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9 23:14:17作者:及時行樂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2020年4月20日南京六合分局冶山派出所接到报案:13岁男孩天天,离家出走,并留下书信:
“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
见到这样的字眼,家长心急如焚,遍寻无果后,无奈报警。
幸运的是,民警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之后,在辖区一处街道上将天天找到,看到男孩平安无事,民警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过了解,天天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因为学习问题,被父亲批评。
“他总是觉得我这不行那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他不喜欢我,我就只能走了。”天天伤心地向民警诉说着自己的伤心事。
曾看到网友留言:
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惯了,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要离家出走;抗压能力这么弱,走上社会该怎么办!
只是批评几句而已,就要离家出走,都是家长惯出来的。
可是,事情当真如此?
只是一味地觉得孩子娇惯、抗压能力弱,但是究其根本,到底是谁犯了错?
1.不要用爱当做孩子的枷锁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这是父母一辈之间流传的“教育”硬道理。
还记得去年4月份在上海卢浦大桥轻生的那个17岁少年吗?
因为跟同学产生矛盾,被请了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母亲一直在批评,责骂。
甚至火大的时候,还将车停在了车流不止的卢浦大桥上,特意走下驾驶座,走到少年的车窗跟前,进行所谓的“教育”批评。
一直在母亲的否定,责备,和不依不饶的态度下,少年打开了车门,选择了最令人痛心的一条路。
生命的最后,只有责骂和批评,却没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会和同学起矛盾?
当你不停用批评,用比较,去打压孩子,看不到孩子的努力,不给予肯定的时候;
孩子一定会变得出色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不停地打压批评,责骂,没有丝毫肯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问声:谁又能一直保持心态良好呢?
听过这么一句话: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倾听出来的。
你一边责骂,批评,另一边又觉得孩子不听话,难以沟通;
但是,你真的是在好好沟通吗?
“没出息、没用、考成这样还好意思给我看、你的脑子被猪吃了、我的脸都给你丢干净了、家里有你,真是倒大霉了……”
也许你都忘记了,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
但是,孩子会帮你记着,然后刻在心里,直到心死为止。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一言一行,映出的便是孩子未来的样子。
2.不要你的恶意压在别人的身上
有人问我,你见过最搞笑的事是什么?
答:一群人把没见过的事,说得跟真的似的。
豆瓣评分7.7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一上映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主角易遥原本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女孩,因为穷,被妈妈骂“赔钱货,”被同学嘲笑,但是这对易遥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记在心里的事。
直到唐小米的出现,易遥的处境一下变得无比艰难,因为班长的无视,就开始对易遥进行尾随,拍照,传播谣言;其他同学觉得“好玩”,笑眯眯地配合。
被泼红墨水,泼冷水,揪头发,扒衣服,喂剩饭,取难听的绰号,甚至被冠上杀人犯的罪名,易遥最终走投无路,跳河自杀。
最可怕的是,围观易遥自杀的同学,他们毫不在乎的语气,就像在看一场表演秀:
“你至于吗”、“太玻璃心了吧”、“我就是闹着玩儿的呀”、“管他是不是真跳,赶紧去看热闹”、“恶心”、“晦气”……
你永远不知道,这些话包含了多少恶意,刺在别人心头,又会带来多大的伤害。
仅仅因为你的好玩、无聊,带给别人的,却是一辈子都抹不去的阴影。
有人说唐小米才是害死易遥的凶手,但是那些张口闭口“闹着玩儿”的谣言推动者,又何尝不是原罪本身。
谣言,就像龙卷风,站在风带中心的那个人,看似安全,只要踏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
被谣言推至暴风边缘的易遥,哪怕只有一次,有人拉她一把,她的故事就有改写的可能。
可惜的是,她没有等到。
记得有个被霸凌的男孩曾说:
当我被欺负的时候,我真的特想我爸,不是想让他帮我打架啊,只是想,他挡在我前面,对那群人说:“这是我儿子,你们不准欺负他!”
我还记得,他说完这句话,眼眶含泪,强迫自己扯动嘴角,想让自己相信,这些都已经过去。
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别让他们听到“同学”两字,除了心碎,再无其他。
3.语言的力量,不只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我们抱着自以为是的正义感,在网络上高谈阔论的时候;
是否想过,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拯救一个人,同时也有可能会伤害一个人。
就像何炅说的“夸奖的话,要脱口而出;诋毁的话,要三思而后行。”
2014年11月29日,一名19岁少年在微博直播自杀,微博一出,惊起千层浪。
不少网友给他微博留言,劝他不要自杀,经过网友和女友的努力,历经数小时之后,少年的情绪开始稳定,向大家保证不会自杀了。
本来大欢喜的结局,却引起了不同的声音:
“不死不行”、“你赔我流量”、“你必须死”、“骗关注的吧”········怀疑、谴责、咒骂的留言越来越多,劝慰的声音渐渐被淹没。
最终少年逝去,留下的是痛苦不堪的家人和朋友。
而那些咒骂过少年,让他赶快去死的网友,在事后改了微博名,假装这样就能掩盖曾经犯过的错误。
有一个网友给少年女友留言道歉:我只是看他折腾那么久,以为是骗关注的,说让他去死,只是说说而已,我没想到他真的会死……
有人问:为什么要在人死之后,围观者才会动恻隐之心呢?
也许,他们觉得只是动动嘴皮子,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吧。
可是,你动的是嘴没错,伤的却是人心呐。
我们的眼睛,嘴巴,手,它们长在我们的身上,它们不是我们伤害别人的工具,而是用来跟其他人分享快乐,感受生活,体会幸福的!
我们不是孩子,已经过了那个可以肆无忌惮的年纪,我们需要对说出口的话负责,更要对我们做的事负责!
就像那句话说的“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烛火。”
给别人一丝温暖,让他爱上这个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