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6 07:01:01作者:陪你演戏来源:网友上传
南怀瑾老先生说过: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能做成丰功伟绩的人,一定德才兼备之人,比如圣人孔子、王阳明(王守仁)等圣贤,但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都是历经磨难。
恰如《王阳明全集》所言: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王阳明龙场悟道
也如孟子所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阳明全集》所记载一段故事:
王阳明成为圣贤之前,面对位高权重、惹不起的小人的主动挑衅,他运用心学作为武器,轻松应对的策略,进退有度,化危机于无形,实在高明,至今也颇为实用!
锦衣卫
关于小人,《资治通鉴》表述最为贴切:
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为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才无德为愚人。
小人往往是具备过人的才华,但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以利己为核心,做事情无所顾忌,把厚黑学发挥到极致,让人防不胜防,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公司,比比皆是,防不胜防!
《王阳明全集》记录了王阳明(王守仁)靠差役、乡勇、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等组成的杂牌军,灭掉宁王朱宸濠的三十万穷凶极恶的叛军详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如此成功,给他带来不是嘉奖,而是无穷无尽的灾难,甚至危及他的生命。
历史告诉我们,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王阳明仅仅用35天就平定宁王叛乱,让无数想发国难财的人梦想破碎了(以锦衣卫头领江彬为首),让与宁王里外勾结的朝廷高官与大内太监(以御马太监张忠为代表)害怕了,所以他们相互勾结,企图借明武宗朱厚照的名义,致王阳明于死地!
江彬、张忠是明武宗朱厚照最信任的人,他们是位高权重,得罪不起的小人,飞扬跋扈,朝廷内外,无人敢惹!
而他们搞错了对象,王阳明自从龙场悟道之后,心如明镜,他们所有招数和策略,都真实投射到王阳明内心之中,他再也不会重演年轻时斗大太监刘谨的以卵击石之举,他说:
君子与小人居,决无苟同之理,不幸势穷理极而为彼所中伤,则安之而已。处之未尽于道,或过于疾恶,或伤于愤激,无益于事,而致彼之怨恨仇毒,则皆君子之过也。不争一时之长短,不逞一时之勇,不图一时口舌之快!
他冷眼看着这些小人表演,见招拆招,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杀一对!
唤醒恶人的良知,戴高帽,送瘟神在王阳明看来,只要一个人没有坏掉极点,都还有良知的,只是被其私欲蒙蔽而已!
锦衣卫头领江彬首先出手,他派一名贴心的锦衣卫去找王阳明要宁王,王阳明知道,如果宁王被江彬等人带走,后患无穷!
这位锦衣卫见到王阳明,两个字“要人”!王阳明说,没有皇帝手令,谁要也不行!
锦衣卫一看王阳明态度很坚决,改口“人不给,给钱!”,企图用行贿之名,来构陷王阳明。
王阳明送上5两银子,并告诉锦衣卫:我很早就听说你的廉洁之名,我没钱,也没啥本事,就会写文章,准备写文章来歌颂的你的美德!
锦衣卫一看就知道,遇到硬茬,王阳明文笔天下闻名,如果真的写一篇“歌颂”他和江彬的文章,可能会臭名远扬,灰溜溜的走了,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竟然告诉了王阳明大太监张忠阴谋,让王阳明早做准备!
打蛇七寸,以恶制恶江彬只是想发点国难财,而御马太监张忠勾结宁王的证据,可是在王阳明手里,这可是要命的事情,他派两名高级的太监去找王阳明。
这两名高级太监见到王阳明,穷凶极恶,软硬不吃,王阳明不为所动,自己亲自送宁王给张忠的政治对手张永,以恶制恶!
回来之后,把这两名太监勾结宁王的证据直接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处理!这两名宦官一看,自己的把柄在王阳明手里,只好作罢!
对于这些没有底线的恶人,不要激发他的恶性,而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利益和隐忍,让他们知道和你斗,会丧失更多利益,和你合作才是获得更多利益!当然这些方法都是超常规的手段。
后来张忠亲自去找王阳明,一样没有得逞,只有作罢!
心学实用最高策略:此心不动,随机而动面对穷凶极恶的小人,王阳明知道靠儒家的说教没有用,礼义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这玩意儿除了让人昏昏欲睡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根据《王阳明全集》所总结:
他知道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这也是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良知,是你的本心,是你的发愿,是你的理想!行:是你的实践,包括你的体力和脑力。而知行合一应用实际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个字!
王阳明全集
既有高远的志向(良知),便不对琐碎之事动心。因为有不动之心,其志愈笃,用心愈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理固宜然也。
随机而动,很多人忘记本心,去读所谓成功学、厚黑学,修炼自己的谋略或技巧,目的是为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而忘记自己本心,让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也妄动。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本心,术是策略!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一本《王阳明全书》,期待您早日领悟心学的真谛!
南怀瑾老先生说过: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能做成丰功伟绩的人,一定德才兼备之人,比如圣人孔子、王阳明(王守仁)等圣贤,但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都是历经磨难。
恰如《王阳明全集》所言: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王阳明龙场悟道
也如孟子所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阳明全集》所记载一段故事:
王阳明成为圣贤之前,面对位高权重、惹不起的小人的主动挑衅,他运用心学作为武器,轻松应对的策略,进退有度,化危机于无形,实在高明,至今也颇为实用!
锦衣卫
关于小人,《资治通鉴》表述最为贴切:
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为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才无德为愚人。
小人往往是具备过人的才华,但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以利己为核心,做事情无所顾忌,把厚黑学发挥到极致,让人防不胜防,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公司,比比皆是,防不胜防!
《王阳明全集》记录了王阳明(王守仁)靠差役、乡勇、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等组成的杂牌军,灭掉宁王朱宸濠的三十万穷凶极恶的叛军详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如此成功,给他带来不是嘉奖,而是无穷无尽的灾难,甚至危及他的生命。
历史告诉我们,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王阳明仅仅用35天就平定宁王叛乱,让无数想发国难财的人梦想破碎了(以锦衣卫头领江彬为首),让与宁王里外勾结的朝廷高官与大内太监(以御马太监张忠为代表)害怕了,所以他们相互勾结,企图借明武宗朱厚照的名义,致王阳明于死地!
江彬、张忠是明武宗朱厚照最信任的人,他们是位高权重,得罪不起的小人,飞扬跋扈,朝廷内外,无人敢惹!
而他们搞错了对象,王阳明自从龙场悟道之后,心如明镜,他们所有招数和策略,都真实投射到王阳明内心之中,他再也不会重演年轻时斗大太监刘谨的以卵击石之举,他说:
君子与小人居,决无苟同之理,不幸势穷理极而为彼所中伤,则安之而已。处之未尽于道,或过于疾恶,或伤于愤激,无益于事,而致彼之怨恨仇毒,则皆君子之过也。不争一时之长短,不逞一时之勇,不图一时口舌之快!
他冷眼看着这些小人表演,见招拆招,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杀一对!
唤醒恶人的良知,戴高帽,送瘟神在王阳明看来,只要一个人没有坏掉极点,都还有良知的,只是被其私欲蒙蔽而已!
锦衣卫头领江彬首先出手,他派一名贴心的锦衣卫去找王阳明要宁王,王阳明知道,如果宁王被江彬等人带走,后患无穷!
这位锦衣卫见到王阳明,两个字“要人”!王阳明说,没有皇帝手令,谁要也不行!
锦衣卫一看王阳明态度很坚决,改口“人不给,给钱!”,企图用行贿之名,来构陷王阳明。
王阳明送上5两银子,并告诉锦衣卫:我很早就听说你的廉洁之名,我没钱,也没啥本事,就会写文章,准备写文章来歌颂的你的美德!
锦衣卫一看就知道,遇到硬茬,王阳明文笔天下闻名,如果真的写一篇“歌颂”他和江彬的文章,可能会臭名远扬,灰溜溜的走了,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竟然告诉了王阳明大太监张忠阴谋,让王阳明早做准备!
打蛇七寸,以恶制恶江彬只是想发点国难财,而御马太监张忠勾结宁王的证据,可是在王阳明手里,这可是要命的事情,他派两名高级的太监去找王阳明。
这两名高级太监见到王阳明,穷凶极恶,软硬不吃,王阳明不为所动,自己亲自送宁王给张忠的政治对手张永,以恶制恶!
回来之后,把这两名太监勾结宁王的证据直接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处理!这两名宦官一看,自己的把柄在王阳明手里,只好作罢!
对于这些没有底线的恶人,不要激发他的恶性,而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利益和隐忍,让他们知道和你斗,会丧失更多利益,和你合作才是获得更多利益!当然这些方法都是超常规的手段。
后来张忠亲自去找王阳明,一样没有得逞,只有作罢!
心学实用最高策略:此心不动,随机而动面对穷凶极恶的小人,王阳明知道靠儒家的说教没有用,礼义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这玩意儿除了让人昏昏欲睡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根据《王阳明全集》所总结:
他知道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这也是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良知,是你的本心,是你的发愿,是你的理想!行:是你的实践,包括你的体力和脑力。而知行合一应用实际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个字!
王阳明全集
既有高远的志向(良知),便不对琐碎之事动心。因为有不动之心,其志愈笃,用心愈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理固宜然也。
随机而动,很多人忘记本心,去读所谓成功学、厚黑学,修炼自己的谋略或技巧,目的是为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而忘记自己本心,让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也妄动。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本心,术是策略!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一本《王阳明全书》,期待您早日领悟心学的真谛!
王阳明八个字遗言点破了修心的最高境界。
公元1528年已经病入膏肓的王阳明从广州启程要返回故乡余姚,几经辗转到达江西南安附近的青龙铺。在南安任职的弟子周积前来探望,见老师病危赶紧找大夫抢救,但遗憾的是尽了一切努力也没能挽救王阳明的生命。
王阳明在临终之际给周积留下了震铄古今的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对于这八个字,喜欢王阳明学习阳明心学的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因为都知道这是修心的最高境界。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出自王阳明晚年所写的一首诗,题目为《中秋》: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其中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这句正是此心光明"的出处,这里的光明指的是良知的光辉,就是"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王阳明把良知比作明月非常生动形象,他倡导致良知就是要通过下功夫修心,让良知的光辉呈现出来,也就是达到"此心光明"的最高境界。
这是王阳明经过千难万险亲身体悟出来的智慧,是他毕生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阳明心学的精髓。今天学习阳明心学也一定要把"此心光明"作为目标,这样才能和阳明先生的在天英灵际感神应学到明心学的精髓。
如果你也喜欢阳明心学,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修心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