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07:49:57作者:超甜的布丁来源:网络
公元1363年(元朝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大战爆发,朱元璋以20万兵马险胜陈友谅的60万大军,陈友谅在败逃的路上中流矢而亡。
陈友谅虽然死了,但陈汉王朝并没有就此覆灭,陈友谅麾下大将张定边辅佐陈友谅的次子陈理在武昌称帝,延续了陈汉势力。次年三月,朱元璋再次亲征,在清在扫了湖北、江西的残敌之后,兵临武昌城下,两军攻守对峙。
朱元璋虎视眈眈,对武昌城势在必得,而陈理则兵困愁城,无计可施。正在此时,朱元璋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从应天(南京)送来的,信中说,朱元璋的小妾胡氏为朱元璋生了一个儿子,按序齿,这正是朱元璋的第六子,同时,也是朱元璋第一个庶出的儿子。朱元璋当时大喜,为儿子取名朱桢。并隔空许下豪言:“儿子,等你长大了,我就把武昌城封给你!”
《明史·卷一百一十六》记载:
楚昭王桢,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
果然,当天陈理投降,武昌被纳入朱元璋囊中。6年后,朱元璋封藩,他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年仅6岁的朱桢封为楚王,封地正是武昌。朱桢也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任楚王。
在历史上,楚王朱桢历经三朝,有勇有谋,是明朝第一代藩王之楷模。本文,笔者将通过史料分析,为大家还原这位低调而务实的明初楚王。
一、太祖纳“初恋”,生下第六子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在25岁之前,朱元璋或许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娶妻生子。直到25岁那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朱元璋投奔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郭子兴见朱元璋勇猛果敢,将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朱元璋因此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根据《明史》以及《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孝慈高皇后(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下五子,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皆为嫡出。这一说法在史学上存在部分争议,主要争议点有两个:其一是朱棣并非马皇后嫡出;其二是说马皇后根本没有亲生儿子,朱标等五人皆非马皇后嫡出。但后世提供的证据例如“南京太常寺志”等皆为一家之言,孤证不立,笔者更倾向于正史的说法。
因此,作为第六子的朱桢,自然成了朱元璋的“庶长子”(古代士大夫庶出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庶长子)。
而关于第六子朱桢的生母胡充妃,则是一位“神秘”女子。
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早年和妻子马氏伉俪情深,在朱元璋未称帝之前,随着他的权势越来越大,他身边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其他“偏房”,而胡充妃,就是朱元璋最早的小妾之一。
关于胡充妃,正史上几乎没有记载,但在野史中却非常“劲爆”,她甚至有可能是朱元璋的“初恋”。根据《国初事迹》记载:
濠州胡家有女守寡,太祖欲纳之,其母不从。后闻随军在淮安,不曾适人,太祖遣人以书达平章赵君用,请求之。君用以胡氏同其母送至,太祖纳之,立为胡妃。
意思是,濠州胡家有一位守寡的妇女,朱元璋成名之后,想纳她为妾,奈何胡氏之母不同意。后来听闻她随军来到淮安,仍未嫁人,朱元璋便托赵君用去作媒,后来赵君用便把她们母女从淮安带来,朱元璋便纳胡氏为妾。朱元璋称帝后,册封胡氏为胡妃,后世称之为胡充妃。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信息,第一个是胡氏是濠州人、朱元璋的老乡。虽然胡氏新寡,但朱元璋仍“欲纳之”。第二个是胡氏后来到了淮安,朱元璋仍不断关注胡氏的消息,得知胡氏仍没有嫁人,他再一次求娶。可谓念念不忘。因此,后人推测,作为朱元璋的老乡,胡氏可能在未嫁时就和朱元璋认识,只是朱元璋当时是穷小子一个,无力追求胡氏。后来朱元璋参加红巾军,成为一方将领时,胡氏已经嫁人。所以,一听闻胡氏守寡,朱元璋便有纳胡氏为妾的想法,虽然被胡氏之母拒绝,但朱元璋仍未放弃,最终得偿所愿。
这段“绯闻”出自野史,但胡氏是朱元璋最早期的妾室之一,而且是宠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作为宠妾的儿子,朱桢虽然是庶出,但也受朱元璋重视。所以,当朱元璋得知胡氏诞下一子后,才激动地要把武昌城封给这位刚刚出生的儿子。
二、六岁封亲王,提前入藩地洪武三年,朱元璋决定效仿古代的封藩制度,让他的子孙屏藩在大明朝的边境要地。是年,朱元璋膝下共有10个儿子,他一共封了9个藩王。其中,长子朱标身为太子,不必封藩;第九子朱杞早夭未封;剩下的8个儿子加上一个侄孙(靖江王朱守谦,朱文正之子)皆被封为藩王。朱桢作为朱元璋的第六子,被封为楚王。
当年,朱桢6岁,其父朱元璋兑现了六年前的隔空承诺,将朱桢封在了武昌。
按照惯例,明初皇子幼时受封,到成婚后方才到封地做藩王。朱桢也不例外,因此他的童年是在南京渡过的。根据《国朝献徵录·楚王传》记载:
楚王桢,母胡充妃,甲辰年生。
甲辰年即公元1364年,也就是说,朱桢只比朱棣小3岁。年龄相仿,朱棣又常带着朱桢历练,这意味着两兄弟有培养私人感情的条件。
朱元璋对子女教育极为严苛,朱桢从小和其他皇子一样,接受朱元璋安排的文武教育。根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二》记载,朱元璋曾让燕王朱棣(当时朱樉、朱棡已经就藩)带领几位弟弟到凤阳历练两年,其中朱桢便在其中。
关于朱桢的其他童年,史书记载得很少,《国朝献徵录》说朱桢“天资英睿有谋略”。
史料上有一段记载,是说洪武十二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入文华殿听儒臣讲学,朱标请求携带一位弟弟陪同,而这位弟弟,便是朱桢,最后得到朱元璋的同意。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朱桢绝对受朱元璋和朱标的看重。同年,朱元璋为朱桢指婚,定远侯王弼之女王氏被册封为楚王妃。王弼人称“双刀王”,打仗几无败绩,是明朝初期的虎将之一。就这样,朱桢和他的几位兄长一样,都娶了开国名将之女为妻。这一年,朱桢15岁。
朱桢17岁前往武昌就藩,这和其他兄弟相比,算是比较早的。例如,朱元璋第五子朱橚20岁到开封就藩、第七子朱榑19岁到青州就藩。那为何朱桢的就藩年龄会比其他兄弟早呢?这是有原因的。
原来,洪武十四年,荆州一带的蛮夷发动叛乱,朱元璋召集众人商议平乱事宜。由于叛乱地点距离朱桢的封地武昌仅100余里,朱桢便主动请缨前往平乱。
当时,朱桢之妻王氏即将临盆,朱元璋于心不忍,驳回了朱桢的请求。没想到朱桢再次请战,朱元璋最终决定派朱桢前往,并让江夏侯周德兴协助朱桢领兵。
明朝初年的武将大多来自淮西,但真正和朱元璋从小便认识的开国将领只有两人,一人是汤和,另一个就是周德兴。而且,周德兴在开国后长期代行大都督府(洪武初年最高军事机构)职权,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让周德兴协助朱桢,也是希望周德兴能在军事上教导朱桢。
当年,朱桢大胜,朱元璋下旨,让朱桢留在武昌不必回京,从此,朱桢正式开启了明朝第一任楚王的就藩之路。
三、楚王显锋芒,三帝赞其能朱元璋当年之所以在武昌设立藩王府,一个原因是兑现当年的承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武昌扼守长江咽喉,又是陈汉王朝的旧都,在这里驻守一位皇子,可以扼守长江,以防荆襄之地的“蛮夷”作乱,另一方面也可以压制陈汉旧部。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确有远见卓识,因为朱桢到达武昌后,几乎没有闲着。洪武十四年,朱桢在平定蛮夷叛乱之后,又先后平定了两起小规模叛乱。洪武十五年,大庸(今湖南张家界)流民叛乱,朱桢再一次率兵将其剿灭。到了洪武十八年,贵州铜鼓卫(今贵州锦屏县)和思州诸蛮先后起兵,朱元璋派朱桢率领汤和(信国公)、周德兴(江夏侯)二人带兵前去平叛。要知道,武昌距离贵州路途遥远,朱元璋不仅要朱桢前往,还要汤和、周德兴两位大将辅佐,这是在有意培养朱桢之意。《明史·朱桢传》记载:
十八年四月,铜鼓、思州诸蛮乱,命桢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帅师往讨。和等分屯诸洞,立栅与蛮人杂耕作。久之,擒其渠魁,余党悉溃。
朱桢兵分多路,让汤和等人分别率兵驻扎在各部落的居所,和蛮人杂居耕作,暗中窥视这些人的动作。不久后,果然擒获叛乱首领。
汤和在给朱元璋的奏折中,将朱桢的谋略实事求是地表扬了一番。朱元璋大喜,他下旨给朱桢说:
“汤和言尔有谋略,真吾子也!”
意思是,连汤和都说你小子有谋略,不愧是我朱元璋的儿子!
此后几年,朱桢恪守自己藩王的职责,他爱护百姓但不干涉政务,训练兵卒却又谨守法度。仔细读《明史》,发现几乎每年都有朱桢的平乱记载,例如:
洪武二十年,朱桢奉命征讨云南,活捉元朝遗将阿鲁秃。
洪武二十四年,朱桢奉旨征讨西蛮;
洪武二十七年,朱桢平定道州;
洪武二十八年,朱桢平定桂阳山寇。
洪武二十九年,朱桢奉旨率军奇袭黔阳诸洞蛮夷叛军。
洪武三十年,朱桢与湘王朱柏联手平定铜鼓卫之乱。
朱桢的努力,朱元璋全部看在眼里,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下旨册封朱桢为宗人府右宗人。作为庶子,朱桢在宗人府担任要职,已属恩遇。
纵观朱桢在洪武年间的表现,除了在洪武三十年因为平叛而导致军饷超支受到朱元璋的批评外,朱元璋对朱桢几乎都是嘉许之词。即使是在洪武二十六年,朱桢的岳父王弼因卷入蓝玉案被处死,朱桢仍能受到嘉奖。
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驾崩。新任皇帝朱允炆(建文帝)打算削藩,朱允炆提防四叔朱棣,削五叔朱橚、十二叔朱柏,却唯独没有将屠刀对准六叔朱桢。一方面是因为朱桢麾下的兵马并不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朱桢为人忠实。
靖难之役爆发后,曾有人建议朱允炆召集几位亲近的藩王出兵对抗燕王,其中就包含楚王朱桢。但朱允炆并未这样做,尽管如此,他还下旨夸奖荆襄安定,皆是朱桢恪尽职守的结果。当然,建文帝此举,颇有安抚之意,但也能看出朱桢和燕王、宁王等藩王的不同之处。
公元1402年,朱棣自金川门攻入南京,靖难之役结束,次年,明成祖朱棣重整宗人府,任命楚王朱桢为宗人府宗正,至此,朱桢在宗室中地位颇高。
朱棣虽然因建文帝削藩而靖难,但他登基后,吸取建文帝的教训,对各大藩王明则安抚,暗中也在布置削藩。朱桢深知四哥的秉性,因此多次上书支持削减护卫,这让朱棣大为赞赏。
永乐八年,朱棣召朱桢入京,兄弟二人把酒言欢,离京前,朱棣对朱桢赏赐颇多,在给诸位藩王历年的赏赐中,朱桢所得到的赏赐仅次于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
到了永乐十八年,朱桢再次奉旨入京,这一次,朱桢获得了“太子亲迎”和“免除跪拜”等殊荣。次年,朱棣筹备第三次北征,朱桢一次性进献2000匹战马,朱棣大喜,称朱桢为“藩王楷模”,赏赐朱桢“甚厚”。
四、皇子扩武昌,其功千秋颂在明朝历史上,朱桢作为藩王,其贡献是有限的。但在他所在的藩地武昌城,朱桢曾经是一位了不起的建设者。
众所周知,武昌和汉阳、汉口三镇都是大都市武汉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古代,武昌古城的地位最为特殊,历史也较为悠久。早在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孙权觉得蛇山(古称黄鹄山)地理位置险要,因此命人在此建立城堡,更名为江夏(注:和现在的江夏区范围不同),这便是武昌城的起始。当时,长江两岸分别有江夏和夏口(今汉阳)遥相守望,互为犄角,军事意义重大。只不过,彼时武昌仅仅只是驻军的城堡,后来经过两晋、隋唐的发展,武昌的港口和造船得到一定的发展。
到了元朝,武昌被设为省级行政中心(武昌路),下辖7个县。但此时的武昌城,也十分狭小。本文开篇提到,朱元璋在武昌城攻打陈友谅之子陈理时,便是元朝留下的武昌城。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六子朱桢为楚王,藩地在武昌。虽然当时朱桢尚未到武昌就藩,但朱元璋已经命人着手建造楚王府。经过8年的建设,楚王府竣工。到了洪武十四年,朱桢到武昌就藩,他发现武昌的楚王府非常宏大,有宫殿、宫室、宗庙等有八百多间,简直就是南京皇城的缩小版,因此十分珍视这座王府。
上文提到,朱桢刚到武昌时,叛乱四起,他所面临的环境十分险峻。当时的武昌城,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人烟稀少,为了能保护更多的百姓,朱桢决定加固和扩建武昌城。朱桢以石头为材料,扩建了高大的城墙,开4道城门,朱桢亲自给正门取名为“镇楚门”。
“镇楚门”这三个字不仅说明了此门是战略要地,更展现了朱桢的决心。
此后数十年,朱桢先后在武昌夯建了二十多里长的坚固城墙,先后设立了9道城门。其中,著名的武胜门、汉阳门、文昌门、忠孝门等皆是彼时所开。正是得益于朱桢及其后代的努力,武昌城才从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城变成了湖北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当地人说是朱桢创立了武昌城,这么说有点夸张,确切地说,是朱桢赋予了武昌新的生命。
朱桢在武昌生活了43年,在当地留下许多足迹。根据史料记载,朱桢经常登上位于武昌城南部的梅亭山,在山上他遥望京城,寄托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后来,此地便被称为“楚望台”。
楚望台在武昌有着特殊意义。500多年后,1911年10曰10日,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打响后,起义军第一件事便是攻占楚望台。
永乐二十二年二月二十日,朱桢病逝,享年61岁,正在北征途中的 朱棣得知弟弟病逝的消息后,伤心不已,赐厚葬,谥号“昭”。5个月后,朱棣去世,这兄弟二人,到另一个世界也许还能再续前缘。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言: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意思是,女子不管是否美丽,只要入宫就会遭到嫉妒。士大夫不管贤能与否,只要进入朝堂就会遭到怀疑。
明朝的藩王虽多,但大多比较尴尬。朱桢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他目光长远,知进知。朱桢历经洪武晚年的“胡蓝之案”、建文时期的“靖难之役”,以及永乐时期的削藩,朝堂几度风云莫测,他都稳如泰山,没有遭到怀疑,甚至得到三位帝王的赞许,最后功成身退,保全子孙后代,这足以说明朱桢的过人之处。终明朝273年,楚王一系始终得到延续,这也是朱桢忠贞爱国思想传承的结果。
笔者认为,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朱桢虽然是封建时代的藩王,但作为明朝初代楚王,他对明朝是忠贞的,对武昌百姓是爱护的。他上马能杀敌平叛乱,下马能建城护百姓,这样的藩王,足以称为明朝藩王楷模。
当代好男儿,要学习朱桢的爱国思想、爱民思想,争做新时代的“楷模”。
公元1385年春天,南京城内春寒料峭,阴雨绵绵。
朱元璋得到徐达府上传回来的消息:徐达死了!
顿时,朱元璋感觉头晕目眩,心中痛苦万分,五内俱焚。
《明史》中记载,得知徐达去世的消息,朱元璋悲痛万分,因为徐达的死连朝都没办法去上,只好暂时停止。
随后,朱元璋亲自下令厚葬徐达,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并下令把徐达安葬在钟山的南面。在徐达下葬的时候,朱元璋还亲临葬礼,以示哀悼。
关于徐达的死,还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说法:徐达到处去打仗,等到年纪大了,身体非常不好,后背上长了一块疮,甚至开始流脓出血。
这样的伤病,其实是不能吃发物的。所以徐达平时什么海鲜啊牛羊肉啊都是不吃的,忌口忌得非常好。
朱元璋知道了以后,就让徐达进宫,然后详细询问徐达的病情。
徐达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开心的,决定皇帝非常关心自己。
临走的时候,朱元璋还送给他一个食盒,提起来沉甸甸的。徐达开心地回到,打算好好地品尝美食。
可是等到徐达到家的时候,一打开食盒,马上傻眼了。
原来食盒立放着一只烧鹅。徐达知道,自己背上的伤病,根本不能吃烧鹅,如果吃了,必死无疑。但是皇帝赐的,不吃也不行。他就知道自己大限已到。
于是就吃了烧鹅,很快就病死了。
当然,这只是野史的说法,在《明史》中确实也记载了徐达得了背疽的事情,但是并没有记载朱元璋赏赐给他烧鹅。
朱元璋曾经称赞徐达:“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
并且说他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
在朱元璋眼中,徐达几乎是一位完人。
徐达死后,徐达的儿子们也手握兵权,如果朱元璋决定徐达有二心的话,应该不会继续把兵权留在徐达的儿子们手里。
另外,根据徐达死后朱元璋的悲痛之情推断,徐达应该不是被朱元璋害死的。
但是,所谓“无风不起浪”,野史中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并且很多人还觉得有可能是事实,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布衣皇帝要说中国历史上,出身最贫苦的皇帝,如果朱元璋数第二的话,就没有人敢认第一。
有人可能要说了,历史上还有一位出身贫贱的皇帝,那就是刘邦。但是刘邦在发迹之前是一位亭长,而且,刘邦的岳父可是腰缠万贯。
朱元璋的出身有多贫苦呢?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家徒四壁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叫朱世珍,母亲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只知道是陈氏。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在家族里的排行是老八,所以朱元璋的父亲给他起了个无比接地气的名字:朱重八。
公元1343年,朱元璋的家乡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
蝗灾让世代为农的朱家失去了糊口的粮食,瘟疫让朱家遭到了灭顶之灾。很快,朱元璋家里的人就只剩下了朱元璋的二哥和他自己了。
没办法活命的朱家两兄弟商量后决定,各自逃生,听天由命。
后来,离开哥哥后的朱元璋辗转各地,后来在一个庙里剃度为僧。朱元璋在这里没过多久安生的日子,当地又闹起了饥荒。
朱元璋又变成了一位游方僧人,到处化缘度日。与其说是化缘,对朱元璋来说,更像是乞讨。
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全国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
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在他儿时的伙伴汤和的引荐下,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元璋从军的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从此以后,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也是他政治生涯的开端。
徐达在郭子兴的队伍中很快展露头脚,并且决定回乡组织自己的兵马。
于是这时候,朱元璋儿时的伙伴徐达加入了朱元璋的军队,成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
后来郭子兴去世,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成为军队的首领。
但是无论是从胆识谋略还是知人善任,郭天叙明显都不如朱元璋。
再加上郭子兴队伍里的兵马很多都是朱元璋靠打仗收编的队伍,或者是自己的朋友投奔过来的,所以朱元璋在队伍里最有话语权。
实际上这个时候,朱元璋成为了郭子兴队伍真正意义上的首领。
后来经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朱元璋在徐达、常遇春等大将的帮助,以及李善长的出谋划策下,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这一年,朱元璋年仅四十岁。
朝廷倾轧在电视剧《朱元璋》中有一个情节,说是朱元璋的一位将军,对朱元璋说他太多疑了,不用这么辛苦。
朱元璋就说:“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能够安然无恙地活着,而且还稳居高位,就是得益于我的多疑。”
虽然说电视剧是经过艺术改编的,但是从中我们对朱元璋的个性也可以窥探一二。
朱元璋称帝后,给原来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弟兄们加官晋爵。
朱元璋钦定功臣位次,朱元璋对徐达的功劳给予了极大的认可。
徐达在所有的功臣中,位居第一,甚至超过了给朱元璋出谋划策的军事李善长。可见徐达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战争年代,这些东征西讨的将军屡立军功。
等到天下平定后,这些将军们手里依然握着兵权,那么这些将军们手里军法严明的队伍就是对新生朝廷最大的威胁。
由于帝王本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秩序,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收回兵权,或者要打压部分功臣,以免让人觉得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帝王之位。
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收回将军们手里的兵权,而进行的一次不流血的行动。
这次事件,让赵匡胤在历史上评价极高。因为他不费一兵一卒,避免了功臣流血事件,和平收回了兵权。
但是,并不是所有收回兵权的事件都能以这种和平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韩信大将军,面对刘邦的试探,这位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政治上却是如小儿一样幼稚。
当刘邦问他可以带多少兵时,他极度自豪地说:“多多益善”。
这让刘邦对他更加疑心。以至于后来,吕后受到刘邦示意,把韩信活活打死在麻袋中。
称帝后的朱元璋也逃不开这样的自然规律。
朱元璋刚刚登基的时候,他知道连年的战争,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这个时候一定要恢复农耕,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所以,朱元璋就下令,让那些在战争的时候去打仗的老百姓回到家乡,大力地搞起了农业生产。
经过朱元璋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很好地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人民的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发展。
国家逐渐安定以后,尤其是随着朱元璋年龄的增长,他担心这些曾经跟着自己东征西讨的将军们会发生。
即使自己在位的时候,这些人有所收敛,但是自己百年之后呢?自己的子孙能够收拾得了这些战功赫赫的将军们吗?于是朱元璋开始对功臣们下手了。
公元1382年,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了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他的这一行为也为现在很多小说创作者提供了不少素材。
一说大明朝的皇宫大内,肯定离不开锦衣卫,而且大多数都是反面角色。
确实是这样的,锦衣卫的权利非常大,这些人平时都是干什么工作呢?简单地说就是用来监视那些功臣的日常行为的。
比如到别人家的房顶上看一看,这些大臣有没有聚集将士们,想要谋反啊,或者有一些将军看着想要谋反,于是锦衣卫就会出来突然把他们抓起来。
更加可怕的是,锦衣卫还在监狱里采用非常残酷的刑法,逼迫嫌疑犯,让他们招供。
甚至有一些人,在还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被锦衣卫的人给活活地打死了。
还有一些锦衣卫在大臣们还没下朝的时候,在皇帝面前,就把人打死了。
当时的人,一提到锦衣卫都是谈之色变。
公元1373年,胡惟庸经过李善长的推荐成了朱元璋的宰相。
刚开始的时候,胡惟庸也算是兢兢业业,为恢复生产,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出了汗马功劳。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胡惟庸这个人心胸狭隘,而且贪财。
最重要的是,后来他居然开始有了异心,想要谋反。
公元1380年,朱元璋发现了胡惟庸的反叛之心,于是下令灭了胡惟庸三族,这次株连了一万五千多人。
因为胡惟庸的发迹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所以受到胡惟庸的牵连,作为开国功臣的李善长也被朱元璋杀害了。紧接着,朱元璋非常喜欢的小将蓝玉,因为谋反被诛杀。
忠臣被疑看着这一场场屠戮,一次次血流成河,作为朱元璋开国第一功臣的徐达也是胆战心惊。
徐达知道,如果稍不留意,那么下一个被杀的就是自己。所以,徐达行事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
徐达特别爱下棋,朱元璋也喜欢下棋。朱元璋经常会把徐达叫到一座小楼上,君臣二人过过棋瘾。
徐达行事非常谨慎,生怕赢了朱元璋,让自己的老板不高兴,所以每次都费尽心机,尽量地输给朱元璋一子半子的。
后来时间长了,朱元璋发现了徐达的小心思。
有一次,朱元璋又召徐达对弈,并对徐达说让他放心下棋。
徐达知道朱元璋已经发现自己故意输棋的事情,不敢怠慢。
这一次徐达终于大获全胜,但是仔细一看,徐达把棋子摆成了“万岁”两个大字。
朱元璋一看,非常高兴,于是就把莫愁湖赏赐给了徐达。
即使二人相处融洽,朱元璋也免不了怀疑徐达的忠心。
他最担心的就是手下的将军们对他面前一套背后一套。所以让锦衣卫监视的同时,自己也会瞅准机会试探一番。
有一次,朱元璋请徐达到自己的宫中喝酒,徐达非常高兴。
酒席期间,朱元璋不断地向徐达敬酒,嘴巴里还跟徐达说:“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兄弟,我能坐上皇位,徐大将军功劳不小呀!”徐达嘴上谦虚,但是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就这样,徐达跟朱元璋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酒越喝越高兴。而且皇帝敬酒,哪有不喝的道理。
这场酒席一直延续到深夜,徐达喝得酩酊大醉。但是朱元璋呢,全程都是嘴巴沾一沾酒杯,根本没喝多少。
等到徐达喝得实在站不起来了,朱元璋就命令手下把徐达送到自己原先居住过的宫殿。
这个宫殿是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住过的,登基以后就不住了,但是由于是皇帝原来的居所,所以一直有人清扫看守。
喝得不省人事的徐达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带到了那里。
等到半夜醒来的时候,看到大殿内的情景,就问旁边的随从:“这是哪里?”
随从回答:“旧内。”
一听到“旧内”两个字,徐达头脑马上清醒过来。
他知道,这次可能就是朱元璋的试探,如果处理不好,那可是祸及满门啊!
想到这里,头上不知不觉地渗出一层汗来。
他马上起身,跪在台阶上,朝北拜了三拜,把头磕得咚咚响,让宫殿里的宫女侍官都知道他的惶恐。
第二天,朱元璋听说了徐达当时的表现,知道了徐达诚惶诚恐的样子,非常高兴。
他知道,徐达是肯定不会造反的。于是就对徐达放下了戒心。
后来在《智囊全集·捷智部》中对徐达的这次表现评价非常高:“中山三叩头,而主信益坚。
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
可见,徐达的谨慎小心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也是在这么多忠臣良将被杀的时候,徐达依然能够得到善终的原因。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自到场哀悼。而且让人感动的是,徐达墓碑上的碑文有二十八行,共计两千多字,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撰文,碑文上现在还能看到清晰的标点符号。
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徐达的情感是真挚而深厚的。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建立起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名字很霸气,然而他原来的名字却很土,名叫朱重八,后来他还改名为朱兴宗,字国瑞。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早年的时候为啥叫朱重八呢?或者说他的父母为何给他取名朱重八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曾给出过解释,“朱元璋及其父祖生在元朝,元朝有个规矩,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来命名”。本人最初也是深信不疑,可是后来发现了问题。
按照当年明月的解释,朱元璋之所以叫朱重八是因为他父母年龄相加等于八十八,或者他出生在八月初八。然而事情似乎并不是这样的,按照史料的记载,朱元璋出生在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朱元璋十六岁的时候,父母先后亡故,“皇考终而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
我们简单计算一下,发现朱元璋出生时,其父母年龄相加等于九十一,如果这样的话,朱元璋应该叫朱九一才对啊!后来我发现当年明月的这种说法与清朝人俞樾的记载有关。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
不过当年明月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出现了一些误解,俞樾说的是“行第”,也就是兄弟排行,而当年明月说成“出生的日期”。 朱元璋高祖名叫朱百六,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朱四五、朱四九。朱四九生了四个儿子,即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朱初一生了两个儿子,即朱五一、朱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世上哪有那么凑巧的事情,所有兄弟们的生日都是在同一月?“出生的日期”作为命名标准并不完全正确。“四”、“初”、“五”是字辈,也就是“行第”。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朱重八名字的由来。朱四五有四个儿子,老大朱重四,老二朱重六,老三朱重七,老四就是朱重八。
那么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又是谁呢?原来他们四位是朱元璋的堂兄。朱元璋的大伯名叫朱五一,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是他的儿子。朱元璋虽然排行第四,但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故名朱重八。同样的道理,朱五二、朱五三,是朱元璋的远方堂伯。
其实以数字命名并非从元朝开始,根据文献资料发现,在北宋时期民间就已经采用这种方式了,并非元朝特有的,也不是强制的。朱元璋发达之后,给父亲哥哥们改了名字,父亲改名朱世珍,大哥改为朱兴隆,二哥朱兴盛,三哥朱兴祖,自己叫朱兴宗,兄弟四人合起来正是“隆盛祖宗”。
参考资料:1.《明太祖御制文集》;2.《明太祖实录》;3.《春在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