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06:16:39作者:旧事重提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听解读
主席3日下午出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讲话全面总结了中非合作优良传统,倡导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未来三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的“八大行动”,为中非共同发展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在讲到要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时,主席引用了《管子•形势解》中的一句典故: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解读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出自《管子•形势解》。
这句话的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意思是说,大海不拒绝点滴的水,才能浩瀚无边;高山不拒绝一土一石,才能巍峨耸立。
管子
《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内容庞博,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轻重等百家之学。著名史学家罗根泽在《管子探源》中指出:“《管子》八十六篇,各家学说,保存最夥,诠发甚精,诚战国秦汉学术之宝藏也。”
主席引用这句话,是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吸纳尽可能多的力量,美好的未来需要拓展更务实合作领域。中国愿意在未来的中非交往中,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推进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同非洲加强全方位的合作,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非洲国家天然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主席曾多次用这句话来形容中非关系。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基于相似的遭遇和共同使命,中非双方即便相隔万里,却在过去的岁月里始终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
主席在讲话中提出,要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是对中非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的丰富和完善,为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六个“共”字更是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始终与非洲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诚意和决心。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体现出中国在与非洲合作中所坚持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彰显了中国对外交往中开放的胸怀和共赢的理念。这也正是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多边场合,主席还曾多次引用另一句相似的典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他指出,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他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2017年1月18日,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唱响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旋律。相信未来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也必将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侯东合、赵雪花、王巧玲
记者:刘会民、刁莹
新媒体:马文佳、夏文、杨森
播讲:刘鹤佳
综合来源:新华网、环球网、《用典》、百度百科、百度汉语等,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