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八字

八字佛语点透人生(八字佛语)

发布时间:2024-03-24 11:20:18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网友上传

八字佛语点透人生(八字佛语)

本文目录一览:

格言、箴言、名人语录、佛语祖言200句——谈为人处世之道

△忍百忍者,百福之源。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大智大福之人,均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

△忍一言,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好事变坏。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经云:“若“忍”,乃成圣作贤第一切要功夫,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等特殊关乎大局利益之事,当争不争者,转入消极,却是过恶。而平常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忍辱,不同于奴颜婢膝的谄媚、屈辱和丧失人格,而是高尚难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忍是阴德。阴德,获天佑福报。

△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佛圣所欣乐。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是修持,无论是做事都达不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这种人,是很难担当大任和成就正果的。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

△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神和气汤。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忍是一种阴德,可以增加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你不但不必担心,而且要感谢人家,因为他为你送来了福报。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日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布袋和尚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到我脸上,任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若知这道理,何愁道不了。

△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遭遇的逆境,要于穷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的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贵在忍,记住百忍便成金。见事应以忍为贵,大事化小小无踪。能有修养谓之勇,处世温柔最有用。表现自己量宏大,才是真正有威风,能忍令人百事通,能忍方是真英雄。

△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恨”就象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是我们自己,而非我们所恨的人。

△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无所作为了。

△愚痴生瞋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转眼究成空。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涵养怒中气,提防口中言,谦恭原益己,轻薄易招愆。

△“瞋火能烧功德林”,愈是愤怒的时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伤人伤己。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语言,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和功德。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赞谤由人,不必计较。谤可消业,何须烦恼?

△设有人谤我、毁我,自惭无道,概不计较。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办事以尽心为有功。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因果显。万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闲一日仙。

△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也。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满腔欢喜,笑开古今天下愁;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受得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知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者便是。吃亏人,常在世。

△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即可忍,则一切诸忍都易做到。其实侮辱之来,如合理的,正是为我痛下针砭,有甚可怒?如不合理的,由果推因,怨债应偿,有甚可恨?法国谚语:一旦知道一切,就会宽恕一切。

△原谅别人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万法只要用得恰当,一切烦恼都成妙用.

△慎言语。虽有奔骥,难追片言之失。“驷不及舌”,可不畏哉!

△言行,立身之基也。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可不慎也。

△口才是银子,沉默是金子。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蝟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共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勿巧。

△夸夸其谈是软弱的标志,而那些能够做出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守口如瓶的。

△三缄其口为宜!世上对于有才干的人,通常是妒羡交加的,唯有收敛锋芒才是上策!当然。过份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中肯的言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谨言可以避祸,慎言可以防身。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太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的。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人说一句谎言,每视为无关轻重。殊不知尚须另造二十句谎言,以维持其先发之一句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悠悠之谈,宜绝于智者之口。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

△不可乘兴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君子不唱流言,流言止于智者。

△好说、好张罗、好结交、好游,实为修行人一大障碍,应沉默杜潜,则其益无量。

△事到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修行之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却是做了再说。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却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不休者未必智。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吾师乎。

△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祸从口出!夫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刀疮易好,恶语难消。伤人之语,深于矛戟,万不可出言刺伤人心。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迷途知返,得道不远。

△见已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合。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学者事事要自责,慎勿责人。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责人时需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需想着:“细行不矜,终累大德。”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夫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矣。

△反省是智慧的果实,反省是进德的阶梯,反省是修行中重要的功课。反省是禅。

“善良意志”为大修行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被大哲学家康德称为“绝对命令”。在为人处世中,比方说“君子不妄语”,当我们到人家家里去拜访,过了吃饭时间,主人问:“吃了饭吗?”,你明明未吃,为了不打扰对方,却回答说:“吃过了”。纵然欺骗了对方,其出发点却是好的。又如医生安慰患了绝症的病人,虽然打了妄语,但其动机是善良的。重要的是应该保证在“善良意志”的出发点上灵活掌握。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敬畏天地神明、圣人之言,为万善之本。

△识时务者为俊杰。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挫折自己的锐气,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敛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显得太特殊,即所谓和光同尘,韬光养德。

△待人处世的态度不可太轻率,否则将为事物所困扰,而无法修养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过份慎重,以致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洒脱自在的气度。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扬善不扬恶。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君子不妄语。君子应该象竹子一样直。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宽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

△节欲戒瞋,是保身法;中道而行,是处事法;随顺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小人固当远之,然也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之,然也不可曲为附和。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是初学切要功夫。

△与世人酬酌,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为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深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少有浑厚而得祸者。

△要养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隐恶扬善,处处替人着想;正直故,急公好义,言所当言。

△一个人假使拥有完名美节,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与毁谤。因此,要多多少少分些给别人,以免自身遭到危害。同样的,恶劣的名声,也不能全往旁人身上推,自己好歹要分担一些。能抱着这样的处世态度,才可以修心养性。

△争利起于人各有欲,争言起于人各有见。如能以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中有无限快活处。

△勿寻人小过而必究,勿乘人患难而相攻。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对情感较薄的人要宽厚,对情感太超过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热要加点冷水,水冷要加点热水。人既不能离群独居,处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热情过份都不好。

△处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动,要悉事之理。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进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远祸。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庆幸心。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直。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分;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君子认命但不唯命。一个知天命的人,不会故意站到有危险的墙边。如果墙倒塌而被压死,那是自己思虑不周而致,不能归咎于天命!

△君子安贫乐道,对顺境逆境,满缺盛衰处之泰然,这就是所谓的“安心立命”。

△肯替别人想,“爱人如己”,是积福修道的第一等学问。

△己温思人之寒,己安思人之难。

△我所欲,当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我所不欲,当念人亦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声名显著,守之以敛藏;利养丰饶,守之以俭朴;瞻仰人多,守之以谦下;朋侪嫉妒,守之以和忍。

△处世让一分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到的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一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在毁誉荣辱之前,不但不为之动心,且把着这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能纯熟。

△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甚平,这是多大涵养。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大悲不悲,可以养心。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治之以淡。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勿以妄心害真心,勿以习气害元气。忿怒生时要忍得过,嗜欲生时要耐得过。

△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忧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志存忍辱,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深戒绮语。处事必忠,视人如己。

△得意不喜,失意不瞋,得意失意不动心。

△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忧害志。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博厚为悠久之道,宽大为受福之基。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免于无形。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满招损,谦受益。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

△不说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俭,美德也,过俭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施道;让,懿德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宦情太浓,归时过不得;生趣太浓,死时过不得。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不责人之过,不揭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但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得到。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大丈夫论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悔字。

△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无此念头,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

△今人有过,便甘自弃,以为不可复入圣人境域。不知盗贼也许改恶从善,何害其为有过哉!只看归宿处成个甚人?以前都饶得过。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善念,随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人能一旦洗涤旧恶,虽昔为寇盗,今日亦不害为君子。

△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作福更宜惜福,悔过更宜寡过。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在复萌,而小过转为大非。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忘怨不忘恩。

△人无羞耻心,岂非类禽兽?知羞耻为改过之要机。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当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若怠慌,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贫莫贫于未闻道,富莫富于蓄道德。

△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 居家有二语: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成人之恶,罪莫大焉。导人为善,德莫大焉。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厚则福益厚矣。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急难救人,一善可当百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为恶恐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时,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功德甚大。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益厚。

△得放宽时且放宽,积些阴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须知退,好景须留日后看。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为惜福。惜财惜福,缘为惜德。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使尽,势尽冤相逢。福兮常自惜,势兮常自恭。人生骄与奢,有始多无终。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难忘众生恩。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从。

△一个人要懂得感谢才会同情他人。感谢自己得到众生许多好处:我们不种田有饭吃,不织布有衣服穿,不是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却有房子住,这些都是应该感谢的,不知道感谢的人,他就只会自私自利。

△每天的提醒——爱因斯坦:“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从一个角度去看,而应保持多角度乃至圆的观察。叫你看破、放下、叫你不要追逐名利富贵,不等于叫你不要随缘,而是要你在思想境界上保持这样的高度,不贪羡,不追求,但随缘。

△平安即是幸,知足即是福。知足者常乐。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温馨第一乐。

△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祥,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犯。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欲被乐心引在苦处。达人以心拂处为乐,终以苦心换得乐来。

△厚味多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

△士能寡欲,安于清淡,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外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好色不淫不乱。

△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岂能尽如意。但求不愧心。

△淡泊眼光看世间,富贵好比过云烟;知足心来取万物,清心不为物所染。

△我们能对物欲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增强一分。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约有富贵贫贱两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心却未己矣。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死生生,昏昏昧昧,如醉如梦,经百千劫而了无出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如是矣。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富贵功名,本来命定,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忘名利,甘淡薄,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神仙。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万般随缘过,一切随缘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所谓权势、物质、虚荣,既不真实,也不永恒,它只能构成对生命的煎熬、污染和惩罚。你必须控制它,让自己生活在合理的欲望中。也就是说,人们肚子饿了有东西吃,冷了有衣服穿,有房子可以遮风蔽雨,就已经足够了!

△富贵的,一世宠荣,到死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的,一世清苦,到死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至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恩爱一缚,牵入罪门。对家室亲眷,尽心不挂心。

△夫妻一场应看空,大限来时各西东。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怜死后不相逢。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观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若能断酒性不狂,少欲保身寿则长。

△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己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儿女如过客,暂时来相见,来时固不拒,去时亦无恋。来去两无心,此中有时限,情浓何太痴,请君自量忖。

△子以三因缘生:一、父母先世负子债。二、子先世负父母债。三、怨家对头或因缘深者来做子。

△父母子女是债,欠债还债,无债不来。男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劝父母,莫系怀,儿孙八字自带来。贫贱今生受孽报,富贵前生修积来。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却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个安乐窝。

△人们都要爱恋骨肉,贪财如命,这样在世俗上这一边情重了,如何谈得上修行?要知道,从来妻子骨肉缘尽则散,散后都不相识。如果恶缘相聚,眷属就是冤家,不知不觉暗受其害,想到此,不由人心不淡。财产等物转眼成空,当然更应看破了。

格言、箴言、名人语录、佛语祖言200句——谈为人处世之道

△忍百忍者,百福之源。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大智大福之人,均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

△忍一言,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好事变坏。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经云:“若“忍”,乃成圣作贤第一切要功夫,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等特殊关乎大局利益之事,当争不争者,转入消极,却是过恶。而平常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忍辱,不同于奴颜婢膝的谄媚、屈辱和丧失人格,而是高尚难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忍是阴德。阴德,获天佑福报。

△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佛圣所欣乐。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是修持,无论是做事都达不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这种人,是很难担当大任和成就正果的。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

△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神和气汤。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忍是一种阴德,可以增加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你不但不必担心,而且要感谢人家,因为他为你送来了福报。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日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布袋和尚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到我脸上,任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若知这道理,何愁道不了。

△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遭遇的逆境,要于穷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的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贵在忍,记住百忍便成金。见事应以忍为贵,大事化小小无踪。能有修养谓之勇,处世温柔最有用。表现自己量宏大,才是真正有威风,能忍令人百事通,能忍方是真英雄。

△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恨”就象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是我们自己,而非我们所恨的人。

△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无所作为了。

△愚痴生瞋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转眼究成空。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涵养怒中气,提防口中言,谦恭原益己,轻薄易招愆。

△“瞋火能烧功德林”,愈是愤怒的时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伤人伤己。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语言,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和功德。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赞谤由人,不必计较。谤可消业,何须烦恼?

△设有人谤我、毁我,自惭无道,概不计较。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办事以尽心为有功。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因果显。万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闲一日仙。

△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也。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满腔欢喜,笑开古今天下愁;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受得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知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者便是。吃亏人,常在世。

△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即可忍,则一切诸忍都易做到。其实侮辱之来,如合理的,正是为我痛下针砭,有甚可怒?如不合理的,由果推因,怨债应偿,有甚可恨?法国谚语:一旦知道一切,就会宽恕一切。

△原谅别人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万法只要用得恰当,一切烦恼都成妙用.

△慎言语。虽有奔骥,难追片言之失。“驷不及舌”,可不畏哉!

△言行,立身之基也。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可不慎也。

△口才是银子,沉默是金子。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蝟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共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勿巧。

△夸夸其谈是软弱的标志,而那些能够做出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守口如瓶的。

△三缄其口为宜!世上对于有才干的人,通常是妒羡交加的,唯有收敛锋芒才是上策!当然。过份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中肯的言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谨言可以避祸,慎言可以防身。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太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的。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人说一句谎言,每视为无关轻重。殊不知尚须另造二十句谎言,以维持其先发之一句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悠悠之谈,宜绝于智者之口。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

△不可乘兴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君子不唱流言,流言止于智者。

△好说、好张罗、好结交、好游,实为修行人一大障碍,应沉默杜潜,则其益无量。

△事到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修行之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却是做了再说。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却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不休者未必智。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吾师乎。

△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祸从口出!夫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刀疮易好,恶语难消。伤人之语,深于矛戟,万不可出言刺伤人心。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迷途知返,得道不远。

△见已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合。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学者事事要自责,慎勿责人。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责人时需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需想着:“细行不矜,终累大德。”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夫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矣。

△反省是智慧的果实,反省是进德的阶梯,反省是修行中重要的功课。反省是禅。

“善良意志”为大修行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被大哲学家康德称为“绝对命令”。在为人处世中,比方说“君子不妄语”,当我们到人家家里去拜访,过了吃饭时间,主人问:“吃了饭吗?”,你明明未吃,为了不打扰对方,却回答说:“吃过了”。纵然欺骗了对方,其出发点却是好的。又如医生安慰患了绝症的病人,虽然打了妄语,但其动机是善良的。重要的是应该保证在“善良意志”的出发点上灵活掌握。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敬畏天地神明、圣人之言,为万善之本。

△识时务者为俊杰。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挫折自己的锐气,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敛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显得太特殊,即所谓和光同尘,韬光养德。

△待人处世的态度不可太轻率,否则将为事物所困扰,而无法修养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过份慎重,以致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洒脱自在的气度。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扬善不扬恶。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君子不妄语。君子应该象竹子一样直。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宽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

△节欲戒瞋,是保身法;中道而行,是处事法;随顺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小人固当远之,然也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之,然也不可曲为附和。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是初学切要功夫。

△与世人酬酌,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为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深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少有浑厚而得祸者。

△要养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隐恶扬善,处处替人着想;正直故,急公好义,言所当言。

△一个人假使拥有完名美节,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与毁谤。因此,要多多少少分些给别人,以免自身遭到危害。同样的,恶劣的名声,也不能全往旁人身上推,自己好歹要分担一些。能抱着这样的处世态度,才可以修心养性。

△争利起于人各有欲,争言起于人各有见。如能以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中有无限快活处。

△勿寻人小过而必究,勿乘人患难而相攻。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对情感较薄的人要宽厚,对情感太超过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热要加点冷水,水冷要加点热水。人既不能离群独居,处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热情过份都不好。

△处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动,要悉事之理。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进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远祸。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庆幸心。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直。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分;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君子认命但不唯命。一个知天命的人,不会故意站到有危险的墙边。如果墙倒塌而被压死,那是自己思虑不周而致,不能归咎于天命!

△君子安贫乐道,对顺境逆境,满缺盛衰处之泰然,这就是所谓的“安心立命”。

△肯替别人想,“爱人如己”,是积福修道的第一等学问。

△己温思人之寒,己安思人之难。

△我所欲,当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我所不欲,当念人亦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声名显著,守之以敛藏;利养丰饶,守之以俭朴;瞻仰人多,守之以谦下;朋侪嫉妒,守之以和忍。

△处世让一分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到的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一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在毁誉荣辱之前,不但不为之动心,且把着这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能纯熟。

△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甚平,这是多大涵养。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大悲不悲,可以养心。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治之以淡。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勿以妄心害真心,勿以习气害元气。忿怒生时要忍得过,嗜欲生时要耐得过。

△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忧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志存忍辱,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深戒绮语。处事必忠,视人如己。

△得意不喜,失意不瞋,得意失意不动心。

△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忧害志。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博厚为悠久之道,宽大为受福之基。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免于无形。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满招损,谦受益。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

△不说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俭,美德也,过俭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施道;让,懿德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宦情太浓,归时过不得;生趣太浓,死时过不得。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不责人之过,不揭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但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得到。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大丈夫论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悔字。

△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无此念头,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

△今人有过,便甘自弃,以为不可复入圣人境域。不知盗贼也许改恶从善,何害其为有过哉!只看归宿处成个甚人?以前都饶得过。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善念,随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人能一旦洗涤旧恶,虽昔为寇盗,今日亦不害为君子。

△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作福更宜惜福,悔过更宜寡过。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在复萌,而小过转为大非。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忘怨不忘恩。

△人无羞耻心,岂非类禽兽?知羞耻为改过之要机。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当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若怠慌,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贫莫贫于未闻道,富莫富于蓄道德。

△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 居家有二语: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成人之恶,罪莫大焉。导人为善,德莫大焉。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厚则福益厚矣。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急难救人,一善可当百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为恶恐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时,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功德甚大。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益厚。

△得放宽时且放宽,积些阴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须知退,好景须留日后看。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为惜福。惜财惜福,缘为惜德。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使尽,势尽冤相逢。福兮常自惜,势兮常自恭。人生骄与奢,有始多无终。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难忘众生恩。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从。

△一个人要懂得感谢才会同情他人。感谢自己得到众生许多好处:我们不种田有饭吃,不织布有衣服穿,不是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却有房子住,这些都是应该感谢的,不知道感谢的人,他就只会自私自利。

△每天的提醒——爱因斯坦:“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从一个角度去看,而应保持多角度乃至圆的观察。叫你看破、放下、叫你不要追逐名利富贵,不等于叫你不要随缘,而是要你在思想境界上保持这样的高度,不贪羡,不追求,但随缘。

△平安即是幸,知足即是福。知足者常乐。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温馨第一乐。

△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祥,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犯。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欲被乐心引在苦处。达人以心拂处为乐,终以苦心换得乐来。

△厚味多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

△士能寡欲,安于清淡,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外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好色不淫不乱。

△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岂能尽如意。但求不愧心。

△淡泊眼光看世间,富贵好比过云烟;知足心来取万物,清心不为物所染。

△我们能对物欲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增强一分。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约有富贵贫贱两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心却未己矣。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死生生,昏昏昧昧,如醉如梦,经百千劫而了无出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如是矣。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富贵功名,本来命定,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忘名利,甘淡薄,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神仙。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万般随缘过,一切随缘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所谓权势、物质、虚荣,既不真实,也不永恒,它只能构成对生命的煎熬、污染和惩罚。你必须控制它,让自己生活在合理的欲望中。也就是说,人们肚子饿了有东西吃,冷了有衣服穿,有房子可以遮风蔽雨,就已经足够了!

△富贵的,一世宠荣,到死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的,一世清苦,到死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至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恩爱一缚,牵入罪门。对家室亲眷,尽心不挂心。

△夫妻一场应看空,大限来时各西东。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怜死后不相逢。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观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若能断酒性不狂,少欲保身寿则长。

△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己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儿女如过客,暂时来相见,来时固不拒,去时亦无恋。来去两无心,此中有时限,情浓何太痴,请君自量忖。

△子以三因缘生:一、父母先世负子债。二、子先世负父母债。三、怨家对头或因缘深者来做子。

△父母子女是债,欠债还债,无债不来。男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劝父母,莫系怀,儿孙八字自带来。贫贱今生受孽报,富贵前生修积来。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却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个安乐窝。

△人们都要爱恋骨肉,贪财如命,这样在世俗上这一边情重了,如何谈得上修行?要知道,从来妻子骨肉缘尽则散,散后都不相识。如果恶缘相聚,眷属就是冤家,不知不觉暗受其害,想到此,不由人心不淡。财产等物转眼成空,当然更应看破了。

格言、箴言、名人语录、佛语祖言200句——谈为人处世之道

△忍百忍者,百福之源。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大智大福之人,均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

△忍一言,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好事变坏。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经云:“若“忍”,乃成圣作贤第一切要功夫,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等特殊关乎大局利益之事,当争不争者,转入消极,却是过恶。而平常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忍辱,不同于奴颜婢膝的谄媚、屈辱和丧失人格,而是高尚难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忍是阴德。阴德,获天佑福报。

△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佛圣所欣乐。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是修持,无论是做事都达不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这种人,是很难担当大任和成就正果的。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

△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神和气汤。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忍是一种阴德,可以增加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你不但不必担心,而且要感谢人家,因为他为你送来了福报。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日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布袋和尚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到我脸上,任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若知这道理,何愁道不了。

△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遭遇的逆境,要于穷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的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贵在忍,记住百忍便成金。见事应以忍为贵,大事化小小无踪。能有修养谓之勇,处世温柔最有用。表现自己量宏大,才是真正有威风,能忍令人百事通,能忍方是真英雄。

△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恨”就象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是我们自己,而非我们所恨的人。

△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无所作为了。

△愚痴生瞋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转眼究成空。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涵养怒中气,提防口中言,谦恭原益己,轻薄易招愆。

△“瞋火能烧功德林”,愈是愤怒的时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伤人伤己。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语言,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和功德。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赞谤由人,不必计较。谤可消业,何须烦恼?

△设有人谤我、毁我,自惭无道,概不计较。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办事以尽心为有功。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因果显。万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闲一日仙。

△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也。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满腔欢喜,笑开古今天下愁;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受得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知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者便是。吃亏人,常在世。

△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即可忍,则一切诸忍都易做到。其实侮辱之来,如合理的,正是为我痛下针砭,有甚可怒?如不合理的,由果推因,怨债应偿,有甚可恨?法国谚语:一旦知道一切,就会宽恕一切。

△原谅别人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万法只要用得恰当,一切烦恼都成妙用.

△慎言语。虽有奔骥,难追片言之失。“驷不及舌”,可不畏哉!

△言行,立身之基也。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可不慎也。

△口才是银子,沉默是金子。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蝟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共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勿巧。

△夸夸其谈是软弱的标志,而那些能够做出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守口如瓶的。

△三缄其口为宜!世上对于有才干的人,通常是妒羡交加的,唯有收敛锋芒才是上策!当然。过份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中肯的言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谨言可以避祸,慎言可以防身。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太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的。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人说一句谎言,每视为无关轻重。殊不知尚须另造二十句谎言,以维持其先发之一句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悠悠之谈,宜绝于智者之口。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

△不可乘兴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君子不唱流言,流言止于智者。

△好说、好张罗、好结交、好游,实为修行人一大障碍,应沉默杜潜,则其益无量。

△事到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修行之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却是做了再说。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却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不休者未必智。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吾师乎。

△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祸从口出!夫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刀疮易好,恶语难消。伤人之语,深于矛戟,万不可出言刺伤人心。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迷途知返,得道不远。

△见已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合。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学者事事要自责,慎勿责人。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责人时需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需想着:“细行不矜,终累大德。”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夫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矣。

△反省是智慧的果实,反省是进德的阶梯,反省是修行中重要的功课。反省是禅。

“善良意志”为大修行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被大哲学家康德称为“绝对命令”。在为人处世中,比方说“君子不妄语”,当我们到人家家里去拜访,过了吃饭时间,主人问:“吃了饭吗?”,你明明未吃,为了不打扰对方,却回答说:“吃过了”。纵然欺骗了对方,其出发点却是好的。又如医生安慰患了绝症的病人,虽然打了妄语,但其动机是善良的。重要的是应该保证在“善良意志”的出发点上灵活掌握。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敬畏天地神明、圣人之言,为万善之本。

△识时务者为俊杰。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挫折自己的锐气,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敛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显得太特殊,即所谓和光同尘,韬光养德。

△待人处世的态度不可太轻率,否则将为事物所困扰,而无法修养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过份慎重,以致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洒脱自在的气度。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扬善不扬恶。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君子不妄语。君子应该象竹子一样直。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宽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

△节欲戒瞋,是保身法;中道而行,是处事法;随顺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小人固当远之,然也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之,然也不可曲为附和。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是初学切要功夫。

△与世人酬酌,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为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深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少有浑厚而得祸者。

△要养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隐恶扬善,处处替人着想;正直故,急公好义,言所当言。

△一个人假使拥有完名美节,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与毁谤。因此,要多多少少分些给别人,以免自身遭到危害。同样的,恶劣的名声,也不能全往旁人身上推,自己好歹要分担一些。能抱着这样的处世态度,才可以修心养性。

△争利起于人各有欲,争言起于人各有见。如能以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中有无限快活处。

△勿寻人小过而必究,勿乘人患难而相攻。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对情感较薄的人要宽厚,对情感太超过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热要加点冷水,水冷要加点热水。人既不能离群独居,处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热情过份都不好。

△处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动,要悉事之理。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进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远祸。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庆幸心。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直。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分;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君子认命但不唯命。一个知天命的人,不会故意站到有危险的墙边。如果墙倒塌而被压死,那是自己思虑不周而致,不能归咎于天命!

△君子安贫乐道,对顺境逆境,满缺盛衰处之泰然,这就是所谓的“安心立命”。

△肯替别人想,“爱人如己”,是积福修道的第一等学问。

△己温思人之寒,己安思人之难。

△我所欲,当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我所不欲,当念人亦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声名显著,守之以敛藏;利养丰饶,守之以俭朴;瞻仰人多,守之以谦下;朋侪嫉妒,守之以和忍。

△处世让一分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到的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一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在毁誉荣辱之前,不但不为之动心,且把着这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能纯熟。

△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甚平,这是多大涵养。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大悲不悲,可以养心。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治之以淡。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勿以妄心害真心,勿以习气害元气。忿怒生时要忍得过,嗜欲生时要耐得过。

△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忧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志存忍辱,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深戒绮语。处事必忠,视人如己。

△得意不喜,失意不瞋,得意失意不动心。

△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忧害志。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博厚为悠久之道,宽大为受福之基。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免于无形。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满招损,谦受益。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

△不说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俭,美德也,过俭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施道;让,懿德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宦情太浓,归时过不得;生趣太浓,死时过不得。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不责人之过,不揭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但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得到。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大丈夫论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悔字。

△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无此念头,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

△今人有过,便甘自弃,以为不可复入圣人境域。不知盗贼也许改恶从善,何害其为有过哉!只看归宿处成个甚人?以前都饶得过。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善念,随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人能一旦洗涤旧恶,虽昔为寇盗,今日亦不害为君子。

△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作福更宜惜福,悔过更宜寡过。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在复萌,而小过转为大非。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忘怨不忘恩。

△人无羞耻心,岂非类禽兽?知羞耻为改过之要机。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当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若怠慌,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贫莫贫于未闻道,富莫富于蓄道德。

△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 居家有二语: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成人之恶,罪莫大焉。导人为善,德莫大焉。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厚则福益厚矣。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急难救人,一善可当百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为恶恐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时,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功德甚大。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益厚。

△得放宽时且放宽,积些阴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须知退,好景须留日后看。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为惜福。惜财惜福,缘为惜德。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使尽,势尽冤相逢。福兮常自惜,势兮常自恭。人生骄与奢,有始多无终。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难忘众生恩。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从。

△一个人要懂得感谢才会同情他人。感谢自己得到众生许多好处:我们不种田有饭吃,不织布有衣服穿,不是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却有房子住,这些都是应该感谢的,不知道感谢的人,他就只会自私自利。

△每天的提醒——爱因斯坦:“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从一个角度去看,而应保持多角度乃至圆的观察。叫你看破、放下、叫你不要追逐名利富贵,不等于叫你不要随缘,而是要你在思想境界上保持这样的高度,不贪羡,不追求,但随缘。

△平安即是幸,知足即是福。知足者常乐。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温馨第一乐。

△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祥,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犯。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欲被乐心引在苦处。达人以心拂处为乐,终以苦心换得乐来。

△厚味多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

△士能寡欲,安于清淡,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外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好色不淫不乱。

△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岂能尽如意。但求不愧心。

△淡泊眼光看世间,富贵好比过云烟;知足心来取万物,清心不为物所染。

△我们能对物欲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增强一分。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约有富贵贫贱两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心却未己矣。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死生生,昏昏昧昧,如醉如梦,经百千劫而了无出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如是矣。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富贵功名,本来命定,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忘名利,甘淡薄,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神仙。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万般随缘过,一切随缘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所谓权势、物质、虚荣,既不真实,也不永恒,它只能构成对生命的煎熬、污染和惩罚。你必须控制它,让自己生活在合理的欲望中。也就是说,人们肚子饿了有东西吃,冷了有衣服穿,有房子可以遮风蔽雨,就已经足够了!

△富贵的,一世宠荣,到死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的,一世清苦,到死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至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恩爱一缚,牵入罪门。对家室亲眷,尽心不挂心。

△夫妻一场应看空,大限来时各西东。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怜死后不相逢。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观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若能断酒性不狂,少欲保身寿则长。

△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己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儿女如过客,暂时来相见,来时固不拒,去时亦无恋。来去两无心,此中有时限,情浓何太痴,请君自量忖。

△子以三因缘生:一、父母先世负子债。二、子先世负父母债。三、怨家对头或因缘深者来做子。

△父母子女是债,欠债还债,无债不来。男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劝父母,莫系怀,儿孙八字自带来。贫贱今生受孽报,富贵前生修积来。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却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个安乐窝。

△人们都要爱恋骨肉,贪财如命,这样在世俗上这一边情重了,如何谈得上修行?要知道,从来妻子骨肉缘尽则散,散后都不相识。如果恶缘相聚,眷属就是冤家,不知不觉暗受其害,想到此,不由人心不淡。财产等物转眼成空,当然更应看破了。

有哪些令人惊艳的八字短句?

海上雾散,日如莲开。

迷罗梦幻,仰醉人间。

优伶一生,把真作假。

逐利之心,若于捕蛇。

多少心语,只在眼底!

不为禽鸟,便为昆虫。

日之逝兮,月之来时。

如雪生落,如雪静寂。

慈悲无常,乖戾循往。

人间清景,半是赏心。

人心似水,人意若火。

花予人恩,人予花仇。

蛛网之缚,鸟雀破之。

芸芸众生,不知幸厄。

花入泥涂,叶入川流。

心旅迢迢,无以尽途。

花虽轻无,飘零有声。

一切智识,筑得蜃楼。

冰河为路,星月为途。

万世浮莲,落得干净。

沧海之心,万川尽归。

点点泪水,化入星河。

茶入净水,物游于心。

春秋夏冬,皆人心恙。

秋林走雨,枫叶流火。

万物之名,实为心果。

一切欢喜,皆生癖爱。

礼在大正,仪在玄魅。

拈花落语,一叶禅心。

好怪多邪,好正多伪。

礼非天矩,人之愿矣。

慈悲不予,上善自取。

清流淙淙,若玉之鸣。

漫越乡岭,不适人情。

流侈浮靡,世之浪音。

泪海情涛,梦作蜃气。

区区令名,付与人言!

遮人之望,心若淖渠。

人心藏惑,便无勘破。

众生凡相,落坠泥尘!

一切幽隐,皆是心秘。

筹措之计,缓于当时。

人心浅壑,利欲之盅。

望月当心,游湖自鉴。

25幅“佛系对联”-让心灵回归宁静

01

好花半开

美酒微醉

曾国藩很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是惜福之道。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让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酒喝微醉的状态最好,大醉的话既伤身,也可能会惹祸。

02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不俗”的意思不是清高绝俗,而是不离世间,却又能不为世间所困扰。

佛不是让我们冷漠无情、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花鸟草虫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

03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乐观长寿。

04

读书随处净土

闭门即是深山

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不从本心着手,求取于外人、外物的安抚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心若不远、不安、不静,想要“悠然见南山”,又怎么可能呢?

05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一个人不必刻意求得别人重视,也不要害怕被别人忽视。用一颗平常心,为自己而活。

06

藤杖一条,提得起才放得下

禅门两扇,看不破便打不开

拿得起,放得下,看破才能打开!

07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陆九渊说:“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08

柳絮体媚无骨

梅花影瘦有神

人媚而无骨,如墙头草,左右摇摆,成不了大事。

09

眼里有尘天下窄

胸中无事一床宽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得到太少,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

10

处世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傅雷说:“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有真诚才会有宽容,因为以真面目示人,代表着一种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大度宽容。

11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知足常乐。

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得到时,不会欣喜忘形,失去时,不会痛苦绝望;富贵时,淡然处之,贫穷时,修身养性。这是一种无惧无畏的坦荡胸怀,也是一种恬静淡然的处世态度。

12

忍一言风平浪静

退半步海阔天空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3

平时不说无情话

每日常观有用书

说话要有口德,切忌出口伤人。读书是乐事,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14

淡饭粗茶有真味

明窗净几是安居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若能每日静下心来仰望长天,观云听雨,笑迎秋月春风,就能达到豁达潇洒的精神境界,像那位无名的江上老翁一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红尘浊世之中,视富贵如清晨的薄雾,待浮名若空中的云烟,并由此而获致心灵的祥和与宁静。

15

开怀一笑天下事

闭口不论世上人

俗话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所以我们要“不见他人过”,对天下事一笑了之,“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宋代高僧慈受禅师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16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爱占便宜的人,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才是明日的花开。

17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于是便成就了他的宽广与气魄。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以曲求直,乃是做人的一种品格。

18

根深不怕风摇动

树正何愁月影斜

人正不怕影子歪。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9

世上本无常照月

天边还有再来春

世事无常,世事难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同时又是天无绝人之路。

20

鹦鹉前头休多语

小人身边须慎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21

身似菩提心似镜

云在青天水在瓶

禅的精神就是要立身于自己的心灵,不拘泥于外物的局限,不执着于世人的评说,最终要达到心中无一丝的杂念。

22

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方外之地,要的是清净,人心若能如此,离道就不远了!

23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修心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24

非名山不留僧住

是真佛直说家常

得道的人只说家常话,只说常识。凡是故弄玄虚的都是骗子。

25

不作风波于世上

别有天地非人间

得道的境界就是表面不起风波,却蕴含无数奇峰深壑!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那些格局炸裂的八字短句!

1、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出自《续高僧传》卷一六《菩提达摩传》

不要过多在乎得与失,一切随缘心情自然就不会有大起大落。

这和佛经另一个格言“生有何喜,死有何忧”基本是一个道理。

“心若轻浮要安心向下,须知心净则国土静。”

思想浮躁的时候,就要安下心来静想,心思清净了,身体也就平静安泰了。

“息心就是息灾。”

当人情绪浮躁的时候,就应该克制,因为这是起祸事的根源。

2、生而热忱、终也欢洽

出自杜牧的诗词。

在活着的时候,要热忱的对待,最后走的时候,也要开心融洽。

珍惜当下的生活,心怀热忱,感恩生活,欢洽的结局终会因美好的生命而升华。

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成长。

我们要感受生命细微变化的过程,那么人生的热忱自然就会在欢洽的终点体现。

3、漫漫迷途、终有一归

出自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4年。

不管你在外面漂泊多久,不管归途有多么的艰险,希望有多么的渺茫,到最后你还是会回到家乡的。

该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

但这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故事。

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

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等。

4、身如芥子、心藏须弥

出自《祖堂集 · 归宗和尚》:

“师教中有言: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时人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

芥子:芥菜子; 须弥 :古代印度传说中的大山。

佛家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比喻小中也有大。

芥子、须弥所显示的华严世界,体性广大,无所不包,大小无碍。

佛家云: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臧大千。

即便出身卑微,也依然不甘于眼前的苟且,心中依然充满着对诗和远方充满向往。

5、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出自《左传》与《史记 · 楚世家》: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意思是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开疆拓土、创业艰苦。

《左传 ·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孔颖达正义: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

方言云: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

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出自《尚书 · 周书》。

意思是:能够建立功勋,是由于有远大的志向;能够创建伟大的功业,是由于辛勤不懈地勤勉工作。

能够果敢决断,就没有后来的艰难。

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

他在告诫“有官君子”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

群臣要认真对待工作职责,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成王勉励官员们勤勉工作、恪尽职守,强调了为政的法则,整肃了官场风气,廉洁勤勉成为社会风尚。

7、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出自麦家所著长篇小说《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是闽南方言,在小说的序言中,麦家用这句话点明主题:

人生如潮也似海,难以捉摸也难以取舍,生得艰难、死得茫然,活着伟大死不足惜。

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

因为人生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落浮沉。

走过平湖烟雨,跨过岁月山河,最终发现也不过如此。

人生当中,总是有些太多的不确定,或许风光,或许悲哀。

或许一生都茫茫,随波逐流。没有去向,但总归一切,是要活着。

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不要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支柱,便去迎合别人的口味。

更不要因为懒得去寻自己的目标,便把平庸的人生归咎于对别人的付出。

8、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出自陈虹羽所著《少年们是怎样老去的》这本书的扉页。

此生尽兴:这一辈子都能够尽情的开心;

赤诚善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

书中原句是:“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 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祝你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欢”。

愿你这一辈子都能尽情的开心,保有真诚善良的本心。

世上有能挽回的和不能挽回的事,而时间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也许不负光阴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更多精彩
  • 八字有印库有什么作用(八字有印)八字有印库有什么作用(八字有印)
    八字论官星(二)八字的切入点在哪里?包交、体用、透藏、源流、顺逆、墓库、和战印克食伤:权力规训、群体PUA与精神内耗中国古代的“八字” 你了解多少?八字论官星(二)沈
    2024-03-24
  • 八字教学法指什么(八字教学法)八字教学法指什么(八字教学法)
    新课标下文言文的“八字”教学法新课标下文言文的“八字”教学法课堂上“导与学”的迭代新课标下文言文的“八字”教学法新课标下文言文的“八字”教学法《高中
    2024-03-24
  • 信不信八字合婚(信不信八字)信不信八字合婚(信不信八字)
    算命这事也不能太信,不信你看这个故事对生辰八字命运不能迷信算命这事也不能太信,不信你看这个故事你们相信算命的吗?准不准算命这事也不能太信,不信你看这个故事唐
    2024-03-24
  • 属鸡的星座和幸运数字(属鸡的星座)属鸡的星座和幸运数字(属鸡的星座)
    12星座对应的12生肖,用星座告诉你什么是六合?生肖鸡最吉祥的数字和颜色大揭秘!你知道吗?属鸡12星座女性格小特点12星座对应的12生肖,用星座告诉你什么是六合?12星座对
    2024-03-24
  • 八字假化什么意思(八字假化格)八字假化什么意思(八字假化格)
    八字解析;化象局如何用神!以化气格的标准简述甲己化土的特征注定晚婚,但也注定会取富家女的生肖!八字解析;化象局如何用神!​化象局:八字日干与时干或月干组合,共五局,甲
    2024-03-24
  • 八字断死期真的准吗(八字断人死期)八字断死期真的准吗(八字断人死期)
    罗成算卦能活到七十三岁,后被一道人算卦为二十三岁,最终应验民间故事:道士能准确断人生死日期,奇人道:我已知其背后秘密算命不求人:从八字算出人生百味八字段生死罗成
    2024-03-24
  • 陈相是什么意思(陈相八字)陈相是什么意思(陈相八字)
    超8万种优秀出版物亮相江苏书展182万买手机靓号,诈骗13亿入狱,万里大造林的陈相贵又东山再起超8万种优秀出版物亮相江苏书展光明日报苏州7月1日电(见习记者李健记
    2024-03-24
  • 水产叫什么名字比较大气一点(水产叫什么名字比较大气)水产叫什么名字比较大气一点(水产叫什么名字比较大气)
    上海爆火的三家海鲜自助,到底实力如何?全球十大顶级海鲜,贫穷限制了俺的想象力,你吃过几个?上海爆火的三家海鲜自助,到底实力如何?在距离夏天不到50天的时候,要去做自助
    2024-03-24