济也开始陷入危机之中,不仅自己这边需要钱,在老家的妻子也需要他来维持生活费用,最终,朱湘没有拿到学位就回国了。
(三)一个想靠写作和教书来养家的人1929年,朱湘回国后担任安徽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月薪三百,原本安于现状就能解决家用了,可不久后因学校经费的问题,朱湘被迫辞职,这下,连基本的生活都捉襟见肘了,而更无奈的是,刘霓君生下了第三个孩子,最后因为实在没钱,孩子也夭折了。夫妻二人的关系逐渐恶化。
之后朱湘为了生计开始到处辗转漂泊,但又因为性情孤僻,不仅没有得到好的工作,还得罪了不少人,只能勉强依靠卖文维持。此间刘霓君还托朋友给他寻了份厂里的工作,但却被朱湘拒绝了,诗人骨子里的高傲与自尊,让他无法面对这样的事实。到最后,只会写诗写作的朱湘,连稿子的发表都越来越难了,家穷四壁,身边只剩下一堆稿子。
穷困潦倒时,朱湘也曾向同事苏雪林借过钱,苏雪林称他是“一个常常穿着西服颀长清瘦神情傲慢见人不大打招呼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还曾在安大派女代表向政府讨薪时嘲讽过她,不过苏雪林还是借给他一起钱。
一个想靠写作和教书来养家的人,却因得罪人太多,无人敢用,最终四处奔波借钱,这对一个清高自傲的人来说是何其的残忍,心理上的折磨莫过于生活的摧残,何况他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1933年12月5日,朱湘用仅有的钱买了船票和一些酒,还买了一包刘霓君最爱吃的饴糖,怀里揣着海涅和自己作的诗,船行至一半时,却纵身跃入深海,结束了这凄苦的一生。
消息传来,许多故人都非常震惊,也很惋惜,而他的妻子刘霓君,据说在这之后就削发为尼,遁入空门了,到1974年4月,刘霓君在昆明去世。
【作者简介】张惊墨,喜欢写字,渴望非日常生活。
历史丨时期隐在名人身后的黯淡的女人们
奇女子施剑翘:为父报仇而杀军阀孙传芳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巴金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有才华,而是有感情。尼采也曾经说道,一切文学余最爱血书者。
艺术创造依托生命力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生命力,每一份作品无论好坏与否,都将创造者的心血灌注在其中。因此才有闻一多先生振臂高呼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才会有尼采发自内心的声音“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才会有梵高笔下永不枯萎的向日葵花海;才会有郭沫若先生呈现在戏剧史上永不屈服的屈原。
时期,可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乱世出英雄,形形的人才如同雨后春笋崛起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带来了一篇篇令人读之心潮澎湃的诗篇著作。如今我们在课本里、生活中、荧幕上,依然能够见到他们活跃着的身影。
在那个不安的年代里,他们的文字唤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国民,就像照进漆黑山洞的一束阳光,引领着人们前行。时间弹指一挥间,匆匆转眼,便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他们的身体早就已经远离尘嚣、驾鹤西去。
而精神志向却还是永存人间,对比起李大钊、梁启超、林徽因来说,朱湘也许不那么有名,但是他的才华甚至被人评价为“远超徐志摩”,也是当时文学界的常青树之一。
少年成才1904年,朱湘出生于湖南。小时候,朱湘家境并不差,父亲在当地的政府担任一个小官。家中虽然不说是大富大贵,起码也是吃穿不愁的。朱湘本人相当喜好文学,从小就对文学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兴趣。儿时,他从不在意那些父亲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儿,只顾着跑到父亲的书房里,捧着一本诗歌文集一泡就是一整天。
当时他还小,俨然就一副少年老成的做派:因为太喜欢看书,脸上别着个半大不小的眼镜,他看起书来非常认真,不解之处就会稍稍蹙眉,等到想通以后才豁然开朗,于是家人们就经常看见他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全神贯注,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徐志摩
遇见冬天,眼镜片上容易起雾,他就自己带了小小的一方手帕进去,时而擦眼镜,时而皱眉微笑,令大家都啼笑皆非。有邻居家对朱湘的母亲说:“你家孩子身体里怕不是住了个未能及第登科的秀才喽!”
父亲见朱湘实在是喜欢读书,于是合计着将他送去上学。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朱湘的父母就双双去世了。孤苦无依的他一度失去联络经济来源,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到处奔波。
他做过零工,在街头卖过报纸,但是因为他执拗的性格与脾气,经常和顾客上司发生争执拌嘴,而他本人又不愿意做出退让,所以每份工作都做不长久。他的日子也是经常过得捉襟见肘。
当时国内局势原因徐志摩闻一多等著名文豪兴办报刊杂志,苦于无稿,遂向全社会征稿。朱湘认为这是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绝妙良机。他立即点灯伏案,写出了许多质量上佳的诗文,一并寄到期刊杂志社的地址。其文辞优美、言语犀利,很受徐志摩等人的赏识,很快他就在文坛小有名气了。
20岁那年,在自己父母长辈的安排下,朱湘娶了门当户对的刘霓君为妻。刘霓君是世家大族的小姐,属于包办婚姻,而崇尚平等自由的朱湘也非常不愿意成就这门亲事。最开始对于刘霓君,朱湘十分抵触。
但是刘霓君其人非常温柔娴静,即使丈夫对自己冷言冷语,她也依然全心全意的照顾家中琐事,操持起居。就连朱湘都被她感动,两人的感情在朝夕相处之间迅速升温,而朱湘也慢慢接纳了刘霓君。两人婚后的生活非常恩爱。
骨气血性与大多数文学家不同,顾一樵评价朱湘时说:“他的脾气很差。”其实这件事倒不是空穴来风,准确说,朱湘是一个受不了半点委屈的人。这并不是说他要求生活环境的质量有多高多养尊处优,而是说他在精神上不需要达到相对的富足与认可。
他进入清华没多久,就愤然离开了这座令他“无比失望”的学府,原因很简单,他认为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顶尖的人才培养基地,太过于注重所谓虚名。
他对顾一樵说:“清华非常让我失望——人生是奋斗的,只有清华还在与分数死磕;人生是变幻莫测的,只有清华单调得像一张白纸;人生是热辣辣的,清华却像是隔靴搔痒!”
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文学圣地,朱湘不远万里跑到了美国去留学。一开始朱湘在美国相对自由平等的环境里还是活得不错的,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再次爆发了对教授不满的情绪与强烈的爱国之情。
“他竟然将中国人比作猴子!”朱湘在给好友的来信中提笔愤然写道:“我和他吵了一架,索性是吵赢了,但是我也决计没有办法在这样的教授手下用功了。”后来他转入芝加哥大学想继续完成学业,但是由于局势原因,身为黄种人的他还是经常遭到白人同学们的挤兑与排遣,他又不擅长交际,总不肯与教授同学们搞好关系。
当时教授怀疑他在图书馆借了书未还,朱湘据理力争与他争辩许久,但是教授却置若罔闻。随后,又发生了白人女同学因为他的亚裔身份不愿意与他同桌的情况。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祖国更是蒙羞,朱湘再没有办法忍气吞声,他袖子一甩,大步流星的离开了校园。
1929年,朱湘在安徽大学任教期间,因为跟校方发生争执而离开学校,并且大骂一通:“教师出卖智力;小工出卖力气,出卖肉体,其实都是一回事——出卖自己!”随即离开安徽大学。
深感郁郁不得志的他在1933年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中纵身跃入无尽的汪洋,选择用自杀的方式了结余生,时年仅仅29岁。刘霓君也随着丈夫的去世看破红尘削发为尼,此后从未嫁娶,决定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朱湘的文笔功底令人赞叹,而骨气血性也为人叹服。他是不得志的,却又是豪迈不羁的。文学创造对于他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家国的责任与尊严更是重如泰山。他先是一个中国人,才是一个诗人。文学作品没有国界,但是文学家有国界,朱湘牢牢捍卫了自己的底线与国家的尊严,即使一生挣扎,也至死方休。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