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4 05:44:11作者:陪你演戏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说起天干地支纪年法,我想大家都听着耳熟,也有人能读出几个,如果确实没有映像,那“大贤良师”张角那句“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不是很多人都听过,也可以说因为这句话,开启了三国时代。相信听过这八个字很多,特别男生,因为很多三国游戏里面,开篇就是这八个字,而又有多少人懂这八个字本身代表的含义?如果不懂,那么就来了解了解,什么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如何很容易推算出某一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吧!如果能认真把这篇文章看完,仅凭“甲子”这个词你就能理解这句话大概的意思,而且更能学会如何自己推算某一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这是很装x的技能哦,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个人如何简单准确的推算某一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
罗盘
一、天干地支小知识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读法: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读法: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二、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天干地支算年
目前网络上计算天干地支,天干能够准确计算,但是地支按照公式计算差别很大,所以很多网友说计算公式不对,根本算不准,最关键的是上网查很难查到到底怎么样才能计算才能正确(不信上网随便查),这个小知识是真有用哦!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到底如何计算某一年的天干地支。
疯狂吐槽的网友
请看下面这个图,此图为天干地支对应序号图,后面计算出结果还需要对照此图。
天干地支对应序号图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万能公式
天干=(年份-3)/10……余数 余数为几就数几个(ps:0=10)
地支=(年份-3)/12……余数 余数为几就数几个(ps:0=12)
如:2007年 丁亥年
天干=(2007-3)/10=200.4……余数为4 对应上面天干地支图,天干为“丁”(ps:0=10)
地支=(2007-3)/12……余数为0对应上面天干地支图,地支为“亥”(ps:0=12)
看到这个计算大家心里该说,这不是很好算嘛!直接套公式算就是喽,有什么难算的。说这话的朋友请往下看,我们再举个例子: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 戊子年
天干=(2008-3)/10=200.5……余数为5 对应上面天干地支图,天干为“戊”(ps:0=10)
地支=(2008-3)/12=167.0833333333333……余数“?”(ps:0=12)
这个咋算?难不成“四舍五入?”,作者最开始也是这样考虑的,但是上网搜索后完全没有答案,研究好久才有所了解。
正确答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戊子年
天干=(2008-3)/10=200.5……余数为5 对应上面天干地支图,天干为“戊”(ps:0=10)
地支=(2008-3)/12=167.0833333333333……余数为1对应上面天干地支图,地支为“子”(ps:0=12)
有网友肯定说这还不是“四舍五入!”,肯定整数后保留一位小数点,然后“四舍五入”的结果。然而不是的,如果你使用这种计算结果,后面你会懵。如果大家主动去试算几个年份,就会发现这样根本行不通,有的年份根本对应不上。好吧!给大家说正确的计算方式吧。
事实上计算公式里的余数指的是年份能够被整除后累加的数字,比如说:
天干=(2003-3)/10=200,余数为0 (ps:0=10),所以天干为“癸”
天干=(2007-3)/10=200.4……余数为4 对应上面天干地支图,天干为“丁”(ps:0=10)
看到有什么规律没,2003年天干为“癸”,2004=2003+1天干为“甲”,2005=2003+2天干为“乙”,2006=2003+3天干为“丙”,2007=2003+4天干为“丁”。所以,所谓的余数是指找到需要计算年份的附近年份,必然有一年能被整除无余数(0=12,地支为“亥”)的那一年,然后对照天干地支图往前或者往后累加累减。
而地支更是需要按照这个算法,对应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万能公式中地支算法,按照上面这种逻辑计算,就能得到准确的某一年的天干地支纪年。
(ps:如果大家嫌麻烦,其实天干错误算法也行,直接用计算器除,小数点是几,对照天干图是可以的!但是地支肯定不行!!!,这个地方划重点,地支很多人都不会计算)
天干地支算月
目前使用天干地支算月的方法非常准确的为“五虎遁口诀”,为啥叫做“五虎遁”因为地支每年从立春开始为第一个月,都是从“寅”开始,而“寅”在十二生肖上对应的是“虎”生肖,所以说叫“五虎遁”。
五虎遁的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年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具体解释为:
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
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
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
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
五虎遁口诀是计算天干的,地支是固定的,地支每年从立春开始为第一个月,都是从“寅”开始,即寅月;从惊蛰开始为第二个月,即卯月;从清明开始为第三个月,即辰月。以此类推。所以八字学中的月份,是按节气来确定的。从立春那天算起。
而为何地支是固定的,具体解释起来很麻烦,说多了大家估计看的眼晕,如有兴趣可自行搜索。
例如 2021年
天干=(2021-3)/10=201余数为8 ,所以天干为“辛”
地支=(2021-3)/12=168余数为2,所以地支为“丑”
2021(明年)是辛丑年,按照口诀“丙辛之年寻庚起”,那么第一个月就是“庚寅”,接着往下就是“辛卯”、“壬辰”、“癸巳”......
所以只要知道年份对应的天干地支年,就很容易推算出当年每个月的天干地支月。
特别强调,算命学和卦学中所说的月份,并不完全按照农历的月份来说,了解不深的人会有误区,认为是按照农历的月份来确定月份的。今年春节,是2021年2月12日是春节,2月3日是立春。实际上从立春开始,就进入辛丑年了。
所以2021年的“庚寅”月是从2021年2月3日(立春)之日起算的。
天干地支算日
网上天干地支算日,网友都算蒙了,我也看着很懵
网上能找到天干地支算年、算月、算时,但是算日的真的不多,而且就算有,都是给你说一大篇道理,各种口诀推算,然后看的云里雾里,搞不懂到底啥意思。
天干地支对应序号图
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个人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只要会加减乘除计算就能学会天干地支算日。不信看完可以按照方法找几个日推算一下,很有成就感呦。请看下方推算方法:
〔(年-1)×5+(年-1)÷4+当年天数〕÷60=余数为几
天干=余数÷10 结果余数为几对照天干表序号选中 (ps:0=10)
地支=余数÷12 余数余数为几对照地支表序号选中 (ps:0=12)
例1:2009年5月14日,求日干支
〔(2009-1)×5+(2009-1)÷4+134〕÷60
=(10040+502+134)÷60=177余数为56
天干=余数÷10 =56÷10=5余数为6,对照天干表序号为“己”
地支=余数÷12=56÷12=4余数为8,对照地支表序号为“未”
所以2009年5月14日,日干支为“己未”日
例2:2019年7月18日,求日干支
〔(2019-1)×5+(2019-1)÷4+199〕÷60
=(10090+504+199)÷60=179余数为53
天干=余数÷10 =53÷10=5余数为3,对照天干表序号为“丙”
地支=余数÷12=53÷12=4余数为5,对照地支表序号为“辰”
所以2019年7月18日,日干支为“丙辰”日
例3:2023年12月11日,求日干支
〔(2023-1)×5+(2023-1)÷4+345〕÷60
=(10110+505+345)÷60=182余数为40
天干=余数÷10 =40÷10=4余数为0,对照天干表序号为“癸”
地支=余数÷12=40÷12=3余数为4,对照地支表序号为“卯”
所以2023年12月11日,日干支为“癸卯”日
3个结果全对!之所以这样说,因为这三个年月日是作者自己随意选取的日子,后面会计算出什么结果作者也没考虑,全部算出来后,对照手机日历中黄历结果,一个没错,是不是很神奇。
当然,现在大家想知道某个年月日时天干地支其实网络上很容易查到,而作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也是想把这么神奇的天干地支介绍给大家,这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国学。天干地支虽然现在已经不作为主要计年月日工具,但是在儒学、理学、医学、风水、术数和命理学中还是主要应用,所以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1.此种计算方式年月日均为阳历;
2.计算公式中“(年-1)÷4”结果只取整数部分;
3.计算公式中“当年天数”指的从1月1日至你所求的那一天的天数累加和,如求“XXXX年5月14日”,那么“当年天数”为1月天数+2月天数+3月天数+4月天数+5月天数,31+28/29+31+30+14=135/136, 因为有可能会出现闰年,所以2月天数有可能是28天或29天;
4.闰年如何算,有句话说的好,叫做“四年一闰”,所以想知道你所求的那一年是否是闰年,就用当年数除四,如:2008年,就是2008÷4。如果能被整除就是闰年,2月就是29天,如果不能被整除就不是闰年,那么2月就是28天。
5.此种方法数字计算值比较大,但计算非常简单,计算求余数的时候主要用笔算,求得余数,计算器只能辅助,不能得出最终结果。因为计算器计算的余数是小数点。
天干地支算时
计算一天中某个时辰的干支,主要用法是“五鼠遁法”,为啥叫做“五鼠遁”因为每天时辰都是从“子时”算起,而“子”在十二生肖上对应的是“鼠”生肖,所以说叫“五鼠遁”。(ps:天干地支和十二生肖对应,后期会说,现在就不插入这方面的知识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乱!)
我们利用“五鼠遁”口诀,只要知道当天的日干支是啥,就对应口诀和“五鼠遁日起时表”轻松就能算出某天某时辰的干支。下面是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五鼠遁元”用于推算八字之时柱,是命理学经验的精华总结!
口诀释义:
甲己还加甲——逢日干是甲或己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甲上起!
乙庚丙作初——逢日干是乙或庚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丙上起!
丙辛从戊起——逢日干是丙或辛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戊上起!
丁壬庚子居——逢日干是丁或壬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庚上起!
戊癸起壬子——逢日干是戊或癸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壬上起!
五鼠遁起时图
例1我们上述所求得:2009年5月14日,日干支为“己未”日
那么对照“五鼠遁”口诀“甲己还加甲——逢日干是甲或己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甲上起!”
再看上面“五鼠遁日起时表”,子时(23~1点)就是“甲子”,往后推“乙丑”、“丙寅”......
例2我们上述所求得:2019年7月18日,日干支为“丙辰”日
那么对照“五鼠遁”口诀“丙辛从戊起——逢日干是丙或辛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戊上起!”
再看上面“五鼠遁日起时表”,子时(23~1点)就是“戊子”,往后推“己丑”、“庚寅”......
例3我们上述所求得:2023年12月11日,日干支为“癸卯”日
那么对照“五鼠遁”口诀“戊癸起壬子——逢日干是戊或癸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壬上起!”
再看上面“五鼠遁日起时表”,子时(23~1点)就是“壬子”,往后推“癸丑”、“甲寅”......
上述方法已经将某一年月日时全部推算出来,是不是很简单,而知道了这个,最简单的应用就是你只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就可以推算对方的生辰八字啦,你可以直接推给她(他)看,如果真能做到这个,我想还是能够在对方心里留下很深的映像的。哈哈哈,是不是很装X,只要认真读几遍,记住一些知识,就会变得与众不同啦。所以多学点,没错的。各位看官看到这了,赶紧关注加关注收藏呀!不然下次再找不一定能找到啦!!!当然你们多给个点赞也行!
后续我会说解读天干地支算出的生辰八字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等等,由浅入深是一个很过瘾的事!我们不说迷信,我们只说国学!
命理演算程序
四柱的组合
(排八字)四柱是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天干地支四柱八个字组成。
例如:某人出生于1948年农历八月八日下午4时正。
戊子(年柱)——(根)(少年)(祖先)
辛酉(月柱)——(苗)(青年)(父母)
日元戊戌(日柱)——(花)(中年)(夫妻)
庚申(时柱)——(果)(老年)(子女)
如何排列组合出来?
(1)起年法。
一般查万年历:1948年,查万年历可知为戊子年。这里要注意的是决定年柱的第一天,不是年初一,而是立春节的那一天,如1955年农历一月五日申时立春,在这一天未时出生的人,仍是1994年甲戌属狗,申时后出生的人便是乙亥年属猪、年柱的分界线是一月初五的申时立春节,决不是大年初一的春节。
(2) 排月柱。
月柱的地支是不变的,正月为寅,二月为卵,顺次至十二月为丑,但天干却不固定,必须由年干推算,口诀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年由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戊癸之年何方发,甲字之上好寻求。
口诀的意思是:凡甲和己年的正月天干是丙开始,即丙寅顺次是丁卯、戊辰……
凡乙年和庚年的正月天干是戊开始,即戊寅、已卯、庚辰……排月柱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月的开始不是初一,而是交节令的那一天,即正月为立春,二月惊垫,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种,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要注意一年有24个节气,分上节下气。以节为界定,如正月立春是节,雨水是气,以立春算月令与雨水没有关系
(3)排日法。
出生日的干支查看万年历。或从每月初一、十一的干支数顺排得出。
(4)推时法。
时的地支,以一天的24小时配12地支,即每二小时一个时辰计,从半夜11-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顺次推算。
时的天干则从日干推算,口诀是:
甲已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意思是甲日、己日生的人,子字上配甲,即为甲子,乙庚日生的为丙子,丙辛日是戊子,丁壬日是庚子,戊癸是壬子。其余顺推。
试举一例:某人生于1980年3月1日6点30分(卵时),查万年历知,1980年为庚申年,阳历三月一日为农历正月十五。根据推月法知月柱为“戊寅”(乙庚戊为头),再由万年历知日柱为癸西、由推时法知时柱为乙卵。排列组合起来就是:庚申、戊寅、癸酉、乙卯。
又如:上述某人生于1948年八月初八日下午4时,首先查万年历1948年为戊子年,八月地支为酉。戊年正月甲寅起头,顺数至酉,第八位为辛,故知辛西月,查万年历初八日为戊戌日,下午4时为申时,由推时法,壬子起顺推9位,时柱应为庚申,组合起来便是:“戊子、辛西、戊戌、庚申”。其中八个字的四柱包含着时间轴,六亲方位,又相似于植物的根、苗、花、果。
这里要提起注意的是子时问题。一般分为早子时,夜子时。即以晚上12时为分界线,凡12时前出生的为夜子时,日柱按当天,时柱按次日编排,晚上12-1时出生的为早子时,日柱、时柱均按次日编排。
大运的编排
大运指人一生中哪一阶段走运,哪一阶段不走运。四柱是静态,大运是动态。四柱组合主宰人生的基本状态,大运主管人生中各个阶段的变化。
如何排列大运干支?每一大运干支主宰十年,这些干支是从月柱顺排或逆排而来。
以年干的阴阳分出阳男阳女,阴男阴女。凡生于甲、丙、戊、庚、壬年为阳男阳女;凡生于乙、己、丁、辛、癸年为阴男阴女。
阳男阴女一组,按月柱顺排。
阴男阳女一组,按月柱逆排。
例一:甲戌丁丑壬戌甲辰
【分析】
假设男命是阳男,顺排。
大运(按月柱丁丑,天干地支顺数)戊寅、已卵、庚辰、辛已……
假设女命是阳女,逆排。
大运(按月柱丁丑,天干地支逆数)丙子、乙亥、甲戌、癸西……
例二:乙亥戊寅已巳壬申
【分析】
假设男命是阴男,逆排。
大运(按月柱戊寅,天干地支逆数)丁丑、丙子、乙亥、甲戌……
假设女命是阴女,顺数。
大运(按月柱戊寅,天干地支顺数)已卵、庚辰、辛巴、壬午......
第三节算大运期限
几岁入运?每十年进入什么运?由以下二步骤去求:
(1)找出月支所值上下起止节气的时间数(即是计算出生日与节令相差天数)。
阳男阴女顺数,阴男阳女逆数。
(2)以三天计一年,一天计四个月,一个时辰计十天,计算出进入大运的时间。
例:1951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下午六时生四柱组合:辛卯、癸已、庚申、乙酉(查万年历)。
假设男命:辛年出生,阴男,逆数求节令起止时间。四月初一日申时交立夏节,出生日逆数至立夏申时为十四天加一个时辰,折计四岁八个月又十天,进入第一个大运,按四舍五入:5岁入大运壬辰。
大运:5岁15岁25岁35岁45岁55岁
壬辰辛卯庚寅己丑戊子丁亥
假设女命:阴女,顺数至下一节令。五月初二日戌时芒种,共十七天加一个时辰为五岁八个月加十天,四舍五入:6岁入大运甲午。
大运:6岁16岁26岁36岁46岁56岁
甲午乙未丙申丁西戊戌己亥
对十二生肖年和十二时辰,我们一般都清楚。昨天也有人提到月要怎么算,日要怎么看,今天来分享一下这些古代历法对年、月、日、时的记法。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是“甲子日”。
我觉得自己来排这些,除非非常专业,只是单纯喜欢的,查查万年历就好了。当然,这是排生辰八字的基础,想要学得专业,还得仔细专研,学会自己排盘。
欢迎专业的师傅给我留言,教我更专业、更清楚、更简便的生辰八字排盘基础。谢谢!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圣”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多来源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来源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网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被盗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纪元、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专制残暴,激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共和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符。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方法:以公历年数,如2015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15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15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纪元简称“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八九o年”;民间则俗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人民日报》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中华成立后的纪年方法。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召开各省都督代表大会,宣布中华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南京市志》):“中华改用阳(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中华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民间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朱启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大陆随解放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主席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中国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关于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从现在起,…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民间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民间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15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哥白尼“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16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阴阳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14年1月31日始,至2015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15年2月19日始,至2016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包含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中华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14年农历甲午年、2015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修的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包含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15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16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包含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包含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15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世界通用纪年的最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19年称为21世纪初,2020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中央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北京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民间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来源。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关于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官方行政及民间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公文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术士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易经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关于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15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中华可简称“×年、民×年、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政协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中华”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共和国”为简称,用“共和国成立前、后”替代带政治色彩的“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中华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公文均换新历表述,但是民间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可查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15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15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15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事件,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修的谱(包括有些身份证),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阿拉伯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常务副主席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二十日”,“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15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14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阿拉伯数即可查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关于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1.根据出生时间正确地排出人生八字
排八字前的准备
(1)准备一本有二十四节气、干支纪法和农历与公历互算的万年历。
(2)请要算命的人,报出他准确的出生年月日时,出生的年月日时中有一样不能确认的,他的命就不能算。
(3)要问清来人是否剖腹产,若是,则剖腹产的人命不能算。
借助万年历排出八字
八字就是八个字,这八个字当然不是任意指定的,它由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构成,具体构成方法如下:
(1)将要算命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时写在纸上,比如:王大年男1956年3月30日18点50分出生
(2)查出出生年的干支表示。
本例中王大年出生年为1956年,查万年历可知,1956年的干支表示当为“丙申”,将查出的结果“丙申”记在纸上。
(3)根据年干推算出生月的干支表示。
若万年历上已注明了每两个节气之间月份的干支表示,则只要查看他出生的那一天在哪两个节气之间,即可查出所生月份的干支表示(详细查看方法见上一章)。若你的万年历上没有月份的干支表示,那就需要自己做一个推导,推导方法在前面已介绍过了,这里不再多述。要提醒读者的是,在八字中出现的月份一律为干支纪月,它完全由每一年的节气所决定,决不能按农历或公历月份来计算。在本例中因3月30日在本年的惊垫节与清明节之间,故应属于“卯”月,而不是与三月相对的“辰”月;再根据“丙辛之岁起庚寅”的规则,出生月的干支应为“辛卯”。
(4)借助万年历查出这一天的干支表示。一
般的万年历上都会给出每一天的干支表示,这时你只要找到与公历出生时间相对应的那一天的干支,就行了。但也有的书上只给出了一月中某个特殊日子的干支表示,其他的日子要你自己按照六十花甲子表的顺序,依次逐日递推,从而得到这个月中每一天的干支表示。在本例中,他出生的这一天干支表示为“丙申”。
(5)确定出生的时辰并推导出时干。
这里的时辰指的是中国传统纪时中采用的十二时辰,而不是现在通用的二十四小时纪法,必须将二十四小时纪法换算成十二时辰,具体的换算方法,在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根据换算规则,18点50分当为“西”时辰。确定了时辰的地支以后,还得为时辰配上天干。这要由日干起时干的口诀来决定,出生这一日的天干为“丙”,根据日干起时干口诀,则知这一日的子时为“戊子”,然后依次是:己丑时、庚寅时、辛卵时、壬辰时、癸已时、甲午时、乙未时、丙申时、丁酉时……故“西时”的干支表示为“丁酉”。
(6)将年月日时的干支表示依次记在出生时间下面。
丙申(年)辛卵(月)丙申(日)丁酉(时)
通常我们将它们后面的年月日时这几个字省略,这八个字不是别的,就是这个人的“八字”,也是这个人的“命”。由此可见八字完全由人的出生时间确定,它是人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表示,一共有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对这八个字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称为批八字,排出了八字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批八字。
八字与出生时间的对应关系
2.批八字时常用的干支属性正确地排出了八字,是分析和研究八字的基础,也是揭示人一生运动规律的基础。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批八字,批八字的技巧很多,但所用到的基本知识却不是太多。主要是借助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各种属性。为了便于读者的学习和理解,我们特将有关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各种属性作系统归纳和总结。
天干的属性
甲乙:
五行:木。
阴阳:甲为阳,乙为阴。
方位:东方。
时令:春天。
气势:旺于春,相于冬,休于夏,四于四季月(即辰戌丑未月),死于秋。
我生:丙丁已午(此处的我指上面的“甲”,下同)。
生我:壬癸亥子。
我克:戊己辰戌丑未。
克我:庚辛申酉。
相合:甲己相合,乙庚相合。
丙丁:
五行: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阴阳:丙为阳,丁为阴。
方位:南方。
时令:夏天。
气势:旺于夏,相于春,休于四季月,四于秋,死于冬。
我生:戊己辰戌丑未。
生我:甲乙寅卯。
我克:庚申辛酉。
克我:相合丙辛相合,丁壬相合。
戊己:
五行: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阴阳:戊为阳,己为阴。
方位:中央。
时令:四季月。
气势:旺于四季月,相于夏,休于秋,闪于冬,死于春。
我生:庚辛申酉。
生我:丙丁已午。
我克:壬癸亥子。
克我:甲乙寅卯。
相合:戊癸相合,己甲相合。
庚辛:
五行: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阴阳:庚为阳,辛为阴。
方位:西方。
时令:秋天。
气势:旺于秋,相于四季月,休于冬,四于春,死于夏。
我生:壬癸亥子。
生我:戊己辰戌丑未。
我克:甲乙寅卯。
克我:丙丁巳午。
相合:庚乙相合,辛丙相合。
壬癸:
五行:水,壬为阳水,癸为。
阴阳:壬为阳,癸为阴。
方位:北方。
时令:冬天。
气势:旺于冬,相于秋,休于春,四于夏,死于四季月。
我生:甲乙寅卯。
生我:庚辛申酉。
我克:丙丁已午。
克我:戊己辰戌丑未。
相合:壬丁相合,癸戊相合。
地支的属性子:
五行:水。
阴阳:阳,阳水。
方位:北方。
月令:子月。
节气:大雪节至小寒节,中含冬至气。
藏干:癸。
我生:甲乙寅卯。
生我:庚辛申酉。
我克:丙丁已午。
克我:戊己辰戌丑未。
相合:子丑相合。
相刑:子卯相刑。
相冲:子午相冲。
相害:子未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水局。
丑:
五行:土。
阴阳:阴,阴土。
方位:北方。
月令:丑月。
节气:小寒节至立春节,中含大寒气。
藏干:癸辛己。
我生:庚辛申酉。
生我:丙丁已午。
我克:壬癸亥子。
克我:甲乙寅卯。
相合:子丑相合。
相刑:丑戌相刑。
相冲:丑未。
相害:丑午相害。
三合:已西丑合金局。
寅:
五行:木。
阴阳:阳,阳木。
方位:东方。
月令:寅月。
节气:立春节至惊垫节,中含雨水气。
藏干:甲丙戊。
我生:丙丁已午。
生我:壬癸亥子。
我克:戊己辰戌丑未。
克我:庚辛申酉。
相合:寅亥相合。
相刑:寅刑已,寅刑申。
相冲:寅申相冲。
相害:寅已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火局。
卯:
五行:木。
阴阳:阴,阴木。
方位:东方。
月令:卯月。
节气:惊垫节至清明节,中含春分气。
藏干:乙。
我生:丙丁已午。
生我:壬癸亥子。
我克:戊己辰戌丑未。
克我:庚辛申酉。
相合:卯戌相合。
相刑:卯子相刑。
相冲:卯酉。
相害:卯辰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木局。
辰:
五行:土。
阴阳:阳,阳土。
方位:东方。
月令:辰月。
节气:清明节至立夏节,中含香雨气。
藏干:乙戊癸。
我生:庚辛申酉。
生我:丙丁已午。
我克:壬癸亥子。
克我:甲乙寅卯。
相合:辰酉相合。
相刑:辰辰。
相冲:辰戌相冲。
相害:卯辰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水局。
已:
五行:火阴阳阳,阳火。
方位:南方。
月令:已月节气立夏节至芒种节,中含小满气。
藏干:庚丙戊。
我生:戊己辰戌丑未。
生我:甲乙寅卯。
我克:庚辛申酉。
克我:壬癸亥子。
相合:已申相合。
相刑:已申相刑,已寅相刑。
相冲:已亥相冲。
相害:巳寅相害。
三合:已酉丑合金局。
其他地址依次类推,大家自己推演吧···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关注、转发、点赞,大家一起弘扬周易研究预测。大家如果有八字命理知识的疑惑、姻缘合婚,起名改名,婚姻情感不顺,事业财运阻塞,健康状态等诸多问题,欢迎留言、转发、关注。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白师周易研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