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03:19:03作者:旧事重提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于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九位姓氏,在鲁冀豫和东北地区最有影响。当今于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48%,总人口大约在642万。
于的名义《说文》“于,於也,象气之舒于。”又说:“乌,孝鸟也,象形。”这就是说:以能反哺的孝鸟,俗称老鸦或老鸹,在喂小鸟时发出的声,称为“乌”。甲骨文中的“乌”字型像一只鸟首,体黑不显眼。孔子解释“乌,是张口呼气的声音”。因为它有助于呼气,有如人发语词呜呼,所以借为叹词字。而“於”为“乌”的古文,古时呼与吁、乎与于,形同义也同,与於一样,都为助字或语气词。于是,古文中乌、乎、於、于相通。
据此,古代于氏族就是於氏族,以乌鸟为原始图腾,为东夷族鸟夷的一分支。于氏族因为发明一种陶器饭盂又称盂氏族,居住的地方称为于地,因筑起了城墙而称为邘,最终发展建立了国家,并出现了姓氏。
于姓起源于氏始祖——于叔
于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子姓
商朝时,盂器皿是当时生活中必需品,河南睢县一带生活着一支擅长制作盂器皿的部落,称为盂部落,也称为于方,即在甲骨文的卜辞中所屡见的盂方。到了商朝后期,盂方为商所灭,商王武丁之子封为于侯,后迁移到今河南沁县西北。《皇王大纪》记载:商末“西伯勘黎,邘侯来援,南宫适虏邘和黎二君,迁邘侯于翟,免黎侯归国自省”。于侯也称邘侯。周初国灭,子孙以国为氏,于侯子孙分别北迁于河南濮阳东南和山西盂县。这是史书上最早记录的于姓人群,于氏至少也有3100多年的历史了。
二、出自姬姓
周成王封二弟邘叔于旧于地,即今河南睢县,后又迁到河南沁县西北,侯爵,史称姬姓于国。姬姓于国,国小势弱,在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于国被郑国所灭。子孙遂以于为姓。当代于姓多自称为周武王的后裔。姬姓于氏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融入
于姓的子孙,几千年中一直活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战国后期,于姓已经迁移到山东,在山东郯城的一支后裔随鲜卑族拓跋邻部迁徙到代地,即今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一带,改姓万纽于氏,在北魏时复随鲜卑人南迁,进入河南,北魏孝文帝时又改为于姓。组成于姓第三支的成分为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汉朝匈奴人的于氏,北魏西域于阗国人的于氏,清朝满洲八旗姓尼玛哈氏部落。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也逐渐同化成汉族。在明朝以后,于姓在东方得到稳定的发展,尤其在山东和东北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北方姓氏。
于姓分布于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于姓人口由22万激增到642万,增长了29倍,于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超过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与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于姓人群的汉化有关。目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六省,大约占于姓总人口的71.9%,其次分布于江苏、内蒙古,这两省区又集中了9.1%的于姓人口。山东为当代于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于姓总人口的21.8%,一千年来山东一直是于姓人群的居住中心。全国形成了以山东和辽宁为中心的二大于姓居住区域,于姓人口向四周辐射,逐渐减少,长江以北多于姓,长江以南少于姓。在近600年当中,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的流动有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强劲的回迁,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于姓人群出现向东北地区的移民。
于姓血型于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0%,A型占27.4%,B型占32.4%,AB型占10.2%。
于姓名人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复辟,于谦被诬下狱。明宪宗时,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于成龙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清初名臣、循吏,康熙帝赞其为“清官第一”。于成龙参加乡试时,因目睹考场舞弊,怒而在考卷上痛陈时弊,勉强中副榜贡生。之后他推辞做官,在家照顾父亲,直至44岁时,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治理罗城,建立保甲制度,招募流民恢复生产,使罗城摆脱了混乱的局面。之后,他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作风,三次被举“卓异”,深得百姓爱戴。
于右任
于右任(伯循,1879年—1964年),字诱人,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祖籍泾阳,中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1922-1927)、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创办人之一。
于姓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于姓的郡望主要有河南、东海两个。于姓除与郡望同名外,还有忠肃堂号。“忠肃”堂号出自明朝大臣于谦。于谦任兵部尚书时,北方强邻瓦剌进犯边境大同,明英宗被俘。当时有大臣建议迁都,于谦反对放弃北京,认为为避免瓦剌用英宗要挟中原,另立新帝,抵抗侵略。于谦拥立英宗之弟景帝即位,并击退瓦剌,接回英宗。不料,英宗归来并复帝位,听信谗言杀了于谦,成千古冤案。后来得以平反昭雪,谥“忠肃”。
于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救时宰相;当代清官。
瀛州望重;廷尉门高。
德卜门高;威隆节钺。
妙选瀛州;勤劳土木。
青史标广德贞;红叶作良谋和。
家训格言:于氏家训以清于成龙的《治家规范》为最著名。于成龙,清山西离石人,清初从科举进士,官一直做到康熙年间的两江总督,在任期间整饬吏治,平叛安民,清廉有节,时称“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的家教成功在于宗旨明确,他认为“一家有教,一国观感”,才能兴“仁让”,所以,他主张把孝敬父母的传统“孝”道,应当作为百行的根本。并进而提出了“居家切要勤俭,不可奢靡。待人宜谦,不可骄傲”、“立身贵高,不可同流合污”、“心存正直,天知神敬。心存欺诈,鬼祸灾生”、“忍得一分,受用一分”等处世之道。其家训均以传统伦理为纲,所言四十二条,事不烦大小,理唯求明晰,治家之道尽括其中。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中文名、 英文名、乳名小名,查重名、查汉字五行!
姓名是我们的第一张名片,它并不只是一个符号。好听一词的意思是动听悦耳、使人舒服,这样的名字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一个好的汉语名字,应该响亮、抑扬顿挫、容易上口,读起来好听;字要好写、易认,写出来好看。
一、「于姓」起源在西周初的大分封中,周武王姬发的二儿子被封在商代邘国旧址(故城在今河南沁阳邘邰村),称作邘叔,建立邘国。邘叔的子孙以国为氏,姓邘。因古代邘、于同音通用,后来有的去邑为于氏。
本文由 吉生起名 宝宝科学起名改名专业人工服务平家创作。
二、聪明正直的于姓宝宝名字1. 于蕊婕
蕊:蕊,华也。——《广雅》
婕:婕,女字也。——《说文》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蒸蒸日上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自信自立的人。
2. 于潇焓
潇: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气宇轩昂,做一个有蒸蒸日上优良品质的人。
3. 于行裕
行:行,道也。——《说文》
裕:裕,衣物饶也。——《说文》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锐意进取的良好品格,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4. 于艾君
艾: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君:君,尊也。——《说文》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前程似锦,做一个有身贤体贵优良品质的人。
5. 于飞明
飞: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明: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经》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宏图大志,做一个有深明大义优良品质的人。
6. 于百谕
百:人一能之,己百之。——《中庸》
谕:告诉。《说文解字》:'谕,告也'。指明白,理解,同“喻”。也指告诉,使人知道。用作人名意指懂事、聪明、正直之义。康熙字典笔画:16。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出类拔萃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聪慧伶俐的人。
7. 于维裕
维: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裕:包众容物谓之裕。——《贾子道术》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深思熟虑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大富大贵的人。
8. 于磊邺
磊:磊,众石也。——《说文》
邺:古都邑名意指刚毅正直,坚强勇敢,稳重大气,踏实可靠。邺释义为邺城,用作人名意指沉稳、坚强之义。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坚毅勇敢的良好品格,做一个气宇轩昂的人。
9. 于瑶佑
瑶:瑶,石之美者。——《说文》
佑:佑,助也。——《玉篇》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如珠如宝,做一个有吉祥如意优良品质的人。
10. 于智和
智: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
和:协和万邦——《尚书》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足智多谋,做一个有聪明豁达优良品质的人。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2024年农历甲辰年,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龙年。在青岛,有多少以“龙”字命名的地名呢?你都了解吗?
一、“龙”的政区
【龙山街道】:即墨区管辖。位于青岛市即墨区南部。东与鳌山卫街道相邻,南与城阳区、崂山区交界,西与环秀街道、潮海街道接壤,北与龙泉街道毗邻。因区内龙山(天井山)得名。境域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有墨水河、留村河、南贡河、葛村河、团彪水库、盟旺山公园、龙泉湖公园和龙山风景区等。1956 年属井山区,1958 年属五一人民公社,1984 年改称留村乡,1989 年改称留村镇,2002年改设龙山街道,沿用至今。
【龙泉街道】: 即墨区管辖。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中部。东与温泉街道、鳌山卫街道接壤,南与潮海街道、龙山街道相邻,西与北安街道交界,北与金口镇、灵山镇毗邻。因域内有以龙命名的泉眼得名。境域属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三面环山。有莲花山、马虎山、豆腐山、龙泉河、莲阴河、段村水库、王圈水库等。有张家庄和台子龙山文化遗址。前身是 1956 年设立的段村区,1958 年 3 月改设段村乡,同年 9 月改设爱国人民公社,1959 年改称段村人民公社,1984 年改设段村乡,1994 年改设段村镇,2001 年改称龙泉镇,2012 年改设龙泉街道,沿用至今。
【九龙街道】:胶州市管辖。位于胶州市东南部。东与胶东街道、城阳区接壤,东南濒临胶州湾,南与洋河镇、黄岛区接界,西与胶西街道、三里河街道、阜安街道相邻。因境内九龙山得名。明清两代分属建信乡和济实乡,宣统三年(1911)到初期分属庸生区和陈圣区,1948年分属城南区和龙山区,1950年分属第二区和第十四区,1955年北部属城南区、南部属龙山区,1958年9月成立龙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夼集乡,1993年9月11日,撒销夼集乡,设立九龙镇。2012年改设九龙街道,沿用至今。
二、“龙”的山川
【伏龙山】: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西南部。城市山头。占地面积 2.38 万平方米,海拔 86 米。清末与今信号山相连,统称大石头山,德国占领胶澳后,在两山头之间辟建今齐东路,较矮山头即今伏龙山。20 世 纪 60 年代后,建设海洋水文气象台。2005年改建为青岛市气象局及其气象台。1988年封山植树。1990 年辟建公园。
【龙斗山】: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黄岛街道。以传说命名,为民间约定俗成。相传青龙和白龙在山上打斗过,故名龙斗山。历史沿用至今。
【龙山】: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龙山是崂山的余脉,又名小龙山、天井山,海拔虽只有81米,却是一座充满神话色彩的名山。它的出名要归功于一条名为秃尾巴老李的黑龙,几百年来关于这条神龙降雨救灾、为百姓铲除奸恶的传说在即墨地区流传着。2006年12月,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即墨、文登、莒县及诸城所共有,2008年6月又被选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明代学者周如锦就曾感叹过:“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计,不及于天井,天井者山巅有井,以栖小龙。”
【龙虎山】:位于平度市古岘镇。根据地势寓意命名,为民间约定俗成。寓意像虎蹲着,像龙盘着,形容地势险要,故名龙虎山。
三、“龙”的河流
【五龙河】:季节性河流。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中部。因流经五龙涧村得名。发源于青峰顶,西北流向,经葛场和周哥庄至五龙涧村东,与石门河相汇,流入崂山水库。全长 8.50 千米,流域面积 9.50 平方千米。
【海龙河】:入海河流。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中部。以历史传说得名。发源于张家楼街道丁戈庄北侧,自西北向东南依次穿过 204 国道、334 省道和 293 省道,于古镇营西汇入古镇口湾,全长 9.70 千米,流域面积 63.76 平方千米。
【龙泉河】:墨水河支流。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中部。清同治《即墨县志》称此河为“石河头河”,当地人称北大河,后改现称。发源于梁家疃以北,注入墨水河。东北—西南流向。全长约 20 千米,流域面积约 56.10 平方千米。
【龙王河】:胶莱河较大支流。位于平度市中西部。 因河道形状如龙,两岸又有许多小河簇拥,为众河之首,故名。源于平度市凤山北麓,汇花山、大豁口来水,在明村镇大小河子村南注入胶莱河。全长约 37 千米。支流有牛棚河、流沙河、龙浦河、漩河等。
四、“龙”的海岛
【龙口岛】:海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巉山湾西南海域。因此岛及其连陆礁石形似龙口,故名。面积约 0.02平方千米,最高点海拔 25 米,距陆最近点约 1 千米。岩石系中生代侵入岩花岗岩体,表层为棕壤。无淡水,无居民。
【马龙岛】:海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巉山湾东北海域。因岛形如马头龙身得名。面积 0.12 平方千米,岸线长 1.63 千米,最高点海拔 34.80 米。礁石质地为黄褐色砂岩及灰绿色砂岩、粉砂岩互层。
五、“龙”的路名
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内有龙字的地名有100多条。这些“龙”地名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以国内行政区划名称命名,如【龙江路】(以黑龙江省龙江县命名)、【龙城路】(以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命名);另一种通过吉祥嘉言组词的方式命名,如【龙福路】(因靠近龙湾,取第一字“龙”字,“福”寓意福气,福禄,有幸福安康之意)、【龙腾路】(寓意飞龙在天、腾空而起)、【龙舞路】(寓意龙飞凤舞)、【龙展路】(寓意展翅翱翔,巨龙腾飞之意)
六、“龙”的桥梁
【海龙河大桥】:跨河大桥。位于黄岛区丹东路上。以所跨河流名称命名。双幅桥。长 265 米,宽 24.60 米。2008 年开工,2009 年建成通车。
七、“龙”的建筑
【龙女祠】:元明建筑。位于莱西市七星河北岸。因祠内祀龙女三娘得名。始建于元代,明洪武二年重修。相传此祠祷雨辄应,又称靛泊庙。正殿为龙女祠,偏殿为水母宫,有文昌阁、关帝庙等古建筑。后被拆除。
【五龙桥】:明代建筑。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胶莱河上。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明代胶莱河西岸建有镇河庙,称五龙宫(现已不存)。庙内有一老道士为方便当地百姓,与徒弟多次化缘,筹措资金在此建桥,称五龙桥。现存 16 孔石桥。
八、“龙”的村落
【雕龙嘴】:村落。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东北部王哥庄街道。东邻崂山湾,南邻返岭后,西依二仙山,北邻曲家庄。地属丘陵,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雕龙嘴、雕龙嘴西山、河北崖3个自然村组成雕龙嘴社区。相传清顺治年间,于姓由文登大水泊迁此立村,因村东有一山形似龙头,山嘴处有两株朴树,状若龙须,海中有一孤石,形似龙珠,故名村雕龙嘴。亦写作刁龙嘴。清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标有“钓龙嘴”。雕龙嘴西山位于雕龙嘴村西,河北崖位于青龙河北岸。村域建有雕龙嘴水库。
【北龙口】:村落。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东南部沙子口街道。东与西九水隔山相望,南邻南龙口,西邻李沧区于家下河,北邻北宅街道沟崖。四面环山,张村河穿村而过,地势平坦。明洪武年间,胡姓由云南乌撒卫迁居青州矮槐树;永乐年间再迁即墨流亭,后移居此地立村。村东有两座南北走向的山岭,蜿蜒如龙,至村前束住,形如钳口,故名龙口。因村处其北,得名北龙口。
【南龙口】:村落。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东南部沙子口街道。东邻汉河,南邻中韩街道牟家,北邻北龙口、龙泉。四面环山,地势相对平坦。相传明永乐年间,许姓由云南棘林屯迁至即墨侯家庄定居,后迁此立村。村东有两座南北走向的山岭, 蜿蜒如龙,至村前束住,形如钳口,故名龙口。因村处其南,得名南龙口。清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标为“南龙”。
【五龙涧】:村落。位于崂山区中部北宅街道。东邻五龙,南邻七峪,西至石门山,北邻华阳。地属丘陵,山峦起伏。相传清康熙年间,阎姓由即墨阎家岭迁此立村,王姓从沙子 口南姜迁入。因石门山东有五条山涧,蜿蜒若龙,簇拥山村,以此名村五龙涧。清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标为“五龙涧”。
【卧龙】:①村落。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中部北宅街道。东临磅石,南与我乐隔河相望,西邻孙家,北依卧龙山。地属丘陵。相传明永乐年间,孙姓从山西“小云南”窝洛迁此立村。为念故乡之情,仍沿用原村名窝洛。清康熙年间,陆姓由皂户迁至白沙河南岸立村,称南窝洛,原窝洛遂对称北窝洛。清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标为“窝洛子”。1934 年沈鸿烈考察崂山,倡导雅化村名,见北窝洛后山岗有大石,酷似手摇羽扇仰卧的诸葛孔明,遂以窝洛谐音将村名改为卧龙。②聚落。位于胶州市中部中云街道。相传在清朝中叶为一佃户村落,村民除租种土地外,主要副业是做粥。因当地有一土垄,色黑质硬,与两边黄土颜色分明,宽二米,长二里许,蜿蜒伸入河床,状似卧龙吸水,故称卧龙。后以南北分为两村。
【蟠龙庵】:村落。位于黄岛区西南部泊里镇。东邻李家庄,南邻封家官庄,西邻大场镇肖家洼,北邻大场镇前官庄。地处丘陵。因人文地理实体得名。相传,明洪武年间,王姓叔侄二人由江苏海州荡芦三槐堂迁此立村。因此地山岭盘旋曲折,形如蟠龙,且有蟠龙庵,故名。
【盘龙庄】:村落。位于即墨区东部鳌山卫街道。东邻冯家河,南濒黄海,西邻顾家庄,北邻高山里。属低山丘陵地带。距即墨区人民政府驻地约 24 千米。面积 2.65 平方千米,人口 1560 人。相传,明洪武年间,鳌山卫陈姓官员在此地建立庄园。因园东小山形似盘龙,取名盘龙庄。清光绪《即墨县乡土志》标有“盘龙庄”。
【南龙湾庄】:村落。位于莱西市中东部望城街道。东、南至烟青公路,西邻田格庄,北至龙口路。地处平原,濒临潴河。相传明永乐年间,庄姓自山西迁此立村。因村西有一大湾,传说内有潜龙,故名村龙湾庄。后因县内有两个龙湾庄,本村偏南,改称南龙湾庄。
【龙湾姜家】:村落。位于平度市西北部新河镇。东邻宁家,南邻郭刘,西邻高辛庄,北邻綦家。地处平原。相传明天启年间,姜氏兄弟由昌邑苗头迁此立村。因淄阳河一条支流蜿蜒通向村中,形若龙头饮水,故名龙湾姜家,后称姜家。1982 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复称龙湾姜家。
【五龙】:聚落。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中部北宅街道。东邻毕家村南山,南与洪园、北涧隔山相望,西邻华阳、五龙涧、七峪,北邻埠落。五龙河与石门河在此交汇,地势平坦。由五龙、五龙北涧两个自然村组成五龙社区。相传明崇祯年间,王姓由即墨迁此定居。因村靠五龙河,故名村五龙。清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标为“五龙”。五龙北涧位于五龙河下游北岸。
【龙古】:聚落。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西部大村镇。东、北濒刘家河崖、李家河崖,南靠龙古顶,西邻桃山。地处丘陵。相传元末,刘姓由四川迁至安徽,不久又迁此立村,初名刘家庄,因村处龙古山东北麓,亦称龙古,明末为与其他龙古村区别,改称下龙古庄,清后期再改称东龙古。明初,刘姓从诸城迁至龙古山下立村,取名龙古,为与其他龙古村区别,改称后龙古,清后期再改称西北龙古。明中期,刘姓从龙口迁至东龙古定居,明末迁至下龙古庄西,因地势较高,取名上龙古,清后期改称前龙古。3 村统称龙古。
【龙湾头】:聚落。位于青岛市即墨区南部通济街道。东邻黄家泉,南邻八里庄,西邻于家庄、山东,北邻小李村。地属平原。相传明洪熙年间,高、韩、卢三姓迁此居住,因附近有一池塘水质清甜,天旱不涸,又因其形似龙头,称龙湾头,故名村龙湾头。清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和清光绪《即墨县乡土志》均记有“龙湾头”。
【龙湾庄】:聚落。位于莱西市中东部望城街道。东、南邻烟台市,西邻古城庄,北邻新店、胡家疃。地处丘陵。相传宋崇宁年间,戴姓由河南汶南县迁此立村。因村处龙湾之滨,故取村名龙湾庄。后又有他姓陆续迁入,成为多姓大村,遂 析为龙湾庄一、二、三村。
【龙池】:聚落。位于胶州市西南部铺集镇。东邻巩家庄,南邻小屯,西邻姜家庄,北邻陈家庄。相传明洪武年间,陈姓从杨家屯迁此立村。一说清天命年间,吴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内有一天然涌泉,长年流水,水流似龙,名龙池;泉里有鱼,村民认为是神泉,故以泉名村龙池子。后村户增多,分南、北两村。
【石龙屯】:聚落。位于胶州市东北部李哥庄镇。东邻毛家庄,南邻王新,西濒大沽河,北邻桃园。地势平坦。相传,清康熙年间,陈姓在此割滩草,支草屋暂栖,后渐成村落,称陈家屋子。乾隆十六年(1751)胶州知州周於智一行多人乘船到村西时,听见河底发出奇异声音,即命抛锚停船,发现河底有一道石岭,横卧似龙,颜色绛紫,水击石岭发出龙吟般声音。知州大喜,遂将陈家屋子更名为石龙。后分为前石龙屯、后石龙屯。
八、“龙”的景点
【龙潭瀑】: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以其下落形态而命名。龙潭瀑瀑水源自崂山南麓的8条溪流汇成的八水河。河水自上而下在这里形成一股激流,又从高约30米的悬崖陡壁奔腾而下。由于崖高水急,瀑击潭水,声若龙吟,气势雄伟壮观。瀑水在空中被山风撕碎,形成蒙蒙细雨,落下潭中激起满谷水雾,就像置身雨中,故有“龙潭喷雨”之称,是著名的“崂山十二景”之一。
【白龙洞 】:位于青岛市崂山仰口景区太平宫北山涧。因民间传说得名。是由一块长约 18 米、宽约 12 米的椭圆形巨石扣压在5块鼓形的圆石上组合而成的天然石洞。洞高 2.50 米,深 8 米,宽 10 米。洞内供奉十八罗汉。元代道士丘处机在洞口石壁题刻 21 首咏颂崂山的诗作。洞额“白龙洞”为明代山东武举人周鲁题写。
【二龙山】:位于青岛市崂山王哥庄街道晓望村西。因两条山脉婉若游龙得名。山地面积 12.20 平方千米,海拔约 870 米。有塘子观、星石山、甘露泉、拇指峰、望望崮、太平顶等景点。盛产崂山茶、矿泉水、花岗岩。
【飞龙瀑】: 又称太子瀑。位于青岛市崂山外八水河东村南、北九水太子涧尽头。瀑水沿崖顶缺口倾泻而下,状如飞龙,故名。瀑高约 15 米,分两层,上层高约5米,下层高约10米,属三叠瀑,下有清潭,碧绿如玉,人称小靛缸。
【犹龙洞】:位于青岛市崂山太平宫西百余米处。初称老君洞,明隆庆年间山东提学邹善来游崂山,与同游的即墨县令杨方升取《史记》中“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之语,雅化为现称。系由 3块巨石构成的天然石洞,深 8 米,宽 4 米,高 2 米,可容 20 余人。洞前刻有“鳌老龙苍”四字。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名(中文名、英文名、小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名字是一个人形象的象征,首先你的名字要好听,要有内涵。有时候,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成为一种“通行证”,远远从超出姓名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意义,而有着更多的社会意义。一个好名字的标准是,选字要有文化内涵,用字要简洁美观,读音还得响亮悦耳。
一、「于姓」起源在西周初的大分封中,周武王姬发的二儿子被封在商代邘国旧址(故城在今河南沁阳邘邰村),称作邘叔,建立邘国。邘叔的子孙以国为氏,姓邘。因古代邘、于同音通用,后来有的去邑为于氏。
本文由 吉生起名 宝宝科学起名改名专业人工服务平台整理创作。
二、月貌花容的于姓女孩名字1. 于攸实
攸:攸,行水也。——《说文》。
实:实,富也。——《说文》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生生不息,做一个有坚强勇敢优良品质的人。
2. 于春沐
春: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
沐: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家境殷实的人。
3. 于振复
振:君子以振民育德。——《易》
复:复,往来也。——《说文》
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振兴家族的珍贵品质,做一个雷厉风行的人。
4. 于新乐
新: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青出于蓝的优秀品质,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
5. 于恰妍
恰:恰是湘妃泪尽时。—— 贾岛《赠人斑竹柱杖》
妍:妍,技也。一曰慧也。——《说文》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天作之合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玉洁冰清的人。
6. 于殊靛
殊: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乐府诗集·陌上桑》
靛:康熙字典笔画:16。指深蓝色。用作人名意指冷静沉稳、朴实善良、友善谦虚之义。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空前绝后的优秀品质,做一个英姿勃勃的人。
7. 于古知
古:古,久也。——《玉篇》
知:知,识也。——《玉篇》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返朴归真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8. 于伶俐
伶:令伶箫咏歌。——《国语·鲁语》
俐:黠慧曰伶俐。——《字汇》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口齿伶俐的良好品格,做一个冰雪聪明的人。
9. 于钧翼
钧:钧,三十斤也。——《说文》
翼:予欲左右民,汝翼。——《书·益稷》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身贤体贵的良好品格,做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10. 于澜星
澜:澜,大波也。——《说文》
星: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力挽狂澜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拔群出萃的人。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名(中文名、英文名、小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名字是一个人形象的象征,首先你的名字要好听,要有内涵。有时候,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成为一种“通行证”,远远从超出姓名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意义,而有着更多的社会意义。一个好名字的标准是,选字要有文化内涵,用字要简洁美观,读音还得响亮悦耳。
一、「于姓」起源在西周初的大分封中,周武王姬发的二儿子被封在商代邘国旧址(故城在今河南沁阳邘邰村),称作邘叔,建立邘国。邘叔的子孙以国为氏,姓邘。因古代邘、于同音通用,后来有的去邑为于氏。
本文由 吉生起名 宝宝科学起名改名专业人工服务平台整理创作。
二、月貌花容的于姓女孩名字1. 于攸实
攸:攸,行水也。——《说文》。
实:实,富也。——《说文》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生生不息,做一个有坚强勇敢优良品质的人。
2. 于春沐
春: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
沐: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家境殷实的人。
3. 于振复
振:君子以振民育德。——《易》
复:复,往来也。——《说文》
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振兴家族的珍贵品质,做一个雷厉风行的人。
4. 于新乐
新: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青出于蓝的优秀品质,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
5. 于恰妍
恰:恰是湘妃泪尽时。—— 贾岛《赠人斑竹柱杖》
妍:妍,技也。一曰慧也。——《说文》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天作之合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玉洁冰清的人。
6. 于殊靛
殊: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乐府诗集·陌上桑》
靛:康熙字典笔画:16。指深蓝色。用作人名意指冷静沉稳、朴实善良、友善谦虚之义。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空前绝后的优秀品质,做一个英姿勃勃的人。
7. 于古知
古:古,久也。——《玉篇》
知:知,识也。——《玉篇》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返朴归真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8. 于伶俐
伶:令伶箫咏歌。——《国语·鲁语》
俐:黠慧曰伶俐。——《字汇》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口齿伶俐的良好品格,做一个冰雪聪明的人。
9. 于钧翼
钧:钧,三十斤也。——《说文》
翼:予欲左右民,汝翼。——《书·益稷》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身贤体贵的良好品格,做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10. 于澜星
澜:澜,大波也。——《说文》
星: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力挽狂澜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拔群出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