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4 23:43:46作者:超甜的布丁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有的算命术说,古人颜回才华超群,德高望重,可寿命只活了三十岁,商纣王行为不仁,专制残暴,但坐上了帝王的宝座。这不是命该如此是什么?并说世人长寿的长寿,天折的天折,困厄的困厄,通达的通达,贵的贵,贱的贱,富的富,穷的穷,这都是命而无法改变的。
我们认为:社会上一切现象得从主客观上找原因。一个人是否寿夭?要根据情况作具体分析,以科学角度来看,先天性条件好,后天性条件也好,其人自然就会长寿,反之,先天性条件较差,后天性条件也差,其人的生命就容易夭折。如果先天性条件好,后天性条件极差,其人也会夭折。如果先天性条件不太好,而后天性条件非常优越,这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延长寿命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后天性大于先天性。
翻开历史来看,社会的兴衰,朝代的更迭,也有个主客观条件的问题。一个集团或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善于观察形势,顺应民心,制定各种适应时代要求的规章制度,就会使集团或国家天天发展,月新日异,推动历史前进。反之,与客观规律相违背,就会给集团或国家带来不幸和灾难。一个人坏了,一个集团坏了,一个国家也坏了,但是否就到死亡的程度?人民起来反对是否就有推翻对方的力量?这中间要有一个过程,这过程是长是短?要由双方主客观条件而定,不能拿生辰八字来解释。商纣王横行一时,只有这样来看待才是正确的认识方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有的皇帝把天下丢了,作为他本人,不见得各个方面都比他老子差。为什么还把天下易手了呢?这是他老子以及祖辈等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相对的人民力量却强大起来,并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在这种条件下,这个皇帝再比他老子好一些,也抵制不住历史的潮流,所以只有下台了事。这与生辰八字有何种缘份?
至于个人枯荣,在社会生活中是穷是富?同样也得从主客观上去总结,从“命”里是找不到任何依据的。对今人要这样看,对古人也要这样看。要从生辰八字来看,既歪曲历史又歪曲一个人的功过。
转自《你相信算命术吗?》一卷 作者周洪达
在民间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初登大宝之际,有人不知从何处得来消息,在民间有个人和他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当时天下初定,人心不稳,朱元璋担心有人借此生事,便派人暗中查访,结果,还真按照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这个和他同年同月同时出生的人,朱元璋本想将这个与之“命”相同之人杀掉,但是在收到回报之后,朱元璋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此人与他的“命”确实相同:这是一个养蜂人,养了13箱蜂,而朱元璋正好统治着13个省;养蜂人从13个蜂箱中收取蜂蜜,朱元璋从13个省中收取税赋;而且更巧的是,养蜂人所养的蜜蜂与朱元璋所统治的人口也大致相同。从这个小故事中不难看出,纵使人的生辰八字相同,但是命运却是千差万别,不甚相同。我们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生辰八字较好,这是先天的馈赠,在后天的成长当中,也许你只需要付出别人的一半努力,就可以成功,但是好的八字,却并不代表可以不劳而获,相反的,则更需要人们珍惜,努力的将这种优势扩大。
命理学中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做善事五读书,六名七相……”的说法。这句话简洁明了的指出了影响人生命运的各个影响方面,其中先天命理固然重要,但是还需要配合后天各方面的帮扶,才可以使人生的轨迹更加顺畅,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因素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好的命理轨迹发生偏移,甚至是陷入困境。因此,我们可以将好的八字,当做是成功的根基,但是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后天的各方面的努力,从而使先天的好运势更好地发挥,或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自强不息,改善自身运势。
南怀瑾老先生说过: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能做成丰功伟绩的人,一定德才兼备之人,比如圣人孔子、王阳明(王守仁)等圣贤,但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都是历经磨难。
恰如《王阳明全集》所言: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王阳明龙场悟道
也如孟子所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阳明全集》所记载一段故事:
王阳明成为圣贤之前,面对位高权重、惹不起的小人的主动挑衅,他运用心学作为武器,轻松应对的策略,进退有度,化危机于无形,实在高明,至今也颇为实用!
锦衣卫
关于小人,《资治通鉴》表述最为贴切:
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为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才无德为愚人。
小人往往是具备过人的才华,但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以利己为核心,做事情无所顾忌,把厚黑学发挥到极致,让人防不胜防,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公司,比比皆是,防不胜防!
《王阳明全集》记录了王阳明(王守仁)靠差役、乡勇、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等组成的杂牌军,灭掉宁王朱宸濠的三十万穷凶极恶的叛军详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如此成功,给他带来不是嘉奖,而是无穷无尽的灾难,甚至危及他的生命。
历史告诉我们,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王阳明仅仅用35天就平定宁王叛乱,让无数想发国难财的人梦想破碎了(以锦衣卫头领江彬为首),让与宁王里外勾结的朝廷高官与大内太监(以御马太监张忠为代表)害怕了,所以他们相互勾结,企图借明武宗朱厚照的名义,致王阳明于死地!
江彬、张忠是明武宗朱厚照最信任的人,他们是位高权重,得罪不起的小人,飞扬跋扈,朝廷内外,无人敢惹!
而他们搞错了对象,王阳明自从龙场悟道之后,心如明镜,他们所有招数和策略,都真实投射到王阳明内心之中,他再也不会重演年轻时斗大太监刘谨的以卵击石之举,他说:
君子与小人居,决无苟同之理,不幸势穷理极而为彼所中伤,则安之而已。处之未尽于道,或过于疾恶,或伤于愤激,无益于事,而致彼之怨恨仇毒,则皆君子之过也。不争一时之长短,不逞一时之勇,不图一时口舌之快!
他冷眼看着这些小人表演,见招拆招,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杀一对!
唤醒恶人的良知,戴高帽,送瘟神在王阳明看来,只要一个人没有坏掉极点,都还有良知的,只是被其私欲蒙蔽而已!
锦衣卫头领江彬首先出手,他派一名贴心的锦衣卫去找王阳明要宁王,王阳明知道,如果宁王被江彬等人带走,后患无穷!
这位锦衣卫见到王阳明,两个字“要人”!王阳明说,没有皇帝手令,谁要也不行!
锦衣卫一看王阳明态度很坚决,改口“人不给,给钱!”,企图用行贿之名,来构陷王阳明。
王阳明送上5两银子,并告诉锦衣卫:我很早就听说你的廉洁之名,我没钱,也没啥本事,就会写文章,准备写文章来歌颂的你的美德!
锦衣卫一看就知道,遇到硬茬,王阳明文笔天下闻名,如果真的写一篇“歌颂”他和江彬的文章,可能会臭名远扬,灰溜溜的走了,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竟然告诉了王阳明大太监张忠阴谋,让王阳明早做准备!
打蛇七寸,以恶制恶江彬只是想发点国难财,而御马太监张忠勾结宁王的证据,可是在王阳明手里,这可是要命的事情,他派两名高级的太监去找王阳明。
这两名高级太监见到王阳明,穷凶极恶,软硬不吃,王阳明不为所动,自己亲自送宁王给张忠的政治对手张永,以恶制恶!
回来之后,把这两名太监勾结宁王的证据直接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处理!这两名宦官一看,自己的把柄在王阳明手里,只好作罢!
对于这些没有底线的恶人,不要激发他的恶性,而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利益和隐忍,让他们知道和你斗,会丧失更多利益,和你合作才是获得更多利益!当然这些方法都是超常规的手段。
后来张忠亲自去找王阳明,一样没有得逞,只有作罢!
心学实用最高策略:此心不动,随机而动面对穷凶极恶的小人,王阳明知道靠儒家的说教没有用,礼义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这玩意儿除了让人昏昏欲睡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根据《王阳明全集》所总结:
他知道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这也是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良知,是你的本心,是你的发愿,是你的理想!行:是你的实践,包括你的体力和脑力。而知行合一应用实际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个字!
王阳明全集
既有高远的志向(良知),便不对琐碎之事动心。因为有不动之心,其志愈笃,用心愈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理固宜然也。
随机而动,很多人忘记本心,去读所谓成功学、厚黑学,修炼自己的谋略或技巧,目的是为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而忘记自己本心,让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也妄动。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本心,术是策略!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一本《王阳明全书》,期待您早日领悟心学的真谛!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强极则辱”,出自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乾隆送给陈家洛一块玉,上面刻的字。
金庸笔下的男主大多身弱,经常犹豫不决,顾虑重重。这其中陈家洛最为明显,是身最弱的男主,没有之一,最大特点就是患得患失,活得憋屈。
那么身弱的人为何活得辛苦?
因为控制不住自己强烈的认知和情绪。
1
食伤——慧极必伤
食伤最易出天才,他们聪慧过人,悟性很高,不仅能看透人情世故,还能体会出更多世态炎凉。
可也正因为这样的聪明,他们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
为人世事洞明,把事情看得透彻,听起来非常有格调,怎么会是坏事?
知道这个世界运转的本质,就会看到很多阴暗面。有些阴暗是来自于客观规律,有些是来自于人性。
无论哪一种,作为个人都无法改变,于是聪明人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是思虑重重,痛苦至极;
要么沉醉在幻想中,逃避现实(比如酗酒)。
韩寒有句话说得好:知道太多的人往往死得很痛苦,想知道太多的人往往活得很痛苦。
典型人物:郭嘉。
郭嘉不如诸葛亮出名,只因为一点,他活得太短了,36岁就病故。注意,不是死于非命,纯粹是身体太差,名医奇药也救不活。
郭嘉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之一,洞察秋毫,善出奇计。在别人争论扯皮的时候,他往往一针见血,看透本质,是曹操身边公认的第一谋士。
明明身体不好,却特别喜欢喝酒;
明明体弱怕冷,却一再催促曹操北伐袁绍,最终自己在北伐途中命丧河北寒地。
后人很多不理解,位极人臣,为什么不愿意好好活着?
对于郭嘉这种太过聪慧的人,看明白了太多事情,也就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
说白了,他求生欲不强。
聪明人总是因为太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成了拜自己教的信徒。
2
叔本华在《论天才》里曾经说过:天才比一般的人更加敏感与狂热,他们靠着敏锐的触觉在生活中领悟着常人所没有的感触,并把它们抽取表现出来。
聪明人对这个世界的缺点都看得很清楚,时刻保持清醒,为人类的现状感到痛苦,或是为其他人的愚蠢感到悲愤。
他们总是能撕开人性漂亮美丽的外衣,直指人们心中的贪婪、仇恨、欲望。
因此他们所担忧的东西,要比普通人多的多,担忧程度也更深,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如果没有正确的看待自己,就很容易产生精神创伤,对自己和世界有着错误的观念,让生活陷入波折与混乱。
林夕也是这样的聪明人。
高晓松在《非常道》里说:写词这件事,就是老天赏饭,有多高的天赋,就能写出多高的作品。
在这点上,他对林夕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夕写《你快乐所以我快乐》,13韵里,最难押的就e这个音,一共才十几个字,有的韵,上百字,上千字,e这个音,林夕都敢写,‘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还不算什么,下面他愣是来一句:‘由我来重蹈你覆辙’,这个‘覆辙’的‘辙’都能入韵,一个字就叫人望尘莫及。”
林夕的天赋毋庸置疑,1985年凭借一首《曾经》进入歌坛后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写了4000多首歌。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
也许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只是不愿意失去你的消息,你掌心的痣,我总记得在哪里。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愿凭一阕词,诉尽世间痴。
他的词里写出了爱情的悲欢离合,写出了成长的喜怒哀乐,我们愿意听他的歌伤心一会,也愿意听他的歌欣慰一会儿。
轻描淡写,也伤人三分。
尽管他在词里把感情和人生都看的很透,但生活中还是被困在痴恋黄耀明的感情里不可自拔,以至于患上了抑郁症。
他在《七友》里说到:“重生者走得的都走,谁人又为天使忧愁?”
林夕的歌词从自我解剖,到后来的探究禅理,万境归空成为这群聪明人大多的归宿。
3
任何一种道法到极致都会伴随好与坏的结果,印重的人,之所以能在世俗中活得幸福,是因为他们的焦虑和重覆思考过程比较少。
对待结果可以合理调整自己的期待值,外界的结果干扰很难影响他们的本心。
这一点很值得食伤的聪明人学习。
食伤的聪明人在“天赋异禀”的这条路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受伤阈值”会很低。
由于天赋的原因,这类人早年经历相对顺遂,基本处于“众星捧月”的生活状态中。
自身的天赋+身边人的鼓励和正面反馈,往往会造成他们对人生和未来有很高的期望值。
因此早年顺风顺水的天之骄子,是很难体会世间百态的,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较少,整体幸福阈值很高。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的“不确定事件”开始增多,有些人甚至不能在普通程度的挫败中维持继续前进的动力。
受挫最严重的甚至会放弃掉继续生活的勇气,一代“伤仲永”便出现了。
所以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补印),是食伤型聪明人毕生都要修炼的技能。
此路不通时,别忘了条条大路通罗马;
自我否定时,别忘了你在别人眼中的肯定;
没了这颗树,别忘了你身后郁郁葱葱的森林。
对你们来说,生的终点,不是在山水踏尽时,亦不是在生命结束后,而是在于放下包袱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