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5 04:24:43作者:依稀久忆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千佛山古称历山,历山之下建城谓之历城。后来济南设府,统辖历城,明清时历城成为山东首县。县衙位于旧城中心偏东,南起县前街,北至县后街,县东、县西两条巷子分列左右,与济南府署和山东巡抚署院成鼎足之势,形成老济南官方建制的独特景观。
六扇门 八字墙
历城县衙始建年代不详,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毁于兵,后来重建,至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又毁于火,后再次重建。1949年后成为省政府宿舍大院。
过去朝廷对州县一级的衙署有形制上的统一要求,门楼三楹,六扇大门,平时只开启东西两扇供人出入,故“六扇门”成为州县衙门的代称,历城县衙也不例外。门前有照壁和石狮一对,两侧则是“八字墙”,即民谚所云“衙门口八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从乾隆年间《历城县志》所附县署平面示意图来看,其照壁、大门、二门(仪门)、大堂、二堂都在同一个中轴线上,大堂左右两侧的厢房是书办房,东西两旁是一个个小院,有土地庙、外库、厨房、账房、内书房、典史署、内宅、德泉斋、监狱和驿舍,驿舍内还有马王庙。而一些下属机构也都在离县衙不远的巷子里,便于知县(县长)监督。明清以来,官场上流行一种“官不修衙”的说法,意在树立“清廉”之形象,不妨碍自己的仕途之道。清人曾衍东有部笔记叫《小豆棚》,其中说道:郑板桥当年到潍县任知县时,有意派人将衙门外墙上挖了些孔,显得十分破败,有人问他原因,他说这是为了出出前任县官的恶习和俗气。
听老人们说,过去的历城县衙并不气派,只是作为明清以来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和正七品县太爷们办公、断案的地方。如今,县衙前后左右四条街巷周围大多是民居了,也有少量门面很小的商号。东西走向的县前、县后街较短,而南北走向的县东、县西两巷则是老城内的南北干道。
本世纪初的县东巷
县东巷 有“三宝”
县东巷历史上曾叫塔行街或东县巷。过去这里有三样“宝贝”,一是南首路西的龙王庙,主祀金龙诸水神,祈盼消除水患,确保县城安全。庙前还设有戏台,旧时上演神功戏,令主水的龙王们开心。二是巷子中段路东原有眼罗姑泉,也称罗姑井,是七十二名泉之一。传说此地曾是与秦琼同为唐朝开国名将的罗士信的故居。罗士信和秦琼都曾在历城县衙当差,前者曾为“执衣”(杂役),后者为“捕快”(保安)。罗士信从军后,其姐带侄儿在此习文练武,后人念之,遂取泉名流传今世。三是文合楼烤鸭店。烤鸭是山东人的首创,以小饼卷大葱蘸甜面酱佐食,便是极好的证明。后来烤鸭传至京城,发扬光大,成了“京城一绝”。据传,县东巷这家薛姓人家开的店铺有200多年的历史,此地距各官衙不远,他们便采用外卖的经营方式。客人需要时,店里伙计随时用提盒登门送餐。县东巷不远处有条南北刷律巷,就专门买卖宰杀活鸡活鸭,成为这些烤鸭店的原料供给基地。县东巷改造较早,很多老房子被新建的明湖小区一幢幢居民楼取代,三样“宝贝”早已不见。罗姑泉于1995年被压在新建的楼宇下。
县东巷仅存的几处老宅院中,105号有座花脊小瓦的门楼,这便是山东教育家鞠思敏故居。鞠思敏(1872—1944年),荣成人,清末举人。毕业于山东优级师范学堂,曾任山东高等师范学校(后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初年,鞠思敏与同盟会成员刘冠三、王讷等人看到济南的中学堂太少,无法满足培养人才之需,便倡导筹款集资,并率先垂范,自1913年6月至9月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大明湖畔,利用为清同治年间山东巡抚阎敬铭修筑的阎公祠旧址,开办私立正谊中学并任首任校长,该校开始为旧学制,1924年实行新学制,改为完全中学并附设小学,还在花园庄开设了分校。这也是济南教育史上最早的中学之一。为缅怀其功绩,原先从岱宗街北口至大明湖鹊华桥东有一条小街名思敏街,如今成为大明湖路的一部分。
鞠思敏虽一生致力于济南教育事业,经常慷慨解囊资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但他自己却生活简朴,省吃俭用,日常并无积蓄。当年正谊中学毕业的学生们被自己校长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便自动发起成立了“正谊校友自动乐捐委员会”,为老校长募捐建起了县东巷这座四合院,并为其购置了家具物品,捐款千元交鞠思敏作养老之资。搬进新居前,其全部家当为两地排车报刊和两地排车被褥杂物。1944年,年逾古稀的鞠思敏生活愈加窘困,在这所院子里度过了他的最后时光,于8月7日病逝。
本世纪初的县西巷
县西巷 存旧貌
比起县东巷来,旧称为西县巷的旧貌曾经保存得更多一些。这条巷子的中南段过去有几处有些名气的商号,如城内唯一的清真菜馆五福楼,以及当年京剧票友们时常出入的乐我心饭馆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字号大概在70年前便销声匿迹了。巷子偏南段路西的孙家大院、郑家大院,北首路东与后宰门交界口的2号院都是青砖黑瓦的房舍。门牌63号的孙家大院有四进院落,门楼高大,门楼下有班房,即早期的传达室,这在我看到的许多民宅中尚不多见。二道门也算气派,保存尚好,只是正房、厢房改变了模样。房舍面貌较为完整的是与孙家北部紧靠在一起的61号院的郑家。虽然门楼已废圮,院内到处是零乱的临建小房,但丝毫抵挡不住古老院落的典雅与宁静。郑家1949年前以经营面粉厂等实业成为殷实富户。1949年后,正房和东厢房交公,西厢房自家留用。正房檐下木雕精美,东西各有一边门,为小块整石砌成,额石上分别镌刻着“种德”和“收福”字样,檐下的砖雕也像一幅幅工笔画。古老的石榴树和无花果树伸展着苍劲的枝条。
县西巷北头2号院内有处泉水,名“中央泉”,系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四合院的东北侧。旁边有一石碑,上书泉名和本宅主人舒卿氏黄士泰宣统三年(1911年)时立碑题记。原来院内一直没有安装自来水,生活用水全用泉水。县西巷40号院中的泉井被街坊们亲切地称为“尺子泉”,好像地下水位“监测仪”,只要该泉水面涨到井壁上的特定青砖位置,济南四大泉群就到了全部喷涌的时间。
原县西巷北端连接着东西走向的后宰门街,而北面拐了一个小弯后与南北走向的钟楼寺街相接。正是在三条老巷子相交会的丁字路口的西南角,坐落着一处鲁菜老字号,这便是山东名菜九转大肠的诞生地九华楼饭庄。
上世纪末的九华楼饭庄旧址
九华楼面积不大,但建筑考究,东面、西面和北面各有两层楼回绕成“凹”字院落,上下共十间,木门窗、花窗棂。临街北面为拱券门,两侧各有一扇圆形花窗,仿佛两只大大的眼睛。楼南面的天井中有泉井,久旱不枯。店主杜氏是清代济南富商,特喜欢“九”字,所开九家商号都冠以“九”字。光绪初年,杜掌柜请客时以烧大肠宴客,颇受宾客赞誉。当宾客中有人得知其复杂的烹饪过程后,即席命名为“九转大肠”。一是取悦主人的“九”字癖;二是形容其烹饪过程如炼道家九转金丹。杜掌柜大喜,将这一菜名确定下来,济南各家酒楼均纷纷效仿,使这一菜品名扬四方,至今仍是济南菜中的主打菜。但不知为什么,九华楼渐渐衰败下去,几经转手卖给一位经营大鼓和麻袋的生意人戴立尧为住宅。
九华楼斜对面,即后宰门街东首路北,曾有济南府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关帝庙,占地七亩余,有山门、主殿和戏台等。宋初始建,由时任指挥使张瑾主持修建,始名汉前将军寿亭侯庙,明万历年间被赐名英烈庙,清初更名关帝庙,其庙会规模也颇为盛大。晚清光绪年间曾改做巡警总局卫生所。年间重修后,合祀关羽、岳飞,故又称武岳庙。其建筑后来大部被毁。
县西巷北端连接的南北钟楼寺街,尽头原有座钟楼,今楼基尚存,并得到维修。楼基上原有口铸造于金代明昌年间、重达8吨的大铁钟,后被移至大明湖的北岸南丰祠北。为保护这一“齐鲁第一钟”,还建了钟亭。原钟楼寺街西有条岔路叫万寿宫街。万寿宫是座道观,宋徽宗政和年间为许真君祠。许真君,原名逊,东晋河南汝阳人,家居江西南昌,任过县令。相传其年少时师从仙人求道,在赣湘一带为民斩妖除害,晋武帝时成道,宋代封其“神功妙济真君”。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经增修后改为江西会馆。后来早已是居民大杂院的会馆,部分殿堂保留下来,但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2003年初,县西巷连同附近的县前街、后宰门的一部分及钟楼寺街全部拆除,万寿宫街上的江西会馆得以保留。2011年,江西会馆、武岳庙部分建筑得以重修,与复建的九华楼饭庄融为一体,统称为武岳庙建筑群。县西巷拓宽前进行考古发掘时,在这里挖出了北魏以来的许多石刻造像。据说唐元寺中心区域就在县西巷东临的济南府署旧址(今山东省政协大院)。如今县西巷暨钟楼寺街成为宽阔笔直的大马路,随之建起两处崭新楼盘,南段谓之泉乐坊,北段名叫新坊巷,道路两旁也催生出诸多时尚铺面,但古巷的感觉没有了。
(本版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