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6 10:41:45作者:几分真心来源:网友投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尽管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2018年我国仍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更为可喜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实体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代表委员们表示,思危方能居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要巩固更要提升,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继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治标还要治本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着力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说。
为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前以治标为主,先解决不合理的问题,现在要向治本迈进,更好推动新发展理念的全面实施。”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陈新有表示,“三去一降一补”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中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是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八字方针确定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衷和目的都是达到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只有改革,才能激发产业活力,创造出“效率红利”,“效率红利”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抓手和新动能。
“企业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减少无效供给,增加优质供给,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说。
改革重在激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副主委孙太利认为,从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公共服务到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从补齐民生短板、实现脱贫攻坚到制定产业政策、化解过剩产能都大有要为、大有可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微观主体活力至为重要。只要微观主体有活力,就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陈新有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要矫正要素配置扭曲,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他以中化集团的主业化工行业为例说,当前我国主要化工品的产能规模、市场份额已居世界前列。然而化工大国却非化工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行业短板依然十分明显。展望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化和智慧化发展,将成为中国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和改革方向。
增量带动存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用增量改革来促进存量调整。杨元庆代表分析说,增量改革一般不触动现有的“存量”格局,而是在“做大”的过程中通过新的增量来改善其整体适应度。而存量调整则是对旧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并实现最终的制度创新。
“不论是增量改革还是存量调整,创新都是激活剂。新兴产业是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而传统产业通过新兴技术改造提升也能产生新动能。”陈新有代表说。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形象地打比方说,去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高质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其核心就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但要注意的是,“把老鸟送走,再引进另一只老鸟,一定是死路一条。凤凰涅槃的核心是升级换代,走向一流,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
宁高宁委员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是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如今,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延续过去那种依靠资源主导、投资驱动的传统套路,不能再在简单重复性、低技术含量、缺乏创新内涵的领域内扩张。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企业所拥有的真正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唯有科技创新能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廉 丹)
上周末,央企再度传来重磅人事调整: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集团原董事长任建新宣布退休。
调整后,宁高宁将一人身兼两大央企巨头董事长,并开始执掌第四家千亿级央企,此前两家分别是华润集团和中粮集团。
从华润到中粮、蒙牛,再到中化,这位从山东滨州走出来的央企高管迎来了他执掌第四家央企的生涯。
宁高宁被外界称为并购狂人、国企干将,甚至是红色摩根,但是他自称是职业经理人,为国有企业“放牛”。
回顾宁高宁此前的经历,他在华润、蒙牛、中粮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不少故事。
从最基层做起3年后执掌华润
宁高宁出生于1958年11月,山东滨州人,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号召成为了滨州市博兴县的一名知青。1976年底,宁高宁为了改变命运而报名参军,此后,宁高宁曾多次表示,是军营塑造了自己。
两年后的1978年,宁高宁在部队里报名高考,并考入了山东大学经济系。本来有个作家梦的宁高宁在试着学习了一年后,爱上了经济。此后,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凭借努力获得了留学的机会。
1987年,宁高宁从美国匹兹堡大学毕业,获得了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MBA,上了半年的课之后,有点明白了,原来就是为将来的生意做准备,”宁高宁曾经这样回顾自己的留学经历。
同年,他进入了华润集团,从最基层做起。仅仅3年后,他便成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此后一路拾级而上,直到1999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
同样在1999年,华润被评为“亚洲管理最佳企业”,而宁高宁也与李嘉诚、霍英东等商界大腕同获“全球金融业最具影响力人士”称号。宁高宁主掌华润期间,带领这家原本以外贸为主业的公司转向了实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2004年12月28日,宁高宁接任周明臣出任中粮集团董事长,离开服务了18载的华润。
“空降”中粮
在不少人看来,宁高宁调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属于“空降”。
当时的中粮,是一家立足于传统农业且带有政策性色彩的粮油贸易公司,旗下拥有50多个分散的业务单元。
带着“善于收购整合”的标签,宁高宁开启了在中粮的工作。彼时,他曾为自己写下一篇题为《空降兵》的文章来描述自己初到新岗位的状态。而几个月后,他又为中粮和自己写下了108道思考题,寻找大型央企高效转型的答案。
他立下目标,要用5年时间使中粮成为中国粮油食品业真正最强大的企业,10年成为全球最富有进取精神、最优秀、最令人尊敬的企业之一。
在宁高宁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持续不断的推动下,中粮呈现出了一个崭新的面貌。在他2016年1月5日离任时,中粮的资产超过了719亿美元,集团旗下拥有的上市公司有八家。
宁高宁离任中粮时的场景
“如果有句话说出来很苍白还要说,那就是谢谢了中粮!谢谢这十一年如此丰富美好而又短如瞬间的时光!……如果我白发苍苍,我仍要回到中粮……”这是宁高宁在告别中粮时所作的离别诗。
不断鞭策蒙牛
在中粮任职期间,宁高宁还“顺手”把蒙牛做大了。
2009年7月6日晚,中粮联手厚朴投资61亿港元入股蒙牛,一路横冲直撞的“野牛”正式被央企收编,中粮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2011年6月10日,蒙牛董事会主席职务第一次发生变化:创始人牛根生辞任,大股东中粮的舵手宁高宁“接棒”。
中粮入主蒙牛后,与其他中粮旗下公司业务相比,宁高宁对蒙牛格外关注和用心,包括为一些重要并购项目出谋划策,提供中粮一切资源全力支持蒙牛发展等。
这一年,蒙牛被伊利逆袭,将中国乳业老大的位置拱手相让。
2011年至今,凭借奥运营销崛起的伊利领跑在前,中粮入主后的蒙牛不断并购,通过外延式增长紧紧追赶。
宁高宁接任蒙牛董事会主席的前7个月,2010年11月22日,蒙牛宣布以4.69亿收购君乐宝51%股权;宁高宁上任蒙牛董事会主席不到两年,2013年5月8日,蒙牛入股现代牧业,并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仅仅40天后,2013年6月18日,蒙牛宣布收购雅士利;还是宁高宁在任期间,2015年7月24日,蒙牛方面宣布,雅士利受让达能旗下多美滋中国全部股权。
374亿、361亿、433亿、500亿,这是蒙牛自2011年以来四年间的营收规模。
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宁高宁原本是要学中文、梦想成为作家的,但歪打正着成为了经济学学士、MBA主修财务并具备国际视野的资本运作达人。从华润到中粮,他没干别的,就琢磨怎么把一只只猫,集中打造成一只老虎。
在宁高宁的指挥下,蒙牛这几年虽然被伊利反超,但是通过在酸奶业务、原奶业务以及奶粉业务上不断合纵连横,始终保持了对伊利的贴身跟进,没有被远远甩开。
2014年,伊利544亿,蒙牛500.5亿,双方携手首次挺进500亿俱乐部。根据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球乳业排名中,伊利第10,蒙牛第11。
中化集团迎来“救火队员”
中粮集团送走了一位改革者,中化集团迎来了一位“救火队员”。因为业内看来,当时面临行业利润下滑等多种问题的中化集团让“宁高宁掌舵面临多重压力”。
但短短两年之后的2017年,中化集团营业收入就突破了5000亿元,利润总额也达到135亿元。
三个月前,宁高宁曾为中化集团写下万字长文《科学至上》。他表示,我们都要创建百年老店。现在看来,所谓百年老店,不是百年不变,而是在不断创新升级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活到超过一百年的店。
宁高宁曾表示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就是“为国有企业改革蹚出一条路来,试出一种成功模式,不要在我们手上弄砸了”。这句话成为他数十年事业的主线,也是未来工作的基调。
(齐鲁壹点记者整理,综合新华网、华商网、中粮集团官网、长安街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