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5 11:24:19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网友整理
3月5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人能随意走动的时候,似乎很少想到去关注节气的更替;反倒是被关在屋里,才开始从节气里去找寻自然的变化,感受春光的来临与流逝。二十四节气中,春的节气一共有六个,惊蛰为第三个,过了惊蛰,春就快走到一半了。
立春宣告春的来临,雨水带来春雨,惊蛰带来春雷。和春的其他节气一样,惊蛰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点,“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也意味着春耕的开始,“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人们开始为秋的收获而进行春的播种了。
惊蛰到来,自然界中桃花始开,黄鹂鸟、布谷鸟相继鸣叫,蛰伏的百虫被唤醒,一时间,虫鸣声,鸟叫声,雷声,雨声,天地间仿佛一下子喧闹鲜活起来,这是春色与春声。
桃花艳红,杏花初落;雷雨惊春,虫鸟齐鸣。走进6首最美惊蛰古诗词,感受这一份独属于春天的美。
桃花开
0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代刘方平的《月夜》,写春天的夜晚。春夜有多美?苏轼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有月的朦胧,有花的芬芳。刘方平所写的这个春月夜,朴实宁静,天上也有月色,有荧荧闪烁的星斗。
在人间,能感到春的暖意,而透着绿窗纱的虫鸣声,则能聆听到春的声音。一个“新”字,表明是百虫苏醒后新发出的声音。惊醒蛰伏的百虫,发出新春的鸣声,这便是“惊蛰”的含义。
月夜里,寂静的山野中,传来新虫声,浸透窗纱点点而入,令人心生温暖,又觉生意满满。
星空
02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秦楼月·浮云集》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古来,节气与农事密切相关。诗词里,又如何少得了田园诗人的身影呢?范成大这首《秦楼月·浮云集》虽与农事无关,却将惊蛰写得很美,上片写云,写轻雷,写鹁鸪鸣叫,写绿杨随风起,一派春意。
下片写红杏拂墙,燕支润湿,处处是春日丽景。词末八字最是传神,极具美感,“花梢缺处,画楼人立”,杏花零落间,人依旧。
花枝缺处,画楼人立
03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菩萨蛮·春雨》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春雷总是伴着春雨。宋代萧汉杰这首《菩萨蛮·春雨》上片着力写愁,说春愁无影,惊蛰与烟雨相伴,时节依然偏寒。下片最后十字落脚“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惊蛰乍暖还寒,远方的人儿,注意添衣。
天暖减衣,天冷加衣,不冷不热努力加餐饭。只要有思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天不是思念天呢?
04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西江月》
清·陆可久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这首清词词人选取的意象极其丰富,上片雷车惊蛰,雨水穿江,梅花满山香,还有美丽的小船急急而去;下片有沐浴在雨水之中的青山,半湾绿水,白云渺渺,明月悠悠……一个个繁盛意象的交替之中,语言上画面上还是很能给人以春之美感的。
05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拟古·其三》
晋·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在陶渊明的诗中,春雷也与春雨结伴而来。在他的笔下,自然里各类冬眠的蛰虫,都被声声春雷唤醒;而沾染了春雨的草木,新绿枝叶开始渐渐舒展。翩翩两只新燕,飞入我的茅庐之中。
陶渊明笔下的惊蛰,充满生机,“草木纵横舒”,仿佛看到绿叶在春雨的滋润中舒展开来,多具画面感呀。
06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这首诗里,有如倾泻瀑布般的松涛之声,也写雷声过后的春雨,“细筛微雨落梅天”写得细腻传神,又极动人。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惊蛰来临,愿春雷伴雨共惊春,捎来人间好消息。
3月5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人能随意走动的时候,似乎很少想到去关注节气的更替;反倒是被关在屋里,才开始从节气里去找寻自然的变化,感受春光的来临与流逝。二十四节气中,春的节气一共有六个,惊蛰为第三个,过了惊蛰,春就快走到一半了。
立春宣告春的来临,雨水带来春雨,惊蛰带来春雷。和春的其他节气一样,惊蛰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点,“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也意味着春耕的开始,“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人们开始为秋的收获而进行春的播种了。
惊蛰到来,自然界中桃花始开,黄鹂鸟、布谷鸟相继鸣叫,蛰伏的百虫被唤醒,一时间,虫鸣声,鸟叫声,雷声,雨声,天地间仿佛一下子喧闹鲜活起来,这是春色与春声。
桃花艳红,杏花初落;雷雨惊春,虫鸟齐鸣。走进6首最美惊蛰古诗词,感受这一份独属于春天的美。
桃花开
0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代刘方平的《月夜》,写春天的夜晚。春夜有多美?苏轼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有月的朦胧,有花的芬芳。刘方平所写的这个春月夜,朴实宁静,天上也有月色,有荧荧闪烁的星斗。
在人间,能感到春的暖意,而透着绿窗纱的虫鸣声,则能聆听到春的声音。一个“新”字,表明是百虫苏醒后新发出的声音。惊醒蛰伏的百虫,发出新春的鸣声,这便是“惊蛰”的含义。
月夜里,寂静的山野中,传来新虫声,浸透窗纱点点而入,令人心生温暖,又觉生意满满。
星空
02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秦楼月·浮云集》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古来,节气与农事密切相关。诗词里,又如何少得了田园诗人的身影呢?范成大这首《秦楼月·浮云集》虽与农事无关,却将惊蛰写得很美,上片写云,写轻雷,写鹁鸪鸣叫,写绿杨随风起,一派春意。
下片写红杏拂墙,燕支润湿,处处是春日丽景。词末八字最是传神,极具美感,“花梢缺处,画楼人立”,杏花零落间,人依旧。
花枝缺处,画楼人立
03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菩萨蛮·春雨》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春雷总是伴着春雨。宋代萧汉杰这首《菩萨蛮·春雨》上片着力写愁,说春愁无影,惊蛰与烟雨相伴,时节依然偏寒。下片最后十字落脚“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惊蛰乍暖还寒,远方的人儿,注意添衣。
天暖减衣,天冷加衣,不冷不热努力加餐饭。只要有思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天不是思念天呢?
04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西江月》
清·陆可久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这首清词词人选取的意象极其丰富,上片雷车惊蛰,雨水穿江,梅花满山香,还有美丽的小船急急而去;下片有沐浴在雨水之中的青山,半湾绿水,白云渺渺,明月悠悠……一个个繁盛意象的交替之中,语言上画面上还是很能给人以春之美感的。
05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拟古·其三》
晋·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在陶渊明的诗中,春雷也与春雨结伴而来。在他的笔下,自然里各类冬眠的蛰虫,都被声声春雷唤醒;而沾染了春雨的草木,新绿枝叶开始渐渐舒展。翩翩两只新燕,飞入我的茅庐之中。
陶渊明笔下的惊蛰,充满生机,“草木纵横舒”,仿佛看到绿叶在春雨的滋润中舒展开来,多具画面感呀。
06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这首诗里,有如倾泻瀑布般的松涛之声,也写雷声过后的春雨,“细筛微雨落梅天”写得细腻传神,又极动人。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惊蛰来临,愿春雷伴雨共惊春,捎来人间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