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5 11:39:22作者:倚势凌人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作者:莫孤烟
论战功,胡琏基本可以算是蒋军中的头号悍将了,但他的官运并不怎么好。
1948年夏天,中原大战一触即发,白崇禧出任华中剿总司令。白氏的麾下有三个兵团,一个是自己的桂系部队,另两个都是嫡系军,其中以12兵团为最强主力。12兵团下辖4个军,以胡琏的18军为核心,按理说这兵团司令官非胡琏莫属,但最终的结果竟然是淡出军界多年的黄维走马上任,而胡琏仅为副司令,以至于18军上下一片哗然。
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孙立人谈笑风生
胡琏未曾上位,这连黄维都感到意外。他后来回忆说,这可能是源于白崇禧和陈诚之间极深的矛盾。白崇禧一贯赏识胡琏,曾当面许诺让他当12兵团司令,但身为"土木系"干将的胡琏毕竟是陈诚线上的人,疑心极重的白崇禧不敢用他,于是又明里暗里地反对胡琏。
蒋氏此时不得不倚重白崇禧,对白的意见不得不听,但12兵团毕竟以18军为核心,兵团司令官非得"土木系"的人来当不可,否则谁也驾驭不了这一干骄兵悍将。如此一来,同为陈诚心腹的黄维便被推上了前台,因为和"不好管"的胡琏相比,"书呆子"黄维是白崇禧可以接受的人选。
黄维
淮海战役期间,胡琏在上海治牙,有人说这是他因为没当上兵团司令而"撂挑子",实际情况未必如此。看胡琏晚年的照片,他脸上有两个很大的酒窝,那是在抗战中被一颗子弹穿透了脸颊留下的伤痕。子弹打碎了他一口的牙,经常要治,因此没有所谓"小病大医"这一说。再说了,当蒋氏让他去双堆集火中取栗时,他还是单枪匹马赶赴沙场,最终身中几十块弹片,死里逃生。尽管大厦已倾,谁也没有回天之力,但他毕竟也尽力了。
黄维兵团的汽车防线
败退台岛之后,为蒋家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胡琏,并未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飞黄腾达。他一辈子也没当过陆军总司令,最高当到副司令。而那些当了陆军总司令的人,说起来一个个都是他的部下。在当金门防卫司令的时候,告他状的小报告有一大摞交到了小蒋的手中。到了后来,蒋氏父子干脆把他外放到南越当大使,从此远离了权力核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胡琏的战功有目共睹,嫉恨也是自然少不了的。1947年7月南麻战役爆发,华东野战军集中4个纵队围攻整编11师。眼看胡琏要成为第二个张灵甫,谁料天降大雨,华野部队攻击严重受阻,胡琏绝处逢生。战后,蒋氏发给胡琏奖金5亿法币,称其为"常胜将军"。一贯出力不少,却从来得不到封赏的黄百韬气急败坏,把大盖帽摔在地上骂:"他胡伯玉要不是八字好,早就和张灵甫做伴去了!"
胡琏
可人家胡伯玉的八字确实生得好,命就是比张灵甫和黄百韬硬。他不光南麻、双堆集两次在绝境中死里逃生,而且在金门炮战中也靠着久经沙场修炼出的第六感觉,躲过了铺天盖地的炮弹,和他一起吃饭打牌的三个司令赵家骧、吉星文、章杰均被炸死。更绝的是,他在当驻南越大使时曾遭游击队,定时炸弹就设在他的办公桌下。谁知就在炸弹爆炸的5秒前,他居然鬼使神差般地起身走到隔壁房子,由此再逃一劫。
胡琏晚年的心态很复杂,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一笑一少,一怒一老",他在台岛的住所远离两蒋官邸所在的阳明山。他很想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来寻求蒋氏溃败的原因,于是进入台大历史系修读宋史和明史,平日说话也是咬文嚼字、引经据典,而且英文也说得很不错。
这个半生以杀伐为业的职业军人,老了之后却越来越像一个隐士。与其说是淡泊名利,还不如说是心灰意冷。
胡琏视察蒋军官兵
胡琏之所以在官场上受到打压,其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蒋氏受曾国藩影响太大,看人首看相貌,他所重用的人物例如陈诚、顾祝同、胡宗南等皆为相貌堂堂。而胡琏生就一双三角眼,形象不佳,加上操一口陕西土话,蒋氏对这个黄埔四期生第一印象不好,因此胡琏终身未曾得宠。
这一说法姑妄听之,就算有这些因素,那也绝非主因。胡琏不受宠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并非长袖善舞之徒,和刘峙、蒋鼎文、顾祝同、桂永清之流并非同一类人。胡琏的孙子胡敏越说,胡琏是典型的北方人,"一根肠子通到底,为人没有心机",这样的人干业务也许是把好手,但逢场作戏、投机钻营肯定非其所长。
晚年胡琏
胡琏当然不可能没有心机,否则他也当不起"狡如狐"的评价,但他和上述那些官场老油子相比,差些火候也是实情。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