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3 17:04:40作者:谁为谁伤来源:网友上传
温州市图书馆发布的2023年度阅读榜单显示,去年该馆借阅图书数量排名前五的读者都在1000册次以上,最多的1579册次。
温州市图书馆是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前身籀园图书馆始建于1919年,现有馆舍面积4.2万平方米,馆藏总量655.58万册,其中纸质藏书481.7万册(含古籍文献19.05万册),视听资料34.88万片,电子图书139万册。1月22日,馆长张启林告诉澎湃新闻(),该馆2021年10月推出积分制度,读者借书、还书、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图书捐赠、志愿服务等都可转化为积分,每天上限15分,积分越高的可借阅图书越多,积分还可用于兑换图书馆公益培训、书香门递快递券或文创产品等。
去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是该馆读者借阅最多的图书,年度借阅量1836次;年度读者借阅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借阅量都超过800册次,排名前5的都超过1000册次。“借阅量1000册次以上的读者借的大部分是少儿、绘本类图书,往往是借书给家中小孩读或家庭共读,还会借给同事、朋友。” 张启林说。在少儿图书借阅榜中,《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夏洛的网》《笑猫日记·那个黑色的下午》排前三;绘本借阅榜中,《找个好地方》《你真的看过一朵花吗?》《有怪兽》排前三。
为营造亲子共读的家庭氛围,该馆推出“亲子家庭悦读计划”,包括“亲子家庭阅读擂台赛”,每月排行参与家庭借阅册次;分享书香家庭阅读书单及阅读心得;推广榜样家庭阅读书单与阅读方法等,活动吸引1500多组家庭参与,直接带动文献外借10万余册次。
所有案例系列材料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第一时间和我联系,我第一时间删除。旨在警示世人,遵纪守法,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007年 9月20日,贵州省纳雍县公安局经过40余小时的战斗,破获了劫持人质、索要18万元巨款的特大绑架案,成功将人质解救,5名绑匪无一漏网。
绑架大案震惊山城
9月19日凌晨,纳雍山城秋风瑟瑟,大地一片沉寂。
4时许,纳雍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电话响起:“我是纳雍县乐治镇碓叉坝村石旮旯组的张启友。半个小时前,有四五个自称是公安的人,用尼龙绳将我弟张启林捆起后用毛巾塞住嘴,押上张启林的面包车……”
凌晨5时许,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侦人员会同乐治镇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发案地点,通过现场勘查、摸排、调查走访,初步确定张启林已被绑架。
与此同时,信息报告到省公安厅,此案被列为省厅督办案件,限期破案。
8时10分,公安局院内,民警们荷枪实弹,静静地等待着局领导的命令。
8时30分,专案组就现场勘查和摸排调查所获得的线索,兵分六路,以现场为中心,沿织金、毕节、大方、六枝、水城等县市的方向开展工作。一是沿公路出口、收费站、小卖部、修理部查找被开走的贵B61737面包车,查找歹徒逃跑的方向;二是中心组与受害人家属交心谈心,根据发案情况让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寻找人质和绑匪的位置。
扑朔迷离引蛇出洞
9月19日14时许,正当张启林的妻子王苹泪流满面,惊慌失措地盘算着张启林是死是活时,张启林手机打来了电话,电话中一陌生男人称:“要活人的话,于19日晚上9点前带17万元现金到指定地点,如果超过一天,再加1万元。如果超过9月20日晚上9时之前钱没送到,就来收尸!”随后补充道:“一不准报警;二不准告诉任何人,否则将诛灭全家!”
纳雍县山高坡陡、林多路杂,绑匪在暗处,公安民警在明处,稍微错过一片林地,就可能与绑匪失之交臂!民警们心急如焚!
16时20分,绑匪的电话已关机,专案组仍未查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侦查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17时10分,王苹又接到张启林的电话,“再不送钱来,我真的没有活命了……”
20时40分,张启林再次打来电话:“若再不拿钱来,他们要将我杀害了,还要去杀我们全家!”传来的是张启林被毒打和哭泣的声音。
专案组分析:绑匪的目的是为了索钱,对人质暂无撕票的心态。此时,专案组已锁定人质与绑匪在以纳雍县雍熙镇坐勒村为中心10公里的范围内。专案组兵分四路,扮成计生小分队连夜深入到与发案地相邻的王家寨、水东、雍熙、中岭、曙光、张家湾等乡镇开展摸排、布控、走访、调查等工作。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专案组民警一方面乔装成旅客、出租车司机住进宾馆,另一方面化装成受害者的亲属,提着18万元现金“准备赎人”。
20日15时30分,受害人之兄张启友接到一个陌生的座机电话:“赶快带上钱坐上出租车后,打这个电话。”电话刚挂断,张启友又接到一个手机打来的电话:“上出租车后,再打这个电话。”专案组分析:绑匪极有可能在纳雍县城或离县城不远的地区出现。
19时15分,绑匪又打来电话要求更换交接地点。纳雍县公安局政委吴智贤当即指令住进宾馆的民警撤离,并选派一名沉着老练的民警装扮成受害人家属与绑匪作最后的较量。
20时20分,接到民警的报告:“贵F62375”五菱面包车两次来回巡视“贵B61737”面包车,车上有两人形迹可疑。指挥部下令,对“贵F62375”五菱面包车进行跟踪。当此车行至沿河街车站对面时,又上了一个背着包、神色慌张的男子,车向纳雍林场方向急速行驶。侦查人员断定:绑匪和人质可能躲藏在雍熙镇至张家湾镇的某个隐蔽地点。
此时,又接到绑匪打来电话:“天太晚,不做了,明天上午9点再用18万元来赎人。”乔装带钱的民警马上告知对方:“18万元钱带在身上不安全,一定要在今晚交钱赎人,否则将钱还人了!”专案组兵分三路进行围追堵截。三个追捕组的车开足马力,向离县城15公里的纳雍县林场方向追去。
深山猎鹰智擒绑匪
9月20日晚20时30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纳雍县公安大院内,七八辆临时租来的便车驶出公安局大院。政委吴智贤、副局长沈成艺、纪委书记左群、副局长张、、王勇等带领20余名民警急速往坐勒方向赶去。
20时50分,当追捕人员驾着便车将“贵F62375”号五菱面包车包抄时,假装告知其因交通肇事,要求对车辆损失进行赔付。车上下来两个惊慌失措的年轻人,见是一帮“乡镇干部”,其中一人不慌不忙地说:“哪里撞着你们的车,分明是在!”当追捕民警“啪!”的一声亮出金光闪闪的警官证时,两人脸色煞白,瘫软地坐在地上。如实交待了绑架张启林索要18万元的简要经过,并交待了还有3名绑匪和人质就躲藏在坐勒大山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树林里。
侦查员责令其中被擒的绑匪打电话上山,告知其轮胎坏在山下,要他们下山来帮助修补!之后,追捕组押着2名犯罪嫌疑人,借着茫茫夜色,继续往前行驶。
21时10分,当追捕的车辆行驶到坐勒林场一段平整的公路上时,迎面走来三个年轻人。说时迟,那时快,吴智贤一个老鹰下地,将其中的两人按倒在地,一人在挣扎中被吴智贤扭下土坎,束手被擒!另一人被铺天盖地而来的刑侦追捕中队中队长蒙文勇等擒获!还有1人趁着夜幕逃脱。
21时15分,两名绑匪交待了人质还被捆绑在山上的树林里的情况。为了争取时间赶往被捆绑人质的地点,为了避免逃跑的最后1名绑匪杀害人质,局领导和40余名民警迅速赶往山上!
借着强烈的电筒光,一棵4米来高的大松树下,一名身穿灰色夹克、黑色裤子、面容憔悴的20多岁的年轻人双脚被尼龙绳捆住,双手被反捆靠在松树上,嘴巴被灰白色的毛巾塞住,眼睛被灰白色的布带蒙住,上面还有透明胶布粘得严严实实。此人就是9月19日被绑架的张启林!
21时20分,正当民警们给张启林松绑时,山下传来喜讯,逃跑的另1名绑匪赤着脚摸爬到雍熙镇坐勒村的村民家小卖部购买电筒时,引起提前得到民警信息的村民的警觉,马上告知坐勒村村干部,村干部以查询证件的方式将此人扣留。
为寻毒资丧心病狂
9月21日凌晨,金鸡报晓、东方露出鱼肚白。审讯工作在井然有序地进行。5名犯罪嫌疑人何孟杰、张启艺、郭正军、卢迅、李仁权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何孟杰、张启艺、郭正军、卢迅、李仁权分别是纳雍县乐治镇、老凹坝乡人,均系吸毒人员。2007年9月13日,何孟杰去织金县遇到郭正军,郭正军对何孟杰说:“纳雍县乐治镇碓叉坝村石旮旯组的张启林很有钱,干脆我们将张启林绑架了,让他的妻子王苹拿10多万元钱来赎人。”二人一拍即合,9月18日,何孟杰、郭正军纠集张启艺、卢迅、李仁权等5人在街上买来绳子、透明胶布、杀猪刀等作案工具。
19日凌晨3点半左右,何孟杰等5人冒充派出所民警冲进张启林家中,将张启林和其妻王苹捆绑后,抢得300元钱、一个手机、一个背包,开着张启林的“贵B61737”号五菱面包车,将张启林从乐治绑架到纳雍县城、又从纳雍县城绑架到城郊林场的树林里。
光明日报记者陆健光明日报通讯员郑小萍
82.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圈——这是过去10年,8辆从温州市图书馆出发的“流动书巴”的服务里程。
从学校到社区,从街巷到企业,从偏远山区到革命老区,“流动书巴”流动书本438万册次,服务读者240万人次。仅今年3月,“流动书巴”就为温州36所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借阅图书1.9万余册,服务了2551位师生读者。
“不方便去图书馆、城市书房的人群,是‘流动书巴’必须关照的受众,也是‘流动书巴’不断奔跑的使命。”温州市图书馆馆长张启林说,作为移动的阅读阵地,温州“流动书巴”奔赴各个阅读薄弱区,与固定的文化阵地动静结合,将城市书网的边界不断拓宽,弥补了15分钟阅读圈的空白,让基层读者享受到公益、普惠、便捷的图书馆服务。
为了补齐乡村文化短板,2013年,温州市图书馆组建了8辆“汽车图书馆”。每辆车配备图书2000余册,集图书借阅、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定点定时的“公交路线式”服务和灵活机动的“定制路线式”服务模式,书巴开到家门口、学校内、工厂里、小村口,为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服务网点,提供优质图书资源,满足偏远地区人群的阅读需求。
10年来,“流动书巴”服务覆盖温州市150个社区,280多个服务网点,服务里程82.5万公里,办理读者证7.7万张,极大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成为温州全民阅读建设的重要载体,受到广泛赞誉。
随着“流动书巴”一同送出的,还有一系列与阅读有关的公益活动。其中,流动课堂和流动展览最受欢迎。
2018年,温州市图书馆“一路书香”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集结了一批优秀的社会公益力量。从打包整理书籍到为群众上公益课、办展览,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特长和爱心,尽心尽力推广全民阅读。
文成县珊溪镇小南林校区仅68名学生,均为乡村留守儿童。“一路书香”志愿队为每一个孩子送上装满童书的书包、文具礼物。他们背上书包,提着文具礼品,脸上洋溢着羞涩纯朴的笑容。
“一路书香”中有一支以温州市区高级教育工作者和名优阅读推广人为主力的师资队伍。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发了红色基因传承课、兴趣拓展课、图书阅读分享等各类公益课程及展览活动,随着书巴流动到各个需要的地方,促进城乡阅读服务均衡发展。据统计,“一路书香”志愿队已开展志愿服务5.6万小时,人均开展志愿服务11小时。
在山区孩子们眼里,“流动书巴”的司机们是“书巴叔叔”。他们是司机,也是图书管理员——会,会借阅,知道每本书的位置。不管需要什么书,“书巴叔叔”都能又快又准地找到。每位“书巴叔叔”手机里还有很多微信群。每到一个地方前,他们就在群里提前吆喝一声,通知当地的读者来借阅图书。当地学校或者读者需要什么书,也可以在群里发个清单,“书巴叔叔”下次再来的时候,便会捎上。
奔波在一线,“书巴叔叔”对哪个地方“生意”最好也是门儿清。记者看到3月份“流动书巴”的借阅榜首,果然又是永嘉县桥下一处小服务点,共外借图书2233册,服务读者1300人次。工作人员说,这个服务点靠近学校,孩子多,接送的家长也多,给孩子借书的同时,家长也会给自己“充电”。
在永嘉县山区,有一间只有20名学生的希望小学。“流动书巴”承诺,即使只有一个孩子,也会定时前往。多年来,“书巴叔叔”认真践行着跟每一位爱书人士的书香之约。
每日行驶在路上,流动的书香浸润更多人心。10年来,“流动书巴”阅读服务的触角已延伸到了温州市各个角落,弥补了固定文化设施的不足。作为全国首个“全民阅读示范城”,温州以图书馆为主阵地,以城市书房、百姓书屋覆盖的固定阅读矩阵,还有像“流动书巴”这样的流动矩阵作为补充,稳定形成了全民阅读大格局,将阅读的边界不断扩大,健全服务体系,建设“书香温州”。
“流动书巴”积累了成熟的服务与管理经验,2022年2月,温州率先推出《流动书巴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提出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服务提供、统一管理机制,有力促进了温州“流动书巴”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文化样板。
“公共服务向偏远山区倾斜,一直是工作重点。随着‘流动书巴’项目的不断完善,未来‘书+N’服务模式还将进一步拓展。”张启林说,比如打造流动的公共文献服务空间、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空间、读者汇聚互动交流空间、文旅融合宣传空间、志愿者社会实践空间、社会力量合作共享服务空间等,以构筑一个基于“流动书巴”的区域多元融合文化空间服务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精神共富。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2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