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5 03:54:50作者:相见陌路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2023癸卯年杂谈
所谓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历法是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
我国现行的法定历法有两种:一是公历;二为农历。其实民间还有第三种历法叫节气历,也称干支历,主要流行在算命择日上应用,不属于法定历法。
首先谈公历,公历也叫阳历,就是通常说的“公元历法”。公历是辛亥革命后从西方国家引入的历法,所以港澳台叫西历。新中国成立后,把公元历法作为我国的法定历法,所以也称新历。
公历属于太阳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如2023年,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到2023年12月31日结束,1月1日为元旦。其中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28天,全年共365天。按照我国的法定历法规定,从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1月21日出生的宝宝,生肖仍然属虎而不是兔。
然后说农历,也叫旧历,这是相对新历而说的,也有人叫它阴历,是因为按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历法。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阴历,论初一十五等不同时间月亮的阴晴圆缺,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和一年四季完全无关。
农历准确地说是阴阳合历,是兼顾了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农历。方法是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多一个闰月,因此一年平均有383天21小时32分。而农历平年平均有354天8小时44分。使得农历一年的平均天数365天5小时43分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因此这种历法既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
如癸卯年,从2023年1月22(正月初一)日开始,到2024年2月9(十二月三十)日结束,正月初一为春节。其中闰二月,二、四、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0天,正、闰二、三、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29天,全年十三个月共384天。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立春,十二月廿五(2024年2月4日)又立春,所以癸卯年既是闰年又是双春年。按照我国的法定历法规定,从2023年1月22(正月初一)日到2024年2月9(十二月三十)日出生的宝宝,生肖都是属兔。
另外,公历2023年,农历是癸卯年,天干为癸,地支为卯,论天干五行地支生肖,天干癸的五行属水,地支卯对应十二生肖属兔,所以2023年在民间被称作水兔年。而五行配五色,即水配黑色,便有了黑兔年的说法。
最后讲节气历,也称干支历,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是一部深奥的历法。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个节令和一个中气合为一个月。干支历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百中经等书,用于术数、风水、择日和命理学中。
如2023癸卯年的干支历,从2023年2月4(正月十四)日立春开始,到2024年2月3(十二月廿四)日结束。2023年2月4(正月十四)日立春为岁首,2023年2月4日10时43分交春,时间记为癸卯年甲寅月癸巳日丁巳时。其中2月4日到3月5日立春雨水为甲寅月30天,3月6日到4月4日惊蛰春分为乙卯月30天,4月5日到5月5日清明谷雨为丙辰月31天,5月6日到6月5日立夏小满为丁巳月31天,6月6日到7月6日惊蛰夏至为戊午月31天,7月7日到8月7日小暑大暑为己未月32天,8月8日到9月7日立秋处暑为庚申月31天,9月8日到10月7日白露秋分为辛酉月30天,10月8日到11月7日寒露霜降为壬戌月31天,11月8日到12月6日立冬小雪为癸亥月29天,12月7日到2024年1月5日大雪冬至为甲子月30天,2024年1月6日到2024年2月3日小寒大寒为乙丑月29天,全年十二个月共365天。按照干支历法规定,从2023年2月4(正月十四)日到2024年2月3(十二月廿四)日出生的宝宝,生肖属兔。而从2023年1月22(正月初一)日到2023年2月3(正月十三)日出生的宝宝,生肖属虎。从2024年2月4(十二月廿五)日到2024年2月9(十二月三十)日出生的宝宝,生肖属龙。
题外话,生日是过农历好还是公历好?
生日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每一年过生日我们都要增长一岁,越大我们对于过生日的欣喜就越小,因此少年时期一定要格外珍惜每一个生日,因为这会是你难忘的记忆,也是难以重复的快乐。那么,生日是过农历好还是公历好?
农历是中国特有的历法,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以农历为准,良辰吉日也是以农历选择的。中国人很讲究生辰八字,而生辰八字只能以农历出生年、月、日、时推算,属相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相当重视,而人的属相也是以农历为准的。还有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是以农历过生日的,也以农历记孩子们的生日,人过生日,一半是为了庆贺自己祝福自己,一半是为了纪念母亲的十月怀胎不易和父母的养育艰辛。根据我国传统习俗和文化来说的话,过生日应该按照农历更好。
公历是世界通用历法,世界上的许多名人的生日都是以公历为准的,包括我国近代现代的许多名人。世界上的一切与时间有关的东西,都是以公历为准的。但现在中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大多数年轻人也过公历生日了。
我觉得个人生日是否过农历还是公历,决定权在自己,开心就好。
其实,每个人一生中会有几次生日的农历与公历是同一天的。根据历法,农历公历生日同一天要19年才有一次,农历公历生日重合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不过也确实难得,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个日子。例如,公历2023年1月1日农历是十二月初十日,19年后的2042年1月1日农历也是十二月初十日。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
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
今日是“冬九九”的九九天的头一天,难免不令人想起这首《九九艳阳天》。一边是“冬九九”,一边是艳阳天,看上去很矛盾哈。
而事实上,进入了九九天,已是惊蛰前后,春色已浓,“冬”日渐远去。
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数,为极致。到了“九九天”,反而是极致中的极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九九天是艳阳天,就是这个理儿。
进入九九天,阳光明媚,人们当然认为,新春、新希望已经开启,所有晦气通通都可以烟消云散了。
尤其是近期,甲流与新冠交织,多了一丝愁云。天气变暖、艳阳高照,气温上升,九九而至,各位可以一扫阴霾。
稍稍多说一句的是,严格意义上来讲,3月4日,并非是九九天的头一天,真正的九九天,是在3天后的3月7日。
根据“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的说法,冬至或冬至后逢壬日,才是数九的开始。而我们不妨翻动一下万年历,今人已将数九天,从冬至日这一天开始算起了,之所以会这样,偷懒的嫌疑非常大。
数九,就是将一年中最冷的九九八十一天,单独分割出来,以方便劳动人民记忆、御寒。那么,问题就接着来了,一年中最冷的八十一天,难道一定就是从冬至这一天算起吗?
从我们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看,如果较真的话,显然不是。“冬至逢壬数九”更为科学,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逢壬”就对了呢?
因为古人将十天干对应了五行,壬、癸对应的是水、为寒,所以,在冬至后逢壬,这合乎我们传统历法。
按照这一原则,2023年的九九天,要从2022年冬至逢壬日推算才对。而2022年冬至首个逢壬日是在三天后的12月25日,壬子日。我们不难得出,2023年九九天的第一天,当然也要延后3日才对。也就是说,2023年九九天第一天不是3月4日,而是3月7日。经过这一认真揣摩,闲闲财经又有惊奇的发现。
2019年的冬至日是在癸日,这就意味着,冬至逢壬日要等到10天后。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天干数是10嘛。
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严格意义上来讲,2019年的冬二九,实际上是冬一九!
也就是说,2019年的数九天实际上比现在历法上显示的要晚整整10天!冬至日,赶上癸日,这种概率高不高?
概率上来看,就是百分之十的概率。
数九天延后了10天,这就意味着,严格意义上来讲,2019年的冬天更长。
更加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十分之一的概率,又发生在了2021年,也就是说,2021年冬天,同样也比传统意义上延后了10天。
我们不妨这么说,当我们认为2019年和2021年数九天结束的时候,实际上才进入九九天!
由于三年疫情问题,我们免不了总是将寒冬与疫情挂上钩。都是过来人,那么,三年疫情中,2020年和2022年,我们遭遇的挑战最大,而2021年相对平稳,这恐怕跟2019年和2021年冬天长了10天有关。
如果从冬至日进入“冬九九”的时间差来看,2023癸卯年显然有一个好兆头,2022年冬至后第三天就逢了壬日。
古人历法很值得探究,今人在应用上显然非常有问题,为了记忆方便,就过得不那么精细了。就数九天而言,传统历法给我们暗示了很多智慧,很多时候,我们却是视而不见,或者只是停留在表层认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