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5 07:33:33作者:趾高气扬来源:网友整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实际上,朱允炆从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过过一天安心日子。这都拜其爷爷朱元璋同志所赐,朱元璋在世时,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都被封为不同地方的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一个藩王的军队,少则上万人,多则十万人。而朱允炆登基时,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他的那些藩王叔叔们内心难免不服。这对朱允炆的中央来说,无疑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建文帝登基一个月后,就开始了他的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解决了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齐王,这几个藩王要么被贬为庶人,要么自杀而死。而在所有的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实力是最强的。如果任由建文帝这样削藩下去,朱棣迟早也得变为庶人,这肯定是他所不愿意的。因此,从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朱棣就开始做与中央对抗的准备,暗中招兵买马、制造兵器、准备粮草、训练军队。这年轻易夺取了北平城,并以北平为大本营,正式开始造反。应该说,他这种造反之路,无疑是九死一生,因为尽管他的实力在各大藩王中是最强的,但他也只有十来万军队,且所管辖的地盘只是北平一带的“燕地”,军队的持续补给都是个大问题。以他这种弹丸之地来对抗管辖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建文中央,这种成功的概率真乃比花两块钱中千万大奖的概率还要低。不过朱棣就是朱棣,他凭借着自己的智勇双全,愣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把建文帝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
其实每每看到朱允炆的故事,都让人一肚子窝火。因为本来朱允炆手上是一把好牌,被他一步一步打坏了。他本来手上有上百万的政府军、正规军,却不敌朱棣的十万地方武装。可见没有“两把刷子”,即使让你做了皇帝,也做不长久。综观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朱允炆年轻气盛、操之过急。在他即位后不到一年,即连废五王。这就造成一种燕王除造反外无路可走的局面,也使国人对燕王产生同情,进而支持他。加之朱棣一直打着“奉天靖难”、“清君侧”、“周公辅成王”的旗号,蒙蔽了大批官吏和民众,致命官民不能同仇敌忾,消灭燕军。
二是朱允炆所受的教育使然。可能朱元璋同志觉得以前做人太狠、做事太绝(要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取得天下),因此他想从孙子身上找点补,让皇孙朱允炆从小就接受了慈悲为怀、博爱宽容、以德服人、兼济天下的教育。这一教育本身没有错,但所谓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跟君子当然可以讲道德,但如果跟流氓讲道德,那可能是讲不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流氓”,他不断地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比如靖难开始时,为了争取时间,而装作重病、装疯卖傻),一次一次与政府军发生战争。而战争不是儿戏,是要死人的。“慈悲为怀”的建文帝(用“很傻很天真”也许更贴切一些)居然跟政府军的统帅交待,不要让他背上杀死叔父的恶名(也就是在作战时,不要杀了朱棣)。有了这种愚蠢之至的命令,这仗还怎么打呢?也许朱允炆认为,他的这一命令会让朱棣感动一下,不会再与中央作对。然而,朱棣正是利用了朱允炆的这一荒唐的军令,而多次带头冲锋陷阵,最终打到了京城。还有那个李景隆,两次出征,败光了建文的数十万大军,经常仗还没怎么打,自己就一个人开溜,是不折不扣的逃跑将军,照理应该死罪。建文帝居然没有杀他,最后还重用他,让他守卫京城。正是因为李景隆的无耻行径,主动打开金川门迎敌入城,而使京城陷落。也许到京城陷落的那一刻,建文帝应该会有所醒悟吧。可惜已经太迟了!
三是朱允炆的用人不当。在朝庭里,朱允炆当时主要重用了齐泰(兵部尚书)、黄子澄(翰林学士)、方孝孺(翰林侍讲)等人。这些人都是书生意气,实战经验不足。而在军队里,重用的是李景隆。1399年,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攻打兵力空虚的北平城,居然没有打下来!而在接下来的郑村坝一战,更是让他的五十万大军彻底失败!这也让朱棣初步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按说李景隆的这种无能之辈就应该收回他的兵权了。朱允炆倒好,不但没有收回他的兵权,还进一步给他下放权力,继续让他指挥军队。也不知朱允炆当时是怎么想的。难道就因为你们以前的关系好,就该这么重用他?
四是朱允炆本身的决策失误。燕王起兵后,北方战火连天,建文帝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定官制等方面,只是寄希望于李景隆这种徒有其表的人身上。在战争后期,另一个致命的失误是建文四年五月,政府军与燕兵交战于濉水附近的小河,政府军大胜,斩燕将李斌,燕军陷入生死攸关的窘境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朝庭居然召回大将徐辉祖,淮北的政府军因此势孤而大败。这让政府军失去了最后一次歼灭北军的机会。
五是其他方面的因素。众所周知,当初与朱元璋一同出生入死打天下的那些开国功臣,朱元璋同志为了他的稳定,基本将他们杀光了。因此,待朱棣起事后,朱允炆才发现,原来他根本找不出能够与朱棣抗衡的大将。此外,天气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北方易结冰、多风沙,在政府军与北军的数次交战中,要么由于结冰而贻误战机,要么由于沙尘暴天气而不利政府军。加之南方士兵对北方严寒天气的适应性差,要想战胜北军,难度确实挺大的。不过这些都不是政府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402年(建文四年),随着京城的金川门被无耻的李景隆打开,朱允炆的皇帝生涯也走到了末路。此时他身边的谋臣早已不见踪影,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的书呆子终于明白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他看着这豪华的宫殿,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都在这里度过,然而,今后他将不再是这里的主人。万念俱灰之下,他悲愤地燃起一把火,把宫殿烧了!皇后以及宫女若干人,也投火自焚!朱棣在入宫后,派人到处寻找朱允炆,要求活人见人,死要见尸。然而,朱允炆的活人没见到,尸体也没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从此成了六百多年来的一个迷。
后世关于朱允炆的下落,主要有这四种猜想:一是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二是漂洋过海、不知所终,三是换上僧衣从鬼门逃遁、皈衣佛门,四是隐姓埋名、浪迹江湖。真实的情况到底是哪一种下落,可能只有去问朱允炆本人了。不过其实不用问他本人,从易经理论,也是可以推断他的下落的。
朱允炆的四柱:丁巳 壬子 己卯 癸酉。
丁壬合木,坐下亦为木,生在冬季水旺之时,官运极旺,1398年戌运助身,故贵为皇帝。然很快1399年走己酉天比地冲的大运,卯木官星被冲坏,故从1399年开始,朱棣的靖难之役开始。1402壬午年,官的原神被冲,他的皇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此年下台。
回归正题,1402年他究竟应是哪一种下落?
先看第一种下落,跳入火中自焚。笔者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1402年虽然冲了官的原神,但大运在己运,还没到死亡的地步。况且,凭朱允炆的那种个性,再罪大恶极的人(比如朱棣、李景隆,当然这是从朱允炆的立场来说的)他都下不了决心杀,他应该也不会有勇气跳入火海。
第二种下落,漂洋过海。朱棣同志也曾相信这种说法,因此从永乐三年开始,就派出了郑和,多次下西洋,表面是与西洋各国加强睦邻友好,实际郑和暗中也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笔者觉得这种下落也是不可能的。其生在己土日,己土为田园之土,况且其己土如此孱弱不堪,不可能在海上漂泊几个月到西洋有关国家,所谓的水多土淹,因此他不可能选择这条道路。
第三种下落,皈衣佛门。貌似这种说法流传甚广。朱棣也曾派出胡濙遍访全国的寺庙,希望寻找到朱允炆的下落,最后也没有在任何寺庙中找到朱允炆的身影。从其四柱看,也不像是个僧人的八字,因此,这种说法,笔者也是不认同的。
第四种下落,浪迹江湖。根据其八字,这种说法是极有可能的。因为既然排除了前三种可能,那就只剩下这种可能性了。那么他会往哪个方向逃呢?己土生在子月,天寒地冻之时,北方为其忌,因此,他应该不会往北方逃,而是往南方跑了。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方认定他投火自尽了呢?这个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当时朱棣靖难时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如果说朱允炆还活着,朱棣是没有理由来做这个皇帝的。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府没有通过“朝阳群众”抓到他呢?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当时技术手段落后,没有人脸识别和DNA鉴定技术,也不像我们现代人,每天可以看新闻联播,哪怕国外的领导人长什么样,我们都一清二楚。因此,即使他扎到人堆里,估计也没人知道他就是曾经的皇帝。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府不通过到处张贴配有画像的“悬赏公告”抓朱允炆呢?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人家朱允炆才是合法的皇帝,朱棣这种通过造反的形式取得的皇位是不合法的。谅他也不好意思通过这种形式去寻找朱允炆。
或又有人问:既然朱允炆还活着,那为什么后来没有东山再起呢?这个从他的八字看,他整个己酉、戊申等运,都是不利官运的大运,也就是说其后的几十年的大运都不行,因此,其未能东山再起。况且,作为皇帝,其权威其实也有赖于身边鞍前马后、前呼后拥的一帮人,且必须依靠手中握有的数以十万计的军队。而现在他这两样东西都没有,孤家寡人一个,即使他想东山再起,料也没有这个能力和机遇,最后只能消失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实际上,朱允炆从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过过一天安心日子。这都拜其爷爷朱元璋同志所赐,朱元璋在世时,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都被封为不同地方的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一个藩王的军队,少则上万人,多则十万人。而朱允炆登基时,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他的那些藩王叔叔们内心难免不服。这对朱允炆的中央来说,无疑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建文帝登基一个月后,就开始了他的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解决了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齐王,这几个藩王要么被贬为庶人,要么自杀而死。而在所有的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实力是最强的。如果任由建文帝这样削藩下去,朱棣迟早也得变为庶人,这肯定是他所不愿意的。因此,从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朱棣就开始做与中央对抗的准备,暗中招兵买马、制造兵器、准备粮草、训练军队。这年轻易夺取了北平城,并以北平为大本营,正式开始造反。应该说,他这种造反之路,无疑是九死一生,因为尽管他的实力在各大藩王中是最强的,但他也只有十来万军队,且所管辖的地盘只是北平一带的“燕地”,军队的持续补给都是个大问题。以他这种弹丸之地来对抗管辖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建文中央,这种成功的概率真乃比花两块钱中千万大奖的概率还要低。不过朱棣就是朱棣,他凭借着自己的智勇双全,愣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把建文帝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
其实每每看到朱允炆的故事,都让人一肚子窝火。因为本来朱允炆手上是一把好牌,被他一步一步打坏了。他本来手上有上百万的政府军、正规军,却不敌朱棣的十万地方武装。可见没有“两把刷子”,即使让你做了皇帝,也做不长久。综观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朱允炆年轻气盛、操之过急。在他即位后不到一年,即连废五王。这就造成一种燕王除造反外无路可走的局面,也使国人对燕王产生同情,进而支持他。加之朱棣一直打着“奉天靖难”、“清君侧”、“周公辅成王”的旗号,蒙蔽了大批官吏和民众,致命官民不能同仇敌忾,消灭燕军。
二是朱允炆所受的教育使然。可能朱元璋同志觉得以前做人太狠、做事太绝(要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取得天下),因此他想从孙子身上找点补,让皇孙朱允炆从小就接受了慈悲为怀、博爱宽容、以德服人、兼济天下的教育。这一教育本身没有错,但所谓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跟君子当然可以讲道德,但如果跟流氓讲道德,那可能是讲不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流氓”,他不断地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比如靖难开始时,为了争取时间,而装作重病、装疯卖傻),一次一次与政府军发生战争。而战争不是儿戏,是要死人的。“慈悲为怀”的建文帝(用“很傻很天真”也许更贴切一些)居然跟政府军的统帅交待,不要让他背上杀死叔父的恶名(也就是在作战时,不要杀了朱棣)。有了这种愚蠢之至的命令,这仗还怎么打呢?也许朱允炆认为,他的这一命令会让朱棣感动一下,不会再与中央作对。然而,朱棣正是利用了朱允炆的这一荒唐的军令,而多次带头冲锋陷阵,最终打到了京城。还有那个李景隆,两次出征,败光了建文的数十万大军,经常仗还没怎么打,自己就一个人开溜,是不折不扣的逃跑将军,照理应该死罪。建文帝居然没有杀他,最后还重用他,让他守卫京城。正是因为李景隆的无耻行径,主动打开金川门迎敌入城,而使京城陷落。也许到京城陷落的那一刻,建文帝应该会有所醒悟吧。可惜已经太迟了!
三是朱允炆的用人不当。在朝庭里,朱允炆当时主要重用了齐泰(兵部尚书)、黄子澄(翰林学士)、方孝孺(翰林侍讲)等人。这些人都是书生意气,实战经验不足。而在军队里,重用的是李景隆。1399年,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攻打兵力空虚的北平城,居然没有打下来!而在接下来的郑村坝一战,更是让他的五十万大军彻底失败!这也让朱棣初步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按说李景隆的这种无能之辈就应该收回他的兵权了。朱允炆倒好,不但没有收回他的兵权,还进一步给他下放权力,继续让他指挥军队。也不知朱允炆当时是怎么想的。难道就因为你们以前的关系好,就该这么重用他?
四是朱允炆本身的决策失误。燕王起兵后,北方战火连天,建文帝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定官制等方面,只是寄希望于李景隆这种徒有其表的人身上。在战争后期,另一个致命的失误是建文四年五月,政府军与燕兵交战于濉水附近的小河,政府军大胜,斩燕将李斌,燕军陷入生死攸关的窘境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朝庭居然召回大将徐辉祖,淮北的政府军因此势孤而大败。这让政府军失去了最后一次歼灭北军的机会。
五是其他方面的因素。众所周知,当初与朱元璋一同出生入死打天下的那些开国功臣,朱元璋同志为了他的稳定,基本将他们杀光了。因此,待朱棣起事后,朱允炆才发现,原来他根本找不出能够与朱棣抗衡的大将。此外,天气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北方易结冰、多风沙,在政府军与北军的数次交战中,要么由于结冰而贻误战机,要么由于沙尘暴天气而不利政府军。加之南方士兵对北方严寒天气的适应性差,要想战胜北军,难度确实挺大的。不过这些都不是政府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402年(建文四年),随着京城的金川门被无耻的李景隆打开,朱允炆的皇帝生涯也走到了末路。此时他身边的谋臣早已不见踪影,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的书呆子终于明白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他看着这豪华的宫殿,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都在这里度过,然而,今后他将不再是这里的主人。万念俱灰之下,他悲愤地燃起一把火,把宫殿烧了!皇后以及宫女若干人,也投火自焚!朱棣在入宫后,派人到处寻找朱允炆,要求活人见人,死要见尸。然而,朱允炆的活人没见到,尸体也没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从此成了六百多年来的一个迷。
后世关于朱允炆的下落,主要有这四种猜想:一是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二是漂洋过海、不知所终,三是换上僧衣从鬼门逃遁、皈衣佛门,四是隐姓埋名、浪迹江湖。真实的情况到底是哪一种下落,可能只有去问朱允炆本人了。不过其实不用问他本人,从易经理论,也是可以推断他的下落的。
朱允炆的四柱:丁巳 壬子 己卯 癸酉。
丁壬合木,坐下亦为木,生在冬季水旺之时,官运极旺,1398年戌运助身,故贵为皇帝。然很快1399年走己酉天比地冲的大运,卯木官星被冲坏,故从1399年开始,朱棣的靖难之役开始。1402壬午年,官的原神被冲,他的皇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此年下台。
回归正题,1402年他究竟应是哪一种下落?
先看第一种下落,跳入火中自焚。笔者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1402年虽然冲了官的原神,但大运在己运,还没到死亡的地步。况且,凭朱允炆的那种个性,再罪大恶极的人(比如朱棣、李景隆,当然这是从朱允炆的立场来说的)他都下不了决心杀,他应该也不会有勇气跳入火海。
第二种下落,漂洋过海。朱棣同志也曾相信这种说法,因此从永乐三年开始,就派出了郑和,多次下西洋,表面是与西洋各国加强睦邻友好,实际郑和暗中也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笔者觉得这种下落也是不可能的。其生在己土日,己土为田园之土,况且其己土如此孱弱不堪,不可能在海上漂泊几个月到西洋有关国家,所谓的水多土淹,因此他不可能选择这条道路。
第三种下落,皈衣佛门。貌似这种说法流传甚广。朱棣也曾派出胡濙遍访全国的寺庙,希望寻找到朱允炆的下落,最后也没有在任何寺庙中找到朱允炆的身影。从其四柱看,也不像是个僧人的八字,因此,这种说法,笔者也是不认同的。
第四种下落,浪迹江湖。根据其八字,这种说法是极有可能的。因为既然排除了前三种可能,那就只剩下这种可能性了。那么他会往哪个方向逃呢?己土生在子月,天寒地冻之时,北方为其忌,因此,他应该不会往北方逃,而是往南方跑了。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方认定他投火自尽了呢?这个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当时朱棣靖难时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如果说朱允炆还活着,朱棣是没有理由来做这个皇帝的。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府没有通过“朝阳群众”抓到他呢?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当时技术手段落后,没有人脸识别和DNA鉴定技术,也不像我们现代人,每天可以看新闻联播,哪怕国外的领导人长什么样,我们都一清二楚。因此,即使他扎到人堆里,估计也没人知道他就是曾经的皇帝。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府不通过到处张贴配有画像的“悬赏公告”抓朱允炆呢?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人家朱允炆才是合法的皇帝,朱棣这种通过造反的形式取得的皇位是不合法的。谅他也不好意思通过这种形式去寻找朱允炆。
或又有人问:既然朱允炆还活着,那为什么后来没有东山再起呢?这个从他的八字看,他整个己酉、戊申等运,都是不利官运的大运,也就是说其后的几十年的大运都不行,因此,其未能东山再起。况且,作为皇帝,其权威其实也有赖于身边鞍前马后、前呼后拥的一帮人,且必须依靠手中握有的数以十万计的军队。而现在他这两样东西都没有,孤家寡人一个,即使他想东山再起,料也没有这个能力和机遇,最后只能消失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作者:阿赖耶识
五千年的历史,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能从中找到相似。就像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放着儿子不喜欢,偏偏要把孙子推上帝位。
晚年的朱元璋诛杀功臣,平白给自己的名声抹黑。说白了,都是皇位惹的祸。
(一)朱允炆做到了民心所向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杀业重,所以想给明朝的未来,选择一位仁君,可以让人民更好的休养生息。
而朱允炆就是朱元璋认为的仁君,而朱允炆在登基后的一系列举动,让他赢了民心。
朱允登基,开始减轻百姓的赋税,新政的推行就是宽仁为主。朱允炆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下旨的每一条法令,都令民心归向。一年时间不到,减免了四次天下赋税,百姓有多少,对朱允炆的推崇就有多少。
要知道,在朱元璋时期,先是连年不断的征战,征战需要男人,征战需要粮食,征战需要布匹。在朱元璋晚期,为了安定社稷,开始清算,算起来朱元璋对于民生的改善并不多,所以朱允炆的所作所为,让人们从劳民伤财中解脱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么无论是谁打破这份安定,就是百姓的敌人。
朱允炆登基的第二年,还要继续征战,明明还要筹集粮饷,可是朱允炆依旧下诏,平均江南的田赋,让江南百姓都有地种,有粮食吃,这一举动,收服了江南的民心。
民心所向,就是朱允炆登基两年的最大功绩。
(二)仁君:读书人眼中的朱允炆明朝之前的王朝,就是所谓的野蛮人元朝统治的天下,所以汉人儒学一直得不到重视。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偏偏书生就是朝代更迭的脊梁。好不容易诸位书生大臣,盼来了一位名正言顺的仁君,为了青史留名,必须全力以赴辅佐他。
在书生的心中,朱元璋明旨下诏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是天经地义,那些学习儒家的书生,要维护的就是这份正统。
在儒家书生的心中,第一条铁律,就是忠君爱国。
或者说,儒家书生,天下文人,被压抑太多年了,而朱允炆就是他们文人的希望。
在宋朝后期,因为重文轻武险些被灭国,所以大家对于文人相轻,到了元朝,文人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甚至连都不如,一直被压抑的文人,直到明朝的到来,被朱元璋提拔,被朱允炆重用,秉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这些文人,对朱允炆只能说是鞠躬尽瘁。
对于文人而言,天下大同就是毕生所愿,而朱允炆的存在,让他们看见了希望。
(三)忠臣如过江之鲤直到朱棣以清君侧的口号开始讨伐朱允炆,天下百姓文人共诛之。
直到朱棣的大军兵临城下,朱允炆已经无力回天,突然一场大火,让朱允炆的下落,成了千古迷案。
而那些跟随朱允炆的臣子,面对着未来皇帝朱棣,却坚决不肯投降。
朱棣进到南京,仅有28位大臣迎接朱棣。而朱棣为了彰显武力,抓捕没有迎接他的大臣,这些人被全部处死。
其中方孝儒拒不投降,连累亲友。铁铉不肯面见朱棣,被凌迟后油炸。景清想刺杀朱棣,朱棣将景清的乡亲都全部杀害。甚至有人为方孝儒等忠臣收尸,也被朱棣全部处死。那些跟在朱允炆身边的大臣,以一死,成全了自己的忠义无双。
只是最苦的还是女子,这些人的家眷,被朱棣下令成为贱籍,供人取乐。
据不完全统计,此靖难一役,死亡五十万人。
朱允炆在位期间不长,可是却是一个好皇帝,他换得太多人心,也为朱棣留下后世的骂名。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