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算命

八字算命高考(八字高考命理)

发布时间:2024-04-04 03:40:25作者:气宇轩昂来源:网友分享

八字算命高考(八字高考命理)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考场作文高分语段汇编!(八字、十字短句)

来源:高考语文资讯

八字短句

1.当为秋霜,无为槛羊。——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适用主题:独立自主、有主见等

示例:屈原“鸷鸟不群兮”,举世皆浊而独清,不做乱世洪荒的柳絮;鲁迅“猛兽独行”,以清醒之光照亮蒙昧国人。正如《后汉书》所言,“当为秋霜,无为槛羊”,即使个人命运被时代洪流所裹挟,也要有勇于冲破枷锁,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2.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诗•大雅•旱麓》

适用主题:各司其职、发挥才能等

示例:大风泱泱,大潮滂滂,纵观古今,无数名人雅士“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救巍巍中华于水深火热,扬浩然之风以民族复兴,他们身上所闪耀的英雄之光,正映照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点亮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3.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陆游《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

适用主题:返璞归真、坚守本心等

示例:人生海海,不过尔尔,沧海一粟之间,陶渊明退隐官场,享“采菊东篱下”的田园之乐;嵇康退隐于竹林,远离尘世纷扰。铅华洗尽,珠玑不御,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坚守本心,快活恣意一生。

4.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适用主题:顺其自然、淡然处之等

示例:尘世光影,浮现百态,袁隆平以“种地人”自称,不艳羡功名利禄,只求“禾下乘凉梦”;北魏臣子崔浩纵然立下不世之功,却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而株连九族。正如《道德经》所言,“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即使身披荣光,也不要过度炫耀自己,以平常心行于世间。

5.午梦千山,窗阴一箭。——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

适用主题:光阴易逝、珍惜时间等

示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浑浑噩噩则是一瞬,脚踏实地才叫人生。巴尔扎克“十二小时工作法”,成就文学巨匠;董遇“三余读书”,实现自我价值。“午梦千山,窗阴一箭”,我们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无限的价值,创造非凡人生。

6.坠欢莫拾,酒痕在衣。——李叔同《西湖夜游记》

适用主题:活在当下等

示例: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却坦然接受命运洗牌,在生命中的每一片不毛之地,积极盛开自己的灿烂之花。坠欢莫拾,酒痕在衣,不沉迷过去,不幻想未来,只在明月清风中,与好酒作伴于当下,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美好。

7.松柏之志,经霜犹茂。——《世说新语·言语》

适用主题:历经苦难、坚韧不拔等

示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苦,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流芳千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重振祖国山河。正所谓“松柏之志,经霜犹茂”,我们在暗夜之中应积极汲取向上能量,于贫瘠荒地播撒希望种子,为自己劈开一个灿烂光明的春天。

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传·乾文言》

适用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村等

示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命运共同体的火炬之光,照亮全人类未来行进的方向,正如中国救援队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国担当在土耳其开展营救行动,于世界的舞台上,闪烁着携手并进、共克时艰的光芒。

9.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轼《观棋》

适用主题:平常心态、从容等

示例: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中国女排40载风雨征程,既有夺冠时的喜悦,也不免有失利的沮丧,但中国女排皆以平常心面对,不骄不躁,正如苏轼的围棋人生,“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唯有以一颗平常心行于世间,方能寻得人间彩虹。

10.林无静树,川无停流。——《世说新语·文学》

适用主题:时代发展、行动等

示例:林无静树,川无停流。中华儿女追逐百年中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前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开辟中国革命之途;后有“奋楫扬帆逐浪未来”的冲劲,绘制新时代雄伟蓝图。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乘时代之风,跃居高台之上,以青春之力,筑梦中华。

11.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周恩来

注释:在大海上划船,在昆仑山处立马。

适用主题:远大志向等。

示例:

君且看,范仲淹胸怀大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终成一代孤臣;君再看,林则徐胸怀大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终至留名青史、彪炳千秋……当代青年人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有“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志向与决心,在大有可为的时代背景下,争做有为青年。

12.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礼记·中庸》

注释: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走起,切实履行所学,不倦怠。

适用主题: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等

示例:

攀登高山从低处起步,跋涉远路从近处开始。《礼记·中庸》有云:“行迩自远,笃行不怠”,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积少成多、坚持不懈。切忌好高骛远,操之过急,否则,则有可能欲速不达,陷入失败的泥淖之中。

13.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司马光 《资治通鉴》

注释: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干出大事业;在小事上谨慎,德行才能显耀。

适用主题:注意细节等

示例:

成大事者,必先成于细节。“神州七号”之所以成功顺利发射,正是因为航天人细心严谨,认真抓住飞船发射的每一个细节。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言:“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成功由细节连接铺垫,注重小细节,才能造就大辉煌。

14.焚膏继晷,兀兀穷年。——韩愈

注释: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一年到头孜孜不倦地刻苦用功。

适用主题:勤奋刻苦等

示例

纵览华夏史册,古往今来凡有所作为者,皆为辛勤耕耘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勤于练习书法,门前池塘甚至成为“墨池”,勤学苦练之下,成为一代“书圣”。吾辈青年当效法前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于勤奋中苦练本领,于勤奋中成就非凡人生。

15.云程发轫,踵事增华。

注释:前程远大,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其更加完善美好。

适用主题:奋发进取、昂扬斗志等

示例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而今,早已不再是“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时代,而是“共襄盛举 ,擘画未来”的建设时代。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云程发轫,踵事增华。我辈当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建设美丽中国,将中国梦真正扎根,真正落实。

1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注释: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适用主题:实干、坚持、拼搏等

示例

马伟明永不放弃,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突破科技难题;景海鹏勇于挑战自我,书写“三度飞天”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勇往直前,终于“飞”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实干者、奋斗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实干之花在华夏沃土上绚烂绽放。

17.不啻微芒,造炬成阳。——龚自珍

注释:不排斥微小的光亮,光亮多了,就能变得像太阳一般明亮。

适用主题:团结协作等

示例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团结”的重要力量。回首往昔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团结奋进,才有了今日之中国。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团结之风浩荡,让我们在团结奋进中扬帆起航,驶向广阔未来。

18.青矜之志,履践致远。——《汉书》

注释:年少的读书人,要有志向,脚踏实地,把根基打牢,才能走得更远。

适用主题:实干、脚踏实地等

示例

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言:“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我国亦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俗语,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实干的重要性。青矜之志,履践致远。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青年人当脚踏实地、注重实干,于实干中收获非凡成就。

19.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庸》

注释:上百条船在竞争向前行驶,只有奋力划动船桨的人才能走在前头。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等

示例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新的时代征程上,广大青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无数的艰险与挑战。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青年人必须勇于奋斗、敢于拼搏,要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勇气与决心,在奋斗中铸造辉煌伟业。

20.怀瑾握瑜,风禾尽起。——《九章》

注释: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适用主题:珍惜青春、发奋学习等

示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翻开中华民族浩浩荡荡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窥探到数不胜数的璀璨明星。洒脱不羁者如嵇康,乐观旷达者如苏轼,浪漫奔放者如李太白,婉约含蓄者如柳三变……他们怀瑾握瑜,风禾尽起,足以让代代华夏子民观瞻仰望。

十字短句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

注释:人生就是一座旅舍,你我都是匆匆过客,(又何必在乎得失)。

适用主题:豁达、乐观等

示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来人间一趟,纵使满目黑暗,也要找到心里的太阳。江梦南自幼失聪,仍奋起直追,在无声世界里突围,圆梦清华;刘子旭失去单侧下肢,却打破桎梏,于残奥会中拼搏,夺得首金。不因残疾而悲,不为躯体所困,豁达乐观,一现生命璀璨。

2、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李世民

注释:雄心和朗照的月亮一般高,志向跟秋天的白霜一样无暇。

适用主题:志向、理想等

示例: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东京奥运会上,清华学子杨倩勇夺金牌,令中国红冉冉升起;跳水小将全红婵一跃成名,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勇立时代潮头,新时代青年不甘落后,敢为人先,正以奋进之姿奔赴未来,以无限勇毅书写新篇!

3、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五灯会元》

注释:我们要放弃那些转瞬即逝的“一朝风月”,如名利;而拥抱那些永世长存的“万古长空”,如理想。

该句为化用,原句为:不可以一朝风月,而昧却万古长空。

适用主题:淡泊、心怀理想等

示例: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从诺贝尔一生献身科学,捐献所有财产;到张富清不负铮铮誓言,驻扎贫困乡村,生命的蓬勃伟力从不止于物质名利的堆叠,而是迸发在精神的广博与纵深之间。眼前浮华虽好,头顶苍穹更高,唯有不被风月遮望眼,方能登人生高层,开崭新境界,得万古长空。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注释:过去的己经无法挽回,但是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适用主题:追寻未来等

示例: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时间稍纵即逝,若执迷于过往失误,犹豫不决,踟蹰不前,只会错失更多机会,酿就更大后果。与其执迷不悟,不如勇往直前,坚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信念,相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明天,追寻仍在手中的未来。

5、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

注释:听从天的安排,顺其自然,不因长生而喜,也不因短寿而悲。

适用主题:淡泊、顺其自然、心态平和等

示例: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为名为利所困者,汲汲营营,总想着名垂千古,或揠苗助长,为钱财牺牲自然;或阿谀奉承,为权力不顾自我。天地之间,物各有所,倒不如如范仲淹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陶渊明般“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6、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白居易

注释:人的一生很快就会消逝,许多事物转瞬就会化为乌有。

适用主题:珍惜时间等

示例: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时间是建立一切的土壤,也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资源,若随意挥霍,沉迷玩乐,最终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让汗水与笃行镌刻大地,方能用梦想和追求浇灌花开。

7、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陈澹然

注释:不能全面地把握局势的人,在细节上也处理不好。

适用主题:眼界、大局意识等

示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拯救黎民放眼长远;司马迁修史,历经酷刑而不屈,为造福后世着重大局。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建立全局意识,才能全面看待冷静判断。

8、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曹植

注释:日月不会永在天上,人生短暂如同寄宿。

适用主题: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等

示例: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新时代青年正值奋斗年华,正值时代契机,更应珍惜时光,抓住机会。忆往昔,青年袁隆平深知饥饿之苦,决心深入研究杂交水稻;邓稼先心怀强国担当,坚定投身研制大国重器。看今朝,90后肩负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笃行不怠,尽显朝气;年轻团队挑战研发北斗卫星系统,分秒必争,成功摘星。正青春,当日夜兼程!

9、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 ——李隆基

注释:更加注重保持自己的崇高志向,即使风霜交加境遇严酷也不会改变。

适用主题:志向等

示例: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志气,让工人领袖林祥谦“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砥砺坚定;让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国为民;让刘胡兰 “生得光荣,死得伟大”,宁死不屈……有志青年不畏风霜,不惧骇浪,将小我与大我无私结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心中有明灯,志向引前路。

10、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

注释:君子儒者应博览群书,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有了学问还要切实付诸行动,不能懈怠。

适用主题:博览群书、付诸行动等

示例: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书山累累又何妨?真理虽无穷,上一层有上一层的欢喜;前路迢迢又如何?征途虽漫漫,进一步有进一步的发现。若能博学广识,永无止境地探索,付诸行动,毫不懈怠地前进,定能扬起奋进之帆,驶向希望彼岸。

2021河北省新高考一卷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新高考全国一卷答案和详细解析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奧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翠翠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 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 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案】1. A 2. C 3. D

4. 材料一以莱辛的著作引出观点“诗画不同质”,再详细论述了莱辛得出观点的过程,即对史诗和雕像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表现的三点不同,来增强结论的说服力。接着以作者自己对观点的理解来阐述诗画在时间和空间领域各有所长的观点,并针对诗画是否绝对不能描写其擅长领域以外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即可。通篇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式,通俗易懂。

材料二作者以莱辛的观点引出中国古人的观点,又进一步论述莱辛的观点更为深刻,重点论述绘画能表现的时间是“最小限度”“一刹那内”,并再次引用中国古代的故事、诗歌来论证该观点,中西艺术观点彼此比较,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后继”的特点。

5. 因为“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绘画时,只能画出一瞬间的动作,手挥五弦这一瞬间动作是能够在画面呈现出来的;但“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故而尽管画家可以画出人物遥望鸿雁高飞的情景,却无法表现其“送归鸿”的意境,目光绵延,须一直送“归鸿”至消失于视野之中,画面无法表现该连续动作,所以说“目送归鸿难”。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于文无据,文章只是说“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并不能体现他是质疑“诗画同质”第一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错误,根据原文“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可见,只是用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更容易,并不是说绘画来描述事情比不上诗歌生动明白。

B.“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过于绝对、武断,根据材料一“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可见,画作也可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

D.“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错误,根据材料一“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可见,绘画也可以叙述动作,抓住一个关键画面表现动作全过程;诗歌也可以描绘静物,只是要化静为动,如王维的诗歌,大多是以动衬静,故而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非没有道理。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意思是: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有“金屑”,即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障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本句主要强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画则要有形,二者虽不同质,但莱辛的观点是“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是从空间与时间来划分的,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的观点。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意思是: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是诗画同质。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显然是认为诗画同质。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这句描写中前一句写图画摄取的连贯动作的某一画面,而后句写诗歌可以描绘出人被爱神之箭射中的后续过程,能支持莱辛的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雕像中的三点不同来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接着是作者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并各自举例论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紧跟着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通俗易懂。

材料二的作者是把莱辛的观点与中国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首先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划分“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一善于状物一善于记事。接着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他“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而该观点在中国古代中也有例子可循,举例沈括质疑王维可以通过图画看出乐曲处于那个节拍,提出“凡画乐,止能画一声”的观点,又由此联想到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的理解,通过这些例子,证明“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把中西方艺术观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上的“后续”的特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通过诗歌文字可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画面。

而呈现在画面上,由于“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画“手挥五弦易”,因为琴不移动,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符合材料一“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材料二“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炒,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性。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

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年秋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 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 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4分)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案】6. B 7. C

8. (1)反复手法,在形式上可以抓住村民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绪,让听众跟着讲述者的节奏走,比如:“干咳了一声”“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2)反复手法,在内容上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表现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特点,也使情节紧张跌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9. (1)一是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即文中的“木头门”,如“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

(2)二是指石头门,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是指众志成城把侵略者挡在国门外。

(3)三是代指没有门,“处处夜不闭户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错。在后文未见照应。

C. “‘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错。这些人物只是王木匠在讲故事时使用的称呼,是他自己编的,从文中看不出“确有其人”。

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错。文中只是说“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可见他是因为战乱才不能做。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驴叫声并非与故事毫不相干,“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驴叫表现了百姓对鬼子抢掠的憎恶,也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写作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在文中画出使用反复手法的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分别体会其作用。

第一处。“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第二处,“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第三处,“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因为反复手法是王木匠讲故事过程中出现,分析效果时可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角度,以及对表现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其作用的能力。

此题考查小说中“门”的含义,需要梳理文本,由浅入深地思考。

首先在文中找出写门的几处地方:“石门阵摆退鬼子兵”“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

接着进行分类梳理,文中的“门”有三类:木门、石头门、没有门夜不闭户。

最后再结合小说的主旨,分别写出这三类门的作用或深层意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2)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

14.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

②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为臣子的表率。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强宗室”是“镇天下”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故”表结果的连词,引领下文,“故”前断开,所以排除A、D;

“虽”为连词,经常用于句首,所以在“虽”前面断开,“皆为王”作谓语,主谓间不该断开;“遍封宗子”中“宗子”作宾语,“子”后断开;“于天下利乎”,这是疑问句,承前省略主语“此(这样做)”,独立成句。据以上分析排除C。

整句话的翻译为: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误。由原文“安用重法耶”可知,太宗认为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并非否认严刑峻法的作用,选项概括不准确。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人。

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恶”,讨厌;“过”,过错;“佞”,谄媚。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

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 B 16. 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B.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注:版本不同,题目不同,答案不一)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感悟: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达到,“________,________”;而尽了自己的努力仍未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2). 权力之人 (3). 于人为可讥 (4). 而在己为有悔 (5). 随意春芳歇 (6). 王孙自可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瓮、牖、枢、氓、己。(3)补充: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 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交相辉映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 B.相互映衬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C.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 D.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案】18. D 19. D

20. ①分析对偶构成: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

②表达效果: 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炼,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交相辉映: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互相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根据语境“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可知两者是不分主次的,所以“传统和现代”也是不分主次,所以选“交相辉映”合适。

喧闹无比:是指声音特别嘈杂,周围环境不安静,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的心里很烦闷,含贬义。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语境是指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的圈粉无数的火爆场面,选“热闹非凡”合适。

络绎不绝: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语境是指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不断地进入直播间,选“络绎不绝”合适。

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汁醇味正:形容菜肴美味。根据后文形容的是“文明盛宴”(使用了比喻),照应喻体,选“汁醇味正”合适。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客十分接地气”中,并列成分结构混乱,应该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可改为“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或者“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二是“导致”使用不当,“导致”后常用于不好的结果,用于“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不恰当,可改为“使得”。

A.“导致”使用不当;“这”指代不明确,句子有歧义。

B.“导致”使用不当。

C.“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并列成分结构混乱,令人费解;“这”指代不明确,句子有歧义。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表达效果的能力。

对偶的构成从结构、字数、意义、声调等角度去分析,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节奏、感染力、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中“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词性词组,且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都是传统节目,对仗非常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描绘”对“传播”,都是动词,名词“城乡”对应“时代”,名词“风物”对应“精神”,“城乡风物”“时代精神”都是偏正式结构,词性相同,意思相近,且对仗非常工整。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内容上相关,构成一组对偶句。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运用对偶(对仗)的形式,长短句结合,句式整齐中富有变化,“剪纸灯谜”“秧歌花鼓”均选择了典型的节日活动,由点带面,凝练集中地概括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节目内容各具特色、缤纷多彩花样繁多的特点,“描绘城乡风物”“传播时代精神”形容传统节日的价值和作用。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抑扬顿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 ,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 ② ,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 ③ ,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答案】21. A 22. ①寒冬时节/在寒冷的冬季②最初是绿色的/未成熟时是绿色的/年轻时是绿色的③加快了融雪的速度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能力。

阅读文段,理清上下语句逻辑关系。上文提到“有研究人员分析”可得出下文需回答雪为什么会变色的原因,叙述主语应为“雪变色”。CD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所以排除CD。再依下文叙述对象是“雪衣藻”得知B中的“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强调的不是雪衣藻,而是“这种微型藻类”,所以排除B。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上文“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得出这里应填雪衣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冬眠,而根据后面的“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可推知,这里应该是说雪衣藻在气温较低的时候会冬眠,所以此处可填“寒冬时节/在寒冷的冬季”。.

第二空,根据下文“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得知,第二空是填雪衣藻不成熟时的颜色。再根据后文“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变化可知,不成熟时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由此可知,这里可填“最初是绿色/未成熟时是绿色的/年轻时是绿色的”。

第三空,根据下文“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可知,这是对上文现象产生的结果的阐述,故可推测降低雪反射阳光量会加快了冰雪消融的速度,所以此处应填“加快了融雪的速度”。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的意思可以这样解读:人的身体每天都是变化的,眼睛不明亮可以变得明亮,耳朵不灵敏可以变得灵敏。但是如果生来身体就很强壮的人如果滥用强力那么他的强也会变弱,天生体弱的人如果勤苦锻炼也会变得身体强壮。强壮的人不必自喜,体弱的人也不必自我悲伤,先天的孱弱或许正是上天要引导我通过努力作为来变强壮。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其强者会变弱,勤自锻炼者(比如体育锻炼)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自信,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我变强。这是自信,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追溯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有过非常辉煌的成就,但也有过无数次艰难困苦、甚至亡国灭种的考验,但是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来不认命、不服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即使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掩不住他们光芒,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民族英雄们一次次将中华民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正是凭着这种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回望中国百年风雨,建党初期面对的行径和,新生的政党幼弱的力量几至于牺牲殆尽,但是我们的党从血的教训中得出“枪杆子里出”的思想,打响南昌起义的枪声,从此有了中国的第一支军队;的封锁围剿使党和人民更加团结紧密,得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正确思想。正是这样看似使力量削弱的忧患和考验才让在幼弱中快速成长和壮大,又何尝不是“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呢?

再观照当今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科技飞速发展,后疫情时代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而目前中国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导致的基础薄弱,国力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更是因为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不被西方国家认可接受而居于弱势地位。面对强国的咄咄逼人甚至凌霸围攻,我们不必妄自菲薄,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勤自锻炼”,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就能一天天一步步变得强大。

题中材料来源于的《体育之研究》,写作的目的实是提倡体育锻炼,我们的议论文要就事论事、就事说理也必须紧紧扣住这一“体育之效”来谈。但是题目提示“以上论述具有启发意义”,“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言外之意很明显:不光只是就事论事,更应有启发性的感悟和思考,即拓展发散。唯有挖掘出题中的深层意蕴,文章意境才能开阔,眼界才能高远。

【立意】

1.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

2.强者如果滥用其强,最终也许会转为弱;

3.弱者如果不断努力,久之也会变强;

4.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当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5.强弱变化或转化的关键是勤自锻炼,增益不能,而不是等待机缘。

6.青年当自强,为国做栋梁。

7.将青春梦汇聚成中国梦。

8.追忆百年峥嵘,见证大国崛起。

9.强弱相对,应合理转化。

【精彩片段】

1. 一时强弱在力,因为外力确实如老虎,有钢筋铁骨,有尖牙利爪,可以啸聚山林,让百兽震悚。君不见,当年“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再以“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其威风!君不见,当年亚历山大大帝横行全世界,殖民亚非欧,何其霸气!然而,外力的强大,只是暂时的。毕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所以,秦帝国二世而亡,身死族灭,为天下笑;而亚历山大帝国分崩离析,徒留下巴比伦的一地断瓦残垣,让后人凭吊和叹息。

2.毛主席说:“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身体由弱变强很难,但只要长久坚持锻炼就能做到;国家由弱变强更难,在由弱变强的路上,我们一直走得极其困难,从来不缺打压、不缺排挤、不缺明枪,但我们历历代代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坚忍和拼劲。

我们的华为,从一个做设备的供应商,到通讯行业的规则制定者,用了10年;从外行到有了自己设计的顶级芯片,用了17年;今天,终于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现在的鸿蒙弱、很弱、特别弱,但它的敌人不是安卓、不是苹果,只是时间。

华为如今的艰难,只是中国想要发展成真正强国路上遭遇的一个缩影。挺下去撑下去,不抛弃不放弃,相信华为会再一次打败时间,更相信我们这群00后将是祖国变成真正强国的中坚力量。

【答案】【范文1】

勤能补弱是良训,耕耘谦逊是强者

老鹰是天空之王,身来拥有俯瞰大地的大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喙和爪子会老化,从而失去捕捉猎物的能力,弱者,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而不屈从命运安排的真正强者,则会用自己的喙狠狠地撞击坚硬的岩石,一次又一次,纵使鲜血淋漓,也要把喙撞掉,直到长出锋利的新喙,然后用喙拔掉老化的指甲,再长出新的羽毛,用凤凰涅槃般的意志重获新生。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亦如此。

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强者会转化为弱者,弱者亦会变成强者。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弱者“勤自锻炼”自然“久之而为强”。年少瘦小的斯瓦辛格靠着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健美王”;因瘦弱矮小,被人嘲笑活不过20岁的地质学家竺可桢连夜制定锻炼计划,风雨无阻坚持锻炼,成了同学眼中“智体并重”的模范。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他在晚年依然保持着锻炼身体的好习惯,60多岁故地重游长沙时,依然能够横渡湘江,攀登岳麓山,体力赛过在场的年轻人。“修己之道,以体为本”,或许我们“吾生而弱乎”,但若能坚持锻炼,长此以往,也定能养乎吾身,乐乎吾心,成为身心健康的强者。

强者的非凡之处在于强健的体魄,亦在于顽强的毅力与远瞩的魄力。也许你出身普通,没有丰厚的家底,丰富的人脉资源,但你能够勤于学习,把握机会,幸运之神也终将会眷顾你。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一辍学在家,在替父母站柜台的间隙里坚持自学数学,通过自学成才,成为了中外闻名的数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所谓的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以学习为翼,在不断的积累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局限于眼前的苟且,也不局限于自己的一方世界,志在千里,胸怀乾坤。

然而,当我们成为强者时,亦大可不必沾沾自喜,亦要谨记“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的忠告。曾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言犹在耳,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书写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强国的新篇章。如今,我们亦要铭记“居安思危”的古训。安逸的生活,和平的年代,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具安全感的国家,这份安全感是坚守“人民至上”的决心,是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担当。领导人说“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如我们应脚踏实地,谦逊低调,为祖国的发展铸就铜墙铁壁。

【范文2】

强我体魄,寻理明志

强弱悲喜,腹中乾坤。再读毛主席《体育之研究》中有关“强弱”之语,字字珠玑,鞭辟入里。举茫茫人海之盾,觅芸芸众生之机,在寻理明志的青春征程中,奋斗的底色令人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认为我们更需要用体育的精魄来炼就我们的生命之光,以真我的实践来完成强国之志。因此,青年人要有志向,要用强健的体魄来成就青春的辉煌。

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答案当然是运动。让生命在不断运动中得以生长、升华,让生命在不断运动中变得更加挺拔,坚不可摧。

意大利杰出的画家达芬奇曾说过“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那么,何谓运动呢?从运动本身的释义来看,运动关乎体力和技巧,它是习惯约束的行为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

我不禁为这样的释义感慨:我们的生命之机,我们的理想之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们呱呱坠地之时,生命是柔软而又脆弱的。我们无法左右自己的生命,但我们会努力成长。我们的成长就是一个个身体体能和思想精神的进阶,通过不断地自立自强而走向丰富与成熟。身体和精神的不断健硕,我们品尝到了挑战人生之艰难,也品尝到了不懈奋斗的伟力。

君不见疫情之下,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之花,它开得如此的火烈,从最初的猝不及防到而今的井然有序,我们读到了生命由弱变强的坚韧;君不闻稻花田垄中,华夏赤子一往情深,以顽强的生命之姿埋头深耕,其实践之音响得如此彻底,从最初的手捧肩扛到而今的机器轰鸣,农人欢笑,我们看到了万物都在蓬勃发展,看到了强健的体魄和精神带来的梦想和希望。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们在运动,我们更在生长。我们热爱着我们的生命,我们期待强健我们的体魄,我们更期待锻炼我们的精魂,来书写青春之辉煌,强国之梦想。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请自问:你体弱吗?如是,请重视体育锻炼吧!因为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你体强吗?如是,也请牢记: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吾生而弱,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们当以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强我体魄,炼我精魂,在不同的赛道和不同的征程中,不抛弃,不放弃,笑谈悲喜,以热烈奔放的姿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之中,拥抱生命,实现自我。

强我体魄,寻理明志。生命之光正从晨曦中走来,我们必将笑着抵达前方,让生命在运动中变得更加璀璨,让人生在奋斗中变得更加锦绣。

更多精彩
  • 小贴士起名(起名小贴士不可忽略)小贴士起名(起名小贴士不可忽略)
    小贴士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提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场所,小贴士都能够帮助人们更
    2024-04-04
  • 算卦神童(神童看风水)算卦神童(神童看风水)
    那些年的秦国,有风水大师预言,神童出没神算子:13岁上北大,给自己算命后果断抛妻,并成功把自己算死那些年的秦国,有风水大师预言,神童出没史上著名变法人物商鞅,死于秦惠
    2024-04-04
  • 个人运势2021(2022个人运势推算)个人运势2021(2022个人运势推算)
    心理学:2019年马上要结束了,测出2020年你的开年运势如何塔罗|2022年虎年全年综合运势心理学:2019年马上要结束了,测出2020年你的开年运势如何原创心理学版权所有,禁止
    2024-04-04
  • 王者荣耀起名女生(王者荣耀昵称女生超甜)王者荣耀起名女生(王者荣耀昵称女生超甜)
    王者荣耀起名女生,王者荣耀昵称女生超甜。近年来,王者荣耀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手机游戏之一,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玩家。无论男女老少,都热衷于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作为玩
    2024-04-04
  • 梦见做褥子(梦见做褥子是什么意思)梦见做褥子(梦见做褥子是什么意思)
    梦见做褥子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你会发现自己正在制作褥子,或者在为别人制作褥子。这种梦境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疑惑,因为它似乎没有明显的意义。然而,从梦境的
    2024-04-04
  • 饿木命是几月到几月(饿木命)饿木命是几月到几月(饿木命)
    了解自己的五行饿命,给自己改运!了解自己的五行饿命,给自己改运!了解自己的五行饿命,给自己改运!了解自己的五行饿命,给自己改运!了解自己的五行饿命,给自己改运!今天给大
    2024-04-04
  • 何姓女宝宝鸡年起名(寓意好的何姓女孩名字)何姓女宝宝鸡年起名(寓意好的何姓女孩名字)
    鸡年是一个充满喜庆和希望的年份,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尤其是对于正在期待新生宝宝的家庭来说。选择一个寓意好的名字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何姓作为一
    2024-04-04
  • 智者起名(智字取名男孩有寓意的名字)智者起名(智字取名男孩有寓意的名字)
    智者起名,智字取名男孩有寓意的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名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人们相信,起一个有寓意的名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智字作为一个富有智慧和才智的象征,是很多家
    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