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6:40:37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网友上传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日,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围绕高质量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1963年,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从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从1963年至2023年,“枫桥经验”已传承60载。这一经验有何重要意义?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高度重视继承和创新“枫桥经验”
一贯高度重视“枫桥经验”的重要作用。早在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浙江纪念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政治意识,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党的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纪念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2013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要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及时反映和协调农民各方面利益诉求,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防止碰头叠加、蔓延升级。要学习和推广“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21年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重要文章。文章指出,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的作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201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5月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2020年1月在云南考察调研时、4月在陕西考察时以及9月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在讲话中都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治理的宝贵经验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基层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60年来,“枫桥经验”逐渐形成三个典型经验:一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二是热情帮扶刑满释放人员;三是构建并创新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如今,“枫桥经验”已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个典型,并得到不断发展,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首先,“枫桥经验”的内涵在中国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得到持续发展。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枫桥经验”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从地方性到全国性、从纠纷化解经验到基层治理经验的华丽转变。与此同时,时代也赋予“枫桥经验”更多内涵,实现了理论跃升。“枫桥经验”每个阶段的跃升都是总结、吸纳、融合了具体的社情、民情,以及适应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持续变化,在秉持“枫桥经验”核心价值前提下,不断结合各个时期社会基本形态、实际需求和现实矛盾进行调整、优化、创新,塑造出能够回应特定时期问题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也可以说,“枫桥经验”的产生、演绎并非自生自发的,而是数十年来数代人贡献才智、持续创新,以及顶层倡导所共同结合、持续互动的过程。
其次,“枫桥经验”来自人民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工作中的充分体现。“枫桥经验”最初是以浙江诸暨枫桥镇的特定地方化社会治理实践为基础,逐步产生、演变和发展而来的若干做法,是一种具有鲜明基础性、地方性的纠纷化解模式。人民群众是“枫桥经验”的创造者,“枫桥经验”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地方治安和基层治理中的贯彻和执行。
最后,新时代“枫桥经验”既继承弘扬了优良传统,又创新丰富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涉及乡村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更强调社会服务与管理,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从过去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到今天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覆盖面拓展到预防化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安全风险,成为新时代预防化解社会风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全面转型和深刻变化。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临着超大陌生人群社带来的治理新挑战。个人需求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为抽象和复杂,人际交往的地理空间限制已被根本性突破,人们即便足不出户,每时每刻也避免不了与陌生人发生各类接触、联系。也就是说,当前我们社会的复杂性已经上升到某个质变的层面,熟人社会格局早已被打破,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超大规模陌生人群治理难题,势必要求社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相应的升级。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与“枫桥经验”产生的年代相比,当下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财、物及信息流通频繁,社会节奏变快,人与人的竞争压力加大,社会纠纷矛盾层出不穷,复杂多元,这些都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中多次提到“基层”,可见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高度重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是“中国之治”的根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进入数字社会时代,各种矛盾呈现出传播广、扩散快、化解难度大等特点,产生了一系列新型矛盾纠纷,包括网络域名权属纠纷、网络著作权纠纷和繁杂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网络产品责任纠纷等,以及因为个体隐私、个人数据信息泄露所引发的数据权益纠纷,贩卖数据信息或者利用个体数据非法牟利等新型违法犯罪等。数字社带来的技术变革、关系改变等为社会治理带来了全新机遇和全新挑战,社会主体在虚、实两个空间中不断切换,客观上增加了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预防化解矛盾风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要求和方法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我们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预防化解矛盾风险、进一步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超大陌生人群社会和数字社带来的双重治理压力,要构建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新的“枫桥经验”,使“枫桥经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纠纷化解的有效路径。
(作者 陈克铭 徐光寿,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分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 上观新闻
据航天局发布消息,近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已处于返回状态,视条件进行返航。
按照预订时间,神舟十四号返回舱预计在本周末夜晚至下周一(12月5日)返航,三位航天员为期6个多月的太空之旅结束。
返回时间以官宣时间为准!
2022年11月29号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发射,并于6个小时后与天宫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
此次神舟十五号搭乘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人,实现首次太空会师,这也是我国空间站首次在轨轮换。
根据载人航天相关消息,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天左右,随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将按计划返回地球。
此次6人同时在轨,对我国空间站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此之前驻扎人员最多3人的情况下,再次接纳3人,是对空间站生态系统的考验,也是为后期多人在轨的科研探路。
相对于神舟十四号乘组来说,神舟十五号乘组需要适应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在经过长期的失重训练后,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
而神舟十四号乘组在经过几天的交接后,即将踏上返程的路,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
首先来说,返回舱从空间站脱离到安全着陆,就是一大考验。
地面搜救部队面临的挑战对于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人来说,半年的时间说长很长,但说短也是转眼即逝,即将离开太空,三位宇航员虽有不舍,但是他们已经完成了特定的任务,我们也时刻等待着他们的凯旋。
而这一次的神舟十四号将依然采用快速返回的方式,快速返回的方式最大的变化就是快。
快速返回有多快?
先来了解一下神十二返回地面时所用的时间。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从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再到2021年9月17日13点34分精准着陆于东风着陆场,共历时28.5小时。
飞船脱离并绕飞空间站完成径向交会实验用时4.5小时,如果减去这4.5小时的话,神十二返回地面大约用了24小时。
用了这么久的主要原因就是等待的时间长。
神十二返回舱在等待返航期间,一直在等待通信、气象等条件满足返回舱着陆的要求。
但是返回舱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是静止或相对静止的,而是每隔1.5小时绕地球一圈飞行,错过一圈或气候条件不适合,返回舱就要继续围着地球转圈。
神十二大约围着地球转了13圈左右,才得到地面发出的脱离指令,这也是导致神十二返回用时久的真正原因。
而神舟十四返回模式则沿用神十三号返回舱的快速返回模式。
快速返回模式其实就是要缩减返回舱围绕地球转圈的次数,本次返回舱与空间站分离后,预计只需绕地球5圈,就可快速进去返回路线,只要7个小时左右,返回舱就能进行点火制动,然后再入大气层,降落着陆场。
虽然快返模式并不是第一次使用,但对于3名宇航员和地面控制人员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挑战,而作为地面搜救部队来说,要比以往搜救任务的要求都高。
返回舱一般会按照预定路线着陆,但由于整个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所以,真正着陆点和预想的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给地面搜救人员带来巨大的考验。
首先来说,神十四返回舱的着陆点是东风着陆场,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中南部地区,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少雨多风。
而当下正值冬季,当地的气温最低达到零下30摄氏度,这样的气温下,无论是对地面人员,还是航天组,甚至是通信设备都将是很大的挑战。
而返回舱还有可能着陆于着陆区以外的异常地域,如山地、沙漠、盐碱地、梭梭林地、水域等,搜救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异常天气现象,如大风、沙尘等。
另外,返回舱着陆后,有可能出现主伞拖拽返回舱高速滑行、返回舱舱门打不开等工程异常,需要把各种异常情况想周全,并拿出应对措施,反复演练。
这些地形本身就给搜救人员带来交通上的影响,再加上返回舱着陆点的偏差,对于搜救人员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地面搜救人员还要面临三大挑战:
1、准备时间短
虽然在返回舱着陆前,地面搜救人员已经开展了多次的搜救演练,但并不能绝对保证第一时间找到返回舱。
返回舱在接到返回命令前,一直靠泊在空间站上,要到决策返回前的几天,才最终计算飞船返回轨道和返回瞄准点,留给着陆场系统的任务直接准备时间非常短。
而搜救人员必须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完成所有的搜救准备工作,将风险降至最低。
目前,神十四已基本确定下周一返还,但是具体的返回轨道和返回瞄准点实时发生变化,目前他们接到的只是很大的一个范围点,只能在返回舱降落的过程中,实时修正返回轨道坐标,对于搜救人员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2、需要应对的返回模式多
一般情况下,飞船主要采取升力控制式返回模式,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一定可控制的升力,让航天器沿滑翔式轨道或跳跃式轨道滑行,从而缓和减速过程。
这样的好处就是航天员受到的冲击力会小些,而且飞船有一定的机动能力,所以落点更精确,使回收人员能够更迅速地找到航天员。
但是,当脱离空间站以后,发生机动性故障时,就要启用自旋弹道式返回模式,载人飞船返回大气层时,返回舱沿着自然下落的轨迹进入大气层。
这种方式有明显缺点,就是下落过程中航天员受到的冲击很大,返回舱落点精度较差难以寻找,所以对航天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还存在提前返回、推迟返回等多种返回模式,针对各种可能的返回模式,着陆场系统都要做好准备。
3、现场救援要求高
经过6个月的在轨飞行后,航天员返回地面要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特别是在返回着陆最初的几个小时,要帮助航天员进行地面重力再适应,防止出现立位耐力下降无法站立和晕厥等症状。
为完成搜救任务,着陆场会组建1支直升机搜救分队、1支搭载伞降队员的固定翼飞机搜救分队、1支地面搜救分队和若干搜救预备队。
这么多的搜救分队必须要同步,如果不能同步的话,很可能无法第一时间检测宇航员的健康,这对宇航员来说是致命的。
主着陆场的气象条件将是飞船能否按时返回的关键,雷雨大风都不适宜飞船返回,而在所有的气象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面浅层风的大小。
根据计算,飞船返回舱将在离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依靠降落伞的减速功能缓缓飘向地面,如果风力过大,飞船有可能飘出指定着陆区域,增加搜救难度。
另外,如果地面风速过快,在飞船降落地面后,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巨型降落伞可能会拖着返回舱在地面高速翻滚,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而雷电天气更是无法确保飞船安全返回,因为返回舱为金属材质,雷电可能会对其通信设备和电子元件造成破坏,这样对航天员的安全很不利。
所以,作为地面搜救人员来说,为了迎接宇航员的凯旋,需要付出全部精力,以确保返回舱的安全着陆。
只有等返回舱门打开,听到宇航员一句“谢谢”之后,地面搜救人员的心才会落下。
当然,我们期盼三位宇航员凯旋的同时,也期盼搜救人员保证自身安全,我们一起迎接为中国航天事业助威呐喊。
可是,返回舱安全着陆后,接下来宇航员面临的困难依旧不容忽视。
宇航员面临的挑战空间站距离地面393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刚好是一种高真空、强辐射和微重力的环境。
而在空间站里面,是能够不受强辐射和高真空的影响,而微重力却无法通过空间站消除,在长时间失重的环境里生活,人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太空停留6个月之后,航天员的身高会长高3%左右,这是由于在失重的环境中,人体不像在地面那样受挤压,脊椎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增长。
但是,宇航员身高增长就是一种假象,在返回地球之后,在受到重力的影响下,身高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高度,但是这个回复的过程中,宇航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疼感,
另外,通过地空连线,我们看到宇航员的脸圆了很多,这可不表示在太空吃得比地面上好,而是人在微重力的影响下产生的不良现象。
人体内含水量较高,水含量占人体60%以上,大部分水以液体形式存在,血液中存在流动的水,细胞中存在支持各种化学反应的水,在地面上,人体受到重力影响,血液会往下沉,下肢血压更高,看起来下肢也更加浮肿一些。
而在太空中,空间站重力很微弱,航天员的血液不会沉到下肢部分,而是全身分布均匀。身体上部分充血量过多,会导致皮肤看起来更显浮肿,脸部的浮肿变化更加明显。
除了血液上移导致脸部变胖,摄像机镜头拍摄的图像畸变,也让航天员脸部看起来更胖。
不过相比于这些身体上的变化,航天组整个返回的过程,才是他们要面临最大的考验。
还记得神十三号返回舱返回时的画面吗?
当时正在跟踪返回舱的信号突然消失,整个界面一片漆黑,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这就是”黑障“现象。
飞船的降落速度是非常快的,每秒钟的速度可达7.9公里,以每秒七公里的速度飞速行驶着,在降落的过程中,返回舱和空气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局部温度可达2000摄氏度。
当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到达距离地面80至90公里高度时,因为高速剧烈摩擦,在返回舱表面会产生等离子区,出现“黑障”现象。
这时返回舱与地面暂时失去联系,音画、图像和遥测信息全部中断,所有人剩下的只有等待。
这对于飞船和航天员的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这一段最难熬的时光大约要三到四分钟,持续到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才会消失。
当返回舱成功穿越大气层下降到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飞船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是飞船回收着陆系统人员最为关注的事情。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飞船的返回舱上安装了主伞、备用伞两套降落伞系统,当降落伞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打开时,备用伞系统也能够担当飞船返回重任。
当返回舱重重落地的那一刻,地面搜救人员会及时赶到,确保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而宇航员虽然平安着陆,可对于他们而言,还要接受常人不愿接受的疼痛。
所以,航天员安全着路以后,后期还需要静养很长时间
太空和地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环境,宇航员长期在太空中行动,身体一直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突然面临地球的重力,身体会很不适应。
首先宇航员行动不受自己控制,肢体不协调,这种情况就像我们在游泳池呆久了之后,突然从水里上岸会感觉身体很重,比平时费力很多。
长期在太空飞行的宇航员下肢骨骼肌萎缩,这种肌肉损失会影响所谓的“反重力肌肉”,包括小腿肌肉、股四头肌以及背部和颈部的肌肉。
宇航员进入太空之后,身体会变得很脆弱,贸然行动的话很可能会出现昏厥、呕吐、肌肉拉伤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这也是由于重力带来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太空是没有重力的,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就像飘在水面一样畅快,但是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年,我们的内脏器官已经适应了有重力的环境。
在失重状态下,人体的内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消失了,人的前庭器官由于失重,无法与周围神经细胞接触,从而无法向中枢神经传递位置信号。由此会对呼吸、消化、循环、排泄、发汗等功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所以,为了保护宇航员们的身体,他们返回地球之后,一般都会在飞船的舱内休息几十分钟,然后会被人抬着出来,保持在飞船上的坐姿接受媒体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宇航员一生中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的4.3倍,颈椎突出的发生率是平民人口的21.4倍,而飞行后的第一年发生疝气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人35.9倍。
介于这种情况,宇航员在返回地面后,就会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适应性训练,这也是全面保证宇航员健康最重要的一步。
结语随着神舟十五载人飞船成功与天宫空间站交会对接,喻示着中国人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的自信和努力。
当年,美国拒绝我们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为了进一步封锁我们,他们通过所谓的《沃尔夫条款》,禁止中美航天合作。
因此,我国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航天科技之路,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终有如今举世瞩目的成就。
尽管中国空间站完全是由我国自主建造的,但作为负责任的世界航天大国,我们仍然主动开展国际航天合作,面向全世界征集合作项目。
根据此前公布的首批合作名单,俄、印、日、意、德等17国项目获批入选。
有意思的是,在项目征集期间,美国也来递交申请,不过美国项目被拒绝。当然,这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这只是因为他们的项目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技术不达标才是被拒绝的原因。
等到2023年的神舟十六号任务时,这些入选的国际合作项目将会被带上中国空间站。而更让世人关注的是,中国空间站也欢迎外国宇航员的到来。
目前,已经有多国表达意愿,希望自己国家的宇航员能够参与中国空间站任务,我国同时也在为此做了相关准备工作。
为了能早日前往中国空间站,多年前就已经有外国宇航员在学习中文。
因为我们的空间站都是中文,想要分一杯羹,学习中文是必不可少的。
预计在2030年之前,我国将会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实现我们的载人登月梦想,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梦将飞向浩瀚太空。
东方巨龙腾飞!
最后,预祝神舟十四号乘组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