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7 13:39:45作者:一夜奈良山来源:用户分享
新京报讯 11月12日,电影《入型入格》宣布杀青并发布杀青照及概念海报。该片由徐浩峰导演,徐骏峰联合编剧导演,陈坤、吴磊领衔主演。官博配文:“命运多舛,引入迷局,且看兄弟携手,搅动风云。入型入格,办得漂亮!”
两位领衔主演的杀青照。
同日发布的概念海报。
据悉,电影《入型入格》改编自导演徐浩峰(写作时他使用笔名徐皓峰)的同名小说,小说曾获《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故事讲述了1931年,一位名士从银行行长处借古画赏玩,竟“一借不还”。碍于面子,行长只能“派人取画”。小学武术教师(陈坤饰)接受委托,途中遇到南方隐士高手(吴磊饰),两人“取画”不成反中圈套,只能另寻奇招……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赵琳
恐怖惊悚电影《入棺》已经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映播出了,该片由海涛执导,刘智扬、李萍、彭静、刘继勋、刘天佐、佟磊、李明等人联合主演,主要讲述了迷信老妈被阴阳仙胡太婆蛊惑,执意让儿子马远皓入黄仙棺驱邪破祟,不料就此中了对方的连环计,险些家破人亡的故事!
刘智扬在片中饰演男一号马远皓,从2014年开始,刘智扬接连主演了三部《灵魂摆渡》,通过夏冬青一角被人熟知。所以在灵异惊悚题材领域,刘智扬是有先天优势的,自《灵魂摆渡》之后,他也成了悬疑、惊悚片的常客,去年的《奉天白事铺》想必大家还有印象,现在上线的《入棺》在质量上丝毫不输《奉天白事铺》!
《入棺》的剧情梗概大致如下:上有老下有小,承包的快递站还意外失火面临赔偿。中年危机压身、走投无路的马远皓在母亲的力荐之下拜求大师解命劫。马远皓亲自入棺躺平息怨气,家里的变故暂时获得改观。哪曾想,改观竟是昙花一现,马家老宅背后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马远皓用尽一切办法改变命运时,才发现这一切竟是阴谋……
刘智扬饰演的马远皓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配货站老板,家有贤妻也有刚满半岁的儿子,可不料他突然走了霉运,儿子无故整日哭闹、配送站爆炸致使员工受伤、老宅诡事频发找不到原因,马远皓一时间身心俱惫,不仅要偿还巨额赔偿,还得搞清楚各种诡事的缘由。马远皓的母亲封建迷信,认为儿子是邪祟上身,在亲眼目睹了胡太婆的神通后,决定带着儿子找她驱邪!
自此之后,马家就中了对方的连环计!在胡太婆给马远皓驱邪期间,马远皓的老同学张海林也回到了这个城市,听闻马远皓遭了难,海林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帮老同学渡过难关。入了黄仙棺之后,马家的变故果然得到了缓解,这让一向不信鬼神的马远皓谨慎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马家的诡事越来越多愈演愈烈,家里无故被钉上棺钉,老宅莫名出现棺材,胡太婆掐指一算,笃定马母没有说实话,最后在胡太婆的逼问下,马母终于承认老宅下面有一块坟地,当初建房的时候有人让她供奉黄大仙保平安,可马家不信鬼神,中途把黄大仙的画像丢弃了。胡太婆认为这就是马家“闹鬼”的真因,保家仙没了,地下的邪祟出来作乱了,这个宅子必须赶紧出手,不能再呆了!
马家老宅是阴宅的传闻瞬间传开,马母和马远皓想把房子卖了,可根本没有敢买。就在这时老同学张海林再次出手,答应按市场价买下这套房子,不过他只能凑齐首付,希望过户之后通过房产抵押的方式给马远皓结清尾款,马家母子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至此,张海林和胡太婆的骗局成功了!
原来张海林一直都和胡太婆夫妇狼狈为奸,他们辗转各地招摇撞骗,通过封建迷信和鼠尾草致幻等手段蛊惑人心,取得目标人物信任之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用首付骗取房主的房产,分赃之后异地再骗!
由于张海林是马远皓的同学,他对马母和马家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事先和胡太婆夫妇相互配合,用遥控播放录音、魔术道具等手段制造事件,一步一步让马家卖掉老宅!最后在警方的追捕下,张海林等人全部落网……
好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点击关注后续推送更多精彩内容!
米芾行书作品《紫金研帖》,淡牙色纸本
纵29厘米,横4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苏子瞻携吾
紫金研去,嘱其子
入棺。吾今得之,不以
敛。传世之物,岂可
与清净圆明本来
妙觉真常之性同
去住哉
大意是:之前苏子瞻(苏轼)从我这里借走了紫金砚台,并且嘱咐他的儿子,等他去世后要将这紫金研,当做陪葬品一起入殓。现在我拿回了紫金研,不想让它来当陪葬品。因为一件流传给后世子孙的物品,怎么能够可以与人的遗体这种已经完全涅槃、修成正果的圣洁之物放在一块呢?
《紫金研帖》为米芾于靖国元年(1101)以后所作,此墨迹纸本,纵28.2厘米,横39.7厘米。其上钤有朱文“司印”半印,即“典礼稽察司印”,白文“朝鲜人”“安歧之印”鱼雁形印“无恙”,朱文“安仪周家珍藏”“心赏”,白文“乾隆鉴赏”,朱文“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赏”。可知此帧曾为明内府所藏,后为安歧(1683-1745)所有,随后入清廷内府。《式古堂书画考》、《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皆有所录,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件作品记录了米芾与苏轼的一段往事,即“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相传宋徽宗曾赐一砚与米芾,后被苏轼借了去。而这赐砚过程及借砚过程亦有各种传说,宋代何薳《春渚纪闻》记载说:“一日上与蔡京论书艮岳,复召芾至,令书一大屏。顾左右宣取笔研,而上指御案间端研,使就用之。芾书成,即捧研跪请曰:此研经赐臣芾濡染,不堪复以进御,取进止。上大笑,因以赐之。芾蹈舞以谢,即抱负趋出,余墨霑渍袍袖,而喜见颜色。”而此《紫金研帖》所提到的砚是否为徽宗所赐不得而知,但这段宋代就有的传言也是可以反映米芾因爱砚而产生的种种趣事。对于《紫金研帖》中所提及的紫金砚,米芾自己在《宝晋英光集》中提到:“吾老年方得琅琊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出其下。新得右军紫金砚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斯不复用此石矣。”其言老年方得此砚,且尤为珍视,古时五十岁以上称老年,故此砚应该为米芾五十以后所得。
苏轼于绍圣元年(1094)被贬惠州,之后与米芾的相隔多年不见,其在《与米元章书》中说道:“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关念。独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而苏轼与米芾较晚的见面是在靖国元年(1101)五月的一天夜间相约于真州(征仪)舟中。到六月初苏轼与米芾在白沙(征仪)东园,“游于西山(米芾之西山书院),逭暑南窗松竹下,话罗浮见赤猿事”。再是“米芾出太宗草圣及谢安帖求跋,欲跋以病而力不从,还芾帖”。这里他们也应该是见过面的,再到苏轼离开真州时别过米芾,然这一次便已经是永别了。米芾言紫金砚为其老年即五十岁以后所得,靖国元年米芾五十岁,所以苏轼在真州的这段时间里借走紫金砚是最有可能的,如果是,且应该就是游米芾西山书院的那次。然而携走米芾紫金砚的时候苏轼已经病重了,其言“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在这年的七月二十八日离世,并嘱咐其子要将米芾之紫金砚陪葬。此事为米芾所知,故寻回,曰:“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其实是说明苏轼即使将死也是舍不得这砚,而米芾在对待此紫金砚与苏轼两者之间似乎也是较为舍不得这砚。
因为一方砚有了其故事,更是造就了一件书法史上的珍品《紫金研帖》。此帖书写潇洒俊逸,虽为晚年之作,其锋芒肆意之处仍未消减。宋克说“米元章书,笔锋灿烂,少奇多怪,意到力寡,正当逸处,却有懒笔。如高阳酒徒,醉后便欲凭儿。”此帖行笔跌宕,起伏变化较大,但绝无不当之处,如狡兔之于林间,穿梭自如。字形无一字是正,左右倾斜各不相同,长短大小变化多端,而又能浑然一片。整幅章法上米芾较为注重大块面的轻重对比,如“子瞻携吾”“嘱其”“今得”使得整幅左下的粗重连向中间,再“紫金”“入”与“子瞻携吾”相连,这样在整幅中粗重的画面形成了一个环形。而从第四行起,“敛传世之物岂”“清净圆明”“真常”又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三角形。再就是整幅下部的“子”“之不以”“岂可”“本来”“同”这些笔画较细的字也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样不止是变化上更加丰富,其视觉上更加清晰,有一定视觉冲击力,也体现了米芾在处理书法各种关系上的高妙之处。
《紫金研帖》作为米芾晚年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是学习书法的一个极好的范本。更是记录了书法史上两位大家的一段往事,见证了两位书家的情谊与生活癖好,意义非凡。
作者:胡鹏,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